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励志有关的日志素材

发布时间:2017-02-13 10:42

网络时代,写日志就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方法,可以与人分享自己的一些喜怒哀乐、和生活、学习、工作等各种经验,通过网络日志我们可以增添更多见识。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励志有关的日志素材,希望你喜欢。

与励志有关的日志素材

励志类日志素材篇一:大事与小事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拣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拣了起来,又用它在铁匠铺那换了三文钱,并用它们买了18颗樱桃。出了城,师徒继续赶路,二人经过茫茫荒野。耶稣料到彼得一定会很渴,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的掉出一粒。彼得一见赶忙拣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的弯了18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彼得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后来没完没了的弯了那么多次腰了。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年轻人都想干一番大事,有时因此忽略了身边的小事,最后反而因为细节上的疏忽耽误了最后的大事,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励志类日志素材篇二:你的引信比别人长

一个高中生喜爱篮球运动,但在学校的篮球队里,他的球艺并不如人,经常被教练批评,有几次教练还想要淘汰他另择人选。可是,主教练认为他有潜力,坚持让他留在队里,并且让他随队观看比赛,任务是为队员们抱衣服。

主教练让他苦学球艺,鼓励他说:“你很有天分,我相信你。”一年后,他当上了学校篮球队主力,才华终于得以展现。

他就是迈克尔·乔丹,美国的一名天才篮球运动员。

人生就是这样,有的人一开始使锋芒毕露,让别人首先看到,得到重用和关注。而有些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往往会遭遇种种挫折,他的各个方面都很平庸,被别人轻视和看低。这很像一个爆竹,总有一个时候它会腾空而起,引信短的,它首先在空中炸响,而引信长的,则需要等待才能听到爆竹声。

引信长的爆竹,它在等待火种到来的时刻,往往让人难以发现它的热烈。但是,只要给它时间,你就会等到它给你带来的意外惊喜。

人生在世,你要相信自己是一个爆竹,如果你离成功尚远,那么请相信,你的引信比别人长。只要时间,只要努力,只要让生命不停地燃烧,你就会在空中炸出最响亮的声音。

励志类日志素材篇三:善良成就未来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救的哭声。于是,他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现一个小孩掉到了里面,弗莱明忙把这个孩子从死亡的边缘救了出来。

隔天,有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走出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儿子的生命。”农夫说:“我不能因救了你的小孩而接受报答。”

就在这时,农夫的儿子从屋外走进来,绅士问:“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骄傲地回答:“是。”绅士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小孩像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

农夫答应了。后来农夫的儿子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尼西林(青霉素)的发明者。他在1944年受封骑士爵位,且得到诺贝尔奖。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肺炎,是盘尼西林救活了他的命。那绅士是谁?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的儿子是谁?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爵士。

一个农夫一点点善良,竟然给世界带来了如此重大的变化,善莫大焉。

励志类日志素材篇四:简单的道理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

“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爆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

励志类日志素材篇五:珍珠贝

珍珠,亮闪闪的,像星星。

但它的来历却很像一场恶梦。

不是吗?当珍珠贝被强行撬开了壳,并投进一颗小小的沙粒后,它的不幸就开始了。

但它挺坚强,它没有拒绝那个痛苦,而是把它紧紧地衔住,直到把它变成一颗亮晶晶的珍珠。

什么叫坚韧?这就是!

珍珠为什么那么高贵?因为它能给人以一个亮晶晶的启发。

什么启发?

正视磨难!正如这不声不响的珍珠贝,在沉默与坚韧中孕育着辉煌。

那么,你呢?当不幸突然降临时,你能把那个痛苦变成珍珠吗?

励志类日志素材篇六:敌人与朋友

林肯作为美国总统,他对政敌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他批评林肯不应该试图跟那些人做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

“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林肯十分温和地说,“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可惜的是,这世界上太多的人只知道从肉体上消灭敌人。

与励志有关的日志素材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