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总线型
如今在面向控制的局域网内,总线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拓扑结构;其总线的介质访问方式却有多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局域网总线型,一起来看看吧!
局域网总线型
总线结构是使用同一媒体或电缆连接所有端用户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连接端用户的物理媒体由所有设备共享,如下图所示。这种结构具有布线容易、电缆用量少、可靠性高、易于扩充和安装等优点,缺点是故障诊断和排除困难、通信介质或中间某一接点出现故障时全网都会瘫痪、其终端必须是智能终端。
星型结构是最古老的一种连接方式,大家每天都使用的电话就属于这种结构,如图下面图所示。这种结构便于集中控制,因为端用户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中心站。由于这一特点,也带来了易于维护和安全等优点。端用户设备因为故障而停机时也不会影响其他端用户间的通信但这种结构非常不利的一点是,中心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因为中心系统一旦损坏,整个系统便趋于瘫痪。对此中心系统通常采用双机热备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的一种扩充便是星型树,如下图所示。每个Hub与端用户的连接仍为星型,Hub的级连而形成树。然而,应当指出,Hub级连的个数是有限制的,并随厂商的不同而有变化。
环型结构在LAN中使用较多。这种结构中的传输媒体从一个端用户到另一个端用户,直到将所有端用户连成环型,如下图所示。这种结构显而易见消除了端用户通信时对中心系统的依赖性。环行结构的特点是,每个端用户都与两个相临的端用户相连,因而存在着点到点链路,但总是以单向方式操作。于是,便有上游端用户和下游端用户之称。环上传输的任何报文都必须穿过所有端点,因此,如果环的某一点断开,环上所有端间的通信便会终止。为克服这种网络拓扑结构的脆弱,每个端点除与一个环相连外,还连接到备用环上,当主环故障时,自动转到备用环上。
为了制定一个标准化的计算机局域网协议,1980年2月,IEEE802委员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ctronics Engineers INC,即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成立,该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局域网标准,称为IEEE802标准,这个名称表示的是该工程开始的年月(1980年2月)。按IEEE802标准,局域网体系结构由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Media Access Control)和逻辑链路子层LLC(Logical Link Control)组成,如下图所示。
IEEE802标准定义局域网标准可以划分为16个类别,这16个类别可以分别用它们的802编号来标识,如下所示:
IEEE802.1—局域网概述、体系结构、网络管理和网络互联。
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 LLC。
IEEE802.3—为使用CSMA/CD的总线网络定义MAC层,这是以太网标准。
IEEE802.4—Token Passing BUS(令牌总线)。
IEEE802.5—Token Ring(令牌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6—城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7—宽带技术咨询和物理层课题与建议实施。
IEEE802.8—光纤技术咨询和物理层课题。
IEEE802.9—综合声音/数据服务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10—安全与加密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包括:IEEE802.11a、IEEE802.11b、 IEEE802.11c 和IEEE802.11q标准。
IEEE802.12—100VG-AnyLAN快速局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13—没有使用。
IEEE802.14—定义电缆调制解调器标准。
IEEE802.15—定义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
IEEE802.16—定义宽带无线标准。
IEEE802标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局域网总线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