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磨课计划

发布时间:2016-12-02 02:24

磨课,是指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并集中组员智慧的课以及上公开课前的反复推敲试讲过程。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初中语文磨课计划以供大家学习。

初中语文磨课计划(一)

根据省里的统一安排,本学年将全面开展教师“磨课”活动,旨在深化有效教学流程的研究,切实提升教师执教水平,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为使教师们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保证本次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特制定“磨课”活动计划,具体如下:

一、活动目的

正确认识到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研磨成功一节好课的重要性,进一步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团队作点能力,通过全程参与,共同感受成长的精彩,提升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活动时间

2016年3月----2016年月5月

三、活动过程

“磨课”是本学年的工作重点,计划本学期开展一轮新授课、常态课的“磨课”活动的同时,进一步进行其它课型的“磨课”活动。

具体安排是:

1、第三周:为活动启动和“磨课”计划制订周,各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安排好观课的分工情况,要做到观察有记录、结果有分析、判断有依据。

2、第四周:为第一次备课,要求是:上课老师按照计划确定教学的教学课题进行基于个人经验的备课,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教案发布上网。第四周星期二下午语文老师教研时间进行备课研讨,要求是:全组教师参与活动,具体包括组内老师线上直接修改教案和发贴,线下研修组的备课研讨。线下备课研讨要详细记录,会后及时整理提交上网。

3、第五周:为第二次备课时间,上课的教师根据同伴们对教案提有意见,对教案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教案,要及时发布在网上。

4、第七周:上课与观摩、课后评议及第三次备课。上课前,各教研组长要安排人员做好录像、录音、观课记录等准备,最后写出观课报告。上述材料均要按时提交上网。同时召开课后评议会,全组议课。包括观课报告、讨论问题、上课,对课的评议,要重视学生学习生成与预设的比较分析。上课老师也可说课,对评议做出回应,并对会后修改教案,并提交自己第三次备课的教学设计。最后,观课准备、观课报告、评议会记录、上课实录和修改后的教案等一应材料都要提交到网上。

5、第八周:各组总结反思

四、活动要求

1、严肃认真的对待本次“磨课”活动,积极主动完成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各项任务,力求活动效果最优化。

2、服从组长的安排,准时参加活动,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组长对每次参加团队“磨课”的出勤情况要有记录。

3、组长对每一次团队磨课的资料、教师备课稿、听课记录等要注意及时归纳整理,一轮活动结束后统一交教导处存档。

初中语文磨课计划

初中语文磨课计划(二)

一、确立明确的“目标任务”

1.要深入贯彻课标。如何寻找课例研究的目标任务?《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这些理念与教学现实有着一定的差距。贯彻课标理念,提高教学技能,就是课例研究的主要目标任务。

比如,语文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求我们教师从教学思想到教学行为都要有转变,但课改十年来,一直没有落实好。今年的研修,从专家引领专题到课例研究专题,从暑期集中研修到秋季的校本研修,都紧扣“贯彻课标,研究学生”这个主题。研修组要从这个主题中,寻找课例研究的“切入点”,确立目标任务。

今年的课程开发中,语文骨干一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确立的目标任务是:“根据学生基础,选择语言点,设计适当的语言实践活动”。语文骨干四组(《写一个喜欢的人》),目标任务是:在习作教学中,为学生建立“读与写”、“习作与生活”两个联系。这些课例研究都比较好地贯彻了课标理念,提高了教学技能。

2.研究目标要集中。很多研修组提交的磨课计划,往往东抄一点,西凑一点,目标比较分散。一次课例研究的目标任务要相对集中,完成一项主要任务,解决横亘在课标与教学实践间的一两个问题。比如,2012年研修中,山东省实验小学一组(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窗前的气球》),将研究目标集中在,掌握“补白想象”的教学方法。今年研修中,制锦市街小学语文二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白鹅》),研究目标集中在,掌握对比阅读(不同作家写同一事物)的教法,让学生从读学写。这些研究目标,经过研修组反复讨论后确定,比较明确、集中。

3.要注意与“教学目标”区分。很多研修组分不清教学目标和研究目标,把教学目标混同于课例研究的“目标任务”。其实这两个目标很好区分,课例研究的“目标任务”表述的主体是教师,而“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

比如:语文骨干四组(《写一个喜欢的人》),第三次备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阅读和观察生活,选择恰当的事例写出人物特点。

2.通过修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把事例写具体,突出人物的特点,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

课例研究的目标任务是:

1.在习作教学中,为学生建立两个“联系”:一是“读与写”的联系,在课文学习和拓展阅读中学习写作;二是“习作与生活”的联系,观察生活,搜集和积累写作素材,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运用“学生作品分析法”做观课分析,提高课例研究的专业性。

4.注意教学与教研的“双对接”。上例中的第二项目标,着眼于改进观课评课方式,提高课例研究的专业水平。双对接研修的“目标任务”,也要注意到教学和教研的“双对接”。一般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贯彻课标理念,提高教学技能”,二是“提高校本研究能力”。

“目标任务”是课例研究的预期结果,目标明确了,问题的确定和说明就比较容易了。

二、研究确定“真问题”

“研究问题”是实现“目标任务”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要做到两个适配,一是适配目标任务,二是适配研修组教师自身的需要。这样的问题是来自于老师自身的“真问题”、“好问题”,而不是照搬专家论调、照抄课标要求的“假问题”、“伪命题”。其实,老师们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都有很多困惑,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述。老师们要针对目标任务和自身需要,对研究问题反复推敲。

比如,语文骨干四组(《写一个喜欢的人》)确立的研究问题是:

1.在高年级写人的作文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把事例写具体,表现人物特点?

2.如何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学习课文和课外读物中的写作方法,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山东省实验小学一组(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窗前的气球》),针对 “补白想象”教学,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

1.教师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准确挖掘文本的留白点?

2.当文本留白点被发掘出来后,通过哪些教学策略有效地引导学生“补白想象”?

上传的4000多个磨课计划,研究问题重复的现象普遍存在。比如,很多研修组提出“如何发掘和筛选语文因素”,问题相对重复,如果界定到具体的学段和课例,研究问题和解决方案就避免了重复。有研修组就确定了这样的问题:

1.《掌声》一课,如何发掘和筛选语文因素,细化语言文字教学目标?

2.如何使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我们期待着老师们能提出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三、对研究问题的缘由做出说明

“说明事项”必须有针对性:对确定“研究问题”的缘由、解决问题的措施和磨课的要求做出说明。

请看语文骨干四组(《写一个喜欢的人》)的“说明事项”: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平时不注意积累材料,习作的时候只能搜索枯肠、胡编乱造;选择的材料内容雷同、缺乏新意。在写人的作文中,不知道如何把事例写具体。教师在习作讲评时,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面面俱到,结果却面面不到。鉴于此,我们组提出了以上的研究问题。

2.设计好观课量表,做好观测和数据分析,特别是通过“学生作品分析”,追根溯因,发现教师教学设计的优点和不足,使观课评课有依据,有实效。

另外,还要考虑课例研究的创新性,避免重复研究。目前上传磨课计划所填的“课例名称”,与今年研修的课程资源重复的比较多,要注意回避,不要选今年研修的阅读教学《去年的树》、《桥》、《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习作教学《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说明一件事物》。请根据秋季开学后的教学进度,选择合适的课例。

最后,请大家参照暑期研修中课例研究专题的磨课计划,根据项目办和语文专家组发布的公告要求,在研修组内充分讨论,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按时上传自己的磨课计划。

初中语文磨课计划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