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韩国申遗成功

发布时间:2016-12-02 12:39

很多人有疑问,不是说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为什么韩国的都说端午节是韩国的呢,而且韩国还申遗成功了。为了解答大家的疑虑,小编为大家收集了许多资料,以便大家了解端午节的中韩之争。

韩国的端午节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这毋庸置疑。中国学界关于端午节由来的解释很多,普通人所熟悉的就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今天的端午节似乎只剩下吃粽子和电视里闪过的龙舟比赛的画面。依稀记得小时候的端午节有趣得多,缝香囊、挂菖蒲和艾草、吃咸鸭蛋,翻翻书本,端午节好像还有很多其他传统活动,可惜这些习俗都已经尘封太久了。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阴历纪年法连同节气和很多节日都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周边国家。韩国的书本上在解释这些文化时也经常指出“是中日韩等国家共同拥有的”,大多数韩国人心中明白这些文化的发源地就是中国。端午节也是如此,韩国江陵市端午节文化院的网站上也特意标明“端午节是中日韩三国共同的节日”,还详细介绍了朝鲜、中国与日本过端午节的不同习俗。但是韩国人认为韩国江陵的“端午祭”有自己独创的文化内容,而且对保存韩国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这是他们将“江陵端午祭”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依据。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性的民间祭祀活动,虽然也用“端午”这个名称,但活动的内容与我们国家的端午节习俗和端午节涵义完全不同。所谓彼“端午”非此“端午”也。

韩国的端午祭祀期从为阴历四月初五持续到到五月初七,所谓“江陵端午祭”是指在韩国江原道江陵市举办的以端午祭祀为内容的重要民俗活动,它是这个期间的一次大型的民众文化活动。“江陵端午祭”是政府组织的,有专门的江陵端午祭组织委员会。这个节期从6月13日到17日,其中包括各种娱乐活动和仪式活动。比如荡秋千、摔跤、绘画、歌舞表演、做传统打糕等,此外还有来自外国的各种艺术表演。在节日广场上,一个表演场地连着另一个表演场地,人们尽情享受各种娱乐。而在河对岸,则是火热的商品集市,卖服装、用具、食品的摊位,挤满整条街。

江陵端午祭的文化基础是韩国的传统信仰,其中萨满教(韩国称巫教)信仰是最突出的特点。现在这个节日的仪式表演主要有三类:祭祀仪式表演、巫堂(萨满)表演、面具戏剧表演。它们是最鲜明的,也是被广泛接受的江陵端午节祭祀活动的文化特征。这个活动从山神祭祀开始,以驱赶魔鬼的活动结束,其中还有各式各样的仪式活动,如有萨满表演的山神祭祀。山神祭祀结束时,参与者要在江陵举着牌匾和作为神灵栖息的树游行。五月初七晚上有送神仪式和驱鬼,其中牌匾、纸花都被烧掉,送往神灵居住的地方。人们向神灵鞠躬,向他们祈祷富有和运气。这些活动是在不断吸收民间传说、佛教和儒家因素下积累而成的。江陵端午祭的核心是巫堂祭祀,它主要为巫舞表演,韩国学者认为,这些表演是把民间传说带入现实世界的一个渠道。

江陵端午节祭祀是一个充满地方特色的节日活动,这一点仅从萨满祭祀仪式同其他地区此类文化现象的比较上,就可见一斑。在江陵端午祭的萨满(韩国称巫堂)祭祀仪式中,这里的萨满与汉城、仁川的很不同。其一,供祀方式不同。这里只有神灵牌位,上写大关岭国师城隍之神位、大关岭国师女城隍之神位。神位上其余的部分就是鲜花。而汉城、仁川地区没有神位,都是神灵画像,鲜花也不摆放在神灵位置上。其二,仪式形式不同。汉城、仁川的仪式是降神形式,每个表演者都有萨满祭祀对象前来附体于祭祀者的各种表演。这里的萨满一般不降神,只是表演歌舞。有的甚至就是唱传统民歌。其三,服装不一样。在这里一般的萨满由于不降神,并不经常换服装。在汉城、仁川的萨满,换服装就等于更换神灵身份一样,换言之,神灵不同是通过服装替换来表现的。在江陵基本没有了这个形式,服装基本不变。同时这里的萨满还头戴白花,表示巫女的身份。其四,主要萨满的巫术技术不一样。江陵端午祭的主要萨满降神时是用嘴咬盆,盆是在一个装着神具的架子中央。因此整个架子都被她咬起,力量很大。然后帮手们从架子中撤出盆,萨满仍旧咬着它不放。一个巫女与她对唱,反复询问各种事情。表演昏迷状态的萨满应答着,观众不断往她叼着的盆中送钱,祈祷。这是整个仪式最热闹的情景。而汉城、仁川的萨满有踩铡刀表演,这里没有此类表演。其五,观众祈求萨满帮助的形式不一样。汉城、仁川的观众是交钱上香、叩头;这里是交钱烧纸。萨满把燃火的纸片上扬,最后变成灰片高高飞扬,以示吉祥。

端午节韩国申遗成功

中韩文化之争

“江陵端午祭”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传到中国,很多人误认为韩国把“端午节”作为韩国人创造的传统节日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感到难以接受。最近笔者为研究人们对韩国的看法而进行了大量访谈,很多年轻人都谈到“端午节事件”是导致他们厌烦韩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当他们明白了“端午节”和“端午祭”的区别之后,其中很多人表示既然有这样的差别,韩国的做法可以理解。大多数被访者都认为中国不应该因此责备韩国人,反而应该反省自身,学习韩国重视传统文化的做法。

2005年年底,中国也开始对文化遗产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和登记,并把6月的第2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笔者所访谈的被访者们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个进步,之所以有这样的进步,可能也是因为“江陵端午祭”给我们上了一课。

然而中国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消息在韩国媒体上又引起了一波骚动。有韩国报纸小心翼翼地推测,如果中国把传统节日都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来报复韩国的话,韩国的国民可能会感到难以接受。如果这场“传统文化战争”打响,又会成为影响中韩关系的棘手难题。

文化交流本来是美谈,文化同宗原本应该使我们感到更亲近,然而一个“原创与专利权”的问题突然横在中韩之间。文化不同于实物产品,在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总是流动的,流到不同的环境中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尤其是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流入韩国、日本等地已经有千年历史,各个国家甚至相同国家的不同地区在传承这些文化的时候都进行了修改和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哪个国家能够证实其具有独创性的文化,那么在其申请“专利”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不给予承认。世界教科文组织在审核世界文化遗产时有“独创性”的准则,笔者的访谈发现大部分被访者们都同意这一原则,中国人的这一态度可能是那些预测“中韩文化战争”的韩国人没有料想到的。另外,既然是几个国家共同传承和发展的文化,我们何不作为共同的主人继续传承、交流和发展下去?

如果这样想来,要解决中韩之间“传统文化原创之争”,重要的是两国人民之间能够对上述原则达成共识,互相理解和包容。话说起来简单,但可能做起来并不轻松。听说今年的“江陵端午祭”邀请中国的学者参加,以促进我们彼此之间的了解。这种努力对中韩关系非常有益,可惜我们做得还不够多。有了“端午节”的教训,希望我们文化交流的道路越走越成熟。

端午节韩国申遗成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