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母亲的感人散文

发布时间:2017-02-11 15:33

母亲是冬日里的微微阳光,当你寒冷绝望时,温暖的抚慰和照耀使你暖入心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母亲的感人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写母亲的感人散文

描写母亲的感人散文:五月,母亲复活的季节

又一年的母亲节到了。每年的母亲节,都想写点儿什么,但母亲已经去世二十四年之久了,对于母亲的记忆,最深的不是她对我们的那份慈母情怀——母爱早已化成点滴渗进我们的血肉;倒是他与父亲的感情,让我常常忆起,成为我最伤感的悼念。

母亲年轻时很漂亮,虽然整天穿的是破衣烂裳,但十分整洁,所以掩饰不住那份天然的美。母亲在嫁给父亲之前,是结过一次婚的。那段婚姻不到一年便以她的前夫因病去世而结束了。那个时候母亲才22岁。值得庆幸的是,母亲前夫家的人都是心地慈善的人,没有嫌弃她这个已经成了多余的人。

那个时候,父亲在县上工作被同事告了黑状,丢了工作窝回老家,加上“反革命”这罪名,让英俊的父亲直到30岁都没有哪个女孩敢嫁给他。1967年,经过媒人牵线,父亲和给前夫守满三年孝期的母亲走到了一起。

在我们那个封闭的村子,“反革命”的帽子只是让人可怕,却不可笑,而找了个二婚女人做妻子,就是丢面子的事了。可是父亲对能娶到母亲,很是心满意足。当时我的爷爷对父亲娶一个二婚女人也有微词,许多年后,父亲对母亲说:“孩子他爷爷怎么也没想到,我娶到的是方圆几十里最俊俏最贤惠的媳妇。”母亲微红着脸拧他一下,父亲顺势握住她的手,在那布满皱纹的手背上轻轻地拍起来。

有一阵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因为在柏林电影节上捷报频传,被我记住了。第二年的清明节,我专门去找来看,看后哭得一塌糊涂。电影里的情节再感人也是虚构的,可我的父母却有许多真实的故事,让我回忆起来总会感动得无法抑制眼泪。

在父辈存活的四姊妹中,父亲是唯一的男丁,一直得到爷爷的偏爱。那时还是集体挣工分,我们五姐弟陆续出生,给父母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我们的幼年得到了爷爷不少照顾。爷爷九十三岁高龄去世时,母亲哭得非常伤心,她的哭词清楚地表达了感谢爷爷照顾我们五姐弟的血浓真情,让前来奔丧的亲友无不泣然动容。

母亲完全是累出病的。一家八口人的口腹需求,就让父母够累了,可是母亲坚持让我们上学,有一段时间,我们姐弟五人全部都是对家庭活计毫无帮助的学生。在我们那个近两千人的村子,同龄人当中很多连学堂门槛都没进过,全家人都是初中文化以上的,只有我们一家。

1986年左右,母亲已病得很严重了,这年父亲的问题得到解决,他的工作虽未得到恢复,但得到了将近两万元的工资补偿。父亲强拉着母亲去湖南的吉首医院做检查,结果出来,是癌症。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母亲的病情得到缓解,又心疼钱来,死活要回家。那几年,父亲几乎常年就在照顾她吃药、打针。每到过年,一家人围坐在一块时,我注意到,母亲不像往日那样满脸慈爱地注视着她嘻笑打闹的孩子们,而总是安祥地看着在灶旁忙碌着的父亲,灶上正煨着母亲要喝的中药。父亲弓着身子,不时揉一揉被柴烟熏着了的眼睛,转过头看一看母亲,傻傻地一笑,点一点头。母亲那铺满皱纹的脸上,就会浮上一小片红晕。

1989年秋天,母亲的病再一次发作。这时家里已经没什么钱了,父亲向银行贷了款,准备送母亲去医院,走到半路,母亲怎么也不肯去医院了。她可能是感觉到生命已经走到尽头了,我们那里的风俗,人在外面去世,是不能回家的,她不想让自己的亡魂无家可归。

父亲只好依从。在回家的路上,走不上一百米,父亲便会叫帮忙的邻居把担架放下来,看一看母亲,伸出手指在母亲的鼻翼下探一探,确定有气息,再请邻居抬起担架往回走。

母亲终是没能回到家就去世了。当担架又一次放下来,父亲的手指刚探到母亲的鼻翼下,母亲突然睁开眼睛,满脸依恋地看了一眼父亲,叹了口气,极不情愿地闭上了双眼。父亲叫了好几声,都没见回应,便把手指又伸过去,一片冰凉,什么都没有了。父亲一下泪流满面……

描写母亲的感人散文:母亲的旧布带

5年前的一天,他正在镇中学给学生上课,突然接到县城民警打来的电话,说他的母亲神志不清,找不到回家的路。

他心头立即一沉,下课后直奔县城,从派出所领回母亲时,母亲竟问他:“你是谁?”他顿时泪水哗然:“娘,我是您的儿子啊!”经医生诊断,他才得知,一向健朗的母亲竟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时年32岁的他,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他周一到周五都住在镇中学,周末才回到县城的家——一套两室的出租屋,他和妻子、年仅2岁的儿子住一间,60多岁的母亲和90岁的奶奶住另一间……

母亲突然病重,谁来照顾?他想来想去,只有自己。因为他的姐姐远嫁外地,妹妹也在他乡打工,妻子是县城一家幼儿园的临时工,每天还要照顾幼儿和老奶奶。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带着母亲去上班!

但有个问题让他头痛:从县城到镇中学有30多公里,骑电动车要一个多小时,而老年痴呆的母亲就像不懂事的孩子,坐车一点都不“安分”,无法像正常人载着她走。当他看着妻子背儿子时,想到了把母亲“绑”在自己背上。他赶紧从家中箱底翻出了一根旧布带——

这是一根2米多长、已有30多年历史的蓝色粗布背带,上面曾浸透着母亲的汗水,以及他们姐弟仨的泪水甚至尿液。他们长大后,这布带就被母亲珍藏起来,因为质量太好了,母亲一直舍不得丢。

第二天清晨,他早早地起来,拿着布带,然后背上母亲坐在电动车上,他将布带围绕着自己和母亲转了两圈,再在腰间打了个蝴蝶结,他和母亲紧紧挨着,那根又粗又长的布带就这样将他们拴在一起。

天空飘着雨,他穿上大雨衣,让母亲趴在他背上,淋不着丁点雨。

车子启动了。母亲突然问:“你要带我去哪?”他说:“妈,我带您去上班。”母亲竟说:“我又不要上班,我就在家。”“不是你上班,是我上班,你在家,我怕你又出去走丢啊……”

他“哄”了良久,母亲才同意走。他迎着风雨出发了,一路上走走停停,生怕母亲受风着凉。

当他赶到学校,老师和学生见他背上“绑”着老母亲时,十分惊讶。很快,师生们又深深感动,纷纷帮忙,他把母亲扶进了自己宿舍。

自那以后,他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度过的:凌晨1点,叫醒母亲上厕所;5点半,再次上厕所;6点,陪学生早读;7点左右,给妈妈喂早饭、梳头;8点,去上课;几乎每个课间,他都会赶回宿舍看看母亲;傍晚他要陪母亲散步,直到晚上10点,服侍母亲躺下睡觉,他才挑灯自修、备课……

每到周五下班后,他就又“绑”好母亲,骑车回到县城。但周末他从未休息过,因为家里有两个老人和一个孩子,他得抢着做家务。

由于母亲病情越来越严重,大小便失禁,他经常要在下班后洗裤子洗床单,有时天气不好,他只能将床单放在电热器上烤干,结果他身上也总是有股怪怪的味道,一进教室,不少学生都忍不住捏住鼻子。

更糟糕的是,母亲常常认不出儿子,吃饭不能自理,情绪也越来越不稳定;有时会和他“吵架”,甚至会把自己的衣服撕烂,然后塞到马桶里导致下水道堵塞;母亲呆在屋里也很不安稳,常出现破坏行为,比如拍窗户。每当发生类似的“怪事”时,学生们便好奇地围观。

给学校和学生添了这么多麻烦,他很愧疚。好在学校领导体谅他的难处,后来给老人安排了一间单独的房间。他也唯有狠了狠心,和母亲分开住。但他每天依然无微不至地喂母亲吃饭、哄她睡觉……

尽管照顾母亲很辛苦,但他工作丝毫未懈怠,教学质量并没有下降,他教的两个班,语文成绩一直蝉联当地联考的第一名。

由于长期操劳,经常熬夜,他憔悴不少,妻子不止一次心疼地劝他:“还是把妈送到养老院去吧。”但他都没同意,一是他舍不得离开母亲,因为他觉得养老院照顾得肯定没自己细心,二是养老院每个月要1800元,他每月工资只有3000元,根本负担不起。

曾有人要捐助他,但他都婉拒了。有好心人送了不少衣物,他也都给了学校的贫困生,他说:“相比起这些孩子,我家的情况还不算太糟。”还有一次,有人送他一根花花绿绿、款式新潮的背带,他也推辞了,说:“这种太扎眼,我还是用我妈这根,结实啊。”

这些都是他的心里话。因为母亲的布带,不仅把他背大了,更养育了他勤奋、质朴、踏实、感恩的精神——

他8岁那年,父亲因车祸去世。父亲出殡那天,见奶奶号啕痛哭,他懂事地拉着奶奶的手,含泪安慰道:“奶奶,您放心,等我长大了,我一定会养你的。”

这句话让所有在场的亲戚邻居都抹起了眼泪。但这并不是一句空话。他长大后,确实一直赡养着自己的老奶奶。

不久,他的母亲改嫁到外地,他和姐姐、妹妹,也只能跟随着。但生活更加艰难,因为算上继父的两个孩子,总共有7口人。每天看着母亲起早贪黑地干活,还常常因为操劳过度而晕倒,他都默默哭泣。

由于生活苦,母亲对他的学习要求极严。读小学时,每天天刚亮,他就被母亲叫醒起床读书。正因此,他才成了大学生。

几年后,母亲因家庭矛盾离异。他和母亲、姐姐、妹妹,只好又回到了奶奶家中。他师范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在县城租房结了婚,有了孩子,然后将母亲和奶奶都带在身边,希望让她们享福……

可他万万没想到,母亲竟会患上老年痴呆症!母亲怎么会得这种病呢?他觉得唯一的解释就是:母亲这一生太苦,她把儿女培养得个个明事理、成家了,自己却“糊涂”了。但在他心里,母亲的这种“糊涂”不是病,而是她的思想太累了,需要休息。

母亲的遭遇,让他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生的沧桑。他没有理由不对母亲好,尤其是母亲患病后,他常常把自己和母亲“绑”在一起时,这种感觉和信念更加强烈。他发过誓,这辈子他都不会丢下母亲!

几年来,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风雨霜雪,人们都会看到他骑着电动车,身后“绑”着他满头白发的母亲。渐渐地,乡亲们口口相传,当地父母教育孩子,或孩子表达对父母的爱,都以他为“榜样”。

他用旧布带“绑”着母亲去上班,完全是被生活所迫,期间苦不堪言。可他又没想到,自己会因此而改变命运——2013年2月,他走进了中央电视台,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评委如此评价他:“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来背着你。长大了,这根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他总感觉这份荣誉来得有些不可思议:每个人都有向父母尽孝的本分,自己所做的,只不过是一个儿子孝顺母亲、世间最普通的事儿。

但他真的不愧为我们的楷模。扪心自问,在当今的社会里,能够有多少人,像他那样待母亲这么好?也许我们心里装着父母,却总是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尽孝。他所拥有的品质,正是我们普遍缺失的。

他到底是谁?他叫陈斌强,原在浙江省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教书,现已调到县城实验中学工作。

如今的他,无须再用布带“绑”着母亲去上班了,每天下班后几分钟就能回到家里照顾母亲。吃饭时,他总是坐在小凳子上,先喂饭给母亲吃饱。而妻子则在一旁喂儿子吃饭。可爱的儿子会经常唱起一首他“自创”的歌谣:“妈妈喂儿子,儿子喂妈妈……”

这是一种多么幸福的场景。在万家灯火的中国大地上,还有多少这样动人的故事呢?整天忙碌的现代人啊,你又有没有像陈斌强这样,用亲情的布带,把你和家人“绑”在一起,温暖彼此……

描写母亲的感人散文:母亲啊母亲

梦里,满身的皱褶和一头白发,总是碰触我心底的柔软,扯痛敏感的神经。思念,一触即发。由此执笔,对母亲的牵挂源源不断的涌至笔尖... ...父亲走了,并且带走母亲眼眸里闪烁的阳光。那日渐浑浊的眼神,显得空洞寂寥,灼痛我的心。这种灼痛感,随着母亲年老体衰,日益剧增。

听说母亲年轻时,漂亮贤惠。虽一字不识,却有一双巧手,做一手好针线。农闲之余,给张家做件衣服,李家做件裤子,总是挑灯熬夜,挣点额外的收入,贴补家用。即使在国家最艰苦的年月,母亲依旧让我们穿的暖、吃的饱。我的兄弟姐妹,在同村,同龄人中相比较,日子过得富裕快乐。母亲性情温和,是内柔外刚那种。骨子里始终流露着古训,足不出户,相夫教子。甘为淑女贤妻,却也懂得给男人二分情调,三分面子,五分付出的内涵。母亲以女性特有的柔韧,在瘦小的肩上,担负起生活的艰辛。和每一位普通的少女一样,憧憬美好的未来,同父亲创造一个爱巢。以自己理解的方式,为我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缔造一个充满阳光的未来... ...父亲酒后时常感慨,今生何其有幸,竟遇如此能干贤惠女子,任劳任怨,勤俭持家... ...母亲的观念就是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庭。百善孝为先,首先懂得孝敬老人,其次疼爱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爱惜敬重丈夫... ...母亲对爷爷奶奶自始至终,尽善尽孝,这也是值得父亲欣慰的事。对我们姊妹几个很疼爱,但不放纵溺爱。在教育上,尤其从思想根本入手。虽不让我们背弟子规和三字经,却始终教育我们,做人要厚道、宽容、也要有爱心,懂得感恩... ...记得小时候,哥哥和小朋友打架,看到小朋友的父母找来论理,母亲总是责骂哥哥,并向他们道歉。为此,哥哥有一段时间,对母亲的做法很不满,理解为胆小。可母亲认为,孩子之间玩耍,难免磕碰,没有谁对谁错之理。不能让孩子洒水,滑到大人。还是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由于母亲的这种谦逊的处世之道,在村里,落了个大好人。也由于母亲的这种性情,让我们耳濡目染,远离了那种争强好胜的个性... ...别看母亲身体单薄,却很能吃苦。父亲常年在外,家里只有母亲支撑。除了照顾我们姊妹几个,还要照顾上了年岁的爷爷奶奶。母亲忙完了地里,就忙家里。两点一线,日子再辛苦,也不让哥哥姐姐退学。有付出就有收获,母亲额头的汗珠,变成了碧绿的海洋。微风掀起的麦浪,舒展母亲紧缩的眉头。哥哥考上了大学,母亲欣慰地笑了。当时,母亲的笑,像极了麦田里的花。头顶飘过的光阴,悄悄窃取了母亲秀发的乌泽,满头的银丝满含着对我们的期望和祝福。

世上只有妈妈好,几乎每个人都会唱两句。这种爱,每个人都有深切的体会。母爱是伟大的,在这种爱里,蕴藏着无限的力量,可以说是无法理解的。我七岁那年,和母亲走在街上。忽然,一条狼狗向我们迎面扑来,一跃,掠过母亲的头顶。我吓得哇哇大哭,母亲急忙把我拉在身后,赤手空拳和狼狗搏斗。因为是午后,人们都在家里休息。街上没有一个人路过,母亲和狗将近决战了十几分钟,也许狼狗被母亲的眼神吓住了,尽然汪汪地叫着走了。我吓得哭喊着嗓子都哑了,但身上没有一处受伤。母亲累了,也受伤了。看到大哭的我,顾不上自己血淋淋的手指,急忙把我拉在怀里,查找我有没有受伤,并且安慰我,不怕不怕... ...天下的母亲都一样,对子女的爱是与生俱来的,无私的,不要求回报,我的母亲也不列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蕴藏着深沉的爱,无私的情。一句句看似唠叨的话语,捂暖备受寒冷的心,及时拯救脱离轨道的灵魂。时常拍打孩儿身上的灰尘,漂洗污渍,几万次的叮咛,天冷多加衣,走路多小心。是否饿了,是否渴了,是否冷了,是否病了,是否烦了... ...这些看似很平常的事,却揪着母亲一辈子的心,无论我们走到哪儿,依旧走不出母亲挂念担心的眼神... ...

我们长大了,离开母亲的庇护,走出了那个村子。可母亲依旧守候在老屋,过着寂寥辛苦的日子。总是倚在村口,时常凝望着对面那座矮矮的小山,眼眶里浸满了泪水,就像吴刚酿的槐花酒。我知道,那是母亲离不开父亲。怕走出这个村子,父亲显得孤独。为此,我常在梦里,看到老屋一天比一天破旧,母亲的咳嗽一天比一天加剧。那浓浓的草药味,时常揪着我的心... ...我对母亲的思念把心塞得鼓鼓的。对此,我以文字的形式抒发母亲对我的爱,还有我对母亲浓浓的思念。

念着遥远的母亲,只能将深深的思念寄托于文字,浓浓的血脉之情从笔尖流淌。月光一掠过湿湿的影子,我就知道母亲想我了。柔和的星光犹如母亲慈祥的眼神,多么温暖,多么寂寥。母亲的一切,记忆总是从夜的心海里挖掘。三寸金莲,踩痛夜的呼吸,薄薄的影子贴近地面,瘦小的脊梁撑起整个田野。日渐消瘦的手指,一次又一次摇响——关于辘轳和水井的歌谣。母亲的秀发让岁月漂白,额头沉淀着生活的沧桑。母亲用佝偻的背影将时光熬成麦穗,任我把收割的镰刀,落在母亲的身上。

如今,我就像母亲放飞的鸽子,离开了村庄。我从南方走到北方,依旧走不出母亲的目光。掬一捧思念,叠加汇成小溪,流淌在月的臂弯。我不知该用怎样的诗句,来赞美母亲。我只知道,母亲就是黑夜里的明灯,给了我希望;白昼里的太阳,给了我阳光。

描写母亲的感人散文相关文章:

1.关于妈妈感动的散文

2.关于母亲的抒情散文

3.关于母亲经典散文

4.描写母爱的抒情散文

5.感人亲情散文

6.关于感动的抒情散文

描写母亲的感人散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