论MSCT评价冠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脉狭窄甚至闭塞所致的心脏疾患,是心血管病常见病之一,死亡率较高。以往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他是有创检查,有一定危险性,且费用较高。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MSCT以其扫描速度快、损伤小、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为冠状动脉无创检查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通过MSCT与冠脉造影的对比,研究MSCT的准确性,评价MSCT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临床疑诊冠心病的63例行MSCT和冠脉造影检查,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1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感到心前区不适、疼痛等。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64排CT进行扫描,检查前4—6小时禁食。控制心率在70次/分以下,使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扫描范围自气管分叉下方至心脏膈面,运用智能跟踪程序进行冠状动脉增强扫描。用高压注射器自右肘正中静脉以5.0ml/s的流速团注造影剂50ml,跟进盐水25ml,应用智能跟踪程序监测升主动脉根部感兴趣区域的CT值,达到设定阈值后自动触发以设定好的最终扫描程序。扫描参数为120KV,600mA,扫描屏气时间8秒。
1.3 后处理方法 主要有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技术(VR)。
1.4 冠状动脉病变的分析评价 根据美国心脏学会的冠状动脉分段法,将冠脉主要分支分为13个节段。由于临床上对内径小于2mm的冠脉远端或分支病变一般不进行介入治疗,所以主要对内径大于2mm的冠脉主干及分支进行分析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分四级,①轻度狭窄:管径<50%;②中度狭窄:50%<管径狭窄>75%;③重度狭窄:管径狭窄>75%;④血管闭塞。
2、结果
63例病人均完成64排MSCT及血管造影检查,通过血管造影检查,共用300段血管进入研究。MSCT共显示283段血管,其中17个节段CT图像质量不能满足影像学评价分别为前降支5个、回旋支6个、右冠状动脉6个。SCA显示17个血管段中有5处狭窄,分别为右冠状动脉远端3处、左回旋支远端2处。对63例283个冠状动脉节段经SCA造影证实,有>50%狭窄的冠脉节段共75段,其中右冠状动脉14段,左主干4段,左前降支47段,回旋支10段。总体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6%,准确度为94%。
3、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临床多发,致死率、致残率高的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冠状动脉MSCT上出现>50%狭窄的斑块,就意味着未来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较无斑块或<50%狭窄的斑块有显著的提高。
冠心病前驱症状无特异性,往往需要筛查,以往常规筛查方法为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但其为有创性检查,对老年患者来说创伤较大,患者难以接受。64排螺旋CT亦能完成冠脉检查,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准确性较高,螺旋CT具有高时间及空间分辨率,能客观、精确地反映冠脉的狭窄程度,对血管壁的钙化斑有超高的敏感性,使得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的钙化积分分析得以完成[2]。螺旋CT的高时间、空间分辨率,实现了心脏瓣膜的定性诊断,能动态观察心室、心房及瓣膜的功能情况,由此实现功能影像学的诊断,并且通过对数据的量化,从而达到了对心脏形态及功能诊断分析要求。
本研究表明,MSCT能够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Leschka等[3]利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MSCTCA可以显示和测量血管管腔,其诊断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97%,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在图像质量可满足管腔评价的情况下,MSCT对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具有重要价值,基本能满足冠心病初步诊断的需要。并可满足临床高危人群的筛选需要。MSCT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可以从各个角度观察冠状动脉,用于评价冠状动脉解剖、狭窄程度,分析冠状动脉斑块形态、斑块成分,且为无创性检查,费用低,便于临床推广。
论MSCT评价冠脉狭窄的应用价值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