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是太极拳方达论的理论基础

发布时间:2017-03-21 10:34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归类为内家拳。太极拳,发源于中国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极富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态。下面是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易》是太极拳方达论的理论基础。

《易》是太极拳方达论的理论基础(1)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易·系辞上》)

动静是一种状态,一动一静,刚柔立判。这里刚柔泛指阳阴。在技击中,双方不动,一切矛盾都含蓄着,只要一动,对立的矛盾就出现了,例如:我顺人背;敌强我弱;人刚我柔;人进我退;敌攻我守等等。

《易》是太极拳方达论的理论基础(2)

“夫乾,其静也专,共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易·系辞上》)

这里讲的是宇宙,然而为太极拳引用之于技击。乾为刚,刚在未发之前是专一的。 《十三势行功心解》有: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主一方。"发劲刚猛,故“其动也直"。坤为柔,其静态是含蓄的,其动是舒展的,故太极拳的圆柔、舒展立论在《易》。

《易》是太极拳方达论的理论基础

《易》是太极拳方达论的理论基础(3)

“阈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品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易·系辞上》)

这里阐述了阖、辟、变、通、象、器、法、神八种道理。太极拳经典论著中有: “动之则分"为辟; “静之则合”为阖; “引进落空合即出”为变; “收即是放,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谓之通;招熟为形;听劲为象;蓄劲为器;发劲为法;无形无象,不思而得,谓之神。太极拳之道源于《易》,是很明确的。

《易》是太极拳方达论的理论基础(4)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违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喀交所适”(《易·系辞下》)

这段话的意思是, 《易》(包含经和传)这本书不是永远不变的, “易”作为法则一直在变,变动不拘形式,变通在六交之间.,上下两卦变化无常,刚柔相变换,不可作为死法则,只有适应变化而采取对应的办法。这种法无常规的思想不但是太

极拳的指导思想,在中国武术史中比太极拳的出现还要早得多.《叔苴手》说: “教剑者有法,及其能剑,忘其法并忘其剑矣。”又说: “未忘法而用剑者,临战斗而死于剑。” 《太极拳论》有: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这是太极拳达到神明阶段的描述。 “舍己从人”是易之“唯变所适",不能从字面解释为“舍掉自己,顺从对手",这是遭致失败之路。 “多误舍近求远"是《易》之“柔之为道,不利运者”。它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即“为书不可远”。总的意思是,技击之道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招法和套路

《易》是太极拳方达论的理论基础(5)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系辞上》) ’《易经》自身,没有思维,没有行为,是静止的。它是在“感”而“通”,即对立双方的感应产物。太极拳的“以静制动”的理论基础在此。太极拳的神明阶段被描述为:

无形无聚,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呜,泉清河静。翻江倒海,尽性立命。

《易》是太极拳方达论的理论基础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