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急救小常识
野外或者户外运动时如有发生骨折,一定要正确且及时地进行处理。倘若处理的方式不正确,不仅使伤者疼痛加剧,还可能会造成残疾或死亡。所以户外运动者一定要具备一些骨折急救小常识,紧急时可对自己或者同伴采取急救措施。下面小编给大家普及一些骨折急救小常识,一起来看看吧。
骨折急救“三不”原则
不冲洗。冲洗易将污染物带入身体深部甚至骨髓,造成伤口感染,引发骨髓炎。骨折也会出血,冲洗开放性骨折时可能将已经产生的血痂冲开,导致再次出血而难以止血。
不复位。盲目复位极易造成二次损伤,或污染的骨折端回缩造成深部感染。
不上药。以免增加处理难度。
骨折急救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发现或疑似骨折,现场人员首先要使伤者部位制动!用制式夹板或就地取材如木棍、竹片、树枝、手杖、报纸等做成的夹板进行骨折固定。如果这些条件均不具备,伤者自身身体也是良好的夹板。固定的目的是避免骨折处再次受损,减轻疼痛,减少出血,易于搬运。
注意事项二:上夹板前,凡是和身体接触的地方要用棉花,软物垫好,避免进一步压迫,摩擦损伤。骨的凹凸处、四肢、躯干的凹凸处,因骨折造成的畸形处,一定要加够厚的棉织品软垫才能避免再度损伤。
注意事项三:骨折固定绑扎时应将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同时固定,才能限制骨折处的活动。所以夹板长度要超过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只有大腿骨折时夹板的长度是从腋下至足跟,因为大腿肌肉丰厚,仅仅固定髋及膝关节,难以固定牢固。
注意事项四:骨折固定绑扎的顺序是应先固定骨折的近心端,再固定骨折的远心端,然后依次由上到下固定各关节处。下肢骨折和脊柱骨折要将两脚靠在一起,中间加厚垫,用“8”字包扎方法固定。绑扎松紧度以绑扎的带子上下能活动一厘米为宜。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尖,以便随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状况。如果指(趾)尖苍白、发凉、发麻或发紫,说明固定太紧,要松开重新调整固定压力。
如何预防骨折后遗症
一般而言,骨折后遗症的表现非常多样化,但基本出发点是各种关节功能在不同程度上的丧失,具体有关节僵硬、关节挛缩、肌肉严重萎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关节疼痛、肢体肿胀等,有些患者下肢骨折或脊柱骨折后长期卧床,还会产生肺炎、尿路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甚至伴发严重的心理障碍。如何才能有效的预防这些骨折后遗症呢?这里在饮食上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一、忌偏食: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
二、忌多吃肉骨头: 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
三、不要盲目补充钙质: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
四、忌少喝水: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小便次数,减少骨折后遗症。
骨折急救小常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