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胡锦涛重要讲话体会3篇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总书记讲话站在历史的高度,非常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经验,表明了我们党确实是一个从人民利益出发,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政党,是对历史、人民高度负责的政党。90华诞是中国共产党一个新的起点。为此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学习胡锦涛重要讲话体会一: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党中央隆重召开庆祝大会,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回顾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瞻望中国发展繁荣的光明前景。胡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历史高度和时代高度,精辟概括了90年来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鲜明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全面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气势豪迈,具有鲜明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新形势下指导我们党继往开来的纲领性文献。
《讲话》大致分为四部分,分别阐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的现状和对未来的展望。
《讲话》首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接着,《讲话》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讲话》还概括了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最后,《讲话》展望了在本世纪上半叶,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的两个宏伟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尽管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做了那么多事情,还是会有少数人批评中国政府。但是我认为,这些批评政府的人只是不了解历史和没有全局观念。翻阅现在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当这些国家还处于跟我们国家一样的发展阶段的时候,也存在跟我们国家现在经历的事情。这也是个发展阶段的问题,而不是政党好不好的问题。以全局观念来看我们国家,虽然存在贪污腐败骚乱等事情,但如果去统计一下,估计占的比例不会多,因为中国人多,加之现在网络媒体这么发达,小小的事情经过以讹传讹,会闹得很大,但是理性去分析那些所谓的大事就会发现,其实那些事情为数不多。如果我们有历史观和全局观,我们会对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党更有信心。确实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稳定美好的中国!
我相信,未来五十年,未来一百年,中国的执政党还是中国共产党,因为只有这个党代表人民话!
学习胡锦涛重要讲话体会二:
今天上午,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庆祝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会后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北京市委党校姚桓教授。姚桓指出,总书记的讲话实事求是,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非常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党90年的光辉历程,准确地概括了我们党的工作。
总书记讲话站在历史的高度,非常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经验,表明了我们党确实是一个从人民利益出发,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政党,是对历史、人民高度负责的政党。90华诞是中国共产党一个新的起点。
胡总书记讲话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在建党90周年之际,“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八个字应当说是字字千金,分量很重,是我们党历史经验的写照,正如胡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为什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党的建设科学化能够联在一起呢?姚桓指出,这里有一个基本道理,就是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的活动影响着、决定着历史的进程,所以作为先进的政党,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把人民的利益当做自己的奋斗目标,实际上党的纲领、路线就是反映了历史发展趋势。所以从人民利益出发,实际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是完全一致的。违背了人民的利益,就必然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所以党的建设也要体现在执政为民上,从人民利益出发,我们党的建设才能够实现科学化。
此外,在90年道路走过以后,我党应更加重视干部工作,培养干部、培养人才,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胡锦涛讲话有一个开拓的视野,不拘一格的选用人才,为各种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实际上是一种大人才观的思想。
学习胡锦涛重要讲话体会三: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成就浓缩为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使中国彻底摆脱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屈辱的历史,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这三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事业,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紧密相联。
早在1939年,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时,就把党的建设作为中国革命的法宝,把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布尔塞维克党作为完成中国革命中心任务的保障,把党的建设比作中国革命的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成功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这一艰巨任务。在这个伟大工程中形成了毛泽东党建思想,形成了一整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证明了第一个伟大工程的成功。
执政后,党实现了城市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在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毕竟面临着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未曾有过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党的建设都出现过曲折,走过弯路。
恰恰是历史曲折发展的道路,使中国共产党人借鉴教训,改革开放后党的事业与党的建设跨入一个新的阶段。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把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建设称之为“新的伟大工程”。这一工程是由邓小平开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集体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证明了新的伟大工程是成功的。
这个新的伟大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大局、成败;另一方面,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考验的条件下,在面临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进展。
党的建设为党的事业提供思想理论保障。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决定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决定党的大政方针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开创、探索、实施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不同阶段的成果,集中反映了党的认识水平,又直接决定着党的方针政策的成败。而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则保障党能够冲破一切与实际不符的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武装全党。
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党的伟大事业的组织保障。党的组织建设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还更艰巨的道路要走,因此,坚持五湖四海、任人惟贤的干部路线,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标准,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为一切优秀人才提供干事的机会、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是时代的新要求。
良好的党群关系是实现党的伟大事业的社会基础。党的事业从来都是人民的事业,惟有获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才有成功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前不掌握国家权力,最主要的、最大的资源就是人——人民群众,党依靠社会政策符合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为和先锋模范作用、善于处理与同盟者的关系、党的思想的一致和组织纪律的严格性,获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在长期执政的背景下,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惟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从思想作风、工作方式、制度设计、治理模式上实现转变,工作重心下移,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作亲人,善于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才能奠定坚实的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稳定是硬任务,稳定以民意为基础,而获得民意的关键在党自身。
反对腐败是实现伟大事业、获取群众支持的政治条件。腐败对于任何党和政府来说都是消解其政治合法性的腐蚀剂,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长期执政的党来说更关系到是否失去社会基础、丧失人心问题。中国共产党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对反腐败予以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反腐败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做过多方面深刻论述,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治理腐败思路,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但是,相当于群众的期待,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求,反腐败依然是艰巨的任务。
党的制度体系是实现伟大事业的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保障。党的事业是连绵不断、随着时代发展而提出新要求、新任务的事业,确保党的事业不因人的变化而变化,不因人的素质而转移,制度建设就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学习型政党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均须制度保障。
党的建设是一个全面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最终胜利,有赖于全党的创造与改革。
学习胡锦涛重要讲话体会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