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过小年夜习俗有什么呢
澳门过小年夜习俗别有风情,主要的活动是“谢灶”。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澳门过小年夜习俗,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澳门过小年夜习俗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2月1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民间称“小年”。澳门年俗,可以说是别有风情,至今它还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谢灶”。
谢灶又叫“送灶”或“祭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俗称小年夜,人们为了表示对灶君一年来保佑各家各户灶火不断、饮食平安的谢意,在灶君向玉皇大帝述职时,特地给他饯行。
谢灶要摆设贡品,主要有:一碗清水,一碗白米,几棵带尾叶的甘蔗,还有炒米饼、柑桔、红糖和一封利是,以及一份“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请罪,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请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灶”一定有甘蔗,据说是为了“甜嘴”,为了使“灶王爷”上天说好话;有被切成一段一段的稻草——这是马料,喂马用的,因为“灶王爷”是“官”,“官”是一定要骑马的,骑马就一定要喂马,喂马就一定要有马料。
“扫年”是过年之前的大扫除,象征“除旧迎新”。在“扫年”当中,人们把一些陈旧无用之物统统扔掉,象征着把“晦气”赶跑。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小年习俗蕴含养生大价值
祭灶本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习俗,但是演化至今几乎只剩下吃灶糖这一项内容,说明在小年前后吃甜食有着深刻的养生道理。
中医认为甜入脾,食甜可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解痉挛。冬季脾胃机能相对旺盛,因此吃甜食能很好地补充脾阳、调和脾胃气血,适当缓解脾胃运化负担较重所带来负面影响。脾胃的吸收、运化功能良好,人们才能在冬季很好地“藏精”,为来年春季预防疾病打下良好基础。
老人和孩子由于脾气相对较弱,所以更有必要在小年前后适当吃甜食,给脾胃做一次按摩。
各地小年夜习俗
1、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2、北方的小年是腊月的二十三,小年的饺子一般都是晚上吃。但是也有早上吃的,地方不同风俗多少都有点不一样。小年那天也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传说灶王爷在人间待了一年以后回到天上喜欢打人的小报告,所以那天要祭灶王,然后全家在一起吃喜庆团员饺子。
3、在南方年糕有四方进宝之意,塔形的年糕泽象征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4、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5、过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动是“辞灶”,就是“祭灶王”。还有吃糖瓜的。自制糖瓜。
6、宁波一带就是吃年糕,有糖年糕,炒年糕,炒年糕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炒成炒出酸甜咸。
澳门过小年夜习俗有什么呢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