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创业的励志故事
残疾人身残志坚,很多残疾人都能创业,那么残疾人创业的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残疾人创业的励志故事:年过半百只手撑起创业梦
2016年6月25日中午, 烈日当头。四川省南充南部县长坪镇印山村3组,一个50多岁、身材瘦削、缺失了右手的汉子,左手拿着一 把与众不同的镰刀,来到房后一片荒草坪前,将光秃秃的右臂固定在焊接了两只半圆形铁架子的镰刀把中, 再用绳子绑紧,随后利索地俯身割起草来……
在场的长坪镇民政所长宋熙对记者说:“你看刘中发没有右手,可割起草来比很多正常人都快。尽管身体残疾, 政府对他帮扶不小,但他没有养成依赖思想, 自主创业,丰衣足食,感动了不少人!”
外出打工 手掌瞬间被吞噬
“我一向做事都很把细的,没想到在42岁那年把右手整没了!”刘中发向记者讲述起12年前那惨痛的一幕,至今仍追悔莫及。那一年, 刘中发在江苏省江阴市一家机器厂打工,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平时爱钻研,很快就成了技术骨干。
2004年5月3日中午12点30分, 刘中发正在用铳床加工零件, 那是一个重达150吨的庞然大物,有很多齿轮,此刻正高速运转着。刘中发平时都小心翼翼地操作, 但那天他的一个11岁的侄儿来到车间里,跑到刘中发的铳床前,要叔叔带他出去玩。 刘中发下意识地挥起右手,制止侄儿说:“危险!快出去!”等他再收回右手,准备关铳床时,才发现右手已不听使唤了, 低头一看, 原来右手手掌不见了,只剩下血淋淋的秃臂。他这才感到一阵钻心痛,当即晕倒在了机器前。原来他在挥手驱赶侄儿时, 戴着手套的右手被齿轮卷了进去,将其手掌吞噬了!
住院16天后,怕人笑话的刘中发,将光秃秃的右臂揣进衣兜,离开了医院。因为工厂的效益并不好,厂方连同医药费赔偿了他7万元。当年7月,刘中发怀揣着剩下的3万多元,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家中,刘中发的儿子还没有成人,正在上学,妻子患有多种疾病,拖着病体收拾家务、耕种田地。 作为家中顶梁柱的刘中发失去了右手,让全家感到塌了半边天!
苦练左手 年过半百自创业
因为从小用惯了右手, 失去右手后刘中发感到干什么都不习惯, 吃饭只能用调羹,当厂里要他在赔偿协议上签字时,他用左手颤颤巍巍地捏着笔,描画了半天,才勉强把3个字写完。
回到老家后, 刘中发每天坚持练习两门“功课”:用左手写字和夹豌豆。每天,他都要用左手写一千多个字, 还要用左手握着筷子, 把满满一碗豌豆一粒粒夹到另一只碗里, 左手臂累得又酸又麻, 他也不停息。就这样,整整练习了两个月,他的左手基本上能运用自如了。
2005年2月,刘中发到附近的长坪镇天井村一家砖厂打工, 负责管理材料, 每月工资600元。在务工的同时,他和妻子侯菊珍还耕种了好几亩土地,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2012年,50岁的刘中发受原来打工的机器厂老板邀请,重回厂里做了一名保安。虽然厂方对他很照顾, 他在那里上班就像自己家里一样温暖和方便,但刘中发却想,作为一个残疾人,老在外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年过半百的他决心回家自主创业。
2014年1月底,刘中发回到了家乡。他在一档致富节目里, 看到了巴中市南江县饲养黄羊的报道,于是也萌生了饲养黄羊的想法。春节前,刘中发到银行贷款2.3万元。正月初二那天,他租了一辆面包车,天不亮就前往南江,购买了大大小小16只黄羊,回到家里时,已是深夜。从此,刘中发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这些羊的身上。
饲养黄羊 断臂綁刀割青草
起先,刘中发每天赶着羊群,在山里放养, 但山里有不少马蜂窝,羊群四处乱闯,一不小心就碰上了,人和羊都很危险,于是刘中发决定改为圈养。
印山村周围全是连绵起伏的山峦, 到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青草地,可失去了右手的刘中发,只能用左手握着镰刀割草, 效率很低。后来,他家的母羊下了崽,刘中发每天割的草不够羊吃, 他天天苦思冥想很着急。 为什么不把荒废了几年的“右手”利用起来?虽然手掌没有了,但手臂还在,仍然很有力气, 而且挥动自如。于是, 他把镰刀用橡皮筋绑在断臂上,但绑紧了很难受,绑松了又无法割草, 他决定发明一种适合自己使用的镰刀。
每天一有空闲, 他就拿出镰刀研究, 先是把一截塑料管焊接在镰刀把上, 将断臂伸进塑料管里,但使用起来经常脱落,他于是又进行了改进,重新设计,并请一位铁匠打造了一把加长版的镰刀, 在刀把上焊接了两只半圆形的铁架子,可以将手臂固定,再用绳子绑紧。为了减轻摩擦,他在割草时特地在右臂上戴上毛线袖套。这一来,他每天用右手挥舞着镰刀割草, 左手将草码得整整齐齐,半天时间能割两三百斤青草。
老刘是个闲不住的人, 不但养羊养鸡,还耕种了8亩多田地,老两口一年四季都里里外外忙个不停。刘中发透露了崭新的规划,他准备在镇里的支持下,把附近的200多亩田地承包下来, 修建现代化的养殖场。
残疾人创业的励志故事:安徽祁山残疾人的蔬菜种植创业路
安徽黄山市祁门县祁山镇芳村的党支部书记方旭生虽然身患肢体残疾,但他靠着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自己创出一番事业,还带领村两委及全体村民将一个贫困落后村一步一步带向富裕。该村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多,2015年底收入达到30万元。村民在他的带领下,通过种植苗木、特色蔬菜等,人均年收入翻了几番,去年达到17560元。
逆境,培植创业土壤
家住祁门县祁山镇芳村的残疾人(肢体二级)方旭生,现年50岁。25岁那年由于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经多家大小医院治疗无效,落成残疾,25岁的年纪正是青春向上的年纪,这给他的人生当头一棒,他一度消沉,甚至有活不下去的念头,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县残联领导得知他的情况后多次找他谈话,并对他进行了关心和支持,鼓励他创业。
身在农村,该怎样才能自己致富并带动村里人致富呢,方旭生没有被困难吓倒,“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2009年,方旭生凭借自己多年从事农业生产的经验,根据当地生态优势,在当地政府和县残联的支持下, 成立了祁门县祁山镇芳村特色蔬菜营销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鱼腥草等特色蔬菜。
创业之初, 方旭生由于缺少种植技术及销售难等原因,农户生产的大批鱼腥草销路出现困难,使得合作社一度处于瘫痪状态。祁门县残联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联系县农委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扶持,并一起到市场进行推销。在残联和农委同志大力帮助下,渡过了难关。合作社的生意日渐红火,客户也越来越多,外县和市区的客户也慕名而来。那段时间他忙前忙后,常常一天只吃两顿饭,从早到晚,常常累得直不起腰,这份创业的执着实在难能可贵。现在销路广了,农户的收入高了,百姓的嘴都笑得合不拢嘴了。
扶残,夯实创业根基
现在在祁门县祁山镇芳村可以看到,许多留守妇女在鱼腥草种植基地里进行除草管理,一些腿脚不便的残疾人也在田间忙碌着。鱼腥草是一种野生保健蔬菜,近些年来城里人都喜欢买,销路一直很好,而且种植不受时间限制,一年四季什么时候种都行,村民每年都是水稻割好后才种。
芳村特色蔬菜营销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依托当地农业资源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方旭生带领村里一帮人按照支部+基地+农户模式,近年来引导留守妇女和老人发展鱼腥草种植面积达到了100多亩,现在已成为村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村民每年来自种植鱼腥草收入将近有上百万元。前几年,芳村两委还引进外地老板到村里发展规模苗木种植,并带动周边村民种植。经过几年发展,如今苗木面积已发展到150多亩,有杉木、油茶、红叶石楠、杜鹃等十几个苗木品种,育苗户来自这一块收入有200多万元。
方旭生根据市场导向,鼓励农民发展甘庶、玉米等农作物种植,通过多种特色农业发展让农民富裕起来。该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02年的827元,提高到2015年的17560元。说到合作社前景,方旭生高兴地说“下一步我们村里计划依托苗木合作社要把苗木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准备这两年要扩大到200多亩,另外,还要成立特色蔬菜合作社,不断壮大地域特色蔬菜品牌的影响力,着力加快发展特色品牌农业,带动老百姓更好的增收致富。”
2015年特色蔬菜营销专业合作社鱼腥草基地种植面积100余亩,常年用农民工12人,其中残疾人5人,贫困户7人,带动全村53户种植80亩鱼腥草,其中残疾人7人,贫困户6户19人,每户每年增加收入1.5万元。2016年带动农户种植120亩,农户70户,残疾人9人,贫困户9户26人。
天道酬勤,事业走向春天
回想起自己这么多年的风雨相随、寒暑奔波,方旭生爽朗一笑,“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只要有志向,一样能闯出一片天地来”。的确,他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努力与命运抗争的创业历程,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有理由相信:面对厄运自立自强、为求创业注重学习、力谋发展开拓创新的方旭生,一定会有更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方旭生的助残扶贫之路越走越宽,而方旭生本人也于2009-2011连续3年荣获黄山市残联优秀专职委员,2015年荣获黄山市第二届“最美残疾人”荣誉称号,收获了他人生事业的春天。
残疾人创业的励志故事:身残志坚“铁拐李”
杨志三岁时因一次医疗事故患上小儿麻痹,后半生他都只能依靠双拐行走。
少年时代他艰苦求生,成年后他在”一瘸一拐“中办起了云南怒江州第一家废旧金属回收公司、泸水县“铁拐李羊肉火锅店”、志华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个人富起来的同时还成功带动了一批乡邻的增收。
身残志坚 奋斗不止
三岁时在一次医疗事故后,杨志患上了小儿麻痹症,此后他都只能拄着双拐行走。白天和哥哥在六库向阳桥摆地摊,晚上帮贸易公司组装修理自行车,靠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他的少年时代满是艰苦求生的记忆。
后来,杨志还又做过电焊、电网工程。无论做什么,他都非常刻苦努力地学习。随着怒江经济社会的发展,他开办了怒江州第一家废旧金属回收公司——怒江南江废旧金属回收公司,开始废旧金属回收。
2004年,杨志又开办了泸水县“铁拐李羊肉火锅店”,他跨行开始经营餐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始终坚持诚实守信、薄利多销,同时增加经营品种,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来吸引顾客。
“铁拐李羊肉火锅店里卖的羊肉都是他自己养羊,当天现宰现煮,食材安全新鲜,而且味道纯正。”据介绍,杨志还不断请专家指导自己和店员学习餐饮知识,积极组织货源、增加品种,满足了不同顾客的需求。
在经营中,他始终依法纳税,认真学习工商法律法规及税法等相关知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由于诚信经营、成绩突出,2013年时他被评为“2005至2013年度先进个体工商户“。
致富思源 带动增收
事业有成后,杨志乐善好施,始终不忘回报社会。2013年8月,他又创办了泸水县志华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黑山羊养殖项目。目前,合作社已有社员68户,遍布六库、老窝的白水河、白河、石缸河、新寨、瓦姑等村寨,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他创办的废旧金属回收公司不仅解决了当地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还教给他们废旧金属回收相关知识技能;他的铁拐李羊肉火锅店,前后共招收近60名服务人员,也邀请了专家培训他们餐饮知识和相关技能。
此外,从1995年他为故乡上湾桥村敬老院捐款100元开始,此后的20年间杨志就从未间断过捐资助老。据估算,几十年来他一共向孤寡老人、社会各界捐款近5万元。
命运不济,因患病与拐作伴,身残志坚,事业有成创增收。有过少年时代艰苦求生的经历,知道其中的艰难,便尽自己所能让同乡少走弯路,为他们创造就业岗位。杨志用小人物的大情怀、平凡人的博爱心温暖着身边的人。
残疾人创业的励志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