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销案例参考 市场营销推广参考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2-28 11:07

通过案例分析增加信息量,对先验概率进行修正,从而提高决策者对未来可能性的把握,达到降低决策风险的目的。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营销案例参考相关内容,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企业营销案例参考 市场营销推广参考案例分析

企业营销案例参考一

娅丽达移动电商的蜕变秘诀

娅丽达是一个成立了20年的金牌女裤品牌,在全国各地有专卖店和商场专柜近2000个,这在过去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优势和资本,但在移动电商来临的时候,却成为我们转型中最大的痛点。

为什么?我们做移动端会触及线下店的业绩,初始时公司内部因为体系大就很难达成一致方向。互联网时代,时机又很重要,一旦错过风口,再跟上脚步就会很难,而统一内部思想会花费很多时间。且原有的传统电商想实现新增长很难(虽然做天猫淘宝之类的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传统电商,但是移动电商的迅速发展,亦不由得他们不承认了),天猫的流量都是用大笔的广告费推出来的,运营成本实在过高。在现在整体消费力度下降的大环境下,真的不必要在传统电商上投入过多了,所以我们决定进军移动电商领域。

试水移动电商的迷茫

2013年农历八月十五娅丽达开始做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用的有赞系统,有赞系统的营销玩法挨个玩了一遍,而且是高管层带头和团队全员一起参与到游戏中。同时也做了很多亲近粉丝的活动,然而并没有什么作用。当时作为一个传统企业里的新部门,在企业内部以各种眼光看结果的时候,可以想象当时电商部在中间所处的尴尬位置。2014年,一年的时间,我们都在做电商业务的基础工作,做微信公众号、做商城,但是带来的转化却很少。当时很多粉丝微信还没有绑定银行卡,我们从教他们绑银行卡开始,中间还会遇到很多不愿意绑卡的情况,前期打基础的时候真的很不容易,从内到外都很有压力。没有一个特别亮眼的玩法的时候,团队的不停尝试阶段是很迷茫很痛苦的。

混沌中迎来曙光

起初的一年内没有什么起色,庆幸的是娅丽达的最高层一直认定移动社交电商是趋势,不断地给予人员、物质和精神的多方面支持。说到转折呢,是在2015年“3·15”微商假货,“三无”产品的大量曝光。这对于微商来说可谓是灭顶的灾难,而对娅丽达这种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反而成了优势,市场开始重新洗牌。借助娅丽达20多年的品牌背书,我们开始做全员分销,在线上开始招募代理,当月业绩超过2014年一年的线上业绩,出现了大爆发的喜人势头,一下子在互联网同行圈里传开,先是河南区有几十家代理一起培训复制模式,随后开始在西安等地进行复制。娅丽达在移动电商方面迎来了黑暗尽头的耀眼曙光。

移动社交电商的三招必杀

借势大风口建立分销帝国。在全民创业的时代,我们的模式不同压货、投钱的微商模式。玩起了全员开店,首先从员工内部开始,只需要下载有赞微小店即可一键分销商品。把广告推广的费用用于分销商们的分销利润,大家双赢谁会拒绝呢?现在我们已经有29万分销商。

成立娅丽达商学院。移动社交电商时代,每天都在变化,娅丽达女裤全员分销模式成功了,但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除了给参与者直接的利益价值,还要为参与者输出更多的价值,那就是学习,只有学习才会更好地持续发展,于是,娅丽达商学院成立了,并通过三个模块为所有的参与者输出价值,让大家与娅丽达一起成长:

1.内部员工培养计划。做社交的裂变传播,首批种子用户应该是企业的员工以及加盟商,他们的分享与信任背书一定程度刺激着身边的人。

2.分销商全方位培养。给分销商们培训产品知识的同时,也要提升他们的营销技能。他们通过商学院学到的知识不仅适用于娅丽达的分销,对个人能力也是种提升。

3.分享模式,服务同行,共同发展。很多同行业的商家,也想学习娅丽达的移动社交电商模式,对于这些我们是不保留的,在互联网时代就应该遵循这八个字:精进自己,分享他人。

粉丝员工化的深入参与。小米的参与感一度激发了很多企业的复制,娅丽达也是一样,最初是策划了一场关于时尚建议的互动玩法,结果很不理想。不痛不痒的建议无法使用户真正感受到自己对产品带来的影响,参与度很低,导致无分享欲望,发现了这个不足后立即改变策略:让用户参与深入产品的源头来——女裤版型的设计。

我们的设计师在设计阶段就会把小样发给线上各级代理,由这批铁杆粉丝根据他们在一线对市场需求的感知提出修改反馈意见。经过这么一个过程,把我们和市场需求深度链接起来。

货样不再是高高的在设计室内,而是由设计室到粉丝再回到设计室完善,然后再投入大批量生产。对分销代理来说,因为参与到了娅丽达的运营中,销售的热情一下子爆发出来,线上的业绩也带动起来了。

企业营销案例参考二

二线城市生鲜电商养成记

菜篮网于2014年8月上线,经过一年的发展,注册用户达到8万人。2015年7月24日,菜篮网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刷高了河南生鲜电商的颜值!

菜篮网并不是姜晓宇的第一个创业项目。事实上,早在2009年,他就成立九合科技,专注于互联网项目,先后建立服装、电子产品等电商平台,后来转战团购,与腾讯QQ团购合作,经历“百团大战”的硝烟。在电商界几年的摸爬滚打之后,他瞄准了被号称电商的最后一片蓝海的生鲜。

与一线城市主打高端附加值的有机菜、半成品净菜不同,菜篮网从一开始瞄准的就是普通大众的餐桌,每天都会推出一款特价爆品,比如,一元钱一个冬瓜,一元钱一盒豆芽,一元钱一块豆腐??再加上最具诱惑的不限定消费金额的免费包邮,很容易吸引家庭主妇去尝试购买。

赢利点不在于生鲜

近两年,生鲜的万亿市场规模和不到1%的电商渗透率,吸引各路资本不断涌入,助推生鲜电商爆发式增长。但与此同时,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全国3万家涉农电子商务平台赢利者寥寥无几。

“我们的赢利点并不在于生鲜!”姜晓宇直接说。

菜篮网所售卖的都是餐桌上的日常时令果蔬,其中70%从郑州周边的蔬菜基地采摘。根据当天C2B的订单,以及利用大数据计算出来的历史平均值,下午采摘,晚上进行分拣、包装、入库,第二天早上送到消费者手里,整个流程不会超过24小时,以保证果蔬的新鲜度和口感。

“我们的果蔬定价方法,是参考河南一级批发市场的菜价,再上浮15%—20%,而按照传统果蔬销售模式,到达消费者手里的果蔬价格通常是翻了两三倍的。”

在让消费者吃到新鲜实惠的果蔬外,菜篮网还致力于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姜晓宇向我们讲述了菜篮网一次次第一时间解决河南尉氏葡萄,受灾青苹果、中牟油桃等滞销农产品的事例,让劳动者劳有所得是他们的目标。

菜篮网这种基地直供,一站送达的方法确实解决了传统商贸模式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损耗大的弊端,彻底解决了菜农和消费者两头叫苦的问题。

但在我们对这种打破传统商贸模式,剥去种种环节链条的变革欢呼雀跃之余,冷静思考一下消费者的习惯就会发现: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做饭具有随机性,在生活设施比较完善的区域,例如郑州市金水区,就有很多大型的菜市场、社区菜店,甚至有些菜农、果农会直接拉着蔬菜瓜果来这些成熟的生活区域售卖,价格也相当便宜。显然,在这种替代性、选择性比较强的小区,这样的消费环境就不利于培养消费者网上预购果蔬的习惯,自然购买频次也不会太高。

“生鲜只是菜篮网的一个流量切入口。未来生鲜与其他品类的销售比例将是1∶2。”姜晓宇一语道破天机,他看重的是生鲜用户很强的黏性。在姜晓宇的办公室里,陈列着一排货架,上面摆满了菜篮网上架的粮油副食、酒水饮品、休闲食品等商品,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

如何实现用户增长

以生鲜带动其他品类销售看似是个不错的主意,但由于菜篮网的低价策略,就需要靠规模、靠走量来赢得利润。菜篮网的目标是占到郑州生鲜市场消费额的10%,期望达到100亿元以上的规模,平均日单量达到20万单。

如何实现用户规模的增长?毕竟,菜篮网现在的知名度并不高。

菜篮网的重磅拳就是反向O2O模式,希望通过线下完成对线上的导流。目前,菜篮网有200家加盟店,计划到2016年年中,要在郑州开到2000家加盟店,覆盖整个郑州区域。这些加盟店多是社区的果蔬店。姜晓宇把聚划算的模式引入这些加盟店里,要求加盟店开辟出两三平方米的地方,菜篮网每天提供低价爆品来吸引人气,宣传菜篮网的品牌。同时,每个加盟店会有一个二维码,店铺可以从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菜篮网的客户消费额来获得分成。

这种通过天天打爆品的方式来为线下加盟店引流的方式无可厚非,对于菜篮网,最大的作用就是品牌宣传。但有个现象不得不考虑:为了省几毛钱,排队买爆品菜的基本都是老年人,年轻人少有时间、精力和热情去参与这种活动,而老年人显然不是菜篮网的目标客户,能否带来线上的引流等待考验。

菜篮网的另一个动作就是:每个配送员每日只送60单,目的是将他们打造成顾客的家庭私人助手。

姜晓宇说,经过反复测试,60单是一个家庭私人助手最合适的配送单数,即使以后用户大量增加,配送单数再多,他也不会增加每个私人助手的工作量,只会增加私人助手的人数。

菜篮网的每个家庭私人助手都会有固定的配送小区,甚至当客户密度足够高的时候,一个私人助手只负责某小区里的某栋楼。60单的配送量,如果都集中在一栋楼里,其实在两三个小时内就可以完成。其余时间姜晓宇让配送员跟顾客交朋友、聊天,甚至可以帮顾客个小忙,倒垃圾、换个灯泡啥的,以求通过这种高频次的见面来建立和顾客的黏性。刷脸频次高了,和顾客成为朋友了,那办储值卡、介绍新客户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听着有点像海底捞的服务味道,真正地把顾客看作上帝。

这事儿真能成吗?

首先,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考验私人助手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也是对菜篮网员工管理的考验。除了需要适当的物质激励,更需要精神鼓励。显然,菜篮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私人助手从刚入职,就会受到相关的企业文化培训。

其次,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顺丰嘿客砸了十亿元的失败教训告诉我们,不要为顾客着想,要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切为顾客着想的画蛇添足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现在城市里住着的都是来自四面八方不同背景的人,现在社会人的戒备心理都很强,特别是年轻人,都有很强的个人空间意识,所以才涌现出大批的宅男宅女,住在对面的邻居几年可能都不曾打过一次招呼,这些顾客凭什么要去和一个来历不明的配送员聊天,更别说闯入私人空间换个灯泡这种事情了!

菜篮网所推崇的私人助手式配送的确是本着为顾客着想的好意,但你为顾客着想,他未必就会买你的账。这种方式同样需要考验。

挑战也许不止一面

“我们马上要启动A+轮的融资。”志在必得的神情写在了姜晓宇的脸上。

在谈到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战时,他略微沉思了一下说:“最大的挑战来自人工,仓储还有配送这块都不太容易招人。”

也许除了人工,姜晓宇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2015年8月7日,京东宣布43亿元入股永辉超市,强力看好永辉超市在O2O和生鲜供应链领域的发展。3天后,也就是8月10日,阿里和苏宁宣布互为参股。“未来30年,互联网企业的机会一定在线下,传统企业的希望一定在线上。”马云在双方合作的发布会上表示。

这传递出什么?大佬们已经开始在行动了。他们已经意识到:未来,不是谁颠覆谁的问题,而是线上与线下企业融合,才能一起创造未来!

其实,菜篮网的模式并不难模仿,而且据菜篮网透露,已经有顾客在体验了十几次后,开始搭建相同模式的平台,只是做生鲜电商前期需要的是砸钱,这位模仿者未必就能像姜晓宇那么有魅力能够融到钱!

但是对于那些不差钱的主儿呢?

一切也只存在于假设!目前还没有一位大佬模仿这种模式,姜晓宇还有时间去完成自己的版图,争分夺秒地去提高市场份额和渗透率。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拼的都是速度和资本!

生鲜这场大战,远未结束!

企业营销案例参考 市场营销推广参考案例分析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