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文昌中学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7-03-06 17:53

在期末的时候,对于高一语文在期末复习要怎样做练习呢?还很困惑的话,那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2016年文昌中学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2016年文昌中学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除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外,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订《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涵盖了哲学、宗教、政治学、军事学、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一万三千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料积累的丰富,理论和方法的成熟,国学古为今用的任务可能还会不断有所调整和发展变化,在重建国学的过程中出现认识分歧和“百家争鸣”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把包括古典文献、出土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祖先的丰厚馈赠保护好,保存下来,对其进行整理、研究与合理利用,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学者建议暂时不要用“国学”的概念,因为它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内涵笼统、模糊,而且外延边界不清。

B.狭义的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是从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的角度界定的,也是多数学者所达成的共识。

C.广义的国学与海外的“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上大体相同,即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

D.作者认为,国学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它是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总和、总称。

2.下列说法不属于“国学内涵丰富”的内容的一项是

A.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既可以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也可以是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

B.国学内容宏博,仅《四库全书总目》的“子部”就分为十四类,涵盖了哲学、宗教、政治学、军事学、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

C.《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了一万三千余种历代中医古籍,因此说国学是“一座山”,没有任何夸张。

D.因为在学术内涵方面,国学和现代学科体系存在着大量交叉重合,因此国学与文、史、哲是并列的一级学科。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它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就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

B.“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C.“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它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等。

D.对于国学,我们正确的态度是既要心存敬意,又要对其进行整理、研究与合理利用,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答案】

1.C

2.D

3.B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项,“即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错,原文是说“除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外,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

2.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答非所问,内容为介绍国学学科体系而不是国学内涵丰富。另外,根据原文“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可知国学与文、史、哲不是同一级别的学科。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B项,说法错误,“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并且《隋书•经籍志》只是形成分类法的雏形,直到清代编订《四库全书总目》时才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③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⑤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⑥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4.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致思:用尽心思

B.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C.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D.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 图身:图谋进取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入京师,观太学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B.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6. 下列语句中,属于表现张衡的“科学才能”的一组是

①通五经,贯六艺 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③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 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⑤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⑥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⑦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A.①②⑦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②④⑦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2)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答案】

4.D

5.C

6.B

7.(1)永元年间,(张衡)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2) 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有对皇帝说实话就出去了。

【解析】

4.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D项,图身:自身安全。

5.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副词,于是/介词,因为;B项,副词,才/副词,反而;C项,介词,比;D项,介词,用/介词,因为。

6.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①②是文学才能,⑥是政治才能,运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7.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关键词:(1)举:被推举;辟:被征召;(2)目:使眼色;诡对:说假话。

【备注】【参考译文】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在三辅一带游学,于是就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张衡)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对他的才能感到惊讶,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授予他郎中的官职。后来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樽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从来没有这种事。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责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有对皇帝说实话就出去了。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与他们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治清明。(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8. 下列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相如素贱人 素:向来

B.顾吾念之 顾:回头看

C.宣言曰 宣言:扬言

D.相如引车避匿 引:调转

9. 下列句中加线字的用法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羞”字相同的一项是

A.相如每朝时 B.大王必欲急臣

C.而相如廷叱之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0. 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乃使其从者衣褐

③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④且庸人尚羞之

⑤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⑥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⑦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⑧毕礼而归之

⑨卒廷见相如 ⑩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①②④/⑤⑦⑨/⑥⑧/③⑩ B.①⑧/②③⑦/④⑩/⑤⑥⑨

C.①④⑨/②⑥⑦/③⑩/⑤⑧ D.①⑧/②⑥⑦/③⑤⑨/④⑩

11. 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使不辱于诸侯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答案】

8.B

9.D

10.B

11.D

【解析】

8.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顾:不过。

9.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这里考查词类活用。例句与D项相同,均为意动用法;A项,名词用作动词;B项,形容词使动用法;C项,名词用作状语。

10.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这里考查词类活用。①⑧使动用法;②③⑦名词作动词;④⑩意动用法;⑤⑥⑨名词作状语。

11.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能力。A、B、C项相同,均为被动句;D项,定语后置句。

【备注】参考译文

(渑池之会)结束以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作为赵国的将军,我有攻战城池作战旷野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就出身卑贱,我感到羞耻,无法容忍在他的下面!”并且扬言说:“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话后,不愿意和廉颇相会。每到上朝时,蔺相如常常声称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蔺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

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向蔺相如规劝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众人都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我们俩相斗,就如同两猛虎争斗一般,势必不能同时生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

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

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司马光

原上烟芜淡复浓,寂寥佳节思无穷。

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

尽日解鞍山店雨,晓天回首酒旗风。

遥知幕府清明饮,应笑驱驰羁旅中。

【注】寒食:即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寒食节”,后来与清明节合并。

12.(本题10分)本诗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13.(本题10分)本诗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

12.①描绘了作者在许昌道中寒食节气所见春天生机勃勃、风雨不歇的景色:绿竹青青,照映在附近水畔;桃花灿灿,连村火红一片;春雨绵绵,阻碍旅人行途;酒旗摇摇,风吹天色将暮。②颔联、颈联写景,为诗人抒情作铺垫;红花绿竹、春雨春风,都是清丽可乐之景,诗人细腻描绘却是为了抒发自己佳节孤独寂寥、羁旅漂泊无奈的情感,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

13.①尾联运用了联想、想象的艺术手法(或答“从对方写起”“虚写法”)。诗人想象幕府中的朋友们在清明时节饮酒的时候,其乐陶陶,酒席宴饮之间,朋友们可能还将诗人在外羁旅无归、驱驰赶路的事情当作笑谈。这里诗人不说自己想念朋友,而想象朋友们在想念着诗人,是“从对方写起”的手法。②诗人在尾联有一种自我解嘲的情绪,这种情绪的背后,是诗人对自己孤独落寞的羁旅之愁的抒发,是对美好安宁生活的向往,是对幕府中朋友们真挚思念情感的流露。

【解析】

1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颔联和颈联”,再进行具体分析。“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描绘出绿竹青青,照映在附近的水畔,桃花灿灿,连村火红一片,一副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尽日解鞍山店雨,晓天回首酒旗风”,是写春雨绵绵,阻碍了旅人行途,酒旗摇摇,风吹天色将暮。颔联、颈联的景物描写了春日清丽之景,却引发了诗人佳节孤寂、漂泊无奈的哀情。可见,颔联、颈联写景为诗人抒情做了铺垫,以乐景写哀情,培增其哀。

13.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尾联“遥知幕府清明饮,应笑驱驰羁旅中”,是想象幕府中的朋友们在清明时节饮酒的时候,其乐陶陶,酒席宴饮之间,朋友们可能还将诗人在外羁旅无归、驱驰赶路的事情当作笑谈。可见此处运用了联想、想象的艺术手法。同时这也是一种自嘲,是对自己孤独落寞的羁旅生活的无奈,对幕府朋友的想念,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 , ”两句,用鸟儿的啼鸣与互逐渲染了蜀道悲凉孤寂的氛围。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正面描写琵琶女在再三邀请下出场时那种羞怯的神态。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将英雄刘裕成长地方的历史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

【答案】(1)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2)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3)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1)号、绕;(2)始、犹;(3)斜、陌。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苹果之父——李善祥

1915年,李善祥发起组建锦县东荒恒康农场,研究科学务农,从事改良碱荒的农垦事业。这片荒地近海,四处荆棘丛生,而且是一望无际泛白的盐碱地。要治理这片盐碱地,改良土壤,先要开掘通海排水。终于在1928年顺利通海,这片四万多亩盐碱地得以改良,试种水稻。这一举措,开了辽西地区试种水稻之先河,从此,锦州一带的水稻成为大米中的精品,为未来的辽西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古以来,东北地区不产酱油,辽西百姓大多利用大酱或盐等调节咸淡,而农场盛产大豆,李善祥看到这个商机,1917年,聘了浙江著名酱油技师杨迪生在恒康农场试制酱油,并将酱油赠给一些头面人物,初尝佳品,非常可口,李善祥与人合资创办锦州第一个酱园——万生酱园,还在浙江绍兴聘请了师傅和经理,又相继制作了南式豆腐乳、各种酱菜,利润颇丰,从此锦州有了南方式的酱油和乳腐生产,后来竟成了东北地区的锦州特产。

李善祥经营恒康农场时,经常来往大连。当时日本人在大连、熊岳一带种植苹果树,秋天苹果成熟,就到南满铁路线上沿站出售,每斤苹果2角多钱,而当时高粱米一斤才1分多钱,20倍啊!看到日本人用暴利欺压中国人,李善祥很气愤,这引发了他种植苹果的念头,既可获利又可抵制日本人的水果垄断和倾销,对抗日本的经济侵略。

1923年,李善祥选择了与熊岳水土相仿的锦州庙沟,创办了生生果树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为“生生苗果农园”。“生生果园”是辽西地区历史上最早大面积实施科学栽培苹果的第一家果园,是李善祥人生历程中最受人瞩目的创业成就。

李善祥从辽南日本人经营的果园花高价购买苹果树苗,每月花300块银元高薪聘请一位日本园艺技师栽培果树,聘请燕京大学果艺系毕业的刘雄飞等人采用科学技术经营果园。他还购买大量英文、日文果艺书籍用于研究。功夫不负苦心人,一年后,李善祥也成了行家里手,成为一名精于园艺技术的园艺师。李善祥知道要想把日本人的苹果赶出中国市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他鼓励别人种苹果,并无偿援助栽培技术和树苗。朱庆澜率先响应李善祥“果园计划”,建立了朱家果园。随后,董家果园、杨家果园、常家果园、泰来公司果园、刘家果园、李家果园相继建立,颇为壮观,锦州苹果业自此响誉东北,传遍神州。

1930年秋天,李善祥举办了一次为期5天的苹果品评会,苹果品评会使锦州苹果名声大振。东北各地乃至关内许多城市纷纷前来锦州购买苹果,大有压倒日产苹果之势。李善祥也被人们誉为“中国苹果之父”。

李善祥深知“中国要富强,没有教育、没有人才不行”。李善祥以晓庄师范为蓝本,购地300亩,请著名设计师在锦州南山建造校舍,在学校周围种植果树3000株,1928年耕余果艺专门学院(简称“耕余学院”)开学,宗旨是培养植物学和园艺学人才,造就高等的果树培育经济型、知识型、劳动型的大学生。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鬼子入侵锦州,曾多次拉拢李善祥,为逼李善祥就范,日军及他们的帮凶先设计了一场绑架案,后又将他软禁,许诺让他当锦州市市长。这一切都动摇不了李善祥绝不当汉奸的决心。李善祥先将妻儿老小偷偷送回南方,在“七七事变”后,他终于避开日本人的监视,不顾东北的偌大产业,跑回宁波小港,投入了抗日救国运动。李善祥出钱又出力,要求孩子们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还出资建了一家小型医院。

日本投降后,陈毅将军派专人护送李善祥,1946年通过山东解放区渡海回到了东北阔别9年的锦州南山生生果园,又开始从事他的果艺事业。他一方面精心培育锦州的苹果,一方面与中共地下工作人员保持联系,收集敌人情报,为1948年10月锦州的解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摘编自《锦州名人》,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李善祥,1880年出身北京官宦家庭,青年时代接受民主思想启蒙,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镇海起义,被镇海县民众推选为该县县长。1912年他辞去官职到辽西锦县东大荒,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威名震东北——李善祥》)

②锦州解放后,1949年2月3日,李善祥致信辽西省政府,要求捐献“生生果园”和他一手创办起来的“耕余学院”及其私宅,言辞恳切,一片至诚,政府接纳了他的捐献。(《李善祥:让“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李善祥出身官宦人家,自小受到家庭民主思想的启蒙,青年时代参加了镇海起义,辛亥革命失败后,开始实业救国。

B.李善祥有着敏锐的商业眼光,他在发现辽西没有酱油后,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于是创办酱油厂,大获成功。

C.日本苹果横扫南满铁路线,李善祥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便立志引进日本优良果种进行种植,抵御日本,以夷制夷。

D.李善祥是一个爱国实业家,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参加过革命,创办过实业,并出钱出力,带领家人抗击日本侵略者。

E.日本投降后,李善祥在陈毅的帮助下回到锦州,以培育苹果为掩护,积极收集敌人的情报,投身锦州的解放战争。

(2)除种植苹果外,李善祥对锦州还做出了哪些杰出的贡献?请简要分析。

(3)李善祥为什么被誉为“中国苹果之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作为爱国实业家,李善祥给后人留下的不光是芳香的锦州苹果,更重要的是崇高的精神。是哪些崇高的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BD(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

(2)①治理盐碱地,开辽西种植水稻的先河,为未来辽西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②创办万生酱园和乳腐产品,使酱油和乳腐产品发展为锦州特产。③创办学院,培养农业人才。

(3)①李善祥创办“生生果园”,是中国种植苹果的“第一人”。②鼓励他人,无偿援助栽培技术和树苗,使锦州苹果业响誉东北,传遍神州。③李善祥抵制日本的水果垄断,锦州苹果大有压倒日产苹果之势。

(4)①实业救国,发展地方经济,抵制外族经济入侵。②尊重科学,尊重人才,重视教育。③崇高的民族气节,无论日本人怎样威逼利诱,他绝不做汉奸,并积极投身民族抗日事业。④无私奉献的精神,将自己一生的成就无偿奉献给新中国。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自小受到家庭民主思想的启蒙”于文无据;C项, “以夷制夷”说法错误;E项, “以培育苹果为掩护”理解错误,培育苹果是他一生的努力。

(2)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几个关键词:除种植苹果外、锦州、贡献。也就是要在文中筛选出李善祥对锦州的贡献,去掉种植苹果的贡献,就是答案。从文中可知,“开了辽西地区试种水稻之先河”“为未来的辽西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创办锦州第一个酱园——万生酱园”“锦州有了南方式的酱油和乳腐生产,后来竟成了东北地区的锦州特产”“耕余果艺专门学院(简称‘耕余学院 ’)开学,宗旨是培养植物学和园艺学人才,造就高等的果树培育经济型、知识型、劳动型的大学生”,从中归纳总结,精炼语言即得答案。

(3)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解答此题也就是要找出李善祥为我国苹果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从文中可知,“创办了生生果树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为 ‘生生苗果农园’”“‘生生果园’是辽西地区历史上最早大面积实施科学栽培苹果的第一家果园”“他鼓励别人种苹果,并无偿援助栽培技术和树苗”“李善祥举办了一次为期5天的苹果品评会,苹果品评会使锦州苹果名声大振。东北各地乃至关内许多城市纷纷前来锦州购买苹果,大有压倒日产苹果之势”,从中总结归纳即可得答案。

(4)本题考查探究文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文中的李善祥的具体事件中归纳出他的精神品格。从李善祥种水稻、开酱园及链接①可知,李善祥实业救国,发展地方经济;从李善祥种植苹果的事迹可知,他热爱祖国,抵御敌人的经济侵略;从李善祥创办耕余果艺专门学院可知,他尊重科学、尊重人才,重视教育;从“九•一八”事变后,李善祥对日本鬼子的态度可知,他有崇高的民族气节,无论日本人怎样威逼利诱,他绝不做汉奸,并积极投身民族抗日事业;从链接②可知,他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将自己一生的成就无偿奉献给新中国。

第II卷

四、语言知识基础

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果一个人腹内空空,且不懂得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才识,到头来也仅是 ,是没有本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再美丽的梦想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②肃顺虽出身于八旗贵胄,但他对那些庸庸碌碌的满族亲贵却十分看不起,认为这些人除了捞钱以外, 。相反,他认为汉人中不乏才识出众者,因而刻意加以接纳和延揽。

③记者在省人才市场了解到,现在又到了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然而很多毕业生刚开始工作时会比较迷茫, ,忽略了很多现实问题,导致不能找到自己合意的工作。

A.志大才疏 一无所能 眼高手低 B.志大才疏 眼高手低 一无所能

C.一无所能 志大才疏 眼高手低 D.眼高手低 一无所能 志大才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志大才疏:志向远大,才能不足。一无所能:什么能耐也没有。眼高手低:要求的标准很高,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的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B.继前两季掀起收视高潮之后,《我是歌手》第三季再度开播,韩红、孙楠、古巨基等歌星纷纷加盟。

C.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D.他很后悔,不该和与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好朋友分道扬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成分残缺,应在“坐落”前加“的建筑”;B项,不合逻辑,“第三季再度”意思不通,应删去“再度”;C项,搭配不当,“提高”不能和“特色”搭配。故本题应选D。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 , , 。 。 , 。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深刻的底蕴。

①由于它之不易,绝不会轻易丧失

②人性的某些特质,唯有借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

③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

④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

⑤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

⑥但是,我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

A.①⑤②④③⑥ B.①⑥④②③⑤ C.③⑥④②⑤① D.③④⑥①②⑤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本题答案容易选出,关键是第一个空格,根据句意关系,前句是“如果允许选择”,此处只能选③“我宁愿……”,而和③能紧密相联的只有⑥,其他选项依次承接,答案毫无疑问是C。

五、作文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星驰几年才推出一部电影,每部都是精心打磨,从不重复自己。“星爷出品,必属精品”,“周星驰”三字,就是品质的保证。他说:“要拍最好的电影,第二好不要,第三好也不要,第一好才行。”周星驰对电影的质量要求堪称“变态”,一个镜头重拍20次甚至上百次都是常事,为此,得罪了不少人。所以,隔三差五就会掀起一阵“倒周风潮”,骂他人品差。周星驰本人从不回应,他说:“不喜欢回应,默默拍自己的电影。”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研读材料时要把握关键词:“每部都是精心打磨”“要拍最好的电影”“得罪了不少人”“从不回应”。思考周星驰对拍电影的高要求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追求。他不回应别人的谩骂,又表现出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任选一个角度作文。参考立意:①只做最好的那一个;②“苛求完美”铸就成功;③超越自我,追求卓越;④低头赶路的人;⑤走自己的路;⑥坚持自我,追求梦想。

2016年文昌中学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