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传统文化黑板报

发布时间:2016-11-10 10:41

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与核心无疑是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基,是每个炎黄子孙血肉相连、心灵相依的精神纽带。传统的黄河文化中拥有广博庞大、精深缜密的传统道德资源,这些道德资源足以使今天的国人振奋和感恩。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传统文化知识的黑板报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们:

小学传统文化黑板报资料:中国最早的姓氏

人类最早生活在母系社会里,中国人的姓氏追根溯源,也都与母系社会有关,与女娲有关。姓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一个女,后边一个生,合在一起意味着姓最初是女性的专利,所以中华姓氏中 一批最古老的姓氏都是有女字旁。比如:姬、姜、赢、姒、妊、妘、娮、姚。

说到姚姓,不能不说古代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舜是有虞氏部落的首领,所以人称虞帝。古人 往往根据出生地或居住地用做自己的姓氏,舜帝因生在姚墟(山东荷泽县)而得姚姓,于是姓姚名重华。姚姓的始祖是舜帝,舜帝后裔除去姓姚,还派生出其他的姓,头一个姓妫。妫是尧帝赐给舜的,所以舜的后裔先都以妫为姓。舜帝死后,大禹接位,大禹把舜帝的儿子商均派往虞国(河南省虞城县一带),商均的子孙就把国名虞当作姓氏了。以妫为姓的舜帝子孙代代繁衍,过了一千年,出了一个妫满。周武王大封诸侯,把妫满封到宛丘,即今河南淮阳附近,妫满在这里建立陈国,因为他长寿,所以死后谥号为胡公,妫满也就被后人称为陈胡公满。妫满又往下十一传,传到公子陈完,因为陈国内乱,陈完逃到齐国,并改姓为田,人称田完。

小学传统文化黑板报

关于传统文化的黑板报图片

姚姓经过历史演变变成妫讷五姓,分别是陈、胡、姚、虞、田。在香港、台湾和东南亚华人等集居地,常常可以见到这几个姓联宗的祠堂。

小学传统文化黑板报资料:《百家姓》

《百家姓》,不著撰人,许为宋初人编。宋人王明清在他的《玉照新志》中说:“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故钱次之;孙乃忠懿(钱俶)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此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而下后妃,无可疑者。”

《百家姓》同《三字经》 同为自宋元以来,广泛流传,沿袭不改的初学儿童必读课本。通行本以四百其十二字组成,其中单姓四百零八,复姓三十。其后又出现各种改编本,如明吴沉、刘仲质编《皇明千家姓》,清代康熙时编《御制百家姓》,元明以来还出现了《女真百家姓》、《蒙古字母百家姓》的课本。也有将杂乱无章的赵钱孙李,编成各种略有文意的新编,但数百年来都不能取代旧本的地位。

一种用单字组成,又无文义的读物,能成为启蒙读物,重要的原因是,它通过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般姓氏,再去探寻众多的姓氏,能以较短的时间,背完数百家姓而收到快速认识四五百字的效果。

这种囫囵吞枣的识字法,其缺陷显而易见。无怪沪初学儿童要戏读“柏水窦章”为百水豆浆,“奚范彭郎”为稀饭盆凉。而“乌焦巴弓”不知何时原封不动地形成了川语方言。从未读过《百家姓》的人或文盲,都知道这是把器物弄得破损陈旧了的形容词。但于中可见,《百家姓》在长期流传中所常生的影响,虽然它还远未能达到识字辨字的目的。处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百家姓》对于我们来说,倒的确可读可不读。

小学传统文化黑板报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