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备考策略

发布时间:2017-06-03 15:35

2017 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中,怎样的策略才可以高效地复习地理这一学科呢?下面小编给你分享地理高考备考策略,欢迎阅读。

地理高考的备考策略

一、紧抓地理学三大理论,抓误区、抓落实,精题精讲、精题精练。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三大理论是高中地理的基石,是高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并灵活应用对解题意义重大。但现实教学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均有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甚至学生不知道、不熟悉、不会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对于高考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讲透彻该理论的具体应用过程,以具体的试题为例精讲精练,对学生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分析、概况、描述的能力。

由于今年试题命制的思路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特别是对图形的解读和描述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考虑到未来仍可能要延续这一思想,这就使得我们要关注学生对图形的读取、分析、提炼、概况和描述能力的培养,多读图、读好图、多析图、析好图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靶点。

三、关注解题模板的灵活应用,切实与试题紧密结合,切记生搬硬套。

有些教师在授课中往往将各种类型的解题模板给学生,让他们去背,以为背会了就可以答题了,而学生机械的记忆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思维僵化,解题时生搬硬套,不管是否与题目契合,因此每年的试题解答中总是出现“卷纸答得满满的,分值得的少少的”这种现象,究其实质,就是教师在传授内容时缺少一种系统的、合理的思维方法,造成了学生“不得不背,背也不得(分)”的困局,所以我们教师在传授模板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切中要害,让学生知道问题出来后,从什么角度去思考、去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思维僵化造成的解题失败。

四、关注分层教学,将知识碎片化或微课化,以现代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不同层级的学校有不同层级水平的学生,这就造成了知识学习的复杂性,不关注个体差异性的复习,对学困生构成的伤害是巨大的。有人说课堂中整体上有70%的学生跟不上复习进度,虽然有失偏颇,但也确实将这个问题凸显出来。差异性授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受制于课时安排、师资配比、教师精力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实施具体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讲解是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因此,必需寻找一条适合各类层次学生学习、能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又不大幅耗费教师精力的复习备考道路。现代教育的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可实践性道路。微课的使用较好的解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使学生对理解不清楚的知识可以有目的性的学习,使得学习效率得以提升。同时微课的使用使教师从每个班级重复的知识讲解中解放出来,能够更好的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使得课堂的容量得以较大幅度的提高。这种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必将较好的解决层次化教学的需求,达到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客观的说,微课这种形式老师现在已经并不陌生,陌生的是将它真正的熟练的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去,除了在区、市级或更高层面的评比中被动的使用外,大规模落实到课堂中的不多,应用到高三教学中的更是凤毛麟角。面对现实中的教学、升学压力,谁勇于创新,谁能用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解决层次教学的需求矛盾,谁就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成功。可以说下一阶段的高三复习,差异性复习是提高教学成绩的重要抓手,是需要真正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地方。

五、密切关注地理学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将基本原理应用的日常生活中用以解决具体的现象,揭露事物的本质。

纵观近年来高考试题,地球运动、洋流流动规律的知识连续两年呈现,近年又考查冷锋过境前后的气温和气压变化,虽然难度都不大,但可以窥查到命题有回归基本原理考查的迹象。考虑到必修1中原理类知识较多,且近年来又多未考查,值得我们关注,如热力环流类、高低压类、岩石圈物质循环类等。

总之,今年高考试题的变化给我们的教学复习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我们需要切实的感悟蕴藏于其中的精髓,不仅仅通过做题来训练,更重要的是在备考理念和思维上的深化上,在日常的教学中作出一些新的有益的探索,才能屹立于高考之巅。

地理高考备考复习的七种方法

回忆式自我检测法

在复习中,常常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老师安排学生自己看书,往往学生就是把教材从头到尾浏览一遍,结果,考试中考查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比如"宇宙空间的特点为辽阔、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大部分学生却总是选择错误的选项。这说明学生看书后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那么,这就需要学生在看完每一章节后,合上书本,仔细回顾一下,所看过的主要内容,自我检测,如果不大清楚,则需要再次查阅。并且,地理知识点多的这一特点也需要学生有一个好的知识点检测方式。

比较法

比如,在复习天气系统时,我们可以把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图形、符号、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等做比较;复习气候类型时,可以把各类型气候的分布、成因、特点做比较;复习区域地理时候,可以把岛国英国和日本的一系列地理特征做比较。还有,把东南亚、非洲、中美洲的热带作物做比较。总之,只要善于挖掘,总会发现有许多相似的地理事物。通过各项特征的比较,我们能够更好的把握比较对象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从而达到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的目的。

图像图形记忆法

在地理这门学科中,地图是大量地理信息的载体。并且,地图是非常形象化和直观化的地理知识。我们通过地理图像图形,可以很好的掌握许多的地理知识点。比如,亚洲季风包括很多的知识点,但我们只需要记住亚洲季风的冬夏季风两幅图,就很容易的掌握冬夏季风的各自成因、源地、风向、性质、影响地区等。地质构造对于许多同学来说也是个难点,特别是背斜和向斜,实际上一幅褶皱示意图就能解决两者概念问题。还有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也可以通过一幅"马鞍型"图来掌握。图形记忆能够很好的简化地理知识点,减少我们的记忆强度。

总结归纳法

在复习过程中,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地理知识更具价值。

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总结归纳常常采取的方式是绘制知识结构图。比如,高一上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知识点可以归纳成如下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口诀法

在地理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把许多地理规律总结简化成一些简单的口诀,会使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简化。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描述极点俯视图中南北半球自转方向,可以总结为"北逆南顺";概括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流向可以用"夏顺冬逆";可以用"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来总结等值线图中弯曲部位与两侧数值的高低差别。

疑难知识摘录法

在考试中,会发现许多学生都会错在一些难记忆的知识点上,并且这种错误反复出现。那么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觉得难记的重要知识点及相应图表专门摘录在笔记本上,时常查阅,反复熟悉。常见的,比如,冬春小麦的种植和收割季节,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简图,有关两分两至日的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对比,此外,在区域地理中需要摘录的知识点更多,这需要学生自己在平时及时的整理归纳。

配套专题练习法

许多学生在复习中总是一味埋头看书,记忆知识点,不愿意做题,结果每次考试都很不理想。复习中通过各种方法掌握知识点,最终都是为了学以致用,能够解答问题。实际上,做题是巩固和检测所复习知识点的一种最好方式。在每复习一个考点之后进行相应的专题训练,运用刚复习到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复习巩固了知识点,又培养了解题能力,提高了整体综合素质。并且这种解题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

地理高考备考策略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