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养生记_《吃茶养生记》的内容简介

发布时间:2017-05-18 10:56

继中国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以后,世界第二部《茶经》——《吃茶养生记》于1191年(日本建久二年)由日本高僧荣西和尚编辑出版。不妨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吃茶养生记》的内容简介和摘要,欢迎大家的阅读!

吃茶养生记_《吃茶养生记》的内容简介

《吃茶养生记》的内容简介

全书二卷。日本第一部茶的著作。收在《大藏经补编》第三十二册。上卷为〈五脏利合门〉,叙述肝肺心脾肾五脏与酸辛甘苦碱五味的关系,说明寺之效用。又引《尔雅》、《广州记》、《茶经》、《本草拾遗》等书,解说茶名字、茶树形花叶形、茶功能、采茶时节等。下卷为〈遣除鬼魅门〉,列出饮水病、中风手足不从心病、不食病、疮病、■气病等五种病相,说明以桑汤治疗的方法,并详述桑粥法、桑煎法、服桑木法、含桑木法、桑木枕法、服桑叶法、服桑椹法,以及服高良姜法、吃茶法、服五香煎法等。本书为荣西七十四岁时所著。

《吃茶养生记》的目录

前言

吃茶养生记卷之上

吃茶养生记卷之下

吃茶养生记译文

初治本吃茶养生记

吃茶往来

吃茶往来译文

酒茶论

酒茶论译文

附录一:茶酒论一卷

附录二:玉川《茶歌》献疑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吃茶养生记》的前言

从名古屋乘新干线西行两个小时,就到了冈山市。冈山古代属吉备国,公元1141年4月,《吃茶养生记》的作者、日本茶道史上被尊为茶祖的荣西禅师就诞生在今冈山市郊的吉备津。

荣西(1141—1215),又号千光、明庵,俗姓贺阳氏,幼名千寿丸。其父贺阳秀重是吉备津宫(今吉备津神社)的神官。荣西幼年的时候,跟从父亲诵读佛教的俱舍颂,到了十四岁(1154年)便在比睿山(今京都市东北)延历寺出家,号为荣西。延历寺是日本天台宗的总本山,创始人最澄大师(767—822)曾在中国留学,学习天台宗、密教、禅宗等佛教思想和戒律。最澄之后的慈觉大师(园仁,794—864)、智证大师(园珍,814—891)等也都曾在中国留学。他们回国以后带来了新的学风以及活跃的学术空气。但是唐朝末年,日本停止向中国派遣遣唐使,中日文化交流陷于中断状态。所以到了荣西在延历寺出家的时候,日本佛教的发展也因为没有新的思想传人而处于停滞状态,教学僵化,徒具形式。目睹这种状况,荣西从21岁起便决心到中国去留学。经过数年准备,1168年4月,28岁的荣西从博多(今福冈市)乘商船出发,踏上留学之路。一星期后,抵达中国的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此时中国已进入南宋时代。荣西先后访问了

广慧寺、天台山、万年寺、阿育王寺,于9月回国,携回了《天台新章疏》60卷。

1187年4月,47岁的荣西再次启程前往中国,4月25日到达宋朝都城临安(今杭州)。他本来准备到天竺去求法,但在临安听说旅途被北蕃阻断,于是便留了下来,拜天台山万年寺的虚庵怀敞和尚为师,后来又随其师移住天童山。数年之中,荣西积极学习佛法,卷帙浩繁的《大藏经》,他就读了三遍。荣西在中国时,适逢宋朝遭遇大疫,荣西奉诏祈祷除疫,因而被赐号千光。他还参与了万年寺、大慈寺等寺院的修理工程。1191年,虚庵怀敝和尚向荣西授予法衣、祖印。这年秋天,荣西辞别恩师回国。

荣西在中国时,正值饮茶之风盛行,文人常以斗茶为乐。僧人们则以饮茶来驱除困倦,保持健旺的精神研习佛法。荣西显然也被饮茶文化所倾倒,研读佛典之余,还热心学习有关饮茶历史和茶的种植、制作、饮法、功效等方面的知识。荣西回到日本后,除了宣传佛法,创建佛寺而外,还热情地介绍传播饮茶风习。他把从中国带回的茶种种植在筑前国脊振山(今福冈县与佐贺县交界处),获得成功。后来他到博多建立圣福寺,在寺院周围也种植了茶树。荣西还把茶种赠送给友人明惠上人,明惠将茶种种在京都的拇尾山,这就是后来有名的拇尾茶。

为了在日本更广泛地传播馀茶文化,1211年,71岁的荣西将他在中国学到的有关茶的知识撰写成书,这就是《吃茶养生记》。1214年2月4日,镰仓幕府将军源实朝饮酒大醉,头脑昏沉,如患重病。这时,对茶深有研究的荣西进言道,有良药可以治将军的酒醉。于是,他献上了一盏茶,同时呈上了刚刚修改好的《吃茶养生记》。将军饮了茶之后果然好转,不禁大喜。此事有力地推动了茶在日本的传播。

但是,日本的饮茶风习并不始于荣西。公元630年,日本开始向中国派遣遣唐使、遣唐僧,全面引入中国的政治文化制度。到894年,日本共向中国派遣遣唐使19次。其间正是中国茶文化走向兴盛的时代,陆羽(733—804)的《茶经》反映了茶文化的繁荣和普及。遣唐使们回国以后,不仅带回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典籍,也传人了中国的饮茶习俗。据日本历史文献《曰吉社神道秘密记》的记载,桓武天皇延历24年(805),传教大师最澄从中国留学归来时,就带回了茶种,并且种植在13吉神社旁。弘法大师空海(774—835)于804—806年在中国留学,他所撰的《性灵集》卷三也提及“茶汤”。当时,饮茶主要流行于僧侣和朝廷贵族社会,被视为一种风雅的行为。嵯峨天皇(786—842)就很喜欢饮茶,日本最早的敕撰汉诗集《凌云集》载,弘仁4年(813)8月嵯峨天皇行幸到皇太弟的宅邸,所作(秋日,皇太弟池亭)诗中说:“肃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第二年4月,嵯峨天皇又临幸左大将军藤原冬嗣的闲居院,作诗说:“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日本后记》载,弘仁6年(815)4月,嵯峨天皇巡幸到滋贺韩崎(今滋贺县唐崎)的崇福寺,曾在唐朝留学过的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进献给天皇。嵯峨天皇饮后大为赞赏,回到京城后,便下令在畿内种茶,作为每年的贡品。这些记载反映了茶最初在日本传播的情况,故荣西在《吃茶养生记》中说:“我朝日本曾嗜爱矣。”

可是,到了9世纪末,中国的唐朝国势逐渐衰弱,日本朝廷上下积极输入模仿唐朝文化的热情也渐渐冷却。经营原道真的建议,宇多天皇宽平6年(894)日本停止了遣唐使的派遣,文化发展进入重视日本固有传统的所谓国风文化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传来的饮茶之风,逐渐沉寂。除了偶尔作为药用而外,二三百年之间,茶几乎被人们忘记了。直到荣西大力倡

导推进,饮茶之风才重又在日本兴起,并发展为独具特色的茶道文化。如若没有荣西,茶恐怕真的会在日本完全消亡。因此,荣西在日本被尊为茶祖,是当之无愧的。

《吃茶养生记》,二卷。荣西在序文的开篇就指出:“茶也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这种对茶的热情赞扬,也反映了他对茶的一种基本认识。在他看来,茶不是一般的饮料,而是可以使人延龄长寿的“仙药”。

……

吃茶养生记_《吃茶养生记》的内容简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