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城市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城市管理已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关注的焦点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城市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城市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 同乡会发展及对城市管理的启发 》
摘要:嵊县旅沪同乡会成立于1947年,当时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国内时局动荡,上海首当其冲。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该同乡会还维持了3年左右,在自我管理方面既有成功经验,也有不足之处。该同乡会与大多数同乡会一样,对于今天的城市管理、同乡组织都大有帮助。
关键词:嵊县旅沪同乡会;经营管理;城市自治
民国时期上海大约有100多个同乡会,抗战爆发后,一些同乡会停止运行,待到上海光复后,一些同乡会才又陆续成立,嵊县旅沪同乡会则是上海光复后成立的同乡会之一。这些同乡会在联谊乡谊、自我管理方面有许多可取之处。当今,中国人口迁移频繁,如何更好地实现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如何实现对同乡组织的管理,或许可以从历史上的同乡会中寻找答案。
一、同乡会的成立
嵊县即今天嵊州市,嵊县位于浙江省东部,该县多山,境内河流众多,物产颇丰,然与民国时期浙江沿海地区相较,嵊县则又较落后。随着近代以来的逐渐开放,作为靠近东部城市的经济腹地,逐渐有嵊县人向大城市流动的趋势,到宁波、杭州、上海等地谋求生存发展已成为一股潮流。上海巨大的市场和发展前景,以及嵊县到沪较近等一系列有利条件,越来越多的嵊县人来到上海打拼。这些嵊县人在上海逐渐融为一体,彼此相互照应。起初,旅沪嵊县人加入到宁绍同乡会,后来绍兴七县旅沪同乡成立,则又转而加入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加入同乡会,便意味着得到更多的照顾,更有助于在异乡的发展。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嵊县人在上海的发展就是一帆风顺。后来很多人都只知道当时对苏北人抱有一种偏见,“苏北人成为贫困、肮脏、落后与犯罪的代名词,不光彩的事,往往怀疑苏北人所为。”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时很多到上海打拼的外乡人都有过类似的遭遇,嵊县同乡也有过为“名”所累的情况。
20世纪一、二十年代,“嵊县强盗”在十里洋场被传得沸沸扬扬,上海的报纸常把“嵊匪”作为新闻标题,使嵊县人去住旅馆都会被婉言拒之门外,一时间“谈嵊色变”。从1910年代、1920年代嵊县人士在沪的糟糕名声,到后来一批批旅沪嵊县籍人士的到来,嵊县人在沪的产业越发发展。经营传统丝织业、茶业的人士已经站稳了地位,尔后兴起的越剧也几乎清一色为嵊县人员。全面抗战爆发后,越来越多的嵊县人逃难到上海,这其中便有大量越剧从业人员,他们随即在上海大力发展越剧。据1939年9月统计,当时沪上成一定规模的越剧戏班有13家左右。到1941年11月6日统计时,越剧戏班增加至36家。至此,嵊县人在上海的支柱产业几乎为丝织业、茶业、越剧业。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典型移民城市,随着移民人数增加、实力提升,越来越多的同乡会陆续得到建立。随着嵊县旅沪人士实力增强,该县同乡也曾在1936年提出建立同乡会的想法,并在《申报》上刊登告示,或因抗战爆发时局影响,组会一事最终宣告夭折。抗战期间,其它旅沪同乡会也宣告停止运作,待抗战胜利上海光复后,一些同乡会才陆续得以恢复。
正是在这起同乡会成立的风潮下,嵊县旅沪同乡会宣告成立。1947年,嵊县旅居沪上者约有万余人。在这些人当中,不乏一些知名人士,如驰骋政商界的王晓籁、童莘伯等。在这些业界精英的提倡下,在郑剑波等人的具体奔走下,从1947年3月到5月,经过两月有余的准备工作,当年5月11日,第一次发起人会议召开,讨论相关议案,推选筹备会各负责人,童莘伯为筹备会主任,郑剑波为总干事。此后,筹备会又召开了连续召开了三次会议,商讨筹备事项,并决定由筹备委员先行垫付筹备款项,规定发起人每人暂时垫付国币10万元。也正是在此基础上,筹备会的各项工作才能得以正常运转。同乡会一方面进行内部沟通、联系,另一方面积极向上海市社会局提交申请,争取尽快获得政府批准,此外,该会还注意与浙江省其它旅沪同乡会交流合作,尤其是宁波、绍兴等地同乡会。1947年7月1日,经社会局批准,嵊县旅沪同乡会终于成立。旅沪嵊县同乡陆续加入到该会当中,形成了有组织的城市自治管理机构。据统计,该会成立后不久,便已有1000余人入会。
二、同乡会的自我管理
1.优点。作为在成立在动荡年代的同乡会,尽管环境艰苦,但是嵊县旅沪同乡会却努力维持了3年时间,不可不谓“成功”。嵊县旅沪同乡会打成立之日起,便注意学习以往同乡会的管理经验,并努力在社会局的管理下尽量做好自我管理,注重与其它同乡会的联系,不但拥有较丰富的实力,而且还累积了大量管理经验。唐力行先生认为,“同乡会与旧式会馆都是以地缘为纽带的群体组织,但同乡会现代色彩更浓,功能更强。”这也说明同乡会有更多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而这些方式则通过它的组织架构和一系列章程体现出来。在成立大会上,《嵊县旅沪同乡会章程》通过。该章程确立该会的宗旨为“集合同乡力量,推进社会建设,发挥自治精神,并谋同乡之福利”。同时,章程对会员以及各项工作等一一做了相关规定。通过对其它旅沪同乡会的章程对比,便不难发现其相似之处,其实也反映出同乡会受到社会局的严格监管,所拟定章程不能突破社会局的各种规定。该会成立,一方面着力对各行业精英的吸纳,另一方面则是注重吸收诸多同乡入会。在成立大会上,该会推选出48名理事、监事(包括候补)。这些成员几乎遍及该同乡所从事的每一行业,丝绸、纺织、越剧、交通运输、水产、摄影等等。
而且,这些理监事的平均年龄为40岁左右,大抵年轻有为。该会拥有强有力的后援团队,均为上海乃至全国政商界名人,如王晓籁、马寅初等。在吸收新会员方面,该会也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区分永久会员、普通会员的方式,来吸纳不同阶层的同乡入会,同时还规定了同乡享有的权利,做好宣传工作,增加会员。由于当时社会动荡、物价暴涨,初诞生的同乡会必须面临自己的生存问题,故而在自我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筹措经费方面。通过考察相关材料,可以发现嵊县旅沪同乡会的经济来源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1)会员会费;(2)会员捐款;(3)组织越剧义演。由于当时物价飞涨,在这3个来源中,前两个曾经过多次调整。在这数年当中,该会对会员会费共有4次调整,除了最后一次调整跟政权更迭有关外,其余均受到当时物价暴涨的影响,“永久会员”亦不得永久。该会经费来源的第二个途径——募捐,同样在会上被提起5次,由于屡次在会员中提出募捐,而当时经济环境恶劣,在1949年5月7日召开的18次联席会议上,还专门提出:自三月份起各理监事自由认捐指数业已收过两次,现因各业营业清淡,拟自五月份起停止征收。
尽管如此,但客观的恶化经济条件也不允许将此落到实处,对会员募捐仍旧。该会经费来源的重要途径则是越剧义演,尽管该会只组织过一次义演,但这却构成了该会基金的主要部分。1948年4月21日、22日,大批越剧红星在中国大戏院举行越剧义演,为嵊县旅沪同乡会募集基金,成果颇丰,受到该同乡会的大力表扬。基金建立之后,在第10次联席会议上,该同乡会设立了大中学奖学金,以期造就同乡人才。但这个奖学金却并未能真正起到实效,名实不符。同乡董幼芳肄业惠旅产科学校,因家境清寒而申请该会奖学金,由于经费紧张,最终未能获准。同样因为资金不足,该会此次会议上提出拟设立小本贷金以救济旅沪同乡失业案亦未获准。尽管如此,该会还是竭力帮助同乡,尤其到后来局势紧张,诸多旅沪同乡急于返乡之际,同乡会还出面为同乡“集团购票”,并积极联系相关运输公司。此外,该会也注意回馈桑梓,其中便有为该县募款修建文庙、建小学等事。
2.不足。尽管从表面上看来该会较为民主,尤其是从其组织层面的行业分布来看,然而,形式上的民主并不等于真正的民主。从第一届理监事名单中可以看到,在48个成员当中,尽管几乎涵盖各行各业,但是老式的产业(纺织业、丝织业)有18人,占1/3,新式的越剧行业却仅仅只有5人(其中演员袁雪芬1人),约占1/10,从这其中的巨大差异也不难发现其权力的不均分配。显然,这与当时越剧在上海的发展状况完全不符。事实上,越剧演员与同乡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十分融洽。1947年,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时受到上海社会局干扰,据袁雪芬回忆,当时她们前往王晓籁家请求帮助,王晓籁不但不帮助解决问题,反而冷言冷语地拒绝了她们的请求。当然,早期越剧与同乡会的关系却并非如此,包括越剧演员与同乡之间的关系,这一点的改变,或与演员在越剧发展过程中逐渐自我觉醒有很大关系。同乡会成立之后,越剧义演为该会募集到大笔经费,后来又有人提议在上海筹设越剧训练班,尽管原则上通过,可是却迟迟得不到落实,而且进行筹设工作的人员无一例外地都是男性成员,根本就没有一名女性。对比之前越剧演员为筹设越剧学校而自发组织的义演所面临的遭遇,也不难体会当时她们在同乡中的处境。尽管同乡会有很多形式的民主,但真正要落到实处却也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在嵊县旅沪同乡会的经营过程中,其表面的新式民主管理形式并不代表其民主就落到了实处,更不是意味着不分性别、不分辈分的民主,毕竟,它还有着较为传统的色彩,是传统同乡组织的一种延续。何炳棣认为,“一般而言,无论地缘观念最初如何深固,同业的经济利益迟早能克服了同业之内原来的窄狭地缘观念,所以最后总是趋向于超地缘的业缘组织的形成。”按道理言,同乡组织或者同业组织的发展趋势确为此,但是这并非短时间就能完成的过程。
三、思考与启示
自1950年5月12日第21次理监事联席会议上宣布该会结束工作、名义上存在后,该会实际上已停止运转。1953年5月23日,嵊县旅沪同乡会所有家具、账册等档案都全部移交给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上海市分会。这也宣告嵊县旅沪同乡会正式解散,距它停止工作已过去整整3年。从该同乡会的发展来看,成立同乡会是对现代城市移民自我管理的一种良好办法,不但有利于移民自我管理,还能加强彼此之间交流联系,保持稳定。但是,作为主管部门,则又必须加强对同乡组织的管理,尤其需要对同乡会的章程、组织形式、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指导。就嵊县同乡会而言,该会内部保留了许多较为落后的传统因素,如对女性的偏见,以致于影响到该会的发展,这是现代同乡会需要规避的地方。只有做到民主平等,才可能让同乡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也能让现代城市发展更为和谐。
参考文献:
[1]郭绪印.老上海同乡团体[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786.
[2]唐力行.徽州旅沪同乡会与社会变迁(1923~1953)[J].历史研究,2011,3(50).
[3]袁雪芬.求索人生艺术的真谛——袁雪芬自述[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92-93.
[4]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102.
有关城市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 城市管理水平提升思路 》
摘要: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只有人为本,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设更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才能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占得先机。
关键词:规划;管理;立法;人口
一、未来城市发展的动力及我们面临的总体形势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在一国内部,发达地区都是人口聚集地,人口是拉动城市GDP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已经成为影响各地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究其原因在于人口聚集能够发展第三产业,改善经济结构,更好的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人口聚集所带来的社会财富增加值远远高于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未来城市发展是人口,尤其是优质人口的竞争。中国城市扩张速度惊人,规模发展不合理限制了城市发展。因此,国务院2014年11月20日,出台了《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提高了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这反映出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路,就是要做大做强城区人口100万到500万之间的大城市,这些城市将得到更快地扩张和增长。中国将走一条以大城市为主体的集中型城市化的道路,未来农村人口会直接向大城市转移,这是对我国人口基数、密度和耕地的综合考虑,具有必然性。中国设区的市有282个,再加上部分经济实力很强的市镇,按照14亿人口,70%的城镇化率计算,在不考虑县乡的情况下,平均每个市330万人口,而最佳的城市人口规模在300———500万。考虑到一些一些大城市会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的人口,显然,会有很多城市达不到最佳的人口规模。更何况我国人口在达到顶峰后会下降,中小城市将面临严重的人口危机。因此,必须牢牢把握城市发展的动力,正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才能在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
二、我国城市建设与管理存在突出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城市规划不合理,不注重配套,“城市病”问题严重
“城市拥堵”“开膛剖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很多城市内涝严重”等一系列“城市病”的产生与城市规划不合理、不注重配套建设有关。在城市规划制定整个过程中,缺乏专家论证和公众参与,制定出城市规划不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可实施性,造成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对于城市规划,部分政府是只制定、不执行,只注重看得见的“面子”工程,忽视看不见的“里子”工程。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供给相对短缺,而且空间分布失衡。学校、医院等公共资源,特别是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市中心、老城区,而人的居住却逐渐向新区扩散,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空间失衡加剧了城市拥堵等城市病。
(二)土地规划使用不合理,城市建设用地浪费巨大,居住用地不足,推高房价,抬高进程成本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人口与用地应当相匹配,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农村人口也应当相应地向城市聚集。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地方为发展经济招商引资,以极低的价格,甚至是“零地价”将土地出让给投资商。企业也借机以建“花园式工厂”,提高绿化率为名囤积土地,谋求高额利润。但是,人口城镇化并未伴随土地的城镇化同比例增长,土地城镇化速度高远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城市建设用地浪费也使得居住用地相对不足,进一步抬高了房价,人们只能望城兴叹,望而却步。这不利于吸引优质人口,带动城市健康发展。
(三)开发建设的同时,破坏了大量的文化古建,丧失了城市特色
为促进城市快速发展,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利”字当头,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名拆古建、盖高楼,忽略了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一些文物未能列入法律保护范围,对于故意破坏文物的处罚力度不够致使代表城市文脉的古建筑在推土机轰鸣声中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毫无特色的高楼大厦。城市趋同在我国表现的尤为突出,没有城市文脉的支撑,城市变得“千城一面”。
三、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一)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系统推进城市各项工作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关系城市发展的未来。城市规划的编制需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目标功能定位、城市管理的实际需求。为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应当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建设方和管理方结合,多规合一、综合布局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应当以人为本,民意在规划中必须得到充分反应;创新规划理念和方法,在城市的设计上提倡修补,留住基于地域、文化、建筑而延承下来的特有文脉和气质;加强对城市规划执行的监督,严格执行经过批准的规划,增强规划的强制执行力。政府应当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根据科学的规划,增加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供给,不仅注重地上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应注重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科学布置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基础服务设施,在增加供给的同时,提高供给的质量。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范围、权利界限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
城市发展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城市管理者应当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水资源和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例如打造海绵城市,建立城市的微循环系统,让城市能够就地、就近吸收、存蓄,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释水加以利用;建设绿色建筑,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通过税收、政策等手段引导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电能等清结能源。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的管理系统,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废弃物的再利用率。开展生态修复,不仅要金山银山,还要绿水青山。
(三)努力吸引外来人口,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
未来城市面临人口争夺战,城市留得住人才能抓住发展机会。如何增强城市吸引力,留得住优质的劳动力成为城市发展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惊人,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0%提升至55%,到2020年有望突破60%。然而,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目前却只有40%。为解决只要农地,不要农民的问题,让农民真正入住城市,必须落实户籍制度改革,采取措施有序推进在城市有稳定就业的人口和城市常住人口实现市民化,争取到2020年实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能够达到45%。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建立了积分落户评价体系,外来人员可根据受教育情况、技术职称、社保缴纳情况申请落户,广州还为环卫工人、公交司机等一线工人开辟了落户新渠道。在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同时,以实施居住证为抓手,合理分配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资源,实现城市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常住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吸引流动人口也能为城市发展增加活力。现在,各大城市为发展旅游业,通过发行旅游年卡的方式吸引流动有力地人口,拉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海南省利用温暖的气候发展“养老游”、“养生游”搞火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带动了GDP的增长。
(四)加强地方立法,为城市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提高城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于2015年3月15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地方立法权由49个较大市扩至所有282个设区的市。设区市的立法范围涉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为依法治理城市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设区市的立法机关应当深入开展立法调研,广泛争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制定出城市建设和管理急需的高质量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地方法律体系,通过地方立法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城市管理者也应当依法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治理城市,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12月.
有关城市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 城市管理与规划建设分析 》
摘要:本文在简要概述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分析现阶段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建设;探讨
城市管理包括前期规划管理、中期建设管理与后期运行管理三个部分。大家所熟知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段论中的管理,实际上指的就是运行管理。城市规划是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它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前期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城市的复杂及系统特性决定了城市规划是随城市发展与运行状况长期调整、不断修订,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复杂的连续决策过程。当然,目前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对此提出一些对策,希望能够对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建设有所帮助。
一、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法制保障,导致规划和管理缺位。在我国城市管理和规划没有悠久的历史,很多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法制的保障,现阶段城市管理和规划这一块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缺乏法制保障,导致规划和管理缺位。缺乏法制的保障对于城市管理和规划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阻碍,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必须要依靠法律去解决,并且有法律依据会让人们更加放心。
2、城市管理和规划缺乏大众监督。城市管理和规划是一个囊括了众多因素的庞大而复杂系统,在很多人的常识里认为城市管理和规划是政府的职责,其实这是有待商榷的,毕竟人民才是城市管理和规划的直接关系者,人民才是城市的主人。城市管理和规划是政府与人民大众共同的责任与义务,但是在现阶段城市管理和规划中严重缺乏大众监督,大众这方面的意识缺乏,政府部门这方面的宣传也没有到位。
二、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建议
1、完善城市规划和管理法规。法律法规是社会维持正常运转的保障,也是制约不法行为的规范。完善规划与管理方面的法规,一方面有利于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的依法行政。
2、加强城市管理和规划实施的监督,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国家由各个城市和广大的农村地区组成,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城市管理和规划实施的监督,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这主要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进行,第一,政府需要大力宣传人民的监督权利,使人民具有监督的思想意识,同时使得大众知晓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人民大众需要提高自己的权利意识,维护自己的权利,保障自己的利益。
3、加强公众参与,完善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听证制度。深入推行“阳光规划”,全面实施规划委员会制度,重大城乡规划事项必须经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依法公开公示城乡规划编制、修改、规划许可、违法建设查处等信息,使公众了解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情况,以便公众参与,接受公众监督。同时,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听证制度,它是体现政府尊重大众意愿的有效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政府决策的片面性,提高管理和规划实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4、加强对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人员的培训。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终身学习是永恒的主题,也是不被时代抛弃的必然。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产物之一,必须紧紧依附时代的主题。在此过程中,培训是其中一个十分值得且必要的方法之一。在培训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同时进行思想意识和工作方面的培训,二者配合在一起,才能最后表现出更完美的结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是新形势下的重头戏,它从起源发展至今,一直在不断前进,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态势。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例如缺乏法制保障,导致规划和管理缺位、城市管理和规划缺乏大众监督等等。若将相应的建议落到实处,并且在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下不断地更新完善,相信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将会走向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孙施文.城市规划不能承受之重——城市规划的价值观之辨[J].城市规划学刊.2006(01).
[2]梁晓农,赵民.论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中的“协调原则”[J].城市规划学刊.2007(05).
[3]赵民,汪军.重构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及控制体系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7(06).
有关有关城市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城市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2.城市规划毕业论文范文
3.城市规划论文范文
4.城市规划与管理论文
5.城市规划管理论文
6.关于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7.有关酒店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有关城市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