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论文生成目录
学生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总要编写目录,而毕业论文用Word自动生成目录。这对那些写毕业论文的同学很有用,小编整理了本科论文生成目录的方法,欢迎阅读!
本科论文生成目录
1、在[格式]中选[样式与格式]
2、出现右边的一条“样式格式”栏,这里面主要就是用到标题1,标题2,标题3。把标题1,标题2,标题3分别应用到文中各个章节的标题上。例如:文中的“第一章 制冷概论”我们就需要用标题1定义。而“1.1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就用标题2定义。如果有1.1.1×××那就用标题3来定义。
3、用标题1,2,3分别去定义文中的每一章节。定义时很方便,只要把光标点到“第一章 制冷概论”上,然后用鼠标左键点一下右边的标题1,就定义好了;同样方法用标题2,3定义1.1;1.1.1;依此类推,第二章,第三章也这样定义,直到全文节尾。
4、当然标题1,标题2,标题3的属性(如字体大小,居中,加粗,等等)可以自行修改的。修改方法:右键点击“标题1”选“修改”,会弹出修改菜单,您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自行修改。
5、当都定义好后,我们就可以生成目录了。把光标移到文章最开头你要插入目录的空白位置,选[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
6、选第二个选项卡[目录],然后点右下的确定。就OK了。下图就是自动生成的目录
7、当你重新修改文章内容后,你需要更新一下目录,方法是:在目录区域内,点右键,选[更新域]
8、当选[更新域]后,会出现上图的选框,选第二个“更新整个目录”点确定。就OK了。
关于青春的论文范文
逃逸的青春
摘 要:莫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之一,被誉为20世纪法国文坛“最年轻、最具特色、最有才华”的作家。他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神秘”的年轻人,有着引人猜想的身世和不同寻常的人生轨迹。在小说《多拉・布吕苔》和《青春咖啡馆》中,主人公都有在少女时代屡次“出走”的经历,而主人公“逃离”的轨迹构建出了莫迪亚诺心目中的巴黎。
关键词:莫迪亚诺 青春 逃离 巴黎
一、引言
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被称作是一位“神秘”的作家,他的“神秘”在于他不仅年纪轻轻就在20世纪法国文坛崭露头角,被誉为当代最具特色、最具才华的作家;他的“神秘”还在于他小说中神秘的主人公及他们神秘的人生轨迹。在读莫迪亚诺作品的过程中,读者都会对主人公产生同样的疑问:他是谁?他经历过怎样的生活?他有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他在逃避什么?
在莫迪亚诺的小说《多拉・布吕苔》(Dora Bruder,1997)和《青春咖啡馆》(Dans le café de la jeunesse perdue, 2007)中,小说主人公都经历过在少女时代屡次出走的经历,本文的中心便是通过这两部小说探讨莫迪亚诺小说中“逃离”的主题。
二、神秘的主人公
莫迪亚诺是一位钟情于“神秘”的作家,他在一次访谈中曾提到:“事情必须保持神秘性,需要搜寻。有许多的社会新闻都是谜一般不可捉摸的。”①如他所言,他在小说《多拉・布吕苔》和《青春咖啡馆》中继续制造神秘气氛,两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分别围绕对多拉・布吕苔和露姬这两名神秘年轻女子的找寻展开。
对多拉・布吕苔的找寻是由一则登在老报纸上的寻人启事引发的:“寻一小女孩,姓名多拉・布吕苔,15岁,身高1米55,椭圆脸,灰栗色眼睛,身穿灰色运动外套、紫红色羊毛套衫、海蓝色裙子,头戴海蓝色帽子,脚穿栗色运动鞋。如有线索请联系布吕苔夫妇,巴黎奥尔纳诺大街41号。”②看到这则启事后,小说叙述者如私家侦探一般开始了一项调查,试图挖掘出关于多拉的所有资料,重访她的足迹以解释其出走的原因。
《青春咖啡馆》在开始就提及一名经常出现在巴黎奥黛翁街区的孔岱咖啡馆的被人称作“露姬”的神秘女子。故事围绕着这名22岁年轻女子的失踪展开。四个叙述者悉数登场(巴黎矿业学校的大学生、私人侦探盖世里、露姬本人及露姬的恋人罗兰),他们均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将露姬的短暂人生向读者娓娓道来。而露姬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呢?她是一位优雅美丽的电影明星、富家小姐?抑或只是20世纪60年代巴黎塞纳河畔某咖啡馆里“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放荡不羁”的众多漂流者中的一员?作家试图通过四位叙述者为读者拨开层层迷雾。
莫迪亚诺在小说中对细节的把握是令人称道的,一份旧报纸,一张旧照片,一份旧档案,一张城市交通图都暗示着些许线索――这与他特别崇拜比利时侦探小说家西默农不无关系。莫迪亚诺说过:“我很骄傲自己有一半和西默农是同国人,我觉得自己和他那么相近,像他一样,我喜欢搜集旧报纸、旧档案、城市交通图,这都是为了创作。如同一个演员,我要了解确切的细节,以便进入角色。环境比情节更使我感兴趣,我不喜欢勉强结束一次调查。”③
如同莫迪亚诺的其他作品一样,《多拉・布吕苔》和《青春咖啡馆》这两部小说一如既往地充满了调查与追踪、回忆与求证,谜一样的主人公将读者的心牢牢抓住,疑云重重使读者急于找出答案。被问及为何一直坚持这样的写作特点,他回答道:“总得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感觉流逝了的时光促使我写作的……与其重新寻找到实物的本身,倒不如重新寻找到这些事情的痕迹。”④正是在寻找这些事情的痕迹的过程中,一个逝去的年代呈现在读者眼前。
三、逃逸的青春
在《青春咖啡馆》正文前,莫迪亚诺引用了法国著名思想家居伊・德波的一句话:“在真实生活之旅的中途,我们被一缕绵长的愁绪包围,在挥霍青春的咖啡馆里,愁绪从那么多戏谑的和伤感的话语中流露出来。”青春本是美好的,但在莫迪亚诺的笔下却和诸如流浪、逃跑这样的词语联系在一起,这样的青春无疑会生出绵长的愁绪和伤感。
多拉为何出走呢?她才15岁,正是二八年华,风华正茂的时候。她失踪的日期大概是1941年12月末,大约四个月后被找回。从第一次出走到被送回家,这期间的四个月发生了什么?她是怎样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夜?她是如何逃避紧张可怕的针对犹太人的大搜捕的呢?
我仍不知道她是靠什么度日的,她躲在哪里,第一次离家出走的冬天的那几个月和谁在一起……这是她的秘密。⑤
在多拉・布吕苔的故事中,有很多未解的谜,唯独清晰可见的是故事的时代背景。看到寻人启事后,作者对有关多拉的材料进行层层挖掘,对启事中的奥尔纳诺街展开了调查:39号金狮旅馆,43号奥纳诺电影院入口,不远处Clignancourt酒店附近的一间咖啡馆……到处都印着多拉的影子。在重访多拉足迹的过程中,莫迪亚诺将镜头打回到已消逝的那段岁月――占领时期法国犹太人的命运跃然纸上:不停挣扎、逃避追捕和关押。在多拉的足迹中,莫迪亚诺还找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在那个战乱的时代,同样有着犹太血统的父亲也遭受着颠沛流离、担惊受怕、流落他乡的命运。字里行间,父亲和多拉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多拉的出走可以视为人们抵抗命运、追求自由的举动。
如果多拉・布吕苔的出走是迫于一个特殊的年代,那么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22岁的“露姬”又是为何在15岁时就在警局的档案里被贴上“未成年出走”的标签呢?小说第一位叙述者――一名巴黎矿业学校的大学生说到对露姬的最初印象:“她来孔岱这里,是来避难的,仿佛她想逃避什么东西,想从一个危险中逃脱。”⑥露姬呆在咖啡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宁愿做“无名的哑角,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在照片的说明文字会这么标注‘名字不详’,或者简明扼要地写上‘某某’两个字”。⑦那么,在别人给她起名“露姬”之前,她是谁?她在哪里?她有怎样的身世和经历呢? 第二个叙述者――受露姬丈夫舒罗之托调查失踪的露姬的私人侦探盖世,提到了雅克琳娜・德朗克(露姬的真名)15岁时两次离家出走的经历,值得注意的是多拉第一次出走也是在15岁。露姬在自述中说道:“生活就在我的前面向我招手,我怎么能蜷缩起来把自己隐藏在四面墙壁之间呢?我害怕什么呢?我要去见人。只需要随便进一家咖啡馆就行了。”⑧对露姬来说,孔岱咖啡馆就像是个避难所,可以让她躲过她想要逃避的那种暗无天日的孤独的生活,在那里她可以耐心等待,等待一切好起来。“我把希望寄托在我即将认识的那些人身上,认识他们之后我的孤独将会结束。这个女孩是我认识的第一个人,也许她会帮助我远走高飞。”⑨为何要逃走,为何要远走高飞?不是正处锦瑟华年吗?第四个叙述者――露姬的情人罗兰似乎给出了答案。
她只想逃走,逃到更远的地方。然后,一想到被你抛在身后的那帮家伙会找到你,要跟你算账,你就会时不时地感到惶惶不安。必须隐藏起来,才能躲开那些讹诈者,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彻底摆脱他们。去那里,去山上的顶峰,或者外海,呼吸自由的空气。⑩
为了自由,为了摆脱孤独,露姬选择了出走,但并未因此而摆脱孤独。她又重新回归“坚硬线”,选择了结婚,但爱情仍未战胜孤独。于是,她选择了情人,重新出走,却依然孤独,最终她选择了放弃生命。她不断地尝试,但“在每一个地方,露姬都不敢放下她的灵魂,这才是她要不断出走、她永远也找不到自己家、永远也建构不了自己家的原因。”⑾
四、破碎的青春
与以往的主人公不同,《多拉・布吕苔》的主人公不再是一个想象中的人物,而是一个现实存在的有着犹太血统的女孩。她在15岁时出走,经历了被找回然后再出走,最后在集中营被害。莫迪亚诺在旧报纸上看到了寻找多拉的启事后,联想到自己曾在年少时出走――这促使他在众多犹太人名字中选择了多拉・布吕苔。调查多拉使作者回到父亲的时代,使他重走了一遍父亲当年可能走过的路,重新体验了占领时期法国犹太人的悲惨生活。
在孔岱咖啡馆,露姬总是带着居伊・德・威尔推荐给她的《消失的地平线》,书中的的世外桃源“shangri-la”――香格里拉或许和露姬所向往的自由之地有相似之处,露姬甚至不需要去那么远,对她来说,夜游就足够了,蒙马特就足够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在循规蹈矩,随波逐流。打破“坚硬线”,选择“逃逸线”,追求不一样的人生,需要极大的勇气。选择逃逸的路上或许充满危险,却要勇往直前才能获得自由和解放。对露姬而言,“她唯一抵抗‘坚硬线’的方式就是逃跑,而她唯一抵挡这个世界的方式就是手中的青春。”⑿青春因为孤独而逃逸,因为逃逸而愈加孤独。露姬在自述说道:
我感到一阵恐惧,这种恐惧常常在夜里把我攫住,比害怕的感觉要强烈得多――我感觉从今往后要独自一人面对人生,无依无靠,没有人来帮我。无论是我母亲,还是其他人。我真希望他一整个晚上都站在大楼前,为我站岗放哨,不只是这天晚上,还有今后的每一天晚上,就像一个哨兵一样,更确切地说,像个照看我的守护天使。⒀
15岁开始未成年流浪,15岁就萌发浪迹天涯的念头,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主人公有着大致相似的经历。多拉和露姬的青春是与众不同的,为了自由,她们选择了“逃逸线”,明明知道这是一条充满坎坷的路。莫迪亚诺说:“每个人物都在寻找出口,都想找到最终的一个安定点,就像我们身处在一个不稳定和令人逃避的现实中,时刻感到威胁的存在,这种威胁感是在物的现实和人的现实中交替产生的;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安全出口是不可能存在的。”经历了逃逸的青春,最终多拉和露姬的青春破碎了――多拉和父亲一起被遣送往奥斯威辛集中营,露姬跳窗自杀身亡。在一家烟店,露姬在一张明信片上写道:“再耐心一点,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⒁但事实证明,在残酷的现实中,足够的耐心是远远不够的。多拉和露姬,或被动或主动,都没有耐心等到那一天的到来。
五、结语
在寻访多拉足迹的过程中,莫迪亚诺找到了很多父亲和自己的影子。多拉对于莫迪亚诺是特别的,她的父亲和作者父亲一样,都有着犹太血统,而她的出走也使作者想到了1960年1月自己在青春期时的一次出走。露姬身世也很特别,出生在二战期间,父亲不详,由母亲抚养。因为母亲在红磨坊做服务员,晚上上班,就一个人待在家里,忍受着孤独和恐惧,这似乎在影射着莫迪亚诺的童年――父亲身份神秘,母亲忙于工作,弟弟不幸早逝,父母关爱的缺失使莫迪亚诺的童年与孤独为伴,一度离家出走,试图切断和周围一切事物的联系。他曾说过:“我12岁到15岁之间,由于父母关系不好,我就经常从家里出逃,放任自流地在巴黎闲荡,我去了许多危险的、我那种年龄的孩子不该去的地方,有些街区一直让我感到恐惧,那种冲击非常强烈,我在这本书中就表达了这种冲击。”⒂
然而,逃离到底是为了什么?在露姬经常光顾的一家文具书店里,书店老板问过她一句话:“那么,您找到您的幸福了吗?”这无疑是个简单却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不禁自问:“我们找到幸福了吗?”这或许是莫迪亚诺为读者准备的一个开放性命题。对露姬而言,幸福在哪里呢?“咖啡馆?书籍?大街上的游荡?婚姻中?逃跑?她全都试过了,包括毒品和神秘学,可她像其他许许多多的人一样,最终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⒃而多拉在经历了数次出走之后,最终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在1942年9月18日星期五,她和父亲被遣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走向了一个特殊时代带来的悲剧。
莫迪亚诺钟情于巴黎,而多拉・布吕苔和露姬逃离的轨迹构建出他心中的巴黎。在两部小说中,巴黎的一条街道、一个咖啡馆、一家旅馆、一间书店、一个地铁站名将现在与回忆连通,我们跟着主人公漫游在这个古老又充满故事的城市。莫迪亚诺说过:“我笔下的巴黎不是一个怀旧的巴黎,而是一个梦中的城市。”(Mon Paris n’est pas un Paris de nostalgie mais un Paris rêvé.)对读者而言,一度青春,往事如烟,青春何尝不是一场梦一样的旅程呢?而每次回忆青春,都是一次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 注释
① 洛朗斯・利邦.莫迪亚诺访谈录[J].李照女,译.当代外国文学,2004(04).
② 引文为作者译自:Patrick Modiano.Dora Bruder[M]. Paris:Gallimard,1997:7.
③ 小禾.“神秘的年轻人”――法国当代作家莫迪亚诺[J].读书,1986(2).
④ 洛朗斯・利邦.莫迪亚诺访谈录[J].李照女,译.当代外国文学,2004(04).
⑤ 引文为作者译自:Patrick Modiano.Dora Bruder[M]. Paris:Gallimard,1997:144.
⑥ 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M].金龙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3.
⑦ 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M].金龙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4
⑧ 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M].金龙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66.
⑨ 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M].金龙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70.
⑩ 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M].金龙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104.
⑾ 《青春咖啡馆》:逃逸线与柔软线间的青春[N].东方网:文汇报,2010-07-27.
⑿ 《青春咖啡馆》:逃逸线与柔软线间的青春[N].东方网:文汇报,2010-07-27.
⒀ 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M].金龙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65.
⒁ 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M].金龙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76
⒂ 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M].金龙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143.
⒃ 出自贝尔纳・皮沃(龚古尔奖评委)的评论.
参考文献
[1] 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M].金龙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 Patrick Modiano.Dora Bruder[M].Paris:Gallimard,1997.
[3] 洛朗斯・利邦.莫迪亚诺访谈录[J].李照女,译.当代外国文学,2004(04).
[4] 小禾.“神秘的年轻人”――法国当代作家莫迪亚诺[J].读书,1986(2).
[5] 《青春咖啡馆》:逃逸线与柔软线间的青春[N].东方网:文汇报,2010-07-27.
[6] Timo Obergoker. Ecritures du non-lieu, Topographies d’une impossible quête identitaire:Romain Gary,Patrick Modiano et Georges Perec.Paris et Vienne:Peter Lang,2004.
[7] Annelise Schulte Norobolt,Perec.Modiano,Raczymow:la génération d’après et la mémoire de la Shoah,Edition Rodopi B.V.,Amsterdam-New York.
[8] Leclère,Marie-Fran?oise.Il a vingt-deux ans et il méritait le Goncourt.Elle,1969-12-8.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外国语学院)
本科论文生成目录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