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舞茶道的基本介绍
台湾舞茶道秉持著「一期一会」的精神,将茶道一体完美实践,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台湾舞茶道的基本介绍,一起来看看。
台湾舞茶道的基本介绍
舞茶道坚持严选美味的茶汤,必须以好水冲泡,良质水加上完美的冲泡方法,就能引出茶的真正美味,完美的茶品,取决于茶叶的优劣,舞茶道特选顶级茶种,以完美之泡茶比例,呈现最佳茶品质,本店精选天然茶叶不添加人工香料/果汁皆为新鲜现榨,咖啡豆、果露、抹茶为原装进口;採用林凤营鲜奶、味全布丁、养乐多、杜老爷冰泣淋/饮用水一律採用与麦当劳同等级3M CUNO淨水设备,每一个製茶环节都绝不轻忽怠慢,真正的舞茶精神,就是相信-唯有不怕麻烦,才能将专业认真的製茶态度与卓越的茶饮风格让更多人品嚐到。
『舞茶道』顾名思义,就是一条通往好茶的表参道。 从选茶、製茶、烘焙到冲泡,皆以专业与用心来呈现每一杯茶汤的香醇美味,每一杯现泡的茶饮都能观赏到茶叶在水中优雅舒展、游动和变化的过程,这美妙的茶舞,同时也证明了舞茶道「茶中有道,杯杯现泡」的理念坚持!舞茶道,正在这一条通往好茶的表参道上大放异彩! 日式风格.现代时尚的完美展现。舞茶道 与您一同品味华丽浪漫的茶道初体验。
台湾茶道的历史
台茶历史台湾早有野生茶,根据诸罗县志(1717年)记载:“台湾中南部地方,海拔八百到五千尺的山地,有野生茶树,附近居民采其幼芽,简单加工制造,而作自家饮用。”而根据淡水厅志中记载:“猫螺山产茶,性极寒,蕃不敢饮。”这种野生茶就是所谓的“山茶”,目前仍可以在台湾中南部山区发现这种野生茶树,但与目前台湾农民栽种的茶树在品种上并无相关。
台湾目前所栽种的茶树品种,是距今两百多年前由福建移民所带来的,而台湾早期的制茶技术亦是由福建师傅所传授。目前台湾所产制的乌龙茶、包种茶等茶类,其产制技术皆来自中国福建省。
清朝后期的台湾,茶叶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品,也促进了台湾北部的发展,将产业重心从原本的南部移转到了北部,对后来台湾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柯朝氏从福建武夷山引进茶种,种于今台北县瑞芳山区,相传为台湾北部制茶之始。
清咸丰乙卯年(1855年)林凤池从福建引进青心乌龙种茶苗,种于冻顶山,据悉为台湾乌龙茶之始。
清同治年间(1856年~1875)约翰‧杜德对台湾茶业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他移进茶苗、提供技术指导、收购茗茶、设精制厂并外销茗茶。使得台湾的茶业大幅发展。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张氏兄弟从安溪引进纯种的铁观音茶,在木栅樟湖山种植,相传为今日木栅铁观音之始。
政府开始推广种茶。乌龙茶不再受美国市场青睐而滞销,导致包种茶的兴起。华人茶商李春生、台湾茶商林维源兴起,以及台湾的茶商团体兴起而突破台湾茶叶为洋人所主导的局面。
日治时期这时期的台湾茶品种除了原本从福建省传入的以外,又经过日本人历年的试验,最后选出青心乌龙、青心大有、大叶乌龙与硬枝红心等四大品种作奖励推广种植。日本人并大力推广红茶的种植。
二战时期因战争爆发,粮食与劳力皆极缺,除部分茶园改种粮食作物以外,原本投注在茶园的农村人力也移转到其他方面,致使台湾茶产业极度萎缩,几乎减产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国民政府时期随着台湾经济起飞,人们对于生活与饮食有了新的追求,于是各地茶艺馆纷纷成立,成为人们游憩生活里重要的品茗空间。
此时期振兴了绿茶的生产,复原茶种、改良茶种、改进各种制茶法、茶产品多元化、推广茶区。使得原本以外销为主的台湾茶业转为以内销为主,使得停滞不前的茶业再次复苏。
台湾舞茶道的基本介绍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