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维熙散文有感两篇
从维熙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风泪眼》,长篇小说《北国草》、《走向混沌》等。大家读了他的散文之后会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小编来看看从维熙散文有感吧!
从维熙散文有感篇一:读从维熙散文《观雨》浅感
现代散文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它是丰富多彩、海阔天空的。读来让人心思跟着细腻,情感跟着起伏,可以让人在文字中沉浮,并有所获得……
从维熙的《观雨》是我很喜欢的一篇散文。久旱逢甘霖,整个北京城为之一振,板儿爷喜兴的叫喊,一扇扇楼窗打开了,孩子们唱起了古老的童谣。雨送来了诗情,街市如梦似烟,景色如画。雨也催发了生命力,树更绿,连灯也有了神韵。作者诗兴大发,即兴写下了“我是雨滴”的诗句。他的选材很有代表性,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景色的变化,还看到了人的精神面貌。
一、 姗姗而来的雨——情趣美
散文名叫《观雨》,自然与欣赏雨脱不了关系。文章一开始就点明“京城久旱无雨了”。接着穿插了一段作者带母亲去医院的故事,大家谈论的不是病情,竟是“五行”缺水,人间要灾变。可见久旱逢甘霖的重要性。终于,雨姗姗而来,“她步履轻轻,只能听见一片片沙沙的轻微声响。”“窗外雨丝织网,街市已在雨幕中一片朦胧。花的雨伞,花的雨衣,花的少女,花的街市……若同在这短短瞬间,迷蒙的雨丝给这京城编制了一个美丽的梦……”雨的轻柔与朦胧给人们的不是晦涩,反而是种清新,宁静,轻柔,让人舒服,让人如烟似梦,让人把一切都看得如在美梦之中。而城市也因有人的主观关照,显得越发美丽。“密集的雨丝敲打在玻璃窗上,使雨中的京城街市,显得愈加如烟似梦。那一排排眨着眼睛的汽车尾灯划过眼底,像现代派画家魔幻之笔,留下的一条条变形的曲线;它又若同红绸舞的演员,为欢庆这场喜雨而舞动的一条条红绸,由于有雨丝与之共舞。那婀娜的红绸带,多了比舞台上演出时的潇洒和飘逸”。这段比喻加联想的文字写得非常动人,首先,它把雨和街道巧妙地融合了起来,雨中的汽车尾灯别有风情,让人觉得一种和谐,一种自然融在现代都市里的和谐之美;其次,比喻得也很妙,把雨比作现代画家的魔幻之笔、舞动的红绸,使雨有了一种生气,似乎是由雨静静地下,慢慢过渡到让雨衬着尾灯活泼起来,而且在比喻中又一次强调了雨的美,因为有雨,演出更显潇洒飘逸。由静开始向动转。然后说“久旱之后的这一场雨,使整个京华都变得有了奔突的生命张力。”我认为“奔突的生命张力”这个短语用得特别好,不仅写了雨的突然,也写了它的活力,一种将要迸发出的张力。再写了雨中树的青翠,树因有雨丝抚摸而更显阳刚之气。由静及远地看到了远处街市的十字路口:“黄灯亮了,像突然开放在街心的一束野菊;绿灯亮了,像伸张开边缘的一片水中荷叶;红灯亮了,像合欢树上笑开了娇羞的毛茸茸的合欢……”借着雨中景色的变幻、跳动,让雨有了动感。从而激发了作者做诗的冲动,但是,当作者写了一半还想继续写时,雨已停下,天上又挂着了“一轮火烫的骄阳……”
雨是自然的甘霖,所以,在亲近雨的同时,会觉得自己也亲近了自然,受到自然之水的抚摸。雨带来的欣喜,淡淡的,却很欢快。心思如雨般细腻,感受着雨中城市的美丽。“镜头”式的转换,全方位地表现雨带来的美,性情闲适,欣赏趣味无穷。最后忽然发现雨停了,又让人有种不舍,对雨的眷恋……
二、 质朴的喜兴,古老的童谣——人格美
这篇散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雨本身的美,还看到了雨中的风情。透过雨中的风情,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质朴与纯真的人格美。文章几乎是写人与写雨各一两段互相穿插在一起的。雨刚来,望向窗外,“平日千篇一律的街道,顷刻间多了些奇异的风景:一些‘板爷’们虽然被雨丝封堵了生意而提前收摊,用苫布盖起货物打道回府,但是他们用光溜溜、赤裸裸的胸膛,迎接着漫天雨丝的洗礼。两只脚拼命地蹬着三轮车踏板,嘴里还在喜兴地喊叫着:雨——雨——; 下吧——下吧——;下金下银——下粮下面——”他们的穿着是简单的,他们露着胸膛感受雨的触碰,完全不因雨影响了生意而生气,反而透着欣喜。他们的叫喊,更是在对雨的喜爱中增添了一份质朴的愿望:“下金下银,下粮下面。”这样的质朴贴切生活,让人很容易就受到了感染。可以感受到这些人的热情,爽快,朴实无华。
当雨丝给京城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最不怕雨的孩子出现了“他们赤着脚板,在梦的画面中追逐嬉戏。当稚嫩的嬉笑声停了下来,几个男孩就蹲在楼下的墙角,开始在梦中织梦了:水牛,水牛,先出犄角后出头。”“任天雨淋湿他们的衣衫,任甘露淌下他们的额头。他们口里唱的是北京古老的童谣,实际上是对这场喜雨的祭奠。”童真是人类的灵性,有童真的人都会在心底深处有着永恒的快乐,及对生活的热爱。而文章通过孩子们抓水牛的场面,以及老北京的童谣,表现了纯洁真切的童真。仿佛雨不仅浸润了大地,还洗净了人们的心灵,让人们能在童真中体会出欣喜,体会出幸福。
人是自然的人,所以,人的本质表现得越无华越有无穷的吸引力。小贩们没有华丽的衣裳,甚至可能还在为吃穿发愁,但也正是这样的他们,身上没有太多羁绊与束缚,反而显出别人没有的质朴。用胸膛感受真切,用叫喊表达快乐。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因为顾及太多,但他们可以这样做。这也让我想到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学,尤其是一些山歌民谣,语言都是朴素直接的,很豪爽。男的女的都有种豪气,而这样的表达被有些人称作原始,但其实它们有无尽的美所在,就是一种直接的美,一种直接的情感表达。而童真更不用多说,童真就是人还没被世俗一切所浸染,还依然纯洁清澈的表现。童年不用考虑太多,童年的愿望总强烈真切却又五彩缤纷。很多人想到童年,都会愿意带着微笑去回忆,所以才有那么多人爱表现童真,因为它实在纯洁太美,转瞬而过的美,无法言喻的美!所以,我认为,文章也表现出了自然的人格之美。
文章的内容是丰富的,写雨,写人;自己表达情感,通过别人表达情感。两者都通过“雨”融合在了一起。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清澈的美。再者,他 “镜头”式转换,也使文章动了起来,与雨互相映衬,表面上写了对雨的期盼,欣赏雨的情趣,而在期盼中又透出了人格的美。文字优美生动,联想丰富。行文自由、散淡,但却真实质朴,情感愉悦。由静及动,转换巧妙,衔接也很恰当,没有给人突兀感,而是缓缓转来。散的镜头中却一直有着明确的主线,带着读者一路走来,最后让人意犹未尽。我想,人类最质朴情感可以得到最强烈的表达,这才是散文的魅力所在吧!
从维熙散文有感篇二:历史的悲哀——读从维熙的《走向混沌》有感
满纸荒唐事,一把辛酸泪。
一提起建国后二三十年的点点滴滴,都让人感到“往事不堪回首”,那反右派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成了文人的噩梦,造就了我国令人落泪的历史的悲哀。
走进图书馆,眼睛无意间落在了一本破旧的书上,封面上画着一个乞丐模样的人仿佛在艰难的向前迈着步子,书名叫《走向混沌》,从维熙著。它的外表一下子吸引了我,我急切地想了解其中发生了什么.就这样,我进入了从维熙的传奇经历.
从维熙,1933年出生于河北玉田县城北代官屯。年轻时曾任教师,后任北京日报记者、编辑。18岁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56年开始专业创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劳改农场、矿山做工。1978年重返文坛。曾任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1950年发表处女作《战场上》。1955年出版第一部散文小说集《七月雨》。1978年恢复创作活动后发表和出版的重要作品有《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北国草》、《风泪眼》、《白云飘落天幕》《走向混沌》等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作品注重描写当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历史曲折,展示“左”的错误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情节起伏动人,多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在这本书中,作者叙述了自己一夜之间被划为右派,从一个年轻有为的青年作家顿时间沦为阶下囚,变的前途一片渺茫,哎,这真是世事难料,祸患难测啊!之后作者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劳改生涯,那是作者可悲可泣的辛酸经历,也是中国的政治错误愈演愈烈的悲哀历史!书中的那一句句话语不禁让读者潸然泪下,作者经历了酷寒,炎热,饥饿,还有那生命中的那灵肉之裸.
任何一个时代,知识分子都是社会的中坚与脊梁。社会的变革,也往往由他们发起。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中国的“五四”运动。也因为知识分子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号召力,人们对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社会道义感也寄予了厚望。中国一直有“文死谏,武死战”的传统,许多知识分子也把“铁肩担道义”当作自己的责任,更把“独以天地精神而往来”当作自己的气质,做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翻开《走向混沌》,我却看到的是他们扭曲的人格。作者放下了手中的笔,拿起了劳改用的铁锹,镐子,妻子张沪因为放不下知识分子的架子曾两次自杀,从美学巨擘吕荧之殁到书呆子张赞祖的溺水而亡,从有着一只“风泪眼”的建源君到身患绝症的“肌无力”,从英若诚堂妹英木兰的生命传奇到姜葆琛的驿路风尘,更有陆丰年君用缺耳铝锅煮食“三毒”,曾经去过了一回阎王殿,赵岳在垃圾堆前捡食可吃的东西——
从维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那鲜为人知的点点滴滴,读完之后,不禁令人深思,在政治高压下,就是那桀骜不逊的文人又怎能不低头?哎,人们都称知识分子为国之栋梁,那么知识分子就应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在那政治出现严重错误之时,知识分子没有力挽狂澜,却屈服于政治的淫威之下,这是知识分子的本色吗?
亲爱的朋友,"中国知识分子虽然有牛的坚韧,龟的沉默以及在风云时代虎啸龙吟;但是他们也是肉体凡胎,几千年文化积淀的负面影响,在他们身上也注入了明显的生命残缺."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反省历史,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我们要用我们掌握的知识改造我们面前的客观世界,我们更要用我们的理想去引领人类走向那更加光明的未来!
让我们背负起前人未完成的重任,坚信我们是令中国为之骄傲的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我们现在要以祖国为荣,不久的将来祖国将以我们为荣!我们将不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相信我们的力量可以扭转乾坤!
奋斗吧!当代知识分子!
从维熙散文有感两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