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业安全论文

发布时间:2017-05-26 21:05

金融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提高金融产业核心竞争力是金融产业安全的核心。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产业安全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金融产业安全论文篇1

试析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网的建设

摘 要:金融行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各金融机构处于严重的恐慌之中,这也促使了各国政府开始重视对金融稳定体系的构建。从金融稳定以及金融安全网的建设出发,对金融稳定的内涵、金融安全网的建设措施进行详尽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促进银行和各个金融主体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增强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应用,提升金融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金融稳定;金融安全网;建设

我国对金融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在尽量减少金融危机爆发对金融业乃至国家经济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提出了金融稳定的问题,这引起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要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安全网的弊端,使其对我国金融经济发挥积极的作用就需要对金融网的建设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一、关于金融稳定的相关分析

(一)金融稳定的含义

不同国家对于金融稳定的含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瑞典中央银行把金融稳定的含义定义为支付体系的有效运行,在此定义中提出,金融稳定的支柱是一种监管框架,其中包含规章与法令的内容,并且结合个体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和违规检查,瑞士中央银行对金融存在的风险可以实时地展开监察,并实行各种危机管理措施。在德意志联邦银行,把金融稳定定义为金融系统处于能够有效执行关键功能的稳定状态,并且可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从这些定义中,我国学者对金融稳定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内容:首先,金融稳定主要是指在金融体系中,能够发挥最大功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指导下,宏观经济可以更加健康地运行,并且货币政策以及经济中的相关财政政策也能发挥更加稳健的效用,在长期金融稳定的干预下,金融环境发生逐步的改善,金融基础设施能够发挥出更加稳定的作用,如果遇到种种外部冲击,那么金融体系在社会中仍然可以有效运行。其次,金融稳定的特点可以从宏观性、动态性以及复杂性几个方面出发进行研究。金融稳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技术以及法律层面进行全方位的协调,然后以此确立投资人、保护人以及经营者的各方面义务、权利等等。

(二)金融稳定的影响因素

1.内在因素。影响金融稳定的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在金融体系中存在一定的脆弱性,此种脆弱性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一方面,从事金融服务的需求者和金融服务供求者之间具有信息的不平衡不对称性;另一方面,很多金融机构处于高负债经营状态中,也属于行业特点。另外,金融机构因为存在信用扩张的现象,在较为强烈的利益动机驱动下会产生一定的风险。简单地讲,金融不稳定的内因可以归结为,信息不对称、高负债经营、过度信用扩张,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基本为金融系统监管不力,处理不及时,最后导致金融不稳定。

2.外在因素。影响金融稳定的外部因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经济基本面改变。经济基本面改变主要是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不断变动引起的经济波动。例如,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变化引起的经济放缓或者衰退,这样市场价格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其次,宏观政策变化。宏观政策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金融不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包含了财政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等内容,从社会特定行业来讲,这些税收政策会引起企业经营业绩的预期,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财务实力有所降低。最后,外部事件冲击引发的金融不稳定。外部事件主要是指国家自然发生的各种灾害、安全恐怖事件以及各种丑闻等,会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例如,在2001年,轰动世界的美国“911事件”,就给美国金融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给美国的股市以及社会信心造成很大的影响,金融市场面临休市的问题。

二、金融安全网建设的措施

(一)审慎监管措施

1.我国审慎监管存在的问题。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了关于国务院提出的金融机构改革方案,在方案中涉及到了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公司等,这些机构的监管职能需要与其他金融机构有所区分,在中央金融工委的支持下,成立监管委员会,由此形成监管审慎体系,也被称为是“一行三会”。在这些监管体制中,有明显的分工和界线区分,这对于有效提升我国的金融稳定监管水平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此种监管机制也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人民银行与其他机构地位平等,仅靠平级的协调难以起到约束的作用。在监管职能被分离以后,人民银行收集到的金融信息与曾经直管机构所获得的信息有非常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信息的完整度、信息的时效性方面。

人民银行在对金融风险进行处理时,需要与监管机构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建立信息交流网络,但是现实工作中却没有建立此种交流方式,只是通过一些临时的信息沟通来获取监管方面的风险信息,这样会造成多种信息的遗漏和损失,给金融风险判断带来失误。其次,银行监管部门缺少信息共享机制。我国只有少部分地区建立了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人民银行和证监会以及保监会一直在强调加强合作,建立监管沟通信息共享机制,但是在实践上并没有突出成效。目前,大量金融集团、金融机构的出现,使过去的金融监管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发展情况,在实行分业监管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重复监管的现象,也有监管的真空地带,这样监管标注就不能在统一战线上,由此给金融风险控制和金融安全留下极大的隐患。

2.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内容以及方向。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在维持现有监管机构的基础上,建立一种伞状的监管模式。具体做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建立起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此委员会主要是促进三会之间的共同合作以及相互协调。从法律层面讲,该委员会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为其只对国务院负责,与中国人民银行之间属于平等关系。该委员会可以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和检查,三会在金融监管委员会的带动下,需要及时地上报各种金融信息,以便于委员会可以做出各种金融安排。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的存在可以解决一些分业监管体制不够流畅的问题,也可以对监管各自为阵,欠缺合作力的现象进行监管。其次,中国人民银行的作用是对货币稳定做出贡献,并不直接参与到监管工作中。在金融信息的使用上,要和金融监管委员会来共同享用信息数据库,由此中央银行在这种状态下就可以获得更多所需要的金融信息,能够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货币政策的相关问题与动向可以通过委员会下达到各个监管部门,然后监管部门根据货币的变化制定出相应的稳定性措施。

(二)最后贷款人制度

1.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含义以及实践情况。

最后贷款人制度主要是让中国银行在恐慌过程中进行自由贷款,并实行惩罚性利率。贷款人能够有能力提供贷款担保。最后贷款人制度主要是避免因为各种恐慌事件的发生造成货币储备的减少,利用有效的措施支撑整个金融体系,并不是对某一个金融机构进行金融风险的关注,但需要注意的是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存在,并不能避免危机现象的发生,而是将这些危机对金融产生的影响进行最小化的缓解。最后贷款人可以为有良好信用记录的银行提供贷款业务,并不是对信用记录不好的银行进行挽救,这样做的目的是将恐慌程度对较好银行的影响降到最低,拯救性贷款应该是利息较高的,并且具有惩罚性。

最后贷款人制度在国外有了一定的实践活动,例如,在英格兰,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需要掌握流动性标准,同时注意对道德风险的防范。在市场面前,中央银行要进行必要的金融干预,充分考虑市场处置方法和市场原则,中央银行建设各项制度以此来维护社会利益,并将其分享到整个金融体系当中。最后贷款人制度指出,个别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也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其的救助,对内容进行保密。英格兰在此方面的实践积极的发挥了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功能,对于一些因为内部管理不善遭受损甚至破产的银行不采取救助措施,他们认为这种风险是个别银行内部所特有的,因此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比较小,所以不予支持。

2.最后贷款人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20世纪末开始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为了保持金融稳定,人民银行对一些金融机构提供了紧急贷款,有效化解了金融危机。这种做法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缺少完善的救助标准。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实行因为缺少完善的执行标准,尤其是对救助对象以及救助时间没有准确的实行标准。例如,我国一些农村基金会的关闭、商业银行的关闭以及信托公司的破产等等都产生了金融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是流动性风险也可能是清偿性风险,但是共同面对的问题都是支付问题,人民银行面对这种状况开始为这些破产机构埋单。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对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网的建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减少金融风险的发生,避免对央行的过度依赖,有效改善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环境,促进银行和各个金融主体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增强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应用,以此提升金融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丁同民,王运慧.构建中原金融安全区的路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7):35-41.

[2] 邹兴军.跨境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及金融安全研究[J].财经界,2015,(6):5-11.

[3] 贺绍奇.众筹融资法律困境与解决思路[J].中国市场,2015,(5):48-53.

[4] 李静雪.中国改革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2):178.

金融产业安全论文篇2

我国金融产业安全现状浅析

【文章摘要】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和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我国加强了对金融安全的研究。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加深,我国金融产业安全现状堪忧。金融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提高金融产业核心竞争力是金融产业安全的核心,采取措施保证金融产业安全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提高金融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工作的重点的核心要求。

【关键词】金融产业;产业安全;金融风险;核心竞争力

0 引言

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国际竞争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保持民族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始终保持着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主体的控制。金融安全是产业安全的核心,如何在发展壮大金融产业中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并存、且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从而提高银行业、保险业的竞争力,以实现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提高资产落实比重的目标,成为关系到金融全局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1 我国金融产业安全的现状

1.1从产业控制力方面看,金融业业出现外资并购

外资并购领域近年向装备制造业、机械、原材料、食品等基础性行业拓展的同时加快对银行业、高科技产业等的投资并购。在金融业方面,目前已有200家外资银行己经开始在我国营业,30多家还开展了人民币试点业务。目前我国已出现了几例外资银行并购案例,花旗银行并购浦发银行、美国银行入股建设银行、高盛投资团入股中国工商银行。

1.2从金融产业竞争力方面看,技术竞争力有所提升,但很多核心技术能依赖或受控于国外

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使我国的金融业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外资入股本国银行业与银行展开了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资金交易、资产管理、公司与投资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员工培训等众多领域内开展合作。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自身弊端,银行审批程序确实存在太多的行政干预,程序手续太繁琐、上市准备周期过长、难度过大等问题。

1.3从产业发展环境方面看,发展环境趋于复杂、金融产业安全面临更多风险

随着中国市场和中国金融的逐步开放,国际金融危机加大了中国金融产业发展的风险。金融风险,指一定量金融资产的预期收入可能在未来时期内遭受损失,从而导致企业或机构发生财务亏损的风险。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

2 我国金融产业风险表现形式

经过30 年的改革和开放实践,计划让位于市场,数量管理让位于价格信号,财政为主让位于金融为主,资源配置方式发生重大转变。金融成为国民收入的主要分配手段,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同时也出现了一个伴生现象:国民经济的各种矛盾,总要集中地反映在金融领域。

2.1 银行对国有企业债权约束欠缺,国有企业拖欠了大量的银行债务,从而造成了银行的大量呆账、坏账。

2.2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没有形成良性的兼并、破产机制,为金融机构带来了高风险。在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为稳定社会,地方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不但使部分企业逃脱银行债务,而且严重破坏了社会信用秩序,给银行的经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2.3国家法律制度不健全,不能对信用缺失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惩治。我国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债权人的利益并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另外,维系与约束银行与其客户间信用关系的契约也缺乏法律的保护。

3 规避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社会法治建设,形成良好的信用约束机制

一方面,通过社会信用机构建立起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缺失行为进行记录,从而对其获得资金产生一定的限制,对企业和个人形成软约束;另一方面,应加快我国法治建设的步伐,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约行为的查处力度,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按“游戏规则”办事,以确保金融安全。

3.2完善和加强金融监管体系,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监管模式,积极防范金融风险

监管当局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应积极支持和引导金融创新。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不断创新和业务的国际化,监管当局必须从以监管信用风险为特征的传统监管方式转向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各种风险的全面风险监管。随着中国加入国际金融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国银行业必须考虑各种可能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为未来银行经营环境留有足够的空间。

3.3 规范完善我国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前提,强化对银行、证券、保险的风险监管是实现金融稳定的有效途径。金融全球化及我国加入WTO 后,一方面,我国原有的金融风险将会逐步暴露出来,另一方面外部环境也存在着许多威胁金融安全的因素。有鉴于我国新时期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并加快我国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央行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企业的定期沟通联系制度,建立监管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和监管合作机制,认真分析研究金融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出预警,并制定和实施防范金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

4 结语

本文从中国金融产业安全出发,从从产业控制力、金融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金融产业全的发展现状,即:金融业出现并购现象,技术竞争力有所提升,但很多核心技术能依赖或受控于国外,金融产业环境安全状况堪忧等。进而分析了中国金融产业的各种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金融创新,推进金融业信息化,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金融产业安全现状。

【参考文献】

[1]乔久恒.金融产业安全的国内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2010,(01).

[2]闫予昌,王斌.金融产业安全风险防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02).

[3]吴为.金融危机下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04).

金融产业安全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