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词“打”义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对“打”义历时发展的梳理,并结合比较1978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第一版),2005年版(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打”字开头新增词条变化,分析了从1978年至今以“打”开头的词条发展的规律:一是在打的基本义“锤击”的基础上,通过短语固化成词;一是利用“打”义的泛化产生新词。
关键词:打 短语固化 词义泛化
一、关于“打”字
动词“打”是汉语中引申义最多、最复杂的一个词,也是最受学者们重视的一个词,远可溯至欧阳修,近可追至刘半农、符淮青、胡明扬、俞敏等老先生。他们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论述。
在关于“打”字的研究中,欧阳修在《归田录》卷二中有记载:“今世俗言语之讹,而举世君子小人皆同其谬者,唯‘打’字耳。其义本谓考击,故人相殴,以物相击,皆谓之打,而工造金银器,亦谓之打,可矣,盖有锤击之义也。至于造船车曰打船、打车,网鱼曰打鱼,汲水曰打水,役夫晌饭曰打饭,兵士给衣粮曰打衣粮,从者执伞曰打伞……语皆如此:触事皆谓之打。”[1]
刘半农先生曾撰《打雅》一文,罗列了101个“打”字义,称其为“意义含混的‘混蛋字’”。胡明扬先生《说“打”》一文把“打”的动词义分析为“捶击、攻战、挥动手臂、虚化的动词”四大类98义。符淮清先生《“打”义分析》一文归为29义,朱星《汉语词义简析》把“打”从多义词中划分出来,特称之为“泛义词”,俞敏《“打”雅》一文析为七大类32义。另外,“《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收单字1万多个,单字义项在十个以上的有25个,其中24个字的义项在10~20个之间,而‘打’义项为24个,排名第一。”可见,“打”确实是一个多义动词之最,不但本身意义众多,学者们对其分析的结果也是众说纷纭。
二、“打”义的发展史。
“‘打’是后汉时期出现的一个新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广雅》,《释诂三》‘打,击也’。又《释言》:‘打,棓也’”。
胡明扬在《说“打”》中提到:“现存文献最早出现‘打’字的是东汉王延寿的《梦赋》:撞纵目,打三颅。”另外,胡明扬还总结到:“根据手头材料来看,‘打’的使用从东汉至初唐含义比较单纯,基本上只是‘捶击’的意思。唐以后,特别是在几代汉语白话着作中‘打’字的用法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远在宋代就已经成为一个无往而不用的常用动词,并且今天的各种用法已经基本具备。”
祝建军在《“打V”之“打”的语法化探析》中,从历时的角度运用大量的古文献例句,详细地总结了“打”义的发展史。结合祝建军的论述,笔者认为“打”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词义单纯阶段
正如胡明扬所说,中古时期“打”的含义还比较单纯,基本上都是“捶击”义,或者是与“捶击”相关的意义。也正如祝建军所说,“(用手或器物)撞击(物体)是‘打’的基本义,也是‘打’有文献可查的原始义,那时‘打’的词义还比较实在,是一个动作动词,此动作是由具备活动能力的物或生命体(主要是人)来发出的。”(祝建军,2004)
(二)词义引申阶段
中古后以及隋唐五代时期,“打”的组合能力增强,搭配对象范围扩大,随之词义有了一定的引申和变化,应用也就更趋灵活。像进行某种游戏、捕猎、收获、汲取等意义都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但此时“打”的意义还比较具体,如果仔细分析,就可以找出由“锤击”义引申的脉络。
(三)词义抽象、泛化阶段
“打”的使用从唐代开始逐渐泛化、抽象化,至宋元时期,无论是在类型上还是在数量上,它的广义用法都极为普遍。如果仅根据组合和语境定立义项,很难把它们归纳为简明的几个义项。因为此时“打”的意义逐渐获得了语境中“制作,使……产生”的意味,有些因经常使用而愈来愈突出,逐渐成为一个新的义位。而此时的义位已与打的本义相去甚远。宋元以后,“打”义向着泛化的道路越走越远,最后甚至被人称为“动词前缀”,王力将“打”称之为“动词的记号”。
三、从《现汉》具体实例看“打”义发展
本文结合前人分析,梳理了“打”义的发展史,并将1978版和2005最新版《现汉》“打”字开头词语进行对照,着重分析新增的以“打”字开头的词条,以观察动词“打”字意义的历时发展特点及1978年以来以“打”字开头的词汇的发展规律。
(一)由《现代汉语词典》看“打”字开头的词汇的变化
笔者对1978年版和2005年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进行了比较,发现2005版《现汉》中有49个词条是1978版中所没有的,所以笔者对这46个词(去掉“打开天窗说亮话”“打破沙锅问到底”“打肿脸充胖子”三个熟语)中的“打”义进行了分析,以探求近三十年来“打”义的发展。这46条词语统计
打白条 打板子 打表 打叉 打场子 打车 打冲锋 打憷 打的 打点滴 打斗 打嘟噜 打非 打工 打钩 打拐 打官腔 打光棍儿 打棍子 打鼾 打寒噤 打寒战 打寒颤 打黑 打呼噜 打卡 打假 打垮 打雷 打闹 打蔫儿 打扒 打拼 打平手 打情骂俏 打闪 打私 打探 打下手 打先锋 打压 打哑谜 打印机 打预防针 打照面儿 打折
(二)46个“打”词分类
1.“锤击”或与“捶击”直接相关
打板子 打棍子 打斗 打闹 打非 打黑 打拐 打扒 打私 打假 打垮 打压
根据“打”的后接成分又可以分为:
(1)打+名词
打板子 打棍子
这两个词,“打”后面接的是“打”所用的工具。
(2)打+动词
打斗 打闹 打压 打垮
这四个词中,“打斗、打闹、打压”为并列式结构,“打垮”为动补式结构。
(3)在“打非、打黑、打拐、打扒、打私、打假”这一系列词中,“打”是“打击”义,“非、黑、拐、扒、私、假”分别指代制作出售非法出版物、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拐卖人口、盗窃财产、走私贩私、制造出售假冒伪劣商品。
2.与“捶击”义间接相关
(1)在拓印过程中捶击:填写或书写
打白条 打叉 打钩 打印机
(2)捶击使之损伤、破碎或死亡:雷电、海浪、雨水等自然力量袭击
打闪 打雷
(3)捶击使射出:注射
打点滴 打预防针
在这一类词条中,除了“打印机”中“打”和“印”是并列关系外,“印”为动词,其余的都是“打”+名词。根据后接名词的性质、用途可将这7个词具体分析
a.受事宾语 打白条
b.工具宾语 打预防针
c.方式宾语 打点滴
d.结果宾语 打叉 打钩 打雷 打闪
3.“打”义泛化、抽象
打冲锋 打憷 打呼噜 打嘟噜 打鼾 打寒噤 打寒战 打寒颤 打拼 打蔫儿 打探 打场子 打车 打的 打工 打光棍儿 打卡 打平手 打下手 打先锋 打哑谜 打照面儿 打折
在这一系列词条中,根据“打”的后接成分又可以分为:
(1)打+名词
打呼噜 打嘟噜 打鼾 打寒噤 打寒战 打寒颤 打场子 打车 打的 打工 打光棍儿 打卡 打平手 打下手 打先锋 打哑谜 打照面儿 打折
此时“打”的意义已经泛化,几乎成为“万能词”,“打”的意义的确定必须靠它后面的宾语,因此,词典当中对“打”的每个义项的解释也只能更加概括。
(2)打+动词/形容词
打冲锋 打憷 打拼 打探 打蔫儿
“打”后加动词/形容词,可以将其泛化概括为两种:
发生义:打蔫儿(指“蔫儿”的状态发生)
泛指:打冲锋 打憷 打拼 打探
在这几个词中,“打”的意义几乎已经语法化了,整个词更强调的是“冲锋”“憷”“拼”“探”的意思。
根据上述统计,列表如下(n:名词;v:动词;a:形容词):
“打”义
打+n/v/a 锤击或与捶击直接相关的 与“捶击”义间接相关的 “打”的泛化抽象
打+n 9 6 20
打+v 4 2 4
打+a 1
总计 13 8 25
在对“打”进行打+n、打+v、打+a的分类时,有一类词,就是上文所提过的:“打非 打黑 打拐 打扒 打私 打假”,这一系列词中,抛开词义,“打”后面跟着形容词或动词,但实际上这些“非、黑、拐、扒、私、假”指代的都是特定的违法行为,所以在这里都把其看作为“打”+n。
从上表可以发现:在这46个词中,因“打”的泛化义而产生的词有20个,占54.3%,近三十年来,“打”仍是朝着泛化、抽象的方向发展着;另外,在这46个词中,35个由“打+n”构成,占总数的76%,可以说,以“打”字开头的词的最活跃的是“打”+n的格式。
纵观这46个词条,“打”义的发展大致沿这两条路:
一是包含“打”字的短语固化成词,如“打非、打黑、打拐、打扒、打私、打假”。这些词在“打”的基本义“锤击”的基础上产生,由短语固化成词。
二是利用“打”义的泛化产生新词,如:上面所说的“打的”这个词语,为什么会选用“打”这个词而不选用别的词,原因有两个:①“打的”本源自粤方言“搭的士”,“打”与“搭”音近。②这也是由“打”义的泛化所决定的。“打”义的泛化与“打”在语音上的特点决定了打可以与“的士”结合,从而产生相应的意义。“打”的这个特点是打义如此活跃,如此变化多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2005版《现汉》“打”字词条中所记录的1978版《现汉》所没有的46个词条的分析,发现“打”义在近三十年基本上按照两条路线发展:一是在本义“锤击”的基础上,通过短语固化成词;一是利用“打”义的泛化产生新词的规律。把握了这两条,对千变万化的“打”字开头的词条就有了大致的把握。明确“打”义的发展趋势,对于有关“打”字的新词的规律新语的预测,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注 释:
[1][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曹先擢.“打”字的语义分析——为庆贺《辞书研究》百期作[J].
辞书研究,1996(6).
张永言,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J].中国语文,
1995(6).
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8.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刘复.半农杂文[M].上海:上海书店印行,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六月.
曹先擢.“打”字的语义分析——为庆贺《辞书研究》百期作
[J].辞书研究,1996,(6).
俞敏.“打”雅[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1).
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张永言,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J].中国语
文,1995,(6).
祝建军.“打V”之“打”的语法化探析[J].古汉语研究,2004,
(3).
[10]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1]陈望道.陈望道文集(第三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浅谈动词“打”义分析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