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研究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7-03-24 06:54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日益提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工程管理技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建筑工程管理技术论文范文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也是建筑实体的形成过程,该阶段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中心环节。文章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为例,对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工作进行了论述。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意义,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辩证的统一,具体表现在:

1.1 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今天的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支撑和实施。施工竞争日益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势力也较为突出。不少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技术管理的薄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而在竞争中却处于被动的境地。管理作为永恒的话题,是关系到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抓“管理”这个关键。而技术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不断地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装备再先进,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这也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1.3 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众所周知,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式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技术管理,进而去保证我们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1.4 技术管理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经济竞争能力。通过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才能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管理,可以逐步改变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面貌,改变施工企业的形象,提高竞争能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对技术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2.1 混凝土的配置

2.1.1 配合比的换算

在实验室环境下得出的配合比,所使用的各级骨料是以饱和面干状态存在的,并且不含有超逊径颗粒,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级骨料里不可避免的会含有一些超逊径颗粒,含水量也大多超过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必须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实验室配合比进行换算,调整量一般等于该级超径量与逊径量之和减去次一级超径量与上一级逊径量之和,从而将实验室配比转化为施工配比。

2.1.2 和易性的提高

和易性是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粘聚性、流动性等多种性能的综合表述,如果混凝土的和易性不良,那么就容易出现离析或振捣不实的现象,造成质量缺陷。在不少工程中,技术人员在配置混凝土时都会选择一些低坍落度、低水量,强调振实的工艺来确保混凝土质量,但是这种方法却容易诱发孔洞、蜂窝等质量缺陷。所以,可以采用掺入高效减水剂的方式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从而兼顾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以利于浇筑振实,避免产生泌水或离析现象。

2.2 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

在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定到混凝土的养护整个施工环节中,浇筑和振捣无疑是最重要的部分。浇筑之后出现在外观上的孔洞、蜂窝、麻面、气孔等由于较为明显,因此,比较容易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但是,在其内部产生的孔洞和蜂窝则容易被人们所忽视,进而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除了要加强对振捣工人的业务培训之外,还要注意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确保整个振捣过程的连续性和及时性,在振捣结束之后,还可以通过放射性探伤的方法对振捣质量进行检测,以免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

2.3 混凝土的变性和裂缝

混凝土的变性主要分为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温度变形、湿胀干缩变形、自生体积变形四类,其中干缩裂缝的产生原因为混凝土在成形之后没有得到良好的养护,在风吹日晒下,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迅速蒸发,在体积收缩的过程中受到内部混凝土的阻碍,进而产生拉引力,最终导致混凝土表面的开裂;也有可能是构件体积的收缩受到了垫层或地基的束缚,进而出现干缩裂缝。另外,在配置过程中粉砂使用过多、振捣过度也有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干缩开裂。裂缝是混凝土构件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对其进行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材料和半成品。要使用那些安定性较好的水泥,砂石的配比应通过试验验证,使用的砂不应过细,砂石中含有的石粉和泥土不能超标,并且不得使用反应性骨料。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合理选择水泥温度以及配合比。另外,还需对建筑和结构构件进行检查,合理设置变形缝。2)结构受力。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断面、超载、抗裂、应力等情况进行验算。3)工艺控制。要严格控制水泥和水的用量,并保证拌合的均匀度。浇筑工作应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不能因为赶工期而缩短浇筑时间;要确保模板的质量,不能出现变形或漏水漏浆的现象;要合理设置钢筋保护层,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混凝土的拆模和加荷不应过早,也不得过载;拆模后要及时进行养护,尤其是在冬季施工时要注意做好构件的保暖,以免受冻。另外,还要注意基础部分的温湿度变形,以免对上部混凝土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三、结语

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工艺较多,系统性也较强,除了混凝土工程以外,还有很多部分会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有关人员除了要加强对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外,也要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在工作中能够更加全面的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避免形成安全隐患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干部学院.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齐秀梅.建筑工程质量控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王先恕.建筑工程质量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王宗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防治对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建筑工程管理技术论文范文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控制

引言: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策略,并阐述了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供同行参考。

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施工阶段),就是把工程设计图纸以及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实现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施工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只有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1科学编制施工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整个建筑施工全局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主要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等进行编制,优秀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用较低投入来换取最合理的效果。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不同的施工方案,所需的费用也不同,有时甚至差距很大,在开工前,应组织相关人员,包括技术、质量、施工、机械、材料、劳力等,齐商共讨,科学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出台后,在施工中要认真执行。如与实际情况不符,及时反馈,相关人员及时调整,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实际紧密结合,做到不用假的、空的、套搬的方案画饼充饥。

2坚持技术交底制度

坚持项目技术交底制度,实行三级质量技术交底,即公司向项目交底。项目总工程师向项目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自分管的班组进行技术交底,难点进行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分项工程责任工长向各特别是对工程的重点、从思想上加强操作者质量意识教育,使操作者对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任务明确,心中有数,以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

3全面贯彻质量责任制

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认真熟悉图纸,理解设计意图,学习相关规范、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技术复核制度,尤其是对轴线、标高的测量控制方面,在测量员施测完毕后,及时通知项目总工程师组织责任工长、质安员进行复核,复合无误后,才能在建筑物上做出标记,作为控制建筑物轴线、标高的基准。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须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签字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针对本工程特点,各工序按全面质量管理要求设立质量控制点,对工序质量进行重点监控。并制定质量管理奖惩制度,从班组到个人实行有奖有罚,奖罚分明。充分发挥质量管理监督机构的职能,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质量管理和监督。

4实行质量否决制度

施工过程中坚决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市峻,若发现不合格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坚决进行返工,直至合格后才准转入下道工序。

5严格执行技术复核制度

项目总工程师必须对施工在采用的技术文件、技术资料等进行复核,以保证用于工程施工的技术文件和资料准确无误。重要工序的施工也应该进行技术复核,地基验糟、隐蔽验收工程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工程的测量放线由专职测量员进行施测后,专业工程师、质安员进行复核,经复核合格后用于施工控制。对于重要部位隐蔽工程应经项目自检后,由发包人、监理单位、设计院、质监站等检查合格并签字认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进行多层次的质量检查制度

项目质检组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跟踪检查和验收,对不合格产品坚决返工,同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接受公司对房屋的主体工程、屋面工程等分部工程的检查。

7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凡是隐蔽工程,施工单位在进行隐蔽以前首先要经过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8施工保证资料的验收检查制度

资料是工程建设过程的忠实记录,监理工程师定期检查这些技术资料,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准确地按规范要求对资料进行整理,不能搞工程交工时的假资料。

二、案例分析

某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20182m2,建筑高度21.5米。地上六层,局部有半地下室,地基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和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本文主要介绍该工程主体结构模板质量控制相关措施。

该工程上部主体结构形式均为框架结构,其结构简况如下:框架柱为方柱,现浇板厚度为90mm。由此,根据该工程的结构特点,上部主体结构形式采用以木模板为主的模板体系,并引入较为先进的模板早拆支承体系。

现浇构件模板类型的选择

框架矩形、异形柱,外模采用木模,纵向侧模板厚40~50mm,横向侧模板厚25mm,木档间断为50×70mm,柱箍采用双根中48×3.5mm的脚手钢管拼制而成。

密肋或井字楼盖的模板梁底模、侧模用小钢模拼制而成,用中48×3.5mm的脚手钢管支撑加固。

现浇板底模采用12mm覆膜胶合板,铺设在断面为50mm×100mm的方木上,对于120mm厚楼板搁栅的间距为360mm。对于150mm厚楼板搁栅的间距为330mm。楼梯段模板的底模,外帮板,踏步侧板,反三角木均采用木模。按照设计尺寸制作成型,现场拼装。

现浇构件模板的支承体系

矩形框架柱模板支撑采用扣件钢管做柱箍,间距不大于400mm,柱子截面大于800mm时,纵横双向加设-40×3的扁铁作为对拉片间距400mm,柱子上中下三道钢管柱箍与梁板支架或操作架结成一体。

楼板采用钢管架支撑体系,并配合使用早拆体系。钢管架立杆间距用1200和900两种布置,早拆头支点设置按沿梁每1.8m左右设一点,并在每块井字楼板中间设一点,模板在支点留空,以使后拆支杆的上顶板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

模板施工要点

所有框架柱模板安装前,先弹出模板边线及控制线。柱子模板在安装完成后吊线检查垂直度,并拉通线校核轴线位置。楼板支架搭设好后,应复核底模标高位置是否正确,楼板梁板跨度超过4m,应按1/450~500起拱,柱模板均在高度中间设300×300的下料,墙下料口间距不大于2000mm。模板安装误差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如误差超过误差范围,则应进行调整修正处理。模板侧模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2,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后方可拆除。使用早拆体系的梁板可在混凝上强度达到50%时拆模,但后拆支撑则应在混凝土等级达到要求值后才能拆除。

三、结论

实践证明,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生产过程中,在项目部这一组织层面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确保项目资源的合理配置,使项目按预定的计划轨迹运行,从而达到对项目质量、工期、安全及成本等方面的管理效果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袁正先.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79

[2]吴晓红,.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6):240.

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建筑工程管理论文范文

2.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3.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4.工程管理研究论文范文

5.工程项目管理研究论文范文

6.建设工程管理论文范文

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