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位母亲的教育反思

发布时间:2017-03-17 13:16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但中国教育很多都存在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一位母亲的教育反思。希望对家长们有用:

教育反思一:父母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教养方式,这些因素对一个人个性发展的影响难以估量。

说一点我的成长经历,你就会明白我的担忧了。我兄妹3个,我是最大的。小时候,我的母親很愛我,但她教育我的方式是非打即骂,打的很重,骂的很凶,这种教育方式给我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我甚至为此离家出走过,多次有过自杀的念头。多年之后,仍对母親充满怨恨,无法释怀,更无法与母親有身体的親近。我用了很多年,通过各种途径去修复这段创伤,修复与母親的关系,但过程非常艰辛。和儿子的冲突让我意识到,我如果再继续重复和母親一样的“愛”的模式,带给儿子的,同样将会是痛苦和伤害。

我们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行为模式,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从原生家庭学得的。可以说,父母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很容易不自觉的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正确的教养方式和有缺陷的教养方式,就会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用一个心理学术语,就是“强迫性重复”。我们在家庭中经历的痛苦与快乐,都可以构成“强迫性重复”,但痛苦给我们的印记更深。后来,我做心理咨询中也发现,许多虐童事件的施害一方,本人在年幼时大多有过受虐的经历。就是这样,别人用在我们身上的,我们会习得,然后用在别人身上。所以,那一次打完儿子后,我很内疚。我就问儿子:“你希望妈妈以后怎么做?”儿子还是用拼音夹着汉字的形式,写了这样的话:“妈妈,我希望你以后永远不要再打我。”我痛下决心,决定重新审视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反思应该怎样成为一个愛孩子更要会愛的母親。后来,我小心的把那张纸条贴在卧室的门上,让它时刻提醒我,鞭策我,不要重蹈覆辙,让孩子重复我曾经经历的痛苦。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打过孩子。

关于一位母亲的教育反思

教育反思二:是孩子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对孩子的教育有一个从收到放的过程。

我儿子今年22岁,回顾他10多年的成长历程,我曾经对孩子要求很严厉甚至很苛刻,是孩子从根本上改变了我,我对孩子的教育有一个从收到放的过程。其间,有两件事让我从根本上动摇了原来的教育观念。第一件事发生在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冬天,当时,他还不足8岁。那天,外面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雪景很美。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孩子写一篇《下雪了》的日记,就把他领到阳台上,让他仔细观察,把看到的景色讲出来,我再帮助他补充一些。然后,我引导孩子说:“雪景这么美,咱们写一篇下雪的日记吧?”可孩子却坚决不同意,说:“老师没有布置,我不写。”我好言相劝,他还是坚持回答两个字:“不写”。我权威受挫,非常恼火。一把把他拉到客厅,扬起手照他的屁股上连打数下,每打一下,追问一句:“写不?”越打越气,和孩子较上了劲,几乎不知道怎么停下来。无论我怎么打,他只有一个回答:“不写!就不写!”我打的越重,他越不屈服。最后,还是我不得不先停了手,选择了妥协。因为我发现,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已经黔驴技穷,无法左右孩子的意志。

意外的是,孩子挨打后,一言不发的走到书桌前坐下,边哭边写。这篇日记,没有写下雪,而是对我做法的“声讨”。孩子年龄还小,很多字还不会写,这篇拼音夹杂着汉字的“声讨书”的开头是:很多父母认为,打是親、骂是愛,父母打骂孩子是为孩子好,但我们不需要这么多的“愛”!如果爸爸妈妈分开,我选择跟爸爸,不跟妈妈!看到这些,我很震惊。一方面,我惊讶一个不到8岁的孩子内心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另一方面,我意识到,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在不自觉的重复我母親的方式,如果不加以改变,就会让孩子重复我当年经受的痛苦。

教育反思三:我们都需要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多一些反思,并主动地加以改变,从而超越上一代人和我们自身的局限。

其实,回想起来,我之所以选择心理学这个专业進行研究,并对家庭教育问题高度关注?这实际上也是源于我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让我有更强的成长动力。

心理创伤变成情结,情结意味着心理能量的不断投注,最后固定化,这也是很多人难以从心理创伤中恢复过来的主要原因。学习心理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助人、自助,通过不断学习与反思,在对自己与上一代的关系、与下一代的关系進行梳理的过程中,我慢慢变成了一个更加智慧的人,更加会愛的母親。我很希望通过自己所学,帮到更多与我一样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摸着石头过河”、有着诸多困惑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

中止那些给我们带来伤害的“强迫性重复”,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要面对的问题,在做心理咨询中,我碰到过很多这样的案例,很多父母都要面对这一个样难题:我们都在无意识的传递着上一代人带给我们的错误的、有缺陷的教养方式,我们都需要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多一些觉察,并主动的加以改变,从而超越上一代人和我们自身的局限。

我们要时时警醒,家庭会伤人,愛也会。我们的愛要让孩子舒服而不是让他们感到压抑、感到窒息,甚至想要逃离、想要自伤、想要伤人。我们决不能以愛子之名,行害子之实。愛的有无,愛还是害,取决于被愛者,而不是施愛者。给孩子所需要的愛,而不是我们自以为是的愛,才是真正愛孩子。

教育反思四: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的“愛”其实让孩子感到压抑和窒息。

还有一件事,是孩子读初二时,那年他14岁。初中阶段的孩子,面临的各方面压力都比较大,但他们不再像童年时代那样,对父母无话不谈,他们开始有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并把许多想法藏在心里,不轻易向父母诉说。儿子就是这样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有一天晚上,他的举动有些反常,放学回到家不是接着写作业,而是闷不做声躺在床上,过了一会儿竟抽泣了起来,我能感受到他在极力克制自己。我赶忙问孩子发生什么事了,孩子哭着说:“如果不是为了你们俩,我都不想活了。”“不想活了”,这样的话从一个14岁孩子口中说出,这让我大脑中一片空白,我不知道孩子正在经历着什么,更不知道该怎样帮助他。但母子连心,看到孩子这么痛苦,我也忍不住在一旁陪着流泪。后来,我和老公分别与儿子谈心,才知道是多个因素叠加起来的心理压力让儿子不堪重负。比如,他对学校的教育方式有些反感,产生了厌学情绪;他学习压力很大,产生了自己难以排解的焦虑;还有我母親的因素。我母親从我儿子一出生就一直在我家帮助照顾孩子。老人很愛孩子,对外孙的生活照顾的无微不至,但她没有受过教育,不太懂得尊重孩子的隐私,常常偷瞟孩子在屋里干什么,翻看孩子的东西,孩子对此十分反感。孩子说:“我姥姥特像克格勃,妈妈,能不能让姥姥去别的親戚家住一段啊。”

正是这样一个契机,让我一下子明白,我们平时给孩子的所谓的“愛”并不一定真的让孩子感受到了幸福,很多时候,我们的愛让孩子感到的是压抑和窒息。

关于一位母亲的教育反思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