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

发布时间:2017-04-09 07:45

导学案设计也被称作七年级生物导学系统设计,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设计

生物圈

教师寄语:保护和爱惜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义不容辞!

知识目标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各圈层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主要生物类型。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能力目标

1.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学会利用资料分析提取信息,领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在课外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学习重点: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学习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共同的家园。

二、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扮演植物、动物、细菌、病毒等不同的角色,来体会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三、合作探究:

(一)利用课本插图或挂图,阅读课本第11、12页第三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 )的高度,

向下可深入( )的深处。这个厚度为( )的圈层,包括()、( )和( )。

3.说出各圈层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主要生物类型。

(二)阅读课本11、12页插图,思考以下问题:

1.向日葵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长颈鹿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

2.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条件有什么异同?

3.为什么干旱会使粮食严重减产?

4.总起来说,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棚蔬菜在种植过程中,菜农会经常浇水、施肥、松土,晚上还要在棚顶盖上草帘,而早晨把草帘卷起,且一个大棚栽种适量的作物,这都体现了生物生存的哪些基本条件?

四、拓展创新:

1.电视上经常会播放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公益广告,如:我们要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如果从本节课内容的角度出发,该怎样理解?

2.你饲养过小动物吗?回想一下,你是怎样来饲养你的小动物的?它们生活得好吗?如果不好,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五、达标测试

1.生物圈的范围为„„„„„„„„„„„„„„„„„„„„„„„„„( )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 )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C.A与B的总和 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它蝗虫

3.以下哪项不是仙人掌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 )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有机物

4.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 )

A.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 湖泊中的所有生物 C.地球上的所有人类 D.地球及生物

5.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功绕地球飞行20小时,你认为“神舟五号”的太空仓中,应携带哪些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 )

A.空气 B.食物、水 C.空气、食物、水 D.水

6.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绿色植物,其原因是海沟深处--------------------------------------( )

A.没有二氧化碳;B.没有阳光;C.没有营养物质;D.水温太低。

初中生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生物学是初中阶段首次进入到学生视野当中的学科。如何进行有效的生物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一个需要适应、磨合、探索的阶段性问题。生物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很大的特点便在于其课程内容都是紧紧贴合我们的实际生活的。对于这样生动贴切的知识内容,如果仍然按照传统固有的照本宣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对于生物学科特点来讲,显然是不适合的。因此,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知识自然而然地渗透于学生的学习中,是比较理想的途径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比较多地引入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合理氛围,诱发合作需求

任何教学形式的运用,都需要一个合理氛围的烘托。如果只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某个教学活动进行直接套用,必定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兀和生硬。一个缺乏有效衔接的课堂,很难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不要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了。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需要营造一种课堂氛围,让小组合作得自然,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也会容易很多。例如,在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6章中,学生们将要学习有关食物链与食物网的知识。在课程一开始,我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描述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几幅图片,然后提问学生:在食物链当中,每个营养级是怎样划分的?生态系统当中的物质与能量是如何循环的?对于没有相关知识基础的学生来讲,这两个问题并不容易,学生们很自然地开始和周围的同学进行讨论。在这样的状态下,我顺势鼓励学生展开分组讨论。上述案例当中,笔者创建小组合作学习氛围的方式是诱发开展该形式学习的需求。也就是说,在先期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有意识、有方向地将学生们的关注重心向重点与复杂的问题上进行引导迁移,让学生们产生想要通过小组合作来研究解决问题的期待与热情。在这样的思想氛围之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便很好地顺应了学生们的真实期待,学习效率自然提高很多。

二、把握合作时机,合理分配时间

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也并不是在任意时间段都适合开展的。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来讲,小组合作学习更像是一个点睛之笔,应当将其置于整次教学的关键部分,也就是我们所强调的,要把握合作时机。那么,这个时机应当怎样把握和选择呢?笔者认为,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为标准来进行考量是十分可取的。例如,在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26章中,引导学生从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高度来看待生态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实现学生生物学思维升华的一个过程。因此,我将这个内容作为了本次小组合作学习的课题。我向学生介绍了葫芦藓、麻雀等生物大肆繁殖后引发严重生态后果的真实事件,然后请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这些生物是好还是不好。经过激烈探讨,学生们发现,在生态系统当中,评价任何一种生物不能以好或不好为标准,而是要追求整体的平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会选择在比较重要或是复杂的教学内容当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很多教师总是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产生怀疑,其实不然。越是思维过程复杂的知识问题,才越具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也正是在这种深入思考与探究的同时,学生们的视野才会被充分打开。只要教师从旁进行充分的引导与鼓励,学生们所得出的结论往往能够超乎想象。

三、科学分层搭配,优化合作效果

很多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时,总会出现如下的问题:虽然将学生分组了,可是在小组讨论过程当中,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进行有效参与,甚至会出现全组学生只听从某一个或是某几个知识程度掌握较好的学生的分析和指挥。小组合作俨然成为了好学生的一言堂,这里的问题便出在教师在分组时没有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例如,在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8章中,我将每5名学生分为一组,要求学生自主讨论得出细胞分裂与分化的过程。在每一组中,我都尽量保证学生们各有所长,有的知识基础比较扎实,有的观察能力较强,有的绘画能力较强,等等。在这样的特长互补之下,学生们相互协作,通过阅读理解、绘画演示等方式高效地掌握了细胞分裂及细胞分化的规则,学习效果显著。想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就要保证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参与讨论的机会与能力。因此,教师们就要各取所长,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特长的基础上,将特长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组当中。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够从自身所长出发参与到小组合作当中,整个小组的探究实力也得到了综合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告别以往由教师唱主角,把控全部课堂教学时间的情况,使学生们能够自主掌握知识进程,开展灵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敢于将学习任务交给学习小组。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后的知识,学生们往往能够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切身感受知识的探究过程之后,学生们对于生物学的认知也更为深刻了,有效提升了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作者:夏云天 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