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故事3篇
8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故事1
80后大学生张宇毕业后,来到大连,经过多次求职,均不顺利,后来决定报名参加IT培训。为此,张宇多方打听,最终报名北大青鸟大连星海培训中心的BENET网络工程师培训。
对于张宇来说,学习网络技术是从零开始,以前虽然也接触过计算机,但那都是在学校学过的一些基本的电脑知识,意味着,在IT培训机构的学习一切要从头再来。
在北大青鸟大连星海培训中心,张宇系统学习了网络组建与维护、Windows系统管理、Linux、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数据库管理、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等方面知识,并通过项目实践,积累了相当于两年的网络工程师工作经验。
在学习技术知识的同时,培训中心提供的职业素质培养课程对张宇整体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在北大青鸟,采用职业化管理制度培养学员的职业素质,使学员在学习阶段即开始接触并适应职业人的要求,比如:良好的职业礼仪,表达和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等。中心安排的COT课程针对学员在求职过程中如何制作简历有一门单独的课程。通过职业素质课程的熏陶,张宇的社会性有了很大的提升。
由于目标明确,加上老师们的认真辅导,IT培训结束后,张宇顺利走上了理想的工作岗位,进入某知名公司担任IT部门主管。
尽管事业发展顺利,但张宇并不满足,他觉得只有创业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经过同北大青鸟老师的交流,加上朋友的帮助,张宇踏上了自己创业路。
张宇给公司起的名字叫“易维立方”,同时它也有一个很好听的英文名字“EwayLife”——信息生活。公司面向高新技术行业,定位于软硬件开发、计算机硬件销售等业务,主要从事新媒体互动演示系统开发设计与服务,利用图形图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视觉显示技术为一体的的新媒体技术,不断满足并提升人们对数字视觉体验服务的需求。
公司在年轻人的激情努力下投入运营。但因为缺乏经验,在公司成立后,张宇遇到了不小的困难:首先是资金问题,尽管办公电脑都是创业伙伴原有的旧电脑。但因为创业项目特殊的需要,在展示与人员开支等费用方面花费了大笔的资金,这笔支出远远超出了当初的计划;其次,由于创业团队都是专业的技术人员,缺乏与客户洽谈的经验,加之项目较新,经常会使客户感到无法理解,前期业务拓展进展缓慢。
由于问题较多,加上前期投入大,公司成立的前几个月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个时候张宇第一次体味到了创业的艰难。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北大青鸟大连星海中心的老师不断激励着他,多次对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案,这使张宇坚定了将创业继续下去的信心。
正因为有这种信念的支撑,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张宇没有放弃,而是带领创业团队不断摸索经验,使公司运营渐渐步入了正轨,到第四个月时,公司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这个进步给了这个年轻团队很大信心。
目前,易维立方的业绩开始逐步增长,在大连IT市场已经建立了不小的知名度,业务发展呈现良性增长。作为一名80后的初次创业者,张宇走过了创业初期的阵痛。张宇知道,自己前面还将面对更多更大的困难,但自己既然选择了创业这条路,自己就要一直坚持下去!
8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故事2
“利他主义”为支点撬动创业之路——“80后”大学生尚贞涛280元起家创业的故事
新华网杭州5月21日电(记者周竟、黄小希、双瑞)12年前,18岁的尚贞涛兜里揣着42元钱,从老家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到杭州的一所大学报到。当时,他最大的愿望是能通过打工把大学念完。他自己也想不到,12年后,30岁的他已是身家千万的企业主。
改变尚贞涛人生的,是创业。从280元办网站起步,到现在拥有5个项目公司,他的企业成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带动近200人就业。尚贞涛本人也获得杭州市优秀创业导师称号,常到高校为大学生指点创业之路。
在国内,无数年轻人都有创业梦想。年轻人的创业活动,也为建设富强中国注入了力量。
“年轻人创业成功有多难?”记者问。
“很难,穷学生创业更难,但若你愿吃苦,够勤奋,肯学习,再加上坚持,机会总会降临。我的故事就是证明。”
1983年,尚贞涛出生在湖北广水一个偏远的山村。父亲在他出生不久后就查出患了直肠癌。当时家里经济拮据到什么程度?一次,尚贞涛穿着全身上下都打满补丁的旧衣服,向母亲讨20元钱买一件新外套。母亲给他一巴掌说:“你是要读书,还是要新衣服?”
高中毕业,尚贞涛考上了浙江理工大学。2001年10月,他揣着42元去学校报到,尽管学校为他的学费问题做了绿色通道,但他还是被入驻宿舍需要缴100元才能拿到的饭卡和钥匙挡在了门外。无奈之下,他跟班主任借了100元。
尴尬的事情不止一次。第一次上电脑课,老师让大家开机,从没摸过电脑的尚贞涛连开机按钮都没找到。
“开始的时候难免自卑,但正是这种差距让我更有奋进的动力。”尚贞涛说,他推销过辅导书,卖过锁,当过办公室助理,最忙的时候还得给五六个孩子当家教。“自己就像一个陀螺,为生活而奔波。”
不过,苦难没有打磨掉一个年轻人上进的心。靠打工解决生活费后,不服输的尚贞涛又琢磨着做点“稍大的事情”。
尚贞涛就读的学校在下沙,当时属于杭州刚刚开发的新城,集中了很多高校和居民。已经学会电脑的他就和几个朋友讨论,建一个网站介绍下沙的吃喝玩乐,方便本地新居民的生活。
说干就干,几个同学凑了280元钱,注册了一个域名,建成一个简单的网站。这个网站起名“下沙网”,如今已成为国内区县级门户网站的成功样本。
“不过过程远没有想象的顺利。”尚贞涛回忆说,当时有一个企业赞助他们,但一段时间后这家企业突然撤资,导致他们难以为继。途中,参与创办的多位同学选择退出,最终只剩下包括尚贞涛在内的3个人。“那时没想过一定要怎么赚钱,只是觉得这样放弃太可惜,挺多网友觉得我们的网站办得不错,方便了他们的生活,是这些坚定了我们走下去的信心。”
尚贞涛团队选择了坚持。在接下去的两三年里,他们靠没日没夜给别人建网站打工支撑“下沙网”的发展。到了2006年,终于出现转机。
“我记得很清楚,第一笔大广告是5万元,高兴坏了。”尚贞涛说,到了2007年,他们网站的收入达到100多万元。此后,他们立足下沙多元发展,启动了软硬件及公益服务等多个项目,现在累计营业额达到几千万元。
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为什么自己的网站能逆势而上?尚贞涛总结说:“我们以免费服务本地用户为宗旨,用户得到好处,自然受欢迎。”
梦想可以很大,但支点必须很实。利他主义,成为尚贞涛创业的重要理念。他将公司的宗旨定为“做一份事业,福一方百姓”。“创业首先是要承担社会责任,其次才是赚钱。这样的创业者才能成为未来的企业家,才能走得更远。”尚贞涛说。
正是因为这种理念,尚贞涛在公司刚刚盈利的时候就开始做公益:他的公司与当地政府先后投了100多万元在下沙建设了“大学生创意集市”,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摊位;成立了“下沙义工联盟”等一批义工联盟,组织爱心人士为别人提供帮助;尚贞涛个人也坚持资助贫困学生,他常用自己的故事鼓励贫困学生“起点不决定终点,决定终点的还有加速度和方向”。
“中国梦,需要我们年轻人的努力。不论创业还是就业,责任与爱心都是我们年轻人不能丢掉的两个品质。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走在温暖和希望的路上。”尚贞涛说。
8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故事3
摆地摊卖衣服能赚到200万?这不是天方夜谭,80后大学生徐留洋就是缔造这个神话的人物。下面我们看看80后大学生摆地摊卖衣服的成功创业故事吧!
从始至今“单恋”女式牛仔裤
徐留洋:从创业街走出的“大老板”
徐留洋,从大学生创业街走出去的他如今已经成了创业街的“活名片”,学弟学妹们也把他当成了努力的榜样和方向。
大学时卖锁赚到第一桶金
2008年,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的徐留洋来到上海的一家台资企业。80后做什么买卖?然而,一个月几千块钱的薪水无法负担他在上海这座大城市的开销。从台资企业辞职后,他回到合肥。短短半年时间,他先后开过小公司,卖过打火机、鞋子、内衣、变色杯等等。
为什么想到要自己创业?徐留洋说,其实早在2006年,还在上大学的他就开始在新生入学的时候推销挂在柜门上的锁,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徐留洋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卖裤子卖进白马服装城
在朋友的推荐下,徐留洋来到蜀山区大学生创业街卖起了牛仔裤。由于他是创业街上第一个卖牛仔裤的,卖的又是价格在50~70元之间的“大路货”,所以生意好得不得了。经过一番考察之后,他决定去白马服装城卖牛仔裤。
如今,“留洋牛仔贸易”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200万,徐留洋也成为了从创业街走出来的“大老板”。他说下一步的打算是在市区里开个专卖店,把生意做大。
80后大学生创业成功故事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