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5000字以上范文
随着心理学越来越被重视,心理学教师要结合学生需求,不断地改革教学满足学生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心理学论文5000字以上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心理学论文5000字以上范文篇一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对本省几所高职院校教师群体的抽样调查,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深入了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的成因并对成因进行梳理、阐述,提出缓解职业压力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 职业压力 成因 对策
一、问题提出
在我国社会转型、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的情况下,高校教师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压力。研究表明,教师职业是一个高压力职业,职业上的持久压力会严重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以及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由此不仅会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降低,还会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随着对教师整体水平要求的提高,教师的压力也在增大,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既给广大高职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直以来,我国教育界对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的研究、关注较多,但是专门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却研究不多。
教师职业压力有关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此后,教师职业压力成为全世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教师职业压力对教师本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这种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心理、生理、行为三个方面。近年来,研究者们在对教师职业压力存在的普遍性和消极影响给予关注的同时,也对其压力源进行了探讨,教师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方面。而关于如何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措施,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个人三方面共同努力。
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基里亚克将其看作是“由高校教师意识到他们的工作状况对其自尊和健康构成威胁这一知觉过程而引起的消极情感体验”,也有研究者将高校教师压力定义为对高校教师个体要求与教师个体应付这些要求的能力不相符合的程度。还有的研究者认为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是指教书育人这项工作对高校教师的要求超过了其个体要求水平及由此产生的焦灼不安等一系列不良情感体验。尽管上述对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概念内涵的表述在语言上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点还是清晰的,即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是指高校教师由于工作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紧张情绪。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从教师在社会、职业生涯、学生管理等方面的任务入手,通过对本省几所高职院校教师群体的抽样调查,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深入了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的成因并对成因进行梳理、阐述,提出缓解职业压力的对策。
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本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了解被调查者的有关情况与信息。采用无记名、抽样的方式对浙江省嘉兴、台州、湖州三个地区4所高职院校的269名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专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走访其中部分教师与其交谈。共发放问卷269份,回收254份,筛选出有效问卷254份,有效率94.4%。
2.调查工具
本调查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是自编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调查量表》,问卷涉及被调查教师的个人背景资料、职业压力的来源(教育制度、学生行为、人际关系、工作负荷、自我实现、社会地位等)等方面的内容。量表采用5点分数(1=没有压力,2=轻度压力,3=一般压力,4=中度压力,5=重度压力),理论分数范围是2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压力越大。经验证,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实际研究。
三、调查结果
1.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现状
调查首先分析了几所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现状。在调查中,根据被调查教师在职业压力题项上的得分,把教师感受到的职业压力强度划分为没有压力、压力较轻、压力较大和压力很大四个层次。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在被调查教师中,有4%的教师认为自己基本没有感受到职业压力;有14%的教师具有较轻的职业压力;有57%的教师具有较大的职业压力,这一比例已过半数;有25%教师具有非常大的职业压力,这一比例接近三成。这说明,在高职院校中,大多数教师都有较大的职业压力(职业压力较大和非常大的教师占到被调查教师的52%);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接近三成的教师有非常大的职业压力。
2.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状况的差异
(1)学历上的差异。本科学历的高职院校教师压力最大,其次是硕士研究生,压力最小的是博士学位的教师。由此可见,学历较高者其职业压力相对较小。现在高职院校对教师学历上的要求都在逐步提高,往往要求学历未达标者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历进修计划。另外,职称晋升对学历也有硬性规定。这些无疑增加了这部分教师的压力。
(2)年龄上的差异。不同年龄的教师在人际关系、职业发展与体制、组织氛围和工作与生活冲突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总体看来,年龄在31~40岁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最大,其次是41~50岁的教师,30岁及以下和50岁以上的教师职业压力相对较小。31~50岁这个年龄段的教师人群,他们大多处于事业发展的鼎盛期,同时还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负担,多重角色使他们不胜负荷,因而呈现较高的职业压力。这与以往的许多研究结果相似。
(3)职称上的差异。不同职称的教师在工作角色、人际关系、职业发展与体制和工作与生活冲突方面的压力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具体看来,讲师和副教授在这几方面的压力要明显大于助教和教授。因为前者大多属于各学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业务和科研能力强,领导往往委以重任,自身也想谋求更大的发展,所以他们事业心强,工作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多,对家庭照顾少,人际冲突多,这些因素都形成了压力源,职业压力自然就升高了。
3.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列举了导致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各种因素,要求被调查者参照问卷中所列举的各种压力因素,根据自身感受到的压力的不同程度,由轻到重进行填写。经对调查情况统计分析后,得出结果如
由表1可看出,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按“压力值”大小依次为:工作负荷压力,社会地位压力,学校教育管理压力,学生行为压力,自我实现压力,人际关系压力。
四、问题与讨论
1.社会地位对职业压力影响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大幅度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通过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现的。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高职教育又面临诸多的发展困难和挑战。社会偏见对高职教师的职业声望形成不良影响:一方面,国家、地方对高职教育的发展缺乏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地方更多的精力是集中在举办中小学名校上。有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简陋,高水平的师资缺乏,生源不足,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另一方面,当前高职教育尚未得到社会(尤其是广大考生和家长)的认可,在许多人的观念中,高职教育还是“二、三流”高等教育,不能与普通高校相提并论。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教师业务知识、科研开发、项目攻关、实践能力的不信任感,带来教师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难度。家庭、朋友对高职教育的理解度、支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自豪感。
2.学校管理对职业压力影响原因分析
(1)评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压力。当前,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成了区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手段,也成了高职院校塑造社会形象和获取政府(行业)加大投入的重要平台,但评建工作对高职院校以及师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带来了新压力,很多高职院校为了在评估工作中取得理想成绩,几乎是穷尽了各种办法,而作为评估主体参与者的广大教师则处在了巨大的压力之下,出现了一些虽不普遍却也并不罕见的令人担忧的负面现象:如教师工作倦怠、评估检查时消极应付、缺乏激情等等,这与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初衷相去甚远。
(2)学校的岗位考核和评估体系。在许多高职院校教师看来,学校的岗位考核指标是带来职业压力的直接因素。每年除了要承担大量课时的教学任务,还规定必须要发表一定数量、一定级别的学术论文或著作,承担一定档次的科研课题。大部分高职院校甚至将此规定列入每年的常规工作考核,直接与教师的收入甚至岗位挂钩。一方面使以承担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师产生较严重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原本偏向于科研的高职教师产生潜在的心理困惑――盲目追逐社会热点而迷失自己的学术思维。虽然目前高校普遍以科研取向来决定教师的职称升迁,但大学育人功能要求而设置的教学评估体系(包括学生测评、同行考评、领导考核)也造成大学教师的心理压力,其中学生的测评具有量化指标。许多高职院校都很重视学生评教,把评教结果看作教师教学质量好坏的很重要的评估因素。而高职院校教师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具有独立思维和情绪普遍不稳定的青年大学生。
(3)社会对高职院校教师的高要求、高期望和教师所承担的多重角色。教师既肩负着道德和技能的压力,又背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大社会责任,社会对教师的期望甚高。高职高专院校一般都强调“双师型”教师的素质,既要在该领域理论基本熟悉,在实际操作方面也要很熟练,最好具备企业工程师的素质。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知识的传授者、班级集体的管理者、学生的榜样、家长的代理人、学生心理保健者、学生的朋友、教育科研人员等。“就业导向、产学研结合、双师素质”加大了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难度;高职教育特性对教师的招生、就业指标任务,带来了教师的非教学任务日趋繁重。
3.学生情况对职业压力影响原因分析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入学分数要比本科院校低很多,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与本科类院校无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无奈的选择。生源素质下降,招生来源于不同层次学校,导致学生群体差异较大,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文化课的成绩是以后教师在教学中的最头疼的问题,给教师带来教育教学的难度。学生心理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日常管理工作的难度。这一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常常使他们产生厌倦感,感到较大压力。
4.工作负荷对职业压力影响原因分析
一般教师的工作时间要比其他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长得多。除了繁重的上课任务外,还要精心备课,给学生批改作业,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即使是寒暑假也难得好好休息,要完成各种培训、进修、下企业实践锻炼等活动。用教师的话来说就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高职院校由于其教育的职业属性要求,教师的来自各方面的工作负荷正逐年增长。
5.人际关系对职业压力影响原因分析
人际关系压力是指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接触过程中所带来的压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组织中主要的压力来源。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个人和组织目标的实现,而紧张的人际关系就会促使教师产生相当的压力感,对于那些社交需求较高的教师来说,这种情况尤为普遍。高职院校教师由于工作性质和任务的关系,生活圈子相对窄,接触对象主要是家人、同事和学生。高职院校教师自身业务水平提升、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疲于应付,与同事、学生交流随之减少。同事间关系淡漠,师生交往呈现功利化倾向。在这种人际交往的状况中,易产生心理压力。
6.自我实现对职业压力影响原因分析
自我期望值越高,与现实的冲突就越激烈,则产生的职业压力就越大。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其价值观、个性对压力源的认知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同等的压力下,个人的主观体验是不同的,这与教师个人的人格因素、认知方式、个体处事方式、年龄、受教育程度、能力水平等变量有关。科研业绩、技术成果成为高职教师技术职称(技能)晋升等级要素的瓶颈。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正确认识,有坚定的信念,热爱教育事业,并愿意为之努力和奋斗。但也有部分教师受到影响,他们不能以平和的心态正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外,高职院校教师文体活动减少带来了身体健康素质下降,形成心理负担。有研究显示,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存在明显的强迫症状,其言行表现为对人对己谨小慎微、求全求美等。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来源于多方面因素,既与整个社会环境有关,也与学校自身文化与组织管理有关,还与教师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因此,有效应对教师职业压力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做出努力。
五、缓解压力的对策
1.社会方面
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正确认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的重要作用。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资金、政策法规的有力扶持,从宏观制度上保障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和生活质量。要建立合理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制度,加大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重视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缓解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压力。要重视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建立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且符合高职院校教师实际情况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
2.学校方面
首先要建立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的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建立民主宽松的环境,通过各种渠道让全体教师参与管理,完善高职院校教代会制度和工会制度,维护高职院校教师的合法权益,而关于职称评定、改善福利待遇等热点问题,要增加透明度。对于教师成绩与考核等热点问题,要立足现在,面向未来,重在发展。
其次建立专业化的学生辅导员管理队伍,尝试建立专兼结合的班主任制度,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培养。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师资规划,从制度上保障教师的职业积极性,迅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学生层面减少教师的心理压力。通过实施“教授工程”、“双师工程”、“访学工程”等多个有利教师成材成长的制度,通过多种培养渠道来支持教师个人职业发展。
第三,要创造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优化校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现代化的办公条件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心理舒适感。
3.个人层面
高职院校教师要正确认识压力,要认识到压力及其反应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正确认识压力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变压力为动力,不断提高自身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高职院校教师要以终生学习观念武装自己,不断提高知识修养和实际动手能力,保证知识传授的时效性和技能传授的实用性,积极开展与职业技术教育相关的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缓解教研压力。其次要采取积极的压力应付模式,自觉调整自己,转变观念,主动参与竞争,适度宣泄压力,多参加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如做体操、听音乐、看电影和戏剧,与朋友一起户外出行、聊天、参加各类文体活动等,并在活动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及平和淡泊的人生观。
五、结语
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愈来愈大已是不争的事实,长此以往,高职院校知识分子身心健康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受到影响。所以,高职院校教师所面临的职业压力应引起全社会的充分重视,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减轻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依林,刘海燕.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6,6
[2]马晓燕.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现状调查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1
心理学论文5000字以上范文篇二
《国内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综述》
摘 要: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研究,包括对心理素质内涵、维度和结构体系的探讨;二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评研究,主要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研究和对所编制量表的实证研究;三是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应用研究,主要通过心理干预或心理训练的方法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并认同心理素质是多维度结构、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一种内部心理特性的观点。但在测评和应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在实证研究中对心理素质概念使用混乱、测评工具不够完善、研究方法单一,尤其在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中对心理素质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和完善。
关键词:心理素质;实证研究;大学生;素质测评;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1-0087-07
我国心理素质教育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逐渐受到学者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主要围绕心理素质的内涵和结构、量表及测评、心理素质的提升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一、国内心理素质研究内容概述
心理素质是个体内在素质结构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中的关键,是个体全面发展、受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归宿[1]。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开展研究是高校实施健全人格、培养合格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需要。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回顾
王滔等在2007年对1986年-2005年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文献做过统计[2]77。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大学生心理素质为篇名检索词,在CNKI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主要文献源,对2006年-2013年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共得到385篇期刊文章,硕博士学位论文23篇,如表1所示:
从查阅文献的总体情况来看,反映出三个特点:一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1-2005年,之后文献的研究逐渐下降。2001-2005年刚好是国家在2002年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的关注极具上升,对心理素质的探讨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二是2006-2013年10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量急剧下降。对照这一时期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心理素质的提法见解众说纷纭,没有达成一致的认可”[3-4],这势必影响了在心理素质含义及理论基础之上的后续研究。三是1996年-2005年的研究偏重理论,实证研究较少,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发展特征及心理素质训练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2]80。但是,从2006-2013年10月前文献研究的内容发生改变,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增多,理论研究则数量减少。表明研究者注重对心理素质的实践应用研究,这是不断修正心理素质内涵、全面解读心理素质的必然阶段。
(二)心理素质概念的界定
“心理素质”是在“素质”概念基本上提出的,国内研究者对素质提出以下观点:一是从生物特征的角度来解释心理素质。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素质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5]二是本性论,从人的本质、本性看待素质,认为素质是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合金”[6]。三是素养论,认为素质和素养是同义,是指人在先天生理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一种基本品质。这种基本品质结构包含先天和后天,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受身心特性长期影响等特点[7]。四是认为素质是一种内在品质,受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的影响,是有机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育、成熟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品质[8]143。研究者对素质提出的不同看法,影响了对心理素质涵义的不同见解。
随着研究深入,对素质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素质是人所特有的最基本的特征;素质具有稳定的和内在的特性;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既包括先天的影响,也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影响。这三方面的共识既是学者们研究心理素质的起点,也是目前国内心理学界对心理素质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涵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因素(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在一起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9]第二种观点认为“自我意识发展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心理素质由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有积极价值导向的多种因素组成的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10]33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态和心因性行为方面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11]第四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人格和个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因素。”[12]第五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立体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潜能因素。”[13]第六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影响内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心理品质,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14]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尽管对心理素质提法差异较大,却也异中有同,都认同心理素质具有整体性,心理素质是多因素综合,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交互作用的结果,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后天的教育可以影响和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心理素质具有基本性,心理素质是内在潜质、外在适宜刺激条件可以促进心理素质的内化和固定;心理素质具有差异性,心理素质体现的是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这些对心理素质内涵达成的共识,为心理素质理论研究提供了方向。通过实证研究,不断完善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等理论,同时不断补充、完善研究方法,提高心理素质研究的有效性。
(三)心理素质内涵结构体系的构建
研究者们在心理素质理论认同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心理素质结构、元素和体系提出不同解释观点。钱含芬认为“心理素质是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身心潜能素质三个系统构成,具有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10]34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个性心理品质在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结构包括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的自我概念、敬业与责任感、关爱与合作精神、智慧与创造力、实践与生存力、耐挫与坚持力[15]。肖汉仕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水平或质量的综合表现,包含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行为。”燕国材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主要由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构成[16]。李虹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综合心理能力和质量,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形成的,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17]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是素质的重要构成内容,是由认知特性、个性和适应性构成的心理品质系统。”[8]144沈德立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素质、自我的结构、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性格、认知风格、情绪调控能力和应对风格”[18]等元素。
将大学生作为研究群体,提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观点主要有:第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共同影响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19];第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由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再生素质六种素质构成[20];第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由认知特性、个性、适应性三个维度构成[21];第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包括基础性心理素质、实践性心理素质和综合性心理素质三个层面[22];第五,大学生心理素质由性格特征素质、认知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学习心理素质、自我意识七个因素构成[23];第六,大学生心理素质包括应对变化、人际关系、情绪调控和挫折承受四个维度[24]。尽管各学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内涵结构提出不同观点,但在两个方面见解一致,即基本赞成心理素质的本质是一种心理品质或心理特性;大多数学者是基本认同张大均提出的心理素质包括认知能力、个性特征、环境适应的观点。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体系、方法和量表
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评问卷或量表的研究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研究有四种观点:
第一,测评工具是依据大学生心理素质分为性格特质素质、人际管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学习心理素质和自我意识6个维度分别编制出6个分量表组成一个大学生心理素质总量表。研究表明,6个分量表和总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内容效度和校标关联效度,但是分量表间的独立性仍需进一步讨论[23]。
第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和测评研究,在根据开放式资料收集分析所收集的问卷项目基础上,草拟编制出45个项目的量表进行预测,对45个项目因子进行探索性分析,最终确定大学生心理素质的4个实证维度应对变化、人际关系、情绪调控和挫折承受。但是问卷的后期验证和修订没有继续进行[24]。
第三,测评研究是王滔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在心理素质由认知特性、个性特征和适应性理论基础上,对编制问卷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分量表和总量表的信度较好,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0.8之间,稳定性系数在0.65-0.81之间,具有较好的校标效度和结构效度。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证上继续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和题量;另外,需要建立地区性或全国常模[25]。
第四,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研究是梁宝勇提出的,可将心理素质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认知能力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认知能力以智力为标志,而心理健康素质则由人格特质组成,并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分为人际交往素质、自我心理素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素质、性格素质以及认知和应对风格7个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从人格、应激、适应、症状4个方面测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但测评题量大、容量多,操作起来比较耗时,且没有系统分析四个分量表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功能,后期的实证研究基本没有[4]。
在上述大学生心理测评研究中,王滔、张大均等研究在后期的研究中围绕所提出心理素质结构和测评体系,相继提出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心理学论文5000字以上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