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同里旅游攻略

发布时间:2016-12-02 21:38

同里镇,江南六大名镇之一,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的苏州市吴江区,素有"东方小威尼斯"美誉。距上海80公里,距苏州20公里,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苏州同里的旅游攻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州同里旅游胜点介绍:

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内阁学士周德润勋任兰生盘踞利津、营私肥已。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处分,旋因查所勋都不实,部议革职位。任兰生落职回乡,花十万两银子建造宅园,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诗有“题取退思期补过,平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见园名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字东篱,诗文书画皆通。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因地制宜,精巧构思,历时两年建成此园。园占地仅九亩八分,既简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明朗之感。退思园因地形所限,更因园主不愿露富,建筑格局突破常规,改纵向为横向,自西向东,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宅分外宅、内宅,外宅有轿厅、花厅、正厅三进。轿厅、花厅为一般接客停轿所用。遇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贵宾来临之时,则开正厅,以示隆重。正厅两侧原有“钦赐内阁学士”、“凤颍六泗兵备道”、“肃静”、“回避”四块执事牌,重门洞开,庄重肃穆,令人望而却步。

内宅建有十楼十底南北两幢楼,以园主字号名为畹芗楼,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楼与楼之间由“走马楼”回廊贯通,南北一式落地长窗,五楼屋底挂落栏槛,檐廊相接,典雅明敞。复廊东西两侧各设楼梯,雨天不走水路,晴天又可遮阳,又为主仆上下时避让。畹芗楼下另设下房数间,供侍者居用。内宅为园主居住及藏宝重地,因此内宅两侧石库门均用清水方砖砌成,以防火防盗。砖木结构的封火门,据说在同里的明清建筑中,仅此两扇尚属原物,其馀都为近世复制。

中庭是西宅到东园的过渡。放眼庭中,樟叶如盖,古兰飘香,清雅幽邃,有引人入胜之妙。

庭中旱船,前舱八扇长窗如锦屏障目,隔而不断,船头面对“云烟锁钥”月洞门,船身相接漏窗暗廊,隐去船尾,俨然一艘待航的客船。旱船又与南北两侧的坐春望月楼、揽胜阁、迎宾居、岁寒居等厅楼建筑相形错落,平添美感。江南古典园林中,石船、石舫极其多见,从中略可窥见水乡人家对水、对船,有着特殊的依恋情结。登上坐春望月楼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楼之东侧一隅为揽胜阁。

揽胜阁是一座不规则五角形楼阁,与坐春望月楼相通。此楼设计因地制宜,居高临下,可一揽东园佳境,这在江南宅第园林中独树一帜。揽胜阁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园中景色。

与坐春望月楼相对的有迎宾居、岁寒居,园主当年曾于此以文会友,陶冶性情。岁寒居宜于冬日赏景,风雪之时,三五好友围炉品茗。透过居室花窗,可见潇洒清幽的腊梅,挺拔坚毅的苍松,清骨神秀的翠竹,天成一幅“岁寒三友图”,从中亦能悟得雪压青松之韵,听得翠竹敲窗之音,静中有动,声情并茂。

岁寒居正背退闲小筑与云烟锁钥月洞门,引游人从中入东园赏景,“退闲小筑”四字为同里书画家徐穆如所题,月洞门上“云烟锁钥”四字虽已见模糊,但月洞门内却别有一番靓丽的天地。

由曲廊往南是闹红一舸。退思园中,闹红一舸最富动感。它由石舸突兀池中,风吹不动,浪打不摇,人站船头,却有小舟荡湖之感。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舷侧水面,行云倒影浮动,恍若舟已启航,别有情趣。石舸之四周,原植有荷花及菰蒲,夏秋季节,清风徐徐,绿云摇摇。荷池中游鱼似通人性,稍稍击掌。便成群结队而去,妙趣无比。

退思草堂古朴素雅,稳重气派,点明了园之主题。堂之北点缀建筑小品,堂之南的露台面临荷池,站立露台可环顾全园。沿曲径南行,至菰雨生凉轩。此轩又有一绝,轩底原有三条水道,荷池碧水循环其间。故轩内阴湿凉爽,每逢盛夏酷暑,于此剖瓜赏荷,热渴尽消。自菰雨生凉轩穿过假山洞,沿石级盘旋而上,便来到堪称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视野豁然开朗。

天桥,上为桥,下为廊,模似阿房宫复道。横空出世,飞越山巅,连接菰雨生凉轩,与辛台为一体。天桥前后贯通,八面来风,炎热酷暑时,到这里消暑纳凉,神清气爽。

天色秋满,庭中遍植丛桂,金秋时节,馥郁芬芳,盈室绕阶;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见绚丽多姿。若风清月明之夜,于此品茗赏花,更是心怡神往,真乃“人行空翠中,秋闻十里香”。

1986年,美国纽约市在该市斯坦顿岛植物园内,以退思园为蓝本,建造了一座面积三千八百五十平方英尺的江南庭园,取名“退思庄”。可见小小退思园已跃出国门,走向世界。

退思园集清代园林之长,小巧精致,清淡雅宜,亭台掩映,趣味横生,堪称江南古典园林的经典之作。园林学家陈从周称退思园为“贴水园”,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退思园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联接同里渊源流长的历史,给人以遐想和启迪。2001年,退思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同里旅游攻略

三桥

三桥是指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太平桥,跨于东柳、漆字两圩。桥为梁式,小巧玲珑,桥上有联一副,曰:“永济南北太平路,落成嘉庆廿三年。吉利桥跨漆字、两圩,处太平桥、长庆桥中间。桥型为拱形桥,桥之南北两侧都有桥联,南侧一联曰: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北侧一联曰:“吉利桥横形半月,太平桥峙映双虹。站在吉利桥北,环顾三桥,河水明净如镜,小桥如飞虹卧波,波光桥影,美不胜收。长庆桥,俗名谢家桥,跨东柳、两圩,旧名福建桥,又称广利桥。桥上有桥联一副,曰:公解囊金成利济,好留柱石待标题。桥联表明建桥者义结同心,为民造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三桥呈“品”字型,跨于三河交汇处,自然形成环行街道。沿河青石驳岸,岸边和欢、女贞临波倒映,两岸筑有花石栏,河中船来船去,双双对对;桥上人来人往,笑语荡漾。水木清华,秀色可餐,人在其中至虑尽消,这里已成为古镇一道独特的风景。

同里人喜欢“走三桥”。每逢婚嫁喜庆,在欢快的鼓乐鞭炮声中,喜气洋洋绕行三桥,口中长长念一声“太平吉利长庆”!随着时代的进步,“走三桥”同样赋予了新的内涵:

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好;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步步高;(亦有曰:官运亨通步步高)走过长庆桥,青春长驻永不老。

民间还流传着不同年龄人“走三桥”的谚语:

小巴戏,走三桥,读书聪明,成绩年年好;

(“小巴戏”即指孩童)

小姑娘,走三桥,天生丽质,越长越苗条;

小伙子,走三桥,平步青云,前程无限好;

老年人,走三桥,鹤发童颜,寿比南山高;

新郎新娘走三桥,心心相印,白首同偕老;

嘉荫堂

嘉荫堂,位于竹行街尤家弄口,建于民国初年,有四进,门窗梁栋皆雕刻精美。房主柳炳南,北厍人,先于芦墟开设油坊,发迹后迁于同里营建宅第,共耗白银贰万两。与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

嘉荫堂主建筑系仿明代结构,俗称“纱帽厅”。因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故名。该庭院高大宽敞,肃穆庄重。五架梁两侧中心刻有“八骏图”,梁两端刻有“凤穿牡丹”。梁底则刻有“称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图案。更为罕见的是“纱帽翅”(即梁头棹木)上刻有《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三英战吕布”等八幅戏文透雕,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这组透雕已被《中国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衍庆楼即内宅堂楼。可见门楼上枋刻有“暗八仙”浅浮雕,下枋一块玉中心刻有“福禄寿”三星的深浮雕,字牌上刻着“厚道传家”四个大字。移步衍庆楼内,一幅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名人轶事木雕,历历在目,观者无不为之倾倒。位于衍庆楼西北隅还有一座“水秀阁”,小阁临水而筑,小巧玲珑。置身其中,近可闻风声、水声、鸟叫声,远可观小桥驳岸,老树苍翠,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崇本堂

位于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连,整齐的石驳岸护卫着这座古朴的宅第。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的话,那么崇本堂就是这座博物馆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让每一位游人赞叹不已。

崇本堂的主人叫钱幼琴,同里人,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购买顾氏“西宅别业”部分旧宅后翻建而成。整个建筑群体沿中轴线向纵深发展,共五进,由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厨房等组成,该堂虽不足一亩,建筑体量不大,但非常紧凑和精致。

崇本堂最吸引人的,当然是它的各种雕刻。走庭院,只见叠有湖石花台的小院里,天竺和红枫相映成趣,砖雕门楼面北伫立,门楼上方设置了仿木结构的飞椽斗拱,拱眼板上刻有夔龙细纹,下面是花岗岩制作的条石门槛,中置“黄狼箱”活络门闩,“一块玉”两端饰有如意香草纹,蹭的“包袱巾”上刻着宝相花,里面还有暗喻升官发财的“鲤鱼跳龙门”的深浮雕。门楼的字牌两侧各有一幅人物山水画,字牌上端庄有力地写着“崇德思本”四个朋字。德乃世人安身立命之根本,亦是宅第主人崇尚的为人之道。砖雕正脊还有一幅“望子成龙”图,上面人欢鱼跃,使人浮想联翩。

崇本堂自正厅至内宅堂楼共三进,里面有木雕100多幅,内容各不相同,画面简洁明快,构图生动活泼,刀法圆转娴熟,令观赏者拍手叫绝。正厅居中置六扇长窗,左右设半窗,长窗裙板上除刻有“花卉博古”图外,中间两扇长窗的裙板上,右面刻有象征宝贵平安的牡丹和瓶子,左面刻着寄意招财进宝的聚宝盆。所有长短窗的腰板上则刻着全套《西厢记》的故事,从张生游殿到十里长亭送别,共有14幅之多。

前楼底层长窗的腰板上刻着“红楼梦十二金钗图”,有“黛玉荷锄葬花”、“宝钗执扇扑蝶”、“湘云醉卧芍药”、“妙玉月下赏梅”、“元春奉命省亲”、“探春含泪远嫁”等,这些浅浮雕同样精工细作,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而长窗的裙板上则刻着许多寓意吉祥和好的图案,比如象征多子多孙的“松鼠葡萄”,寄意喜事登门的“喜鹊红梅”等。让人回味无穷。

后楼是崇本堂所有雕刻的精华所在,共有木雕58幅,东西步柱与檐柱之间的四扇隔扇的腰华板上,刻的是“福禄寿禧”的图案;西边五架梁下的八扇隔扇的腰华板上,刻的是“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等图画;东边五架梁下的八扇隔扇的腰华板上刻,刻的是何仙姑、张果老、汉钟离、吕纯阳等八仙图。

崇本堂的建筑结构颇为科学,正厅与堂楼之间均有封火墙隔断,门楼与过道两侧设有“蟹眼天井”,千成不要小看了这个小小的天井,在建筑上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既可通风又可采光,既能泻水又能防火,其作用真是不小,备弄黑咕隆咚,深不可测,据说搞抗战时期就连凶狠的日本鬼子,面对备弄也束手无策,不敢贸然入内,深怕中了埋伏。

珍珠塔

陈家牌楼位于同里镇北的富观桥与永安桥之间,是明万历八年(1580年)南京道监察御史陈王道死后,朝庭为表彰其为官清正、政绩卓著而旌表之。牌楼三个门面大小,用四根直径尺许的方形石柱拔地耸立。牌坊上方为楠木结构,坊上飞檐翘角,正中额扁上刻着“清朝侍御”四个大字,下面额板上缕刻:“大明万历庚辰为南京道监察御史陈王道立”。在许多木架上还雕刻了各种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牌楼后则是陈王道的故居,内有陈氏家祠、孚寄堂和陈彩娥书楼等。牌坊前还有一对大青石狮子,十分威严。

陈家牌楼在文革后期被拆毁,现仅存陈翠娥书楼部分遗迹。历史的痕迹被磨灭,但历史的故事是抹不去的。《珍珠塔》的故事源于同里,源远相传。方卿在这里见姑,翠娥在这里赠塔,陈王道嫁女的史实也确有其事。《珍珠塔》写的是方卿和陈翠娥的爱情故事。陈翠娥不弃贫贱,忠于爱情,赠塔许愿,结为夫妇。故事经艺术的想象、塑造、夸张,人物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珍珠塔》的故事要从方家说起。方氏夫人家住原屯村小湘村(现并入同里湘溇村),在九里湖之南,现有方氏居民十多户。到了《珍珠塔》书中,方氏却成了湖南襄阳人氏。“湖南”即九里湖南岸之意,“襄阳”则从小湘的“湘”字谐音而出,作者有意以讹传讹而已。从小湘出发,坐船绕九里湖一角,经过“白云庵”((现址:九里村火金桥堍)),过富观桥就可抵同里陈家牌楼,进陈氏家祠。这“白云庵”过去确有尼姑修行。方氏千里寻儿无着,欲自寻短见,被尼姑搭救,暂作栖身之地。同里镇西郊,有座小土山,原有一亭,四周栽种九棵青松,故名“九松亭”。从同里至吴江县城,九松亭是必经之地。方卿受姑母羞辱,一气之下,不辞而出陈府。陈御史得悉,跨马追踪,到九松亭相遇,对方卿亲口许婚,连九棵松树也“点头”称许。方卿后来中了状元,皇封七省巡按大人。《珍珠塔》中说方卿唱道情羞姑,“头顶香炉,脚踏莲花,九跪三叩”。但作为晚辈也太过份,据传方卿仅活三十六岁就夭折了。传统锡剧《珍珠塔》中方卿不听表姐翠娥再三劝阻,执意去兰云堂借唱道情恣意羞辱姑母时,陈翠娥心情异常沉重,斥责方卿不该挟嫌报复,并晓以大义。陈翠娥的一段唱词:“不容人者人不容,不尊人者人不尊。到头来得了金印失人心,众叛亲离怎立身?”使陈翠娥美丽贤淑,重情识理的大家闺秀形象更为动人,同时也使方卿深受感动,特意在“尾声”中手托乌纱帽,跪地请罪,塑造了方卿“穷不失志,富不颠狂”的形象。

《珍珠塔》的故事感人至深,古人恋同里,同里忆古人。恢复珍珠塔景点,让这个故事永远传下去是同里人的一个宿愿。同里镇从去年开始投入2000多万元修复这一景点,家喻户晓的千古绝唱将在同里流传,流向远方……

南园茶社

南园茶社静谧地坐落于江南水乡古镇——同里,位于镇区最南端,历史上著名的前八景之一—“南市晓烟”景致之中,与陈去病故居隔河相望。茶社的初名是“福安茶社”,建于清末初期,四开间门面,全部是传统的砖木结构,门面是清代风格的木雕装饰,上下两层,总面积约400多平方米。茶社别有一番风味,除了在这里可以品尝各种档次的红茶、绿茶、花茶以外,还供应熏青豆、罗卜干等各种茶点。楼下辅面店堂设有帐房和泡水用的“老虎灶”;楼上还有一个“曲苑班”,茶客可聆听几段江南丝竹、宣卷、评弹、戏曲、小调等曲子。店子里的服务员清一色明清服饰,没有一个是窈窕淑女,虽说没有动人之容,但那款款笑容和着那鸟笼里八哥鸟清脆的鸣叫,倒也为店堂平添了几许情趣,几许温馨。在此茶社品茶,与其说品味茶的清香,景的美丽,还不如说是品味茶社本身充满的情趣以及它和同里人文历史,乃至于和清末民初革命思想的水乳交融。

“南社”是辛亥革命时期苏州一个很著名的进步文学团体,是由吴江陈去病、柳亚子等人发起于1909年11月,在虎丘“冷香阁”成立,社名“南社”以“反抗北庭”为宗旨的鼓吹反清革命的文学团体。南社在推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专制统治方面,起过积极作用。

1930年,陈去病从南京返回家乡同里以后,颐养天年,曾多次来到这家带有纪念意义的茶社品茶,回味过去,感觉格外亲切,因为这里曾是南社的摇篮。福安茶社的老板受陈去病、柳亚子等思想家、革命家的影响,也同情、支持辛亥革命,和陈去病结下不解之缘,两人在一次交谈当中,陈去病向老板试探性提议把福安茶社更名为“南园茶社”,去掉中间二字即为南社,意在纪念南社革命活动的想法,听得老板频频点头称好。从此,“福安”茶社的名字变了,变成了“南园茶社”。这个带有很强政治色彩的名字是任何一个商人都不能轻易用“倾家荡产”来换取的。“福安”易名,当然是和清末民初时期同里的大名人陈去病有关。茶社的独特环境,对于居住在茶社隔河东南的陈去病来讲,不能不说是宣传革命思想首选的理想场所。

同里的历史和“南园”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化铸就了文明,文明推动了社会,这既是人类的造作,也是人类的需求,一百年这样,一万年也是这样。同里,包括“南园茶社”必将为更多的人所熟悉,所向往……

罗星洲

罗星洲,是一块集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的圣地,位于同里镇东,是浮现在湖面上的一个小岛,只须乘小船前往只须数分钟便抵达。沿途可欣赏同里湖烟波浩渺、鱼帆点点的水乡景色。放眼望去,眼前就是以烟雨景观闻名的罗星洲寺庙,像是浮在碧波上的仙境。

据史书记载,罗星洲最早建于元代,后几经损坏,于清光绪年间重建,当时颇有楼阁之胜,曾在同里老人心中留下不少美好的回忆。及至抗战,日军一把火烧毁洲上的所有建筑,逐沦为荒岛。至1996年,同里镇政府着手重建,两年后渐次恢复各庙宇及楼阁等建筑。

现时,罗星洲上有城隍殿、文昌阁、斗姆阁、旱船、曲桥、游庙、荷池、鱼乐池等,建筑布局紧凑,集庙宇、园林于一身。每当夕阳西下,由岛上可远望同里湖万家灯火,别有一番意境。

古时候,[罗星听雨]是文人最向往的一种享受。当雨点打在湖面、蕉叶、瓦棱或石块上,轻重疏密有致,仿佛是首天然的圆舞曲;若遇上狂风大雨,雨声浪声,又成了一首雄伟的交响乐。

每逢夏秋季节,荷花盛开,同里人都会来到罗星洲赏荷,热闹的很。另外,一年一度农历初一到初十的罗天大醮,也吸引不少虔诚的善男信女前往祈福膜拜,人声鼎沸,重现古时的盛况。

陈去病故居

陈去病故居是一处古朴平常的清代居名,占地一千三百六十四点平方米,门楣上方原有“孝友旧业”匾额,进门见有半亭、家祠旧迹,百尺楼、浩歌堂等建筑。浩歌堂面阔三间,1920年此屋落成时,陈去病适阅香山的“浩歌行”,欣然神会,将新屋取名为“浩歌堂”。浩歌堂是陈去病会客之所,堂中原悬有“女宗共仰”及“浩歌堂”横匾。“女宗共仰”匾系孙中山先生褒扬陈去病之母倪老夫人“鞠育教诲,以致于成”而亲笔所题。百尺楼是陈去病藏书和写作的地方,一楼一底,十分简朴。他所编著的《百尺楼丛书》,即以此楼而定名。

进门朝东有一月洞门,楣额“绿玉青瑶馆”五字,已是青苔微绿,绿玉青瑶馆又称堂楼,坐西面东,五楼五底二厢房,共有13间,据载,绿玉青瑶馆初建于1932年,距今已有六十多年。

进堂楼首先扑入眼中的是由近代书法家杨千里先生手书的“绿玉青瑶馆”五个大字镶嵌在楣额中。堂楼北侧及北厢楼系陈去病的卧室和又一个写作的地方。

影视基地

同里镇具有得天独厚的水乡风貌,又保存了大量完整的明清建筑,十多年来,不仅吸引了数百万海内外客人,还吸引了大批影视剧组。

1983年,谢铁骊导演的《包氏父子》剧组第一个踏进了同里,它是由文化部介绍来的,拍成后在苏州首映,古朴的小镇,宁静的深宅和长长的石板路给许多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从此,同里镇与影社结下不解之缘。

1986年,中央电视台拍摄《话说运河》,在同里拍摄了整整一集,拍摄时还动用了船只和直升飞机。《话说运河》把同里镇的美名传遍了全国,影视剧组纷纷慕名而来。《红楼梦》黛玉葬花的花园,《林冲》中林冲鲁智深饮酒的小楼,《家》《春》《秋》里森严的高府,《董小宛》中的董宅,都可以在同里找到。

1990年,第一个海外剧组《戏说乾隆》来到了苏州,台湾飞腾影业公司到同里发现这里是个非常理想的摄影地方,马上决定改变在北京搭景拍摄的计划,把设备全部搬到同里,在同里拍了整整一百天。

《戏说乾隆》之后,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影视业纷纷来到同里,台湾永真《半生缘、一世情》也在同里拍了一百天,其中的孤儿院就是崇本堂。

最繁忙的时候,是94年有两家剧组同时在仅9亩8分的退思园拍摄,《天之骄女》和《戏曲舞台》两家剧组一东一西,互不影响。

1994年至1995年,《风月》剧组在同里拍摄整整四个月,规模最大,时间也最长,拍摄期间海内外24家新闻单位来同里采访拍摄情况。至今为止,海内外剧组共有58个。

这就是同里,就是这么个小镇,这里是“天然摄影棚”,“这里每个角度都有景”。

松石悟园

松石悟园,简称“悟园”,即“同里镇松屏石展馆”所在地,古镇区石皮弄中,毗邻吉利、太平、长庆三桥,与珍珠塔景区一墙之隔,由富观桥南行百步即抵。

全园占地1600平方米,园内草木茂盛,竹影摇曳,水彬林阴交织,百年银杏挺拔巍峨,犹如伞盖置白色办公小楼于绿阴之中,错落有致的粉墙黛瓦,更衬托出女儿墙的端庄灵秀,园景典雅清静,是一处极佳的藏石、赏石的洞天别院。

园名出于收藏者的诗:石皮弄中石破石皮呈天书,吾心静处吾悟吾心得菩提。以破译天书,感悟人生为展馆之旨要,故谓“悟园”。

在悟园里陈列着一千二百余块松屏石板画精品,它是由原铁道部工程总公司设计部部长张家忻先生及其夫人王月军女士三十多年苦心收集之珍藏(现已赠同里政府),松石悟园就是同里镇政府为了永久保存这批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而修建的展馆。

历史文物陈列馆

历史文物陈列馆原为王绍鏊故居,是江西布政使何源的住处。

同里历史文物陈列馆以文人、文物、文史为主要展览内容,展现同里古镇的历史风貌。

名人馆重点收录自宋以来古代、近代、现代名人共十四人,进士四十二人,其中状元一人。文物馆展出一百多件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同时可一览地面文物共十三处文物保护单位。文史馆里让您更详情地了解同里从太平天国到同里解放所历经的历次事件。

肖甸湖森林公园

江苏省吴江肖甸湖森林公园,位于吴江市同里镇东北部。东南与著名的江南水乡古镇周庄为邻,西与千年文明古镇同里相连,北面和南面傍依千顷碧波的澄湖和白蚬湖,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是同里与周庄旅游线路的必经之地。

肖甸湖森林公园面积近4000亩(水面2000多亩),面积之大,绿化之好,生态之佳,江南少有。园内已初步建成水杉林、池杉林、枇杷园、香樟园、银杏园、桃园、药草园、翠梨园、竹林园、苗圃、鱼塘等旅游观光区。林木茂密,荫天蔽日,黄鹂、白鹭、野兔等多种野生动物时常出没。周围湖泊辉映,农田点翠,农家炊烟袅袅,好一派田野风光,漫步其中将使您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加上园内新增的假山、秋千区、烧烤区、垂钓区和茶室、凉亭等旅游设施将更令您乐而忘返。

肖甸湖森林公园一九九八年五月被江苏省农林厅批准为江苏省吴江肖甸湖森林公园,2001年上半年又得到江苏省环保厅、农林厅联合命名为省"百佳生态村"。今后开发我们将更注重环境和生态优化,建成融森林景观、田园景观、水网景观、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具有平原特色和内涵的森林公园。

苏州同里旅游攻略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