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挫折而成功的事例3篇

发布时间:2017-06-03 19:06

挫折是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它是拌脚石,让你停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它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遭受挫折而成功的事例,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遭受挫折而成功的事例篇1

2008年,甄子丹出演贺岁大片《叶问》。一天傍晚,拍摄结束,大家相约一起吃饭。

正当大家喝得高兴时,武术指导洪金宝发现一旁的甄子丹情绪有些反常,心中不禁犯起嘀咕。他主动招呼甄子丹:“老弟,咱俩也划划拳吧!”

“好啊!”盛情难却,甄子丹微笑着伸出右手。细心的洪金宝发现,甄子丹的动作很别扭,便关切地问:“老弟,你的右臂怎么了?”

见洪金宝追问,甄子丹不再隐瞒,叹了口气说:“前几天,我的右臂骨折了,到现在还没痊愈,不能过分用力。”“哦,原来是这样……”洪金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此时,大家划着拳喝着酒,谈笑风生,酒桌上的气氛步入佳境。洪金宝突然站起身来,对大家拱了拱手说:“抱歉,我有点事要先走一步,朋友们吃好喝好啊!”大家都很不解,搞不懂他为什么会如此扫兴,看到他一副着急的样子,又不便强加挽留。

洪金宝走后,其他人继续喝酒。深夜返回时,大家发现,洪金宝住处的灯居然还亮着。

第二天,洪金宝早早来到拍摄现场,第一件事就是找到甄子丹,把一张武术指导图交到他手中。接过图,甄子丹一下子惊呆了:本应是右手出力的动作,都换成了左手。要知道,武术的动作是连贯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一改,几百个招式都得打乱重来。望着面前两眼布满血丝的洪金宝,想到他昨晚匆匆退场、深夜窗口不灭的灯光,甄子丹恍然大悟。为了避免自己的右臂遭受二次伤害,洪金宝连夜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张武术指导图啊!

生活中,谁都会遭遇不幸或挫折,朋友的出现总能给你力量。真正的朋友是放下自己所需,默默帮你解决好一切的人。洪金宝便是甄子丹真正的朋友。难怪,后来在新片发布会上,甄子丹无比动容地说,自己拍摄《叶问》最大的收获并非片酬,而是得到了比片酬更珍贵的东西——让他心生暖意的朋友的关爱之心。这颗心是洪金宝给他的,他将传递给更多朋友。

遭受挫折而成功的事例篇2

谈起朱民担任IMF副总裁的理由时,拉加德说:“IMF需要改变高层管理人员的背景,除了那些常青藤和欧美名校毕业的博士外,更需要像朱民先生这种历经了生活磨难又了解发展中世界的博士参与。”

朱民在同事和朋友眼里,是个谈吐幽默、风度翩翩的绅士,但外人却很少知道,他的生活曾充满艰辛,这也成了他不断进取的一笔精神财富。

1968年,16岁的朱民初中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糖厂当工人。开始,他以为在车间上班,没想到让他去扛大糖包。当脊梁上第一次放上200斤重的糖包时,他顿时懵了,嘟囔道:“我这么小,就让扛这么重,能不能放个分量轻的?”话音刚落,就听旁边的人说:“嫌重?坐办公室倒轻省,你有那个能耐吗?”此话深深刺痛了他,不由分说猛一使劲,就将200斤的糖包扛起来,趔趔趄趄向库房走去。当放下麻包的一瞬间,他已累得喘不过气来,但看着还有小山般的麻包在那里等着,又打起精神重新上阵。好不容易熬到下班,可厂里又组织政治学习,回到家往往过了吃饭时间。

虽然很苦很累,他却苦中作乐,匆匆洗过澡,吃完饭,又拉起了小提琴。母亲心疼地劝他早点休息,他却说:“即使不拉小提琴,明天照样扛麻包,这样还能解心烦。”父亲一句话不说,只在一旁叹气。

朱民并未因苦难而放弃文化课,他将每天都做了详细计划,一旦空闲下来就复习功课。他坚信,绝不会扛一辈子麻包,只要咬牙往前走,这个世界总会给自己留有一席之地。

这一天终于来到。1977年高考恢复,已经25岁的朱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毕业后又留在母校经济系任教。为进一步充实知识,他决定走出国门,在经过严格考试筛选后,于1985年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录取。

刚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朱民发现自己英语很难过关,有时上课连教授的演讲都听不明白,这让他很着急。

与生俱来的不服输性格,促使他只有一个念头:迎头赶上才最重要。于是,他采取了措施:每次上课前,都提前15分钟进课堂,为的是能坐在第一排,这样听课和提问时就能“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二是录音。在美国大学,老师讲课绝不允许学生录音,因为对于老师来说,讲课也是知识产品,如不经老师许可而擅自录音,就会被视为侵权而受到指控。朱民就在每次上课前去找主讲老师,请求道:“实在对不起,我的英语不太好,可我又十分喜欢您的课,请求能格外开恩让我录音,便于我课后复习。我相信,您一定会答应一个要求上进的学生的要求。”他的诚恳,打动了每一位老师,都破例允许他在课堂上录音,这在普林斯顿大学确实很少见。

由于他勤奋好学,不到半年英语就过了关,并能熟练地用英语发表演讲,老师和同学都对这个来自中国的小伙子刮目相看。

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取硕士学位3年后,又获取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于1990年至1991年在该校任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

虽然后来一切都显得很顺利,但朱民从来不回避那段艰辛的历史。在被提名出任IMF副总裁后,他感慨道:“诚实永远是做人的第一原则,每个人都不能否认或者修饰任何客观事实。而挫折只是生活中必须过的一道坎,谁也逃避不掉。只有勇于面对客观,承认困难,才能战胜困难,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

遭受挫折而成功的事例篇3

宋代大文学家范仲淹自幼失去了父亲。母亲为了使自己和儿子得以生存下去,只得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

等到范仲淹长到十几岁时,才知道这个父亲并非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小仲淹觉得自己堂堂七尺男儿,改了别人的姓是一种屈辱,说什么也要恢复自己原来的“范”姓,因此他跟养生之间产生了矛盾,从家出来,住进了山醴泉寺的僧房里,他一直昼夜苦读,坚持不懈。

寺庙里的日子是十分清苦的,而年仅十几岁的范仲淹正是长身体的时期,饭量特别大,每次吃饭时,他端起碗来,仅几口就扒得精光,还没到下一顿就已经饿得头晕眼花,所以看书时无法集中精力。怎么办呢?思来想去,他想出了个办法,每天早晨煮好一锅稀粥,等到放冷了凝结成粥块之后,他就用刀在上面划个十字,切成四块,早晚饭各吃两块。而下饭的菜呢,更加简单,仅切一点儿咸菜末儿就行了。

范仲淹在醴泉寺住的这段时期里,读了很多书,懂得了许多道理,长了不少知道。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自己的学问,三年过后,他不远千里来到当时的“南都”应天府(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进了当时很有名气的南都学舍,拜著名学者威同文为师。起初,他仍然像在醴泉寺时一样,每天早晚还能有稀粥可吃,可是后来连稀粥也供不上了。每当太阳落山时,他才胡乱吃点儿东西,算是一天的饭。可是他从来没有为吃饭这些问题分心,而是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刻苦了。他为自己制订了严密的学习计划,每天不完成计划决不睡觉。到了严寒的冬夜里,每当学习感到疲倦时,他就用冷水来洗脸,提提精神。学习环境虽然这样艰苦,可是范仲淹却从没有叫过一声苦。

范仲淹就是凭着这样一股坚定的信念,十必年如一日,每日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取得了成就,成为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遭受挫折而成功的事例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