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式太极拳九要论

发布时间:2016-12-26 11:37

和式太极拳是国家体育总局承认的太极拳六大流派之一,又名 带理架 、 耍拳 。和式太极拳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轻灵圆活,舒展自然的演练风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式太极拳是集拳架、推手、散手于一体的,三者互为检验印证,寓技击、修身、养身于一体的太极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和式太极拳九要论。欢迎阅读!

和式太极拳九要论

和式太极拳九要论一、一体

从来散之必有其统,分之必有其合也。故天壤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必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可散为万殊,而万殊可成归于本,事非必有然哉。且武事之论,亦甚繁矣。而要之千变万化,无往非势,即无往非气,势虽不类,而气归于。

夫所谓一者,下至足底,内有脏腑筋骨,而外有肌肉皮肤,五官百骸,相连而为一贯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节攻之,中节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联,前后相续,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而要非勉强以致之,袭焉而为之也。当时沉静,寂然堪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当时而动,如雷如塌,出手而则如闪电。

且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左右前后,并无抽扯游移之形。洵平者若水之就下,沛然而莫之能御也,若火机之内攻,发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烦疑议。诚不期然而然,莫之致而至,是岂无所致而云然平?盖气以日积而有益,并功以久练而终成。

观圣门一贯之传,必俟多闻强识之后,才能豁然之境,不费格物致知之功,始知事无难易,用功唯自进,不可躐等,不烦急遽,按步就序,循次而进,百骸肢节,自有通贯,上下表里,自不难联络,庶乎散者统之,分者合之,四体百骸,终归于一气而已矣。

和式太极拳九要论二、阴阳

大地间森罗万象新陈代谢,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也,亦未尚有直而不曲者也,盖物有对待,势有回还,今古不移之理也。常有世之论捶者,而兼论气者矣。夫气主于一,何分为二,所谓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阴阳也。捶不能无动静,气不能无呼吸,吸则为阴,呼则为阳。主平静者为阴,主乎动者为阳,上升为阳,下降为阴。阴气上行而为阳,阳气下行而为阴,阳气上行仍为阳,阴气下行仍为阴,此阴阳之所以分也。

何为清浊?升而上者为清,降而下者为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轻清者为阳,重浊者为阴,而耍之,阳以滋阴,阴以济阳,混其用而言之,为劲为气,分而言之,为阴阳,即所谓人不能无动静,口不能无呼吸,鼻不能无出入,而所为对待循环阴阳不易之理也,然则气分为二,而实在于一,有志于斯途者,慎勿以是为拘拘焉。

和式太极拳九要论三、三节

夫气本诸身,而身之节无定数。可分为三。三节云者,上、中、下焉。以身言之头为上节,身为中节,腿为下节。以头面言之天庭为上节,鼻为中节,海底为下节。以中节言之:胸为梢节、腹为中节,丹田为根节。以下节言之: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以肱言之: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以手言之:指为梢节,掌为中节,掌根为根节。至于足则不必论矣。然则自项至足,莫不各有三节。

要之,既莫非三节之所为,也莫非着意之处。盖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浑身自空,下节不明,自家吃跌,岂可忽平?至于气之发动,要皆自梢节起,中节随之,根节催之。然此犹是节节而分言之也,若合而言之,上自头项,下至足底,四体百骸,总为一书,夫何三节之有哉?又何三节中之各有三节云平哉?

和式太极拳九要论四、四梢

试于论身论气之外,而进论乎梢者焉。夫梢者,身之余续也。言身者初不及此,言气者亦所罕闻。捶以内而发外,气由身而达梢,故气之为用,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行诸梢,则实而仍虚。梢亦可费讲乎?然此特身之梢耳,而犹未及平气之梢也。四梢为何?发其一也。夫发之所第,不列于五行,无关于四体,似不足论矣。然发为血之梢,血为气之海,似不必本诸发以论气,要不能离平血而生气,不离乎血,即不得不兼及乎发,发欲冲冠,血梢足矣。

抑舌为肉之梢,而肉为气囊,气不能行诸肉之梢,即气无以冲其气之量,故必舌欲摧齿,而后肉梢足矣。至于骨梢者,齿也。筋梢者,指甲也。气生于骨,而联于筋,不及平齿,即未及乎筋之梢,而欲足平尔者,要非齿欲断筋,甲欲适骨不能也。果能如比,则四梢足矣。四梢足而气亦自足矣,岂复有虚而不实,实而仍虚者乎?

和式太极拳九要论五、五脏

今夫拳以言势,势以言气,人得五脏以成形,即由五脏而生气,五脏实为性命之源,生气之本,而名为心肝脾肺肾也。心为火,而有炎上之象,肝为木,而有曲直之形;脾为土,而有敦厚之势;肺为金,而有从革之能,肾为水,而有润下之功。此乃五脏之义,而必准之于气者,皆各有所配合焉。此所以论武事者,皆不外乎斯也。

其在内胸膈为肺经之位,而为诸脏之华盖。故肺经动,而诸脏不能静。两乳之中为心,而肺包护之,肺之下,胃之上,心经之位也。心为君,心火动,而相火无不奉合焉。

两肋之间,右为肝,左为脾,背脊十四骨节为肾,此固五脏之位也。然五脏之系,皆系于背脊,通于肾髓,固为肾。至于腰,则两肾之本位,而为先天之第一,尤为诸脏之根源。故肾水足,而金木水火土莫不合显生机,此乃五脏之部位也。且夫五脏存于内者各有其定位,而具于身者亦有其专属。领顶脑骨皆肾是也,两耳亦为肾。两唇、两腮,皆脾也,两鬓则为肺。

天庭为六阳之首,而革五脏之精华,实为头面之主脑,不啻身之座督矣。印堂者,阳明胃气之衡,天庭欲起,机由此达。生发之气由肾而达于六阳,实为天庭之柩机也。两目皆为肝,而究之上包为脾,下包为胃,大角为心经,小角为小肠,白则为肺,黑则为肝,瞳子为肾,实亦为五脏之精华所聚,而不得专为之肝也。鼻空为肺,两颐为肾,耳门之前为胆经,耳后之高骨亦为肾也。鼻居中央之地而为土,万物资生之源,实乃中气之主也。人中为血气之会,上冲印堂,达于天庭,亦至要之所。

两唇之下为承浆,承浆之下为地阁,上与天庭相应,亦肾经位也。领顶头项者,五脏之道途,气血之总会,前为食气出入之道,后为肾气升降之途,肝气由之而左旋,脾气由之而右旋,其系更重而为周身之要领。两乳为肝,肩为肺,两刖为肾,四肢属脾,两肩背膊皆为脾,而十指则为心肝脾肺肾是也。膝与胫,皆为肾也。而脚跟为肾之要,涌泉为肾穴也。大约身之所系,凸者为心,心窝者为肺,骨之露处皆为肾,筋之联处皆为肝,肉之厚处皆为脾。

象其意,心如猛虎,肝如箭,脾气力大甚无穷,肝经之位最灵变,肾气一动快如风。此其为用也,用其经,举凡身之所系属于某经者,终不能无意焉。是在当局者,自为体验,而非笔墨之所能罄者也。至于生克制化,虽另有论,而究其要领,自有统会,五行百体,总为一元,四体之心,合为一气,奚必昭昭于某一经络,而支支节节言之哉。

和式太极拳九要论六、六合

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内三合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膝合,外三合也。此为六合。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右之与左者亦然。以及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亦系外合,心与眼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亦系内合。岂六合而已哉。然此特分而言之也,总之动而无不动, 合而无不合。五行百骸悉在其中矣。

和式太极拳九要论七、七进

头为六阳之首,而为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本此是赖,故头不可不进也。手为先行,根基在膊,膊不进则手而脚不可前矣,此所以膊贵于进也。气聚诸腕,机关在腰,腰不进,而气则馁而不实矣,此所以腰贵于进也,意贯周身,运动在步,步不进而意则索然无能力矣。此所以步必取其进也。以及上右必须要进左,上左必须要进右,共为七进,孰非所以着力之地欤,而要之未及其进,合周身而毫无关动之意, 言其进,统全体而俱无抽扯游移之形也。

和式太极拳九要论八、身法

身法为何?纵横高低进退反侧而已。纵则放其势,一往而不返;横则裹其力,开拓而莫阻;高则扬其身,而身若有增长之势;低则折其身,而身若有攒提之行;当进则进,弹其力而勇往直冲;当退则退,凌其气而回转伏势。至放返身顾后,后即前也。侧顾左右,左右无敢当我哉。而要非拘拘焉,必先察乎人之强弱,运吾之机关,有忽纵而忽横,纵横因势而变迁,不可概而推论,有忽高而忽低,高低随时以转移,不可执格而论。

时而宜进,故不可退,以馁其气。时而宜退,即当以退,而鼓萁进。是进固进也,即退而实以助其进。若返身顾后,而后亦不觉其为后也。侧顾左右,而左右亦不觉其为左右矣。总之,机关在眼,变通在心。而握其要者,则本诸身。身而前,则四体不令而行矣;身而却,则百骸自莫不冥然而处矣。身法岂可置而不论哉?

和式太极拳九要论九、步法

夫五官百骸,主于动,而实运以步,步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以故应战对敌,皆本诸身,而实所以为身之底柱者,莫非步。随机应变在于手,而所以为手之转移者,亦在步。进退反侧,非步何以作鼓荡之机,抑扬伸缩,非步何以示变化之妙。

所谓机关者在眼,变化者在心,而所以转弯抹角,千变万化,不至窘迫者,何莫非步为之司命钦。而要非勉强以致之也。动作出于无心,鼓荡出于不觉,身欲动而步已为之周旋,手将动而步亦早为之催逗,不期然而已然,莫之驱而若驱,所谓上欲动而下自随之者,其斯之谓欤。且步分前后,有定位者,步也然而无定位者,亦为步。如前步进之后步随之,前后自有定位矣,若前步作后,后步作前,更以前步作后之前步,后步作前之后步,则前后亦无定位矣。总之,拳以论势,而握其要者为步,活与不活,亦在于步,灵与不灵,亦在于步。步之为用大矣哉!

和式太极拳九要论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