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论文

发布时间:2017-05-27 16:55

人的社会性发展是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的始终,从婴儿期开始,通过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到老年期。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儿童社会性发展论文篇1

探讨父亲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关于父亲在幼儿成长中作用的研究始于二战之后,最初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父亲缺席”产生的结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父亲教养的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在儿童智力、人格特征、社会性、性别角色等方面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在我国的家庭中,通常是由母亲担负着更多地儿童教养工作,父亲往往只是“养家糊口的人”,对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较少关注,只有当儿童犯错或失误时才会出面惩罚儿童,扮演着强势、不可接近、令人恐惧的负面角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的目标包括两个维度:社会关系维度和心理结构维度。结合父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若要实现儿童社会领域两个维度的目标,需要父亲改变一贯的教养方式。

一、概念界定

父亲教育,就是为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征的教育,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的家庭教育。父亲教养方式就是父亲开展父亲教养的有效途径。

所谓社会性,一般可以理解为个体,一个作为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群体、社会机构及社会制度下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对人、对己、对社会的认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特征。学前期儿童(0~6岁)的社会性发展有启蒙性的特点,包括幼儿的社会认知(如性别角色认同感等)、社会情感(如自我意识、依恋等)和社会行为(如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等)三个方面。

二、关于父亲教养的两项研究成果

美国的保罗・阿马托是最早强调需要对父亲身份进行概念化的研究者之一。他提出了一个关于“父亲身份的资源定向模型”,这个模型分析出了父亲能提供的三种资源,即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可以简单地用父母所受的教育层次来界定;经济资本可以简单地用父母的经济收入来解释;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它附着在家庭成员之间及家庭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上,特别包含为了维护和促进孩子情感、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方面,它同时强调了父母之间的关系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瓦西里沃斯・费纳克斯通过研究,根据对父亲养家的作用与社会和工具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态度上的个体差异,归纳出两种父亲类型――教育者型的父亲和养家者型的父亲。教育者型的父亲认为社会和工具作用比养家作用更重要,即认为父亲应该教给孩子知识及进行全面的普通教育、了解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要对孩子的问题保持开放等。养家者型的父亲认为赚钱养家、争取一个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更重要。

三、不合理的传统父亲教育方式

1、棍棒之下出孝子。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于是很多儿童在做错事后都会遭到父亲的暴力“教育”,父亲一厢情愿的以为,只要打了,孩子就能改正错误,却不知道这种惩罚性强化不仅不能帮助孩子真正认识到行为的错误,反而会给孩子的心理蒙上永久的阴影。

2、男主外,女主内。“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认为父亲只要做好“养家糊口的人”就算合格了,教育子女是家庭内部的事情,应由母亲一人承担,这种观念与当前的社会运行模式不符。

3、无言的爱。现当代文学中父亲这个角色往往是忍辱负重、惜字如金的性格,他们总是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对家庭、对子女的珍视和厚重的疼爱,而且,当我们想起自己的父亲时往往也都会用“言语不多”来形容他的性格。这种无言的爱也许可以熏陶出善良、上进的孩子,却无法帮助孩子认清社会的复杂与矛盾,从而导致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各种社会关系,不能自如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四、合理的现代父亲教育方式

1、为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做榜样。

性别角色是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对男女两性的行为模式的要求,性别角色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父亲为男孩提供了一种特有的角色示范和行为强化模式,女孩能在与父亲的相处和关爱中获得安全感和特有的保护性心理,并从父亲那里获得关于异性品质的参照。有研究发现,如果父亲缺失发生在4岁前,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非常不利,尤其是对男孩。也有研究发现,父亲缺失会导致女孩青春期的提前到来,并能增加女孩过早性行为和未成年怀孕的风险。

2、成为儿童的第一游戏伙伴。

游戏是儿童的第一天职。Pauuette认为,游戏是父子激活关系的核心内容,父亲在与孩子的打闹游戏中不断地鼓励孩子,使孩子获得更多成就感。父亲与儿童的游戏诱发了儿童对外部物理世界和社会环境的好奇,成功经验的积累使儿童获得信心,并能在面对陌生环境时表现出勇气,提高了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了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通过游戏,可以建立不同于母子依恋的父子依恋,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父子关系,从而强化父亲在儿童各项社会性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3、做儿童积极个性品质的培养者。

父亲的个性中往往带有母亲所不具备的性格特征,如勇敢、冒险、合作、进取、沉着、冷静等。儿童在与父亲的交往过程中,会发生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儿童接受父亲的影响并潜移默化地对父亲的品质进行学习、模仿;另一方面,父亲也会按照自己的理想来要求和培养儿童。父亲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较多采用平行、平等的形式,采取积极、鼓励和平等的态度,单独在对儿童的行为问题上通常采用更权威、更严厉的教育方式,这种行为方式有利于儿童对道德准则的认识。Hwang等研究发现,与父亲有良好关系的儿童具有更强的心理调节能力,更少的反社会行为,拥有更多的亲密伙伴。

4、构建和谐美满夫妻关系。

费纳克斯在研究中发现,父亲身份的概念在一生中十分稳定,但在家庭生活的转折时期也会发生变化。当个体婚姻质量较高,夫妻关系美满,夫妻之间沟通顺畅的情况下,父亲更容易成为“教育者型”,否则,父亲倾向于转化为“养家者型”。而当父亲体现为“教育者型”时,婚姻质量相应较高,当父亲体现为“养家者型”时,婚姻质量会变得糟糕。这说明,在家庭关系中,当夫妻关系和谐美满时,父亲角色更多地表现为“教育者型父亲”,会更多地参与家庭活动,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能带给儿童更多地幸福感和安全感。家庭生活的幸福,将促使儿童形成更多地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儿童社会性健康发展。如今,已有许多研究者发现离异家庭背景下的儿童,在社会性发展中存在更多不良行为,因此,构建和谐美满的夫妻关系,对儿童、对家庭、对社会,均意义重大。

5、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素养。

教育素养包含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包括父亲对家庭和婚姻的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言行举止的特点等。“言教不如身教”,若想促进儿童社会『生的良好发展,父亲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关注儿童。同时需要父亲与母亲一起,分工合作,共同承担教养儿童的职责;需要父亲投入更多的时间给家庭和孩子,不能只重视物质营养,忽视精神营养;需要父亲向孩子学习,做孩子的“同龄伙伴”,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瓦西里沃斯・费纳克斯,重新界定父亲的角色及其对教育和家庭政策的含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

[3]蒲少华,卢宁,父亲教养的研究进展,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0)

[4]董光恒,杨丽珠,邹萍,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家庭角色与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0)

[5]陈建翔,应该重视的父性教育,中华家教,2007(1)

儿童社会性发展论文篇2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述评

摘 要:儿童的成长和全面发展离不开其社会性发展和教育,首先介绍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涵,并分析了影响因素。其中,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于:家庭、学校和同伴关系这三个方面。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趋势,如研究观念转变,注重认知因素,研究方法多样化等,并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

儿童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使其成为符合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必须关注儿童社会性发展。但是,我们对此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后,社会性这一概念的使用频率猛增。中国由儿童发展中心主持的《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这一大型协作性课题,系统、全面地考察了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情况[1]。由此看出儿童社会性发展在中国也已得到重视。

一、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涵

在心理学文献中,社会性发展是以个人成长发展的角度,强调个体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侧面,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个体发展的三大主题[2]。中国学者周燕 [3] 指出:西方学者注重的是分析社会性的结构,相比之下,中国学者对界定儿童社会性的关注更高。

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表述如下:陈会昌[1]认为,广义的社会性指人在社会上生存过程中所形成的全部社会特性的总和,包括人的社会心理特性、政治特性、道德特性等。而狭义的社会性是指由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在努力实现自我完善过程中积极地影响和改造周围环境。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儿童社会学所说的儿童社会性指的是后者,这也是本文所采用的概念。

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研究侧重点,总的来说,包括:(1)个体对自我、他人和人际关系的认知;(2)儿童的社会情绪发展和变化;(3)性别角色的分化;(4)儿童道德的发展;(5)儿童成就动机与成就行为的发展;(6)儿童交往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等。

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家庭、学校和同伴关系。

1.家庭。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家庭因素是影响其社会化程度的首要因素。家庭结构、家庭规模、性别、出生顺序、同胞关系、母亲就业等因素对儿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家庭影响中,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作用尤为突出。俞国良[4] 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不良儿童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自我概念和社会行为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并在大多数维度上都呈显著相关;并且家庭资源会影响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关颖等 [5] 研究数据显示,受到民主型教育的儿童比受到宽容型和专制型教育的社会性得分高。宽容型教育方式给孩子较多自由,对其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有一定好处,但也会导致其社会性发展不成熟。采取专制型的教育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多干预、过分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此外,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自我效能感和良好情绪的培养起着一定的作用[6]。

2.学校。在学校(包括幼儿园)儿童开始减少对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情感依赖,获得许多前所未有的经验。教师对幼儿积极的社会强化促进幼儿获得各种新技能。幼儿喜欢模仿、认同教师的行为,把教师的态度、信仰、价值观等作为他们自己的参照系。在幼儿园,幼儿学会了判断、理解别人的观点、情感、态度,遵守规则与道德要求,互相帮助,幼儿从自我为中心转化到以别人、以社会为中心。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支持和关爱会对儿童的良好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对学生过于严厉的控制和训诫则不利于儿童对学校生活的顺利适应,这一结论基本上得到了研究的普遍支持。在学业表现方面,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正向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且能够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7]。

3.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也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同龄或者相近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发展有着潜在的影响,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各种知识技能的获得,尤其是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首先,同伴关系能够满足儿童所具有的团体归属感的需要,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其次,儿童成就感的需要同样可以通过发展同伴关系得到满足。儿童正是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与别人沟通和合作、如何理解与宽容别人、如何关心与帮助别人,这些都有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Watson(1999)等人的研究发现,儿童与同伴间积极交往与其心理理论能力呈正相关,即儿童与同伴间积极交往的频次越高、时间越多,就越有利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获得和发展[8]。桑标、徐轶丽[9]的研究发现幼儿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不同的儿童,其交往表达与交往敏感不同。李燕燕、桑标[10] 通过亲子互动游戏研究考察发现主动参与游戏和积极分享情感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

三、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趋势

首先,研究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其一体现在把儿童看做自身社会化过程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仅仅考察社会对儿童的单向影响。研究观念的另一转变是注重用系统的观点,将儿童的发展放在社会生活和文化历史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如布郎芬布伦纳关于发展心理学的生态系统理论。这一观点反映到新近的研究中,表现为现场研究、跨文化研究和多变量实验设计被广泛采用。其次,注重认知因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如社会化研究中的情绪识别、性别角色意识、道德认知等。在研究同伴关系、性别化、社会行为等领域都注意考察认知成分的作用机制。此外,社会化研究的方法更趋于多样化,出现了将多种研究手段和方法结合运用的倾向,新的研究手段也不断出现。

四、已有研究的评价

综合已有研究,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问题的研究增多,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已有研究中有多项维度的研究,也有某一方面的专门研究,如专门针对社会性发展中的攻击性行为、同伴关系、自我概念、自尊心等的研究。主要研究了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环境等。这些研究结论已经给家长和幼儿教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是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

但是从研究现状来看,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往往是描述的多,深入研究的少;呼吁的多,实质性的发展性干预少;单学科探讨的多,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整合研究的少;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跨文化研究很少;已有的研究更多的关注特殊群体儿童,如学业不良儿童、家庭处境不利儿童、攻击性儿童等,而对广大普通群体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少。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范式和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1] 陈会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课题总报告[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4):1-17.

[2] 周宗奎.儿童社会化[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3] 周燕.中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1998,(2):3-7.

[4] 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J].心理科学,1999,(5):389-477.

[5] 关颖,刘春芬.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47-51.

[6] 王才康,何智雯.父母养育方式和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1).

[7] 郭伯良,王燕.班级环境变量对儿童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间关系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2):233-239.

[8] 马伟娜,洪灵敏.同伴交往、亲子交往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9,(1):81-84.

[9] 桑标,徐轶丽.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其日常同伴交往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1-6.

[10] 李燕燕,桑标.亲子互动游戏中游戏参与方式、情感交流和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7-12.

儿童社会性发展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