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里的太极和太极拳原解
太极拳为武术拳种之一,是华夏民族值得骄傲的宝贵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作为东方武术文化的一块瑰宝,它不但荟萃了中华传统武术和中国古老哲学、医学、兵法、美学、运动学的精髓,而且融技击、强体、医身、益智、养生健身、陶冶情操于一体,通过练拳者长期习技、研理,潜移默化,达到美与善的高度统一,外在与内涵的高度统一。下面是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拳里的太极和太极拳原解。
拳里的太极
太极的「极」,南宋朱熹解为「至极」,他说:「太极者,如屋之有极」。我们一般也作此解,如以地球至北的一点为北极。「太极」虽始见于《庄子》,其实「太极」一词,到宋代才开始流行。北宋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祖,首言「太极。他的《太极图说》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太极」即「阴阳动静一体」。王宗岳继承周敦颐的理论,故《太极拳论》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如「极」作「至极」解,那么「至极」如何与「阴阳动静一体」相关呢?令人费解!我们尝试放弃朱熹所注,再看看其它解释。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说:「盖极者,中也」,陆九渊以「中」为「极」。「太」即「大」,故「太极」即「大中」。以「大中」为「太极」,「阴阳一体」即「大中」,便容易理解得多,即「分阴分阳而不失其中」也。「中」即「阴阳分而不分」。「分」因「阴阳」,「不分」因「一体」。 「大中」即「太极」,故太极拳要求「中正」。阴阳的「中」,不是静态,而是动态变化的,是「有前即有后,有上即有下,有左即有右」的,祗要每动都对称平衡,所动皆「中」,便是「太极」。螺旋开张是对称平衡的,是「中」;螺旋收合也是平衡的「中」,螺旋开合即「八门五步十三势」,故「十三势」又名「太极拳」。称之为「大中拳」,也无不可。
拳里的太极和太极拳原解
太极拳原解
太极拳者,权也,所以权物而知其轻重者也。然其理实根乎太极,而其用不遗 乎两拳。且人之一身,浑身上下都是太极,即浑身上下都是拳,不得以一拳目 拳也。其枢在一心,心主乎敬,又主乎静;能敬而静,自葆虚灵;天君有宰, 百骸听命。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百会、中极,一体管键。初学用功,先求伏应,来脉转关,一气相生,手眼为 活,不可妄动。其为气也,至大至刚,直养无害,充塞天地,配义与道,端由 集义,浑灏流行,自然一气。轻如杨花,坚如金石,虎威比猛,鹰扬比疾。行 同乎水流,止伴乎山立。进为人所不及知,退亦人所莫名速。理精法密,条理 缕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中和元气,随 意所之,意之所向,全神贯注。变化犹龙,人莫能测,运用在心,此是真诀。 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内以修身,外以制敌。临时制宜,只因素裕。不即不离, 不沾不脱,接骨斗笋,细心揣摩,真积力久,升堂入室。
拳里的太极和太极拳原解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