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传播是跟随时代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生产应用而不断发生变化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闻传播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新闻传播硕士论文范文一:网络视频新闻传播论
摘要:网络视频新闻的接收终端、接收环境与传统电视机不同,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后,智能手机等小屏幕终端日益成为网络视频新闻的主要接收终端,手机视频新闻的接受往往是在等车、乘车等嘈杂的环境中进行的。
关键词:网络视频;新闻传播
一、网络视频新闻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电视新闻与互联网的结合体
因此,把握其特点必须从互联网和电视新闻两个方面入手。互联网传播具有数字化、互动性强、海量、跨国界传播、多媒体超链接文本、保存性强、复制容易、时效性强、选择性强等特点,电视新闻具有视听兼备、现场感强、感染力强、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结合、家庭化收视、选择性差、保存性弱等特点。作为两者结合体的网络视频新闻具有以下特点:
(1)数字化
互联网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上传输的信息都是数字化信息,与传统广播电视传播的模拟信号信息具有本质的不同。网络视频新闻首先是一种数字化的新闻信息。数字化的信息具有损耗小、复制容易、可压缩等优点。(2)视听兼备,声形并茂。网络视频新闻与电视新闻一样,既有声音又有活动图像,有的还有文字和图片,可同时作用于受众的视觉和听觉,使新闻内容形象直观,容易为受众所接收。
(3)现场感强,感染力强,可信度高,说服力强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视频新闻通过对新闻事实的直接视觉特征的记录,可以传达色彩、明暗、形状特征、空间深度等直接的视觉信息;通过视觉的统觉作用,还可以传递质感、量感、力感、运动感及听觉、味觉和触觉等信息。这些信息的综合传播,使视频新闻具有极强的形象性和现场感。
(4)时效性强
互联网传播迅速及时的特点决定了网络视频新闻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5)多媒体超链接文本
网络视频新闻文字、图片、视频三位一体,加上超链接,构成了多媒体超链接的文本。这种文本结构,加深了信息的厚度和深度,能够延伸报道面、拓展报道的层次和空间。同时,新闻叙事采用多媒体文本,更容易获得信度,从而产生更强的传播效度。
(6)互动性强
互动性强是互联网传播的特点之一,在互联网上受众可以轻而易举地变成传者。网络视频新闻一般设有评论、转发功能,受众可对观看的新闻发表评论,并通过转发按钮进行转发。
(7)选择性强、保存性强
网络视频新闻以网页的方式存在,受众在观看时具有极大的选择权,并能非常方便地加以保存。因此,网络视频新闻克服了电视新闻选择性、保存性差的弱点。
(8)收视个人化、碎片化
传统电视新闻一般是家庭化收视,而网络视频新闻受众一般通过个人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个人化收视。特别是智能手机日益成为视频新闻的接收终端后,受众利用等车、乘车等间隙收看视频新闻已成常态,收视状态也呈碎片化形态。
二、目前,绝大多数网络媒体都开设了视频新闻栏目
视频新闻成为网站争取受众、博取点击率的主要工具。在视频新闻传播繁荣的背后,我们发现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原创性内容不足。许多网络媒体,特别是一些传统报纸开办的新闻性网站,视频新闻原创性内容不足,大都以转发其他电视媒体新闻为主,成为电视新闻传播的补充和翻版,缺乏自身特色。其次,视频新闻形式上缺乏适应新终端的特点。随着无线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已成为受众接受视频新闻的重要手段。手机屏幕在大小、画幅、清晰度等方面与电视机、台式电脑均存在极大的差异,而且受众使用手机观看视频新闻的环境也不同。因此,视频新闻在报道形式、景别运用、声画关系等方面应与传统电视新闻有所区别,不能照抄照搬。再次,各网络媒体视频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缺乏原创性内容,加上各网络媒体缺乏清晰的受众定位、媒体定位。因此,视频新闻的来源、内容、编排形式等大都差不多,导致一些传统媒体开办的新闻网站在与门户网站的视频新闻竞争中落败。第四,就视频新闻体裁而言,短消息多,评论类、专题类报道少。网易、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上的视频新闻以短消息为主,评论类、专题类视频新闻较少。最后,网络视频新闻盈利模式与电视新闻雷同。目前网络视频新闻主要是靠广告盈利,与传统电视新闻的盈利模式相同,没有开发出新的盈利模式。网络视频新闻传播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方法加以克服:
(1)增加更多的原创性内容
对于以传统新闻媒体为背景的网络媒体来说,增加原创性视频新闻内容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训练自己原有的采编队伍,让他们尽快熟练掌握新的视频音频采编方法。二是精心培育和打造自己的UGC(用户生成内容)。一些传统的纸质媒体如《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等具有强大的新闻采编队伍,文字新闻与图片新闻采编能力较强,但视频新闻采编能力欠缺。这类传统媒体建立自己的网络媒体后,文字新闻原创性的内容不少,但视频新闻中原创性的内容极度缺乏。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改变采编队伍的能力结构,通过培训让记者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华尔街日报》要求记者在采写报纸稿件的同时采回视频、音频原始素材,由报纸专业人员剪辑加工,制作视频新闻。美国甘尼特报业集团在2007至2009年对500名报纸摄影师进行摄像技术培训,《圣何塞信使报》已为全部摄影记者配备了高清摄像机,美国有许多报社曾选送记者到国家新闻摄影协会学习摄像技术。UGC即“用户生成内容”。随着互联网技术进入Web2.0时代,互联网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先进而方便的网络视频上传、制作、分享、发布技术,网络视频新闻的采集、制作、发布门槛大大降低,大量未经专业训练的以摄像机、手机甚至监控探头为工具的网民也成了网络视频新闻的生产者。由于UGC是网民亲临新闻事件现场拍摄的,有许多内容是专业记者可遇不可求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强,新闻价值要素比较丰富,更能引人关注。因此,UGC日益成为网络视频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要培育和打造自己的UGC,必须做好对非专业视频新闻采编用户的管理。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进行了有益探索,采取了网络注册实名制、积分累计嘉奖制、规范网络发稿规章流程、策划网友线下活动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抓住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
抢占新的媒体终端,变受众为用户。移动性是未来媒介新的增长点,也是未来媒介业务变革、经营管理变革、发展思路变革的依据。随着智能手机、电子书、IPAD等新型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涌现,互联网阅读已超越了门户网站网页的局限,从先前的门户网站转移到移动客户端了。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更适应网络视频新闻个人化、碎片化传播特点,网络新闻媒体应抓住移动互联网这一新的技术发展契机,调整视频新闻传播策略,大力抢占移动手机受众。此外,智能手机具有的摄像功能,互联网Web2.0带来的技术便利,使智能手机受众变为用户。所谓用户,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反馈者,还是信息内容的制造者。在视频新闻中增加更多的UGC内容,是网络新闻媒体的必然选择。
(3)重新定位
与其他网络新闻媒体进行异质化竞争。不同的网络新闻媒体,其性质、层次、地域、受众对象等均不同。因此,在受众、内容上应进行精确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与其他网络新闻媒体进行异质化竞争。例如,中央级全国性的网络新闻媒体,又如,人民网、新华网等,其视频新闻以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为主,符合其性质、层次等特点。而一些地方性的网络新闻媒体,其视频新闻的内容、信息来源、形式特点等方面也应具有地方特色。
(4)视频新闻报道形式和体裁上多样化
网络视频新闻的接收终端、接收环境与传统电视机不同,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后,智能手机等小屏幕终端日益成为网络视频新闻的主要接收终端,手机视频新闻的接受往往是在等车、乘车等嘈杂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视频新闻在时间长度上应根据用户不同的接受方式设定时长,在景别的使用上多使用特写、中近景等景别,在声画关系处理上应适应嘈杂的收视环境,在形式上应创造适合手机等小巧移动终端的报道体裁。
参考文献
1、新闻传播学论文写作中的九种问题陈力丹新闻爱好者2002-03-30
2、传播学的导入与中国新闻教育模式改革吴廷俊新闻大学2002-03-30
新闻传播硕士论文范文二:媒介娱乐化新闻传播论文
摘要:新闻媒体重塑公信力的方法首先,要有较高的品位和质量,摒弃“低俗媚俗”之风。从中外新闻实践上来看,一份报纸受不受欢迎与信赖,能否得到百姓的尊敬与拥护,取决于办报人思想品位的高下和新闻报道质量的好坏。
关键词:娱乐化;新闻传播
一、媒介泛娱乐化
娱乐化就是事物以更显著的煽情性、花边性、刺激性的内容或形象出现,让一切形态的思考变得更具诱惑力,以达到人情味更浓、更贴近观众、更容易吸引大众关注的目的。如今,我们已经踏进娱乐化时代的门槛。娱乐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时代的一种标志性特征。它是大众文化的产物,以游戏与美感相结合为标志,以科技推动力、商业运作力、文化创造力为动力机制,以市民大众为消费对象,娱乐因素深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为人们提供娱乐和休闲的产品和服务的文化现象。媒介“泛娱乐化”及其表现是目前影视媒体的一些突出症状。
二、电视媒介泛娱乐化的特点
我国电视娱乐化的产生,是同改革开放后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进程紧密相连的。在市场经济下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中国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和海纳百川的胸襟形成文化上的巨大接纳空间。近年来,我国电视业界不遗余力地把节目从内容到形式不断花样翻新,把严肃的变得不严肃,把复杂的变成简单的,把一切可以拿来的东西不论实质如何都拿来娱乐一回,满足了广大受众的需要,让他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到刺激与放松。电视的娱乐功能由此也被受众深深接受。
1.明星化
当今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明星永远是媒体争相追求的主角。首先是泛明星化。就是媒介把一切能够吸引眼球的人物都列为明星范畴,给予过分关注,极力渲染,而无关乎这个对象的专业素质、个人修养、审美品味。电影电视界的明星依然受宠,体育、企业界的明星也被高高捧起,就连易中天等学者教授也被媒体冠以“明星”头衔。连原本被时代唾弃的,与道德规范相悖,与当代审美相左的“丑星”也被媒体簇拥着捧成时代骄子。
2.幼稚化
我国媒介手段多样化的同时,在媒介内容的表现上却显出幼稚化的趋势。媒介表达内容的浅显化。在内容表达上,着重表现那些平面的,无深度的,肤浅的文本,一切只停留在表象层次。反智化倾向严重。把媒介文化等同于快餐文化。追求瞬间的意义,不求经典的永恒。只注重媒介文化的愉悦功能,以期受众在使用媒介过程中获得快感,相反,忽视媒介的教育引导与审美意义。比如搜罗奇闻成了所谓新闻节目,于是新闻记者将“猎奇”放在了首位。
3.同质化
媒介文化的同质化现象,是全球化时代的产物。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各地媒介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越来越小,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概念,已经在当今媒介社会各个方面予以显现。“媒体文化的同质化是以媒介手段的一致性为前提而表现在媒介艺术上的1”。全球化时代的媒介文化,不是孤立的存在,在文本表现形式、生产内容、评价标准、趣味追求上有惊人的相似,甚至是雷同。
4.媚俗化
所谓媚俗,米兰昆德拉定义为“不惜一切地取悦于最大多数的人的态度”。媒介基于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只有吸引最大数量的受众关注,才能实现经济利益。因此,大众传媒不惜动用一切手段,去吸引最大多数受众的眼球,去迎合最大数人的审美情趣,甚至是感官刺激、道德沦丧都无所谓,这就出现了媒介文化媚俗
5.商业性渗透
在大众文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电视的审美文化形态丧失了现实主义精神,告别了崇高和悲剧,优美和戏仿成为了时代的宠儿。以造星为主要娱乐形态的娱乐节目充斥着荧屏,“戏仿”更是以其大众文化风格解构了传统叙事方法和主流意识形态。电视娱乐节目的采、编、播人员不断地以满足观众需求为借口大量推出千篇一律的快餐式、娱乐性、商品性的节目。但是我们遗憾地发现,随着电视节目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是意义的不断消减。粗制滥造、平庸浅薄的东西占据了各大电视频道。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文化正在死去,死于过剩的生产中,文字的浩瀚堆积中,数量的疯狂增长中。”
三、电视媒介泛娱乐化的成因分析
1.受众的影响
西方传播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把受众看做新闻的主动传播者,媒介是被动者,这种受众理论是以卡茨为首的研究者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的重要命题。意思是说,受众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我国研究者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受众本位说,认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应最大限度地适应受众的需要,以受众为中心。现代社会随着压力加大、竞争激烈、节奏加快,人们不可避免地需要与繁忙的工作相适应的休闲娱乐性电视节目,以期得到身心的放松,更达到了享受生活的目的。大众文化越来越被大多数的受众所倚重,所以,电视节目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就开始走向了大众娱乐的道路。因为“大众文化是……一种提供轻松容易的社会凝聚力的尝试,无需昂贵的仪式便带来道德上的认知和情绪的了解。这种文化……用空想取代了想象,用庸俗作品取代了情感……”电视艺术具有满足受众娱乐需求的功能,电视节目自然被受众期待为一种娱乐工具。作为节目来说,一些乏味的信息和刻板的说教,已不再是大众的首选,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寓教于乐”的生动化、娱乐化的节目。所以,受众的影响,是促使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根本因素。
2.消费市场的影响
我们不能把电视文化娱乐化的异化简单地归咎为当前电视媒体采用市场化操作的事实,但市场化操作确实是造成电视人急功近利、机械追求收视率的主要原因。由于电视被市场所支配,电视节目的制作、编排就面临巨大的争取经济获利的压力,加之电视媒体面对着同行的激烈竞争,便容易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驱动下,罔顾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误以为单纯制造娱乐便可拉抬电视收视率,获得经济赢利,继而走上娱乐化异化的道路。
3.媒体素质的影响
从电视媒体自身的管理来看,媒体道德自律意识的下降是造成当前电视传播过程中娱乐化异化的重要原因。若电视人忽略道德自律,则容易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漠视电视作为传播媒体对社会大众、节目参与者应承担的道德义务,便会从“娱乐一切,一切为了娱乐”的信条出发,复制出大量的“娱乐化泡沫”。勿庸置疑,娱乐的内容与方式,是有价值观、道德观的区别的。由于电视文化在价值观导向上,对受众影响很大,因此,电视人的自律意识与价值观念,就是关乎世风人心之大事。同时,娱乐节目克隆成风,缺乏吸引力,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我们的电视人缺乏想象力,把娱乐简单地理解为搞笑,理解为一大群不明所以的人毫无缘由的哄堂大笑,这其实是对观众的愚弄。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绝不是单纯的重复一些快乐的概念。实际上,当一个概念被集体性地一再重复时,它所意味的不是过剩而是匮乏。所以当打着“快乐”、“幸运”、“欢乐”等等旗号的娱乐节目一拥而上的时候,它意味着其实是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没有被真正满足。从本质意义来看,娱乐节目在今天的发展不是超额而是不足。多的只是同一层面泛滥化了的娱乐节目,少的是真正体现娱乐节目的本性、切合人心的节目。另一方面,胡编乱造、仪态失当等现象的存在直接说明了相关从业人员的艺术修养和美学知识的匮乏。这包括基本理论、政策、时事、文学、历史基础知识等方面的欠缺。
四、新时期我国的电视应对“泛娱乐化”的对策
如今娱乐当道、横扫荧屏的风潮下,“电视正把我们的文化转变成娱乐业的广阔舞台”,选秀节目大行其道,《梦想中国》、《星光大道》、《非常6+1》等节目大受欢迎,似乎成为中国电视产业化之路的某种启示。可是,令人遗憾的是,这只是皇帝的新装,文化内涵上的先天不足、机械性地移植和克隆,已经严重伤害了这类节目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意义。面对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应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进行改变当前电视媒介“泛娱乐化”的严重的现象。
1.新闻媒体的自律
新闻媒体重塑公信力的方法首先,要有较高的品位和质量,摒弃“低俗媚俗”之风。从中外新闻实践上来看,一份报纸受不受欢迎与信赖,能否得到百姓的尊敬与拥护,取决于办报人思想品位的高下和新闻报道质量的好坏。《大公报》和《纽约时报》的办报实践,对于当今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奋斗目标和工作动力的新闻传媒而言具有极大的启示,它要求媒体应该注重自己的品位与新闻报道的质量,从更积极的方面去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2.一定的制度作保障
光靠软性的“自律”和“伦理”是不够的,还要依靠刚性的新闻法规来进行约束。2010年月,1月4日,广电总局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局,中央三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发出《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停止播放“美国美艾可”等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的通知》。就是从制度上把把握住了当前购物广告泛化,电视娱乐倾向的决策。
3.提升报道品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以“健康娱乐”的报道理念导航,提供健康有益的娱乐信息服务,也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体现,自觉地将“健康娱乐”的理念融汇于每一篇文章、每一个节目中,使娱乐报道不仅具有信息价值、娱乐价值,而且蕴含着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和审美取向,成为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中和谐而轻快活泼的章符,让受众不仅从报道中得到健康有益的娱乐信息服务,而且从报道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领会“健康娱乐”的意义,从而形成崇尚“健康娱乐”的良好氛围,提升文化娱乐生活的文明层次。这样,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健康娱乐”的报道理念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简论中国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张骏德新闻知识2002-02-28
2.从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看传播学课程设置汤晓羽新闻知识2004-05-15
新闻传播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新闻传播
2.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新闻传播论文
3.新闻编辑论文开题报告
4.新闻采访论文开题报告
5.新闻编辑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传播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