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德育思想的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18 17:25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德育为本。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论孔子的德育思想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的论文篇一

《浅析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摘要】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其进行正确评价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孔子德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包括: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培养主体意识需要建构一体化的德育体系。

【关键词】孔子 德育思想 现代教育

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内容。

仁爱。仁爱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仁爱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围绕着这种道德修养而展开的,一个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应该以爱人为主要的前提。“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才能够实现道德的标准,才能够为实现最高境界的仁爱奠定基础。“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十分注重人的品格的修养,也就是人的德育教育,认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道德的培养,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就在于其道德思想的培养,同时,仁爱虽然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但却不是不可以追求的,只要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就会达到仁爱的境界。孔子还认为,仁爱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礼义。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爱是其核心的价值理念,而礼则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准则,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把仁爱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规范。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是通过礼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的道德、社会的法律和家庭的准则对受教育的人都具有规范作用,使礼成为每一个人应该自觉遵守的准则,达到人对自己有礼、人对人有礼、人对自然界有礼的境界。孔子主张以“礼”为社会道德规范,包括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范、一切交往礼仪等,要求人们专心地去遵循“礼”所规定的诸多封建等级秩序,以平治天下。孔子修身思想中礼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礼的行为方面,要求修身的人要符合礼所包容的东西。首先,应该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要严于律己。社会上生活的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秉性和特征,倘若不用一种统一的道德加以规范,就没有秩序可言,所以,礼是个人立身行事的最基本的东西;其次,要以礼待人,在社会交际的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以礼相待,利用礼去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才能够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忠恕。忠恕原则是孔子思想中的具体的实施方法,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意思就是说忠恕是仁爱之道的主要方面。忠恕主要以忠为思想的核心,对于自己而言,主要是指做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忠于朋友等,要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也就是说,做事要体现忠诚原则。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要求弟子一定要善于与人沟通,而且要本着“与人忠”的原则。“忠”就是下级要按照上级的指示进行事宜的处理,特别是在臣子对君主的侍奉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忠恕的思想理念。在师生的相处中,也要体现忠诚的思想,学生要以忠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犯错误,但是能够及时的进行改正的话,也是秉承了忠诚原则的,如果犯了错误还没有改过的想法,就没有秉承忠的核心理念。孔子提出的忠恕的原则也不是指完全的服从,不是绝对的服从主义,主要是介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是一种积极和主动的道德原则。忠恕就是要宽以待人,以己量人,推己及人,实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明智。明智的思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述。首先,明智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明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正确的反思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提升自我内在品质的高度。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实现自我修养和智慧的提升,一定要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和达观的胸怀,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义。”只有形成了上述的思考模式,才能够达到明智的境界。其次,明智是一种道德品质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所谓知者不惑,也可以说是智者不惑,拥有智慧的人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认识,还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理论和实践是一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在孔子的修身的儒家思想中,智重在人事,重在了解和辨别社会现象,所以为“知人”而“知言”就成了智的最基本的内容。知主要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描绘世界的一种过程,人实现了对知识的了解,就开启了放眼世界的大门,知人就是指要清楚地把握人的才能和品德,但知人的目的,则在于知贤而善用贤,以实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的济世目的。在孔子看来,要深刻地认识仁义,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就要在行为上坚守仁义,不违仁义。

诚信。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主要是指做人应该从自身出发,追求真正的人格的实现。“诚”的含义等同于孔子思想的知,就如同知一样,其核心的思想内涵主要是指精确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信”就是不失言于人,不欺人、守诺言,是全心全意履行和实践一个人的诺言。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荀子也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语》则认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思想都体现了实现诚信的途径和意义。诚信的思想贯穿在孔子修身和德育思想的整个过程。“信”在《论语》中出现了四十几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于诚信的要求是很高的,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孔子十分推崇这种德行,他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则信,泛爱众,而亲仁”、“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这些思想都是把“信”看作是建立人际信任关系的根本因素,看作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先决条件。

对孔子德育思想的评价

孔子的上述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延续千年,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世界也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结合现代社会的现实情况对孔子的德育思想进行正确的评价,会对教育有所启示。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格的树立有利于个体价值的实现。儒家文化的“仁爱”思想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思想之一,这种仁爱体现了社会崇尚志士仁人的气节和精神。孔子认为那些为了自我实现而进行不懈努力的人本身就是仁爱的体现,这些人把实现仁爱作为自身的一种道德情操,而不是当作他人实现利益的工具和手段,也不是任何形式的强势和权威甚或是金钱的工具。孔子尊重个体的独立人格,并且突出了作为道德人格主体的个人独立意志。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是一个主体,人格的实现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深化,同时也是人格尊严的具体体现。人在尊重自我意识的同时,不能够把别人的意识强加给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实现人的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孔子认为:“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为仁由己”,“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教育的提升和道德品质的升华,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锻炼实现仁义道德和知识文化修养的完美的结合,最终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向的德育的提升。通过传授道德知识、鼓励自我修养、启发道德思考来进行道德教育,从而从道德论上肯定了每一个主体为善为恶的自觉和自由,赋予了每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实现自我的能动自主性及其内在根据。

重视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重点在于怎样提升群众的道德修养和品质,只有每个人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指个人的知识结构和道德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国家的繁荣和太平。道德修养的提升在孔子的德育教育中是核心内容,也就是在这种道德的基础之上,孔子力图把道德的思想贯穿于社会中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认为只要把道德思想注入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就能够和谐稳定的发展。可见,孔子的道德思想对社会起到举足轻重作用。修身主要在于修德,孔子修身思想的政治意义在于强调德育结构中“德”的主导性和重要性。修身被看作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主观条件,这一点在孔子倡导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观点中有充分的体现。从政治方面讲,孔子还说为政者要做到使“近者悦,远者来”,要以安定社会为己任,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认为统治者只有“为政以德”才能“众星共之”。所谓“政者,正也”,即要求统治者严格遵循社会准则,以道德人格做人民的表率,并用德礼来教化人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样就可以使每个人各安其分、各守其位,人人遵守各自的名分伦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有教养的人,便可以实现和维护社会稳定。

过度扩大道德的功能会导致道德中心主义。在孔子生活的时期,他推崇的以德治国思想将道德作为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主要的手段,“以德代刑”和“以德服人”的现象盛行。所以,孔子的这种修身思想实际上是夸大了道德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塑造中的作用,扩大了道德修养的功能,造成了社会对道德的高度崇拜和盲目崇拜,这种现象就陷入了道德中心主义的误区。以道德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容易造成过度重视人对社会的治理,忽视法律和法规等硬性制度的建设,这种情况引起的社会问题是很严重的。孔子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治理国家的好坏取决于统治者道德素养的高低,而不是取决于法律和制度是否健全,这种体制在集权主义的制度下,过分地夸大道德的作用,把国家的统治寄托于君主个人身上,必然不能够顺应历史的潮流,导致国家的灭亡。其次,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孔子把道德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导致了对法律和制度建设的轻视。传统儒家政治推崇德治而看轻法治,认为唯有德治才是政治统治的正道与上策。孔子崇尚道德的功能,道德被当作了维护政治统治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相应的必然导致了对法治思想和法制建设的轻视。社会的发展除了需要人们自觉的道德意识,还需要法律和各类社会规范。孔子的这种重德轻智、忽视科学技术的修养思想取向直接造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知识培养的匮乏,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就个人而言,仅仅接受道德教育是不够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除了德,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智力技能结构、强健的体魄、优秀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审美观及创造美的能力。

孔子德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孔子的德育教育是其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以德治国的首要任务就是用道德去约束百姓的行为和思想,他认为理想中的国家治理应该不是充满刑罚的治理,而是通过言传身教的德育教育进行治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育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的最重要因素。我国现代社会延续了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礼仪之邦的德育实践理论使当时的社会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现代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孔子的德育思想,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开展系统活动。学校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在办学的全部过程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继承儒家把德育作为核心和本质的德育思想,更加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把德育置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

“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教育的宗旨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我国第三次全教会再次强调素质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做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品德、心理、责任感、精神、观念等。首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树立品德高尚的榜样,用高尚人格教育和鼓舞学生,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其次,要从立身、行事和处世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基础性道德,然后根据思想形式形成处事之道。再次,注重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培养。教育学生学习并实践孔子仁爱、礼义、忠恕、明智、诚信的修身内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后,理论结合实际,把孔子的仁爱和诚信等思想应用于实践之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培养主体意识,建构一体化的德育体系。打好学生思想基础的下一个主要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设定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德育教育通过不断的启发和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把个体道德的行为上升为社会道德的行为,把个人内在心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把教育者传达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思想、情感和意志,并“外化”为道德行为。首先,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培养恒心与毅力,接受严格的意志锻炼,从而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为自我修养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其次,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客观评价自己,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提高自我教育的起点和必要条件。最后,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德育体系。以校教育为主渠道,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横向联系,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一个互相作用、不断协调、目标一致的互动的综合德育系统。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客观上要求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工作网络。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教育方式和内容上各具特色,相互补充。因此,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体系是取得教育合力,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方式。(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的论文篇二

《孔子德育为本的教育思想》

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德育为本。这些内容,历史证明具有真理性和超时代性,值得我们认真的学习和继承。

关键词:德育为本;孔子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62-02

一、孔子的教育目的是为国家社稷和个人人生

孔子认为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孔子到卫国去,冉有(求)给他驾车,“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之,又何加焉?’曰:‘教之’。”[1]为什么要教之呢?因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只用刑罚、政令等高压手段来统治对待民众,民众口服心不服,积压着一股愤怒,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说不定哪天就会引爆这颗“定时炸弹”;而通过礼乐等驯化引导,以德化民,使人民心悦诚服,那才能真正做到长治久安。因此只有人人都懂得并遵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社会才能避免动荡,人民才能免于刑罚之苦,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在孔子看来,教育还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社会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更直接的目的是增进学生的智慧、美德和促使学生完善自我,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就是说人在后天的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别,无论好坏,都是由于环境的影响和学习的内容不同造成的。这就强调了学习和教育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孔子还从自己的切身体会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素养,获得人生的快乐。所以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

二、孔子的教育核心是德育

1.德育是本,“本立而道生”。孔子教育的核心是怎样做人。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他把德育放在最重要的首位。“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1]。孔子这里所说的“本”就是指怎样做人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强调做人首先要有仁爱之心。一个人有了仁爱之心,他就能“泛爱众”,他就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种有仁爱之心的人,才能为大众谋福利,才是一个高尚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根本,怎样做人是一切教育要首先解决的问题。“道”,孔子认为是一切事物的准则,是真理的体现,是人应该毕生追求的知识和真理。“本立而道生”,只有确立了良好道德的本,才能继续确立知识和真理的道。“道”是统管世上千变万化的实物的,但它必须建立在良好道德的本位之上,这就确立了育人要德才兼备,但又必须德育为先的基本教育准则。国际教育界明确了当今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与周围人群友好相处,要学会宽容并懂得设身处地的去理解他人,要学会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要懂得并践行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合作。这实质上就是要学会如何做人。这样去培养和教育人,才会有好的效果。

2.孔子德育的基本内容――仁与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与礼是两个最基本的范畴。在孔子的表述中,仁与礼的关系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礼是仁的表现,仁是礼的准则。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的规范,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一方面,仁受礼的制约,行“仁”不能超出“礼”规定的范围;另一方面,仁又规定着礼,只有与“仁”紧密结合的“礼”才是合理的。有些陈规陋习虽有礼仪方面的根据,如杀殉、专横、暴敛等,在孔子看来因为不符合“仁”的精神,所以也是非礼之举。有了“仁”的精神内容,“礼”才能真正有益于人生社会,而“仁”的精神也需要通过“礼”的具体形式来实现。在今天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仍然应该以礼和仁的互为表里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表现。当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礼和仁的具体内容也会有发展进步。但是,作为一种普世价值的仁和礼的基本内容,将会作为永恒的真理而存在下去。学会“礼”,目的是达到“仁”,仁是礼的灵魂统帅,礼是仁的形式表现,礼和仁是互相依存的。人们在接受礼和仁教育的过程中,就在不断地完善自我,也就是用“礼”来规范自我,用“仁”来引导自己。不认真学“礼”,一个人将无法与社会共存;没有“仁”,一个人将无法立足于社会。“仁”原本指对人亲善或持有一种同情心,在孔子那里被发挥成了一种学说、一种哲学观。这种学说的核心是“仁”,从这个核心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进而是“入则孝,出则悌”,最后是“泛爱众”。一个人只有博爱民众,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团结互助,与人为善,“泛爱众而亲仁”,才能达成“仁”的最终目的。共同生活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从大的方面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以及自然环境与生态的保护,它都迫切地需要国际社会之间的协作,都需要人们学会怎样共同保护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小的方面来看,一个人要想健康生存和幸福生活,就必须具有人际交往、互相协作的生存能力。当今的中国,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他们的童年缺少与兄弟姐妹交往的机会,缺少关爱他人和与他人协作的锻炼,他们过分地受到长辈的骄宠,也因此缺少“泛爱众”的共同生活经历。

三、孔子德育的过程与途径

1.德育的过程。孔子非常重视知、情、意、行的统一。首先,孔子强调“知德”,即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他认为,首先要有道德的知识,才能分辨善恶、是非,做到“知者不惑”。[1]孔子十分强调“知德”的重要性,所以说“朝闻道,夕死可矣”。[1]除了强调要有道德的知识外,孔子还十分注重人的道德情感与信仰。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虽然知道了该怎么做,但并不等于他能够坚持去这么做。人只有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正确和必然,也就是有了坚定的信念,他才能坚定不移的一往无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孔子最后强调要付诸于“行”。他认为“行”是德的终结,所以强调言行一致,“君子耻其言而过若其行”。[1]孔子认为,无论多么高妙的道德意识和多么深厚的道德情感,都需要落实到言行实践中,而这种道德行为的坚持践行则需要道德意志的强力支持。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2]意思是:我没有见过爱慕德行像爱慕美色那样热切的人。道德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因之道德的实践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需要践行者长期不断的利益付出和不懈长久的情感约束。

2.德育的实施。其具体实施步骤则是:孝、悌、忠、信。“孝”和“悌”是孔子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孝”就是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儒家认为,孝是伦理道德的起点,百善孝为先。一个有孝心的人,必然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重孝道的家庭,必然亲情浓郁、和谐幸福。反之,一个家庭如果不讲孝道,就必然会亲情淡薄。亲情淡薄的家庭,其家庭关系自然就不牢固,其家庭结构就经不起风浪而容易解体。所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想成为礼仪之邦,首先必须大力提倡孝道。而孝道的践行要先从家庭做起,即先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仁爱之心,这应该是德育的最起码要求。家庭做好了,然后再向泛爱众扩展:“孝”不仅仅只是对自己的父母尽孝,还要进一步上推到对长辈、对社会的尊长者都要尊重和敬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悌”不仅仅只是对自己的亲兄弟友爱,还要扩展到对平辈、对同学、对同事也要友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忠和信。“忠”指忠于职守,对国家、对人民,要忠贞不二,对政令要坚决执行,对人民要鞠躬尽瘁。忠和信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对国家和对朋友都要忠诚,都要讲诚信。讲到“忠”,人们会提到愚忠,曾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宣扬愚忠,诸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等。其实,先秦儒家倡导的“忠”并非愚忠。孟子曾说过:“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3]当君使臣不按礼的规范行事时,孟子主张臣事君就不必忠,因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这种无道之君,独夫民贼,人们不但可以藐视他,甚至可以杀了他。李光耀曾结合新加坡现实情况,对儒家的“忠”做出了新的解释[4]:他说,忠就是忠于国家,就是爱国,就是要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就是要国家利益至上,在必要时甚至牺牲生命来维护国家利益。所以“忠”就是对于国家与人民的事业,要忠心耿耿,要尽心尽责。“信”就是对朋友、对同事要真诚,要信守诺言,讲求信用。这样“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达到“泛爱众”的要求。这就是孔子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孔子在教育弟子时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孔子重视德育的教育思想,的确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过分偏重功利实惠,往往不自觉地忽略了精神品德;我们的应试教育往往只看结果成绩,却不在意方法手段。这种教育思想虽然已引起了国人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诸多改善,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孔子教育思想中注重德育的这一份宝贵的传统思想和优秀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好好的去学习、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3]孟子・离娄章句下[M].梁海明,注释.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4]畅征.小国伟人李光耀[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的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