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意义的散文
苦难对我们,成了一种功课,一种教育,你好好的利用了这苦难,就是聪明;下面是有教育意义的散文,欢迎参阅。
教育意义的散文:高飞不等于低能
前天日正在拜读韩寒的作品,无可否认,韩寒在写作这一方面确实有才。从韩寒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认为国家应培养专才,而不是培养全才,因为那些“全才”不过是高分低能罢了。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常常听说外国人说我们中国人高分低能。说到外国留学的大学生第一年还可以,第二年过得一般,第三年、第四年就不怎么样了。因为第一年考试多实践活动少,而第三年、第四年刚好相反。但这“能”到底指的是什么呢?难道“能”就是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吗?答案是否定的。
能力应是我们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能够取得高分这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已经尽力了,可就是念不好。”而有的人见他平常没怎么努力却依然能考出好成绩。难道真的是因为差生的脑袋不如好生的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外国有一位科学家曾经做过一次关于人脑智商的调查测试,结果是智商在140以上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才”仅占1%,而智商在70以下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白痴”,也只有2%,而大部分人的智商是相差无几的。
那么为什么有这种想念的人念不好而看上去没怎么念的人却考出好成绩的现象来呢?记得我的一位物理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知道欠缺了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你下功夫就能补回来,而要是能力欠缺了,你要是没有意识到,那才是个大问题。”我很赞同这句话。譬如两位考生做同一道题目,这道题目所涉及的知识两位考生都没有接触过。考生甲冥思苦想仍就一无所获,不仅浪费了精力、脑力还浪费了时间,而考生乙用了排除法就轻松得出了结论。我想这也是考生考试速度快慢不同的原因之一吧。又譬如面对同一道复杂的计算题,考生甲用计算器按了半天还没按出个所以然来,而考生乙代了一个特殊值就算出了答案。可见解题也是需要能力的,得高分更是不可缺少能力。难怪一些差生整天埋头苦读,拼了命地想把功课补回来却仍旧不见效果,究其原因是差生缺的是能力,而补的是知识。
在我们解题遇到困难时,有的人被困难打倒,有的人勇敢地打败困难,高分要求我们必须成为后者;在我们遇到难题时,有的人题目还没看完就放弃了,有的人百折不挠,想尽一切方法解决难题,高分要求我们必须成为后者。所以,在我们绞尽脑汁想获得高分的同时,不仅培养的是我们的解题能力,还有我们努力解决困难等各方面的能力和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品格。
我们缺少的是暂时的操作能力,只要我们把得取高分的能力运用到其它方面上,我想,没有几个外国人敢说我们高分低能。
教育意义的散文:成功并不很艰难
在巴蜀之地有个很出名的女孩儿——刘亦婷,正当同龄人在象牙塔中苦苦挣扎时,她却潇洒地走出国门,走进哈佛,成为常人眼中的天之骄女。此外,在国内学习时,她参加过《苍天在上》等电视剧、电影的演出,受到观众好评。有人不禁会问:她今日的成功是用多少努力和汗水换来的?刘亦婷轻松地回答:我只是和别人一样读书,唯一的原因是在机会来临时我已经准备好了,而且牢牢地抓住了它。
从刘亦婷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对成功的淡然。的确,只要准备充分并且把握住机遇,成功并不很艰难。但为什么有人却离成功非常遥远呢?原因往往就是平时慵懒,当机会来临时根本没有能力去把握。
我有一个室友,当我们谈论志愿和考大学时,她就感慨:这些东西就像天方夜潭,好的大学、热门的专业,我想都不敢想。这时室友们就一起开导她、鼓励她。可是认真分析一下,她为什么会这样呢?高一高二时,她一直沉湎于各类书籍。喜欢读书不是件坏事,可她为了看书却放弃了学业,到了高三,脱口就有故事的她却连三本物理书都没有完整地翻过,以致面临高考的选拔,与我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的她却有了上述一番无奈的话。
我相信在我们身边,在社会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更有甚者,是沉湎于游戏机、赌博等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学习工作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当机会光顾时,自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被别人抓住。自己除了抱怨还能如何呢?
如果准备充分,无论机遇何时到来,你都有能力去和别人竞争。联想电脑公司的总裁在给大学生做演讲时回忆:当年他大学毕业,准备工作一两年后就出国深造,可后来有了联想中的一个职位,一干就是十年,为联想成为国内市场的大哥大做出了贡献,如果不是那个职位,那也就没有现在的他了。他讲话的结束语是这样的:现在的社会到处都是机遇,只要你有能力去把握。
难怪西谚云:“命运不会垂青懒惰的人。”无论是走出国门的刘亦婷还是在国内发展的联想总裁,他们都做了自己应该做好的,才没有在机会面前手足无措。
中国即将加入WTO,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待着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吧,也许你就是第二个比尔·盖茨,成功后的你或许也会说:我并没有做什么呀!因为成功本不很艰难。
教育意义的散文:思维解读幸福
生命犹如海洋,生活恰是轻舟,扬起思维的风帆,穿梭于人生的海洋。白帆迎接的是狂风和浪花,而思维碰撞出的是或幸福,或忧伤;或积极,或消沉…… 从亚当和夏娃的叛逆开始,上帝就创造了人类。
它赋予人类的不仅仅是血肉之躯,更是思维的方式。思维是最敏感,也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纵观古今,历览中外,莫不如此。楚之屈原,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决不合流同污,投身汩罗江,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幸福。毛泽东在敌人的围剿下,毅然决定长征,一个高尚清晰的思维造就了今天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三落三起”的邓小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头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伟大决策就这样产生了。由此,我们不得不说,思维的方式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维的解读。
快乐幸福就是改变思维方式的结晶。可怜的葛朗台,幸福与快乐在他的眼中就是金子,夺走了女儿的梳妆盒,夺走了女儿的幸福,而在金子满足了他的占有欲的同时,幸福也就离他而去了。改变思维方式吧,幸福就在生活的空气里,需要用心去感悟。快乐并不是被踩到脚后的破口大骂,因为踩你的人是看重了你的脚,脚被看重,那是多么快乐幸福的事。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让我们为远方的亲人朋友担心着急,然而我们为什么就不想想,或许他在远方生活得很好,快乐着,幸福着,这不是更好吗?
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并不意味着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占有幸福与快乐。难道你能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再去官场上混一混,转换转换思维方式吗?不,那绝非陶君所愿。思维方式的有的放矢,更是快乐与幸福的裁判长。
我们生活,因为我们有思维;我们快乐,更因为我们有思维,正如生活中本没有快乐与幸福,只不过是思维变换的人多了,也就充满了幸福与快乐。
把握我们独有的思维方式吧,因为思维可以解读幸福!
教育意义的散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