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7-05-31 15:54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田水利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农田水利毕业论文篇1

浅析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措施

1、当前农田灌溉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灌区农田灌溉技术和管理技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可是,其中的问题依然存在,导致了农田灌溉管理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管理运行政事没有加以区分。当前,在进行农田灌溉管理时,使用的还是以前的经济体制,在思维意识上还没有转变到现代社会的要求水平来。在进行水利灌溉管理时,只是最基本职能的执行,而没有进行职能的拓宽,进行全面的管理。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达到了异常激烈的程度。水管部门想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要转变思路,才能使农田灌溉管理工作做好。就目前看来,古牧地镇农田灌溉的管理并没有将商业性经营和公益性经营两者区分开来,导致农田灌溉事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1.2没有完善的灌溉用水政策与体系。在全镇的用水体制方面,还有很大的问题需要去改善,目前看来,没有形成健全的体制,灌区的水费成为了水管单位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了多取得收入,管理者会鼓励用户多使用水,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灌区农户的节水意识本来就比较匮乏,再加上灌区管理员并没有对节水予以高度重视,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1.3没有充足的灌溉工程管理费用。灌溉工程出现恶性循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灌溉工程缺乏充足的管理费用。灌区渠道除险加固、续修配套不完善,造成供需矛盾,水不能及时到达田间,农民意见大,甚至拒交水费。对于水管单位而言,其收取的费用主要是用水户的水费,可是,水费的多少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水费的标准比较低。渠道防渗措施差,水费实收率低,管理单位困难重重,现灌区每方水仅收0.075元或每亩收15~20元,远低于供水成本,难以正常运行维护,影响效益发挥。这种情况造成了灌溉工程费用被挪用到其他方面,管理所占到的费用比例自然就会减小,管理工作的质量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导致管理负债经营的现象出现,就连管理人员的工资开支也成为了问题,因此造成管理人员没有信心进行工作,使农田灌溉受到了一系列的影响。

1.4节水灌溉意识尚未普遍树立。用水粗放,浪费惊人,每年仅灌区浪费的水量就相当于毁掉所有小型以下的蓄水灌溉工程,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的干预,管理单位不能自主经营,一些乡镇还发现水事纠纷。

1.5灌区管理水平低。由于灌区管理人员少,业务素质低,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只注重蓄水工程管理,而对渠系工程和田间灌溉不予重视,造成渠道淤积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灌区效益的正常发挥。以上管理现状不容乐观,造成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体制和政策方面,其次是在管理队伍和用水群众素质方面。

2、新农村建设农田灌溉的最基本要求

灌区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水资源,但是,水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匀,直接导致了部分地区的水资源紧缺,因此,一定要在农田灌溉时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把节约用水作为工作的重点,一定要将水资源充分的利用,提高灌水利用率;要结合区域的总体实际,来对区域内的灌溉水资源加以优化配置,要将资源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改造的重点、方向与对策,尽量在投入资金最小化的同时取得最大化的效益。

3、提高农田灌溉管理的相关对策

3.1政府和广大群众必须要强化意识。要实现农田灌溉管理的改善和优化,当地政府与群众的共同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意识淡薄是当前农田灌溉管理中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与群众一定要强化自身以下两点意识:

3.1.1命脉意识。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也是必不可少的资源,要将水源当作农业的命脉,不能出现浪费现象。

3.1.2忧患意识。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很多群众甚至喝不上干净的水,一定要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尊重自然规律。作为一名灌溉管理人员,一定要树立起“科学用水、人人有责”的意识,要宣传灌溉管理的重要性,让每个用户都树立起责任意识。

3.2建立起灌溉管理的激励政策。当前而言,农户的节水意识普遍淡薄,造成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为了改善这种现状,一定要建立起一套节约用水的激励机制,鼓励农户节约用水。当前,这种激励机制在别的灌区已经获得了推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阶梯制水价制度就是其中一项很好的制度之一,所谓阶梯制水价制度,是指适当的提高灌溉用水的价格,并根据该价格按实际用水量来进行水费的收取,同时,政府要向农户发放灌溉用水补贴,建立起灌溉定额,节约用水者,补贴费会有少量剩余;用水浪费者,则需要自己多付款。这种机制很好地激励农户节约用水,大大提高了农户的节水意识,不断发展便逐渐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灌区节水灌溉健康发展,进而促进灌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3.3采用农田水利灌溉的科学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方法,从而提高灌溉工程的管理效益。通过加大乡镇政府及群众的农业生产科学灌溉意识,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如何科学的构建农田灌溉管理模式,针对不同农业生产发展阶段的用水户,应构建不同的科学管理模式。如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用水户,采用“以人为本”的灌溉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灌溉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而对于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用水户,采用过程式的管理模式,从而加强灌溉管理的制度建设。

3.4提高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

节约灌溉用水的主要措施可分为加强管理、运用经济手段和推行农作物节水型灌溉方法三大类。为使灌区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必须提高运行调度水平,实施优化调度,做到既抓好用水管理和工程管理,又抓好蓄水管理。

同时在作物生产的品种茬口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到源远流长,灌溉高峰期干渠流量小的特点,尽量及上游错开用水高峰。要改进地面灌水技术,推广以滴灌技术为主的节水管理技术,鼓励在经济作物种植区、农业区、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地区应用喷灌技术,同时发展各种非充分灌溉技术,推广抗(耐)旱、高产、优质农作物品种,加强低成本、多功能保水拌种剂、经济作物专用保水剂产品和设备的研究及应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安全供水范围正在逐步扩大,中型水库和部分小型水库是农民灌溉用水的重要水源,农村灌溉用水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安全,但由于部分水库流域范围内的企业污水未达标排放,以及一些水库水面养殖发包后,多采用投肥养殖方法,水质污染严重。为保护珍贵的水资源不受污染,水资源保护工作必须加强。

4、结语

总之,古牧地镇农业灌溉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就目前看来,农田灌溉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水资源浪费严重只是其中的问题之一。对此,一定要加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力度,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让农户都树立起责任观念和忧患意识,节约用水并不是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完成的,需要政府和群众一起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农田灌溉管理水平的提高,让灌溉用水能够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

农田水利毕业论文篇2

浅析农田水利建设

摘要: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核心环节。本文首先从农田水利建设的概述及其重要意义出发,介绍的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关于加强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意义

一、农田水利建设的概述及其重要意义

1.概述

农田水利建设是水利事业的一部分,旨在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提供基本条件。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增产服务。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其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及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2.意义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把三农问题放在国民发展的重要位置,但我国的农业基础还很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特别是许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这就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农业生产不仅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而且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我国农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在某种意义上更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建设情况

1.现状

毫无疑问我国是一个极其干旱缺水国家,不仅水资源总量明显不足,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十分严重,同时人口的增长又进一步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到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因此,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用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条件。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就必须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水是农作物的血液而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新世纪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还相当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还会受到美国等世界农业大国农产品的冲击。

2.存在问题

1)我国现有的灌溉、储水、排涝等农田水利设施,因长年失修功能退化、废用。尽管自本世纪初,政府再次加大投入,但由于我国许多大中型灌溉、排涝、储水等设施均始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历经30—40年运营,这些农田水利设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问题,在水利灌溉方面,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耕地18.26亿亩,只有8.67亿亩有灌溉条件,其余的是没有灌溉条件的“望天田”。已建成的8.67亿亩灌溉耕地,普遍存在灌溉设施配套差、标准低、老化失修、功能退化等问题,灌溉水利利用率只有46%,灌溉保证率多数只有50%—75%。其中大型灌区434个,有效灌溉面积2.5亿亩,而骨干工程的完好率仅达到60%;中小型灌区4万多个,有效灌溉面积6.1亿亩,设施完好率不足40%。造成储水、排水储水功能退化的表层原因,是因水利设施长年失修所致,而深层次原因则是因为水利设施的投资等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所致。

2)一些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

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将发展地方经济作为主要工作第一要务,忽视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逐步减弱。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人低谷。

3)管理薄弱,运行困难

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产权不明确,维护管理责任不落实,运行困难等问题。农田水利主要靠基层乡镇水利服务站进行管理,但在农村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时,被撤销了,农民自己的灌水组织,农民用水协会多数农村尚未建立,灌溉用电价格、用水价格高,农民承担不起,存在“只浇救命水,不浇增产水”现象,管理征收水费困难,工程正常运行困难,影响效益的发挥。

三、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1、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农业和农村已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三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工业和城市应对农业和农村进行反哺,国家也应给予政策倾斜,各级政府财政在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的同时,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利益诱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应用喷灌带,发挥喷灌带投资少、使用方便、水压要求低。便于管理的优势,逐步在果园和已成片开发建发的农田中推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建立具体的管护制度和实施细则

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加大人力、物力做到专人负责,采用“村管片,组管线,人管点”的模式,落实管护责任。

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开发农田水利工程人力资源

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与相关院校、有关单位搞好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做到有的放矢。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农田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现有农田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使他们能独当一面。

四、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为了进一步落实三农政策,为了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落实好农业基本产业,必须加强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倾斜力度。总而言之,农田水利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及农业赖以发展的根本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张学.论小型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地位及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2010(2).

[2]吴治蓉.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2010(8).

[3]王冠军,陈献,柳长顺,等.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水利,2010(5).

农田水利毕业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