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硕士学术论文
传媒自由是从言论自由引申而来的一个概念。它以西方自由主义哲学为基础,意为传媒业脱离政治权力的束缚,按照自身运行的规则独立地生存于社会当中。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媒硕士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传媒硕士学术论文篇一
数字传媒时代媒体的网络化生存
数字传媒时代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开始的。中国第21次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到2007年12月底,中国网民已达2.1亿人,位居世界第二(据最新统计,中国网民已达2.21亿人,位居世界第一)。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07年12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由2006年底的10.5%增至16%,超过了创新扩散普及率临界点(10%),预示着互联网普及率进入快速增长期,标志着数字传媒时代的到来。
数字传媒时代正在悄然改变着读者的阅读习惯,影响着媒体的业界生态,考验着媒体的网络化生存。
数字传媒时代的阅读趋势
数字化、多元化和个性化是数字传媒时代阅读的三大特点。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类信息传播数字化;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使人们的阅读内容呈现多元化;网络出版、电子出版、“博客”、“播客”、“印客”等新的出版模式催生了个性化的阅读方式。
“阅读”方式趋向多元。人们除了通过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获取信息之外,还可以从CD、DVD、VCD、CD—ROM、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及各类阅读器琳琅满目的图像、音频、视频传播中通过“读”、“听”、“看”、“浏览”、“互动交流”等来获取。媒体形式除了纸质媒体外,各种新的媒体形式将进一步扩大。据在线出版商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5月,47%的互联网用户花时间阅读内容,通信仅占互联网用户的33%。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兴媒体对传统纸质媒体市场的分割,使得作为传统阅读对象的书报刊等纸质媒体的阅读率在下降,传统媒体受到很大冲击,我们必须主动参与,积极应对。
阅读内容趋向休闲。读者的阅读需要有多种,如消遣、实用、求知、审美、研究、创造等,有人把它分为学习性阅读和休闲性阅读两类。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的阅读已从以前的以学习和工作需要为主的学习性阅读向以生活、娱乐需要为主的休闲性阅读转变。“2006年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表明,以“满足兴趣爱好”和“消遣娱乐”为阅读目的的人群增长迅速,排在阅读目的的第一、二位;以升学、求职、备考为目的的阅读开始回落。读者最喜爱和2005年已购图书市场份额中排在前三位的是文学类图书,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和综合性图书。在期刊市场,文化娱乐、文学艺术、时尚消费、家居生活是阅读率最高的前四类杂志。
浏览式的“浅阅读”增加。面对信息的海量膨胀、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更多更快地获得信息,人们的阅读呈现出“浅阅读”的特征。阅读载体与媒介的多元化,为人们带来了新的阅读体验。多媒体文本集合图像、声音、文字等一切传播符号,同时多方面作用于人的听觉与视觉,形象生动而富有美感,向读者呈现出了更加丰富的知识与信息。屏幕阅读与在线阅读的兴起,海量信息的搜索与快餐文化互为因果,使人们的阅读呈现出“浅阅读”的特征。即时的在线浏览取代了传统的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就是典型的浅阅读。
“浅阅读”存在于网络阅读之中,如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订制式阅读、联通式阅读、跳跃式阅读成为网络阅读的主要形式。传统阅读也同样有这样的问题。人们从以读报刊为主,变成以深读和浏览相结合;图书以故事、寓言、图画的通俗行文代替枯燥式说理,都证明了人们浏览式的浅阅读特征。
阅读过程变被动为主动。网络阅读变人们在以往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传统纸质出版物是线性文体,通过章节、栏目设置,页码、版序标注等方式规定了阅读顺序,读者一般是逐页、逐段、逐栏、逐版阅读。而运用超文本技术的电子网络出版物,则以非线性的网状结构,以结点为单位组织信息,以链接方式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有关信息,进行相关的链接。网络技术的发展还改变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采集、把关、发表的垄断权,通过博客、电子杂志、网络出版等,人人都是内容提供者。新技术使读者不仅可以阅读,而且可以参与网络出版物内容的形成。阅读从单纯的被动接受具有了互动的可能性。
数字传媒时代的媒体生态
数字传媒时代数字出版市场将出现重大变局。博客出版、按需出版、电子图书、数字网络期刊、手机出版等各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出版出现突破性进展,数字出版已初具规模。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5~200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统计:2006年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逼近200亿元。阅读趋势的变化和出版市场的分割将直接影响媒体的生态平衡。
数字化阅读促进媒体产业升级。数字化阅读是阅读介质多元化的表现,是媒体产业实现技术升级、数字化转型、多元发展、规模扩大的反映。近年来,尤其是2005年以来,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数字出版产业链日趋完善,数字出版理念正在形成,数字出版形态更加丰富,并将成为今后出版的主流。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时代的媒体传播都没有今天新媒体的传播力量这样强大,无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还是文化传播的角度,这都将成为媒体产业未来发展的广阔市场和新的产业增长点。
电子书、电子刊、数字报和互联网的发展,给媒体带来更多的是机遇。新的阅读形式会催生出新的出版形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字出版,而在数字出版的这个产业链条上,技术固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最根本的核心还是内容本身,传统媒体产业仍然也必然是数字出版的主体。出版的形态和内容既要满足传统阅读习惯的需求,又要顺应新的阅读习惯的发展,而新的阅读平台则是传统出版形式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数字阅读形态为媒体带来的将是一个更为广阔的阅读市场。在种种数字技术与创新模式的影响下,媒体原有的专业和门类划分将被打破,新的以专业内容资源为核心的媒体产业结构将逐渐升级。
多元化、个性化阅读拓展媒体空间。新阅读方式的出现历来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结果。我们的先人曾经历了从甲骨到竹简,从竹简到纸本,从手抄到雕版、从雕版到活字、从手工活字印刷到机器印刷的一系列转变。我们也完全不必为媒介形式的多元而担忧,从纸质媒介图书、期刊、报纸的出版,到磁介质媒介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制品的普及,再到数字媒介手机、网络的出现,都是传播媒介自然的技术进化过程,多媒体并存的时代还将继续发展下去。这些变化从历史的角度看当然是顺理成章的,并且我们并不能肯定这就是最后的转变。
随着社会群体的多元化、阅读载体的多元化,读者的阅读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网络、手机媒体的出现与普及,也为满足这种需求提供了现实技术条件。可供选择的阅读产品,无论是载体、内容、品种还是数量,都极其丰富。为国民阅读提供内容服务,是媒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内容的多元化,为以“内容产业”为核心的媒体产业开拓了广阔的空间。阅读习惯的视听化和互动化,也给媒体的内容创新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平台。
“浅”阅读凸显媒体的文化使命。浅阅读的消费特点是快速、快感、快扔,它符合大众流行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基本特质,是一种快餐文化。但是由此导致的非导向性阅读、缺乏“主流阅读”、功利性阅读等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的人格成长、精神发育、知识训练乃至价值观、世界观塑造等产生不良影响。浅尝辄止、走马观花、泛泛而读带来的不求甚解的情况普遍存在。
服务大众文化是媒体的文化使命。媒体产业作为国民阅读的产品提供者,对“浅阅读”而导致的低俗化阅读倾向理应负有引导责任。通俗文化、消费文化盛行之下的现代社会,休闲式阅读、娱乐化阅读是人们的一种文化消费方式,也是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但从根本上来说,阅读内容比阅读率、阅读方式对社会的深层次影响更大。因此,媒体应承担起肩负的文化责任,把内容做深、做宽,来提升媒体的内在文化含量,全力避免快餐式、泛娱乐化以及低俗化内容的蔓延。
数字传媒时代媒体的 网络化生存
目前我国媒体机构已经在关注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结合问题,已经在积极推出纸质出版物和数字化产品相结合的跨媒体复合出版物。这样做,首先可以利用纸质出版物的市场来销售数字化产品并培养人们新的阅读习惯,其次可以更好地利用出版资源,为读者提供各种互动以及个性化服务,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改善媒体的生存状态。
媒体间的补偿性生存。新媒介的诞生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弥补原有主流媒介的不足,并不是完全替代旧媒体。从媒介形态更替历史来看,一直都是如此。纸张媒介延伸了时间,广播延伸了听觉,电视拓展了视界,网络使处处皆中心。特别是数字传媒时代,当 社会成员人手一部可拍、可录、可写、可发的手持信息装备,可以随时随地在事件现场把第一手资料收集并传播出去的全民采编时代,记者恐怕要做深度报道才能显示出专业记者存在的必要性。当作者和读者可以在网上直接交互时,专业编辑们对细分市场独到的策划能力才显出其优势。因此,在媒介生态系统中,每种媒介形态根据其特点,都占据自己的生态位,共同支撑起整个媒介生态,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因此纸媒历经广播、电视的成长岁月,并没有消亡,相反在媒介优势比较中,特点越发凸显。网络并不是一个替代性的信息源,它仍然起着一种补偿性的作用。而纸媒的物理性带来的阅览特点和内容特点仍令受众青睐,仍在满足其他媒体所无法替代的受众需求。
新旧媒介间的连接性生存。在媒介生态系统中,新旧媒介之间存在着传承关系,新媒介并不是自发独立地产生——它们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生。在人类传播历史中,新的媒介形式只有与先前或现存形式密切 联系,才能得到采用。早期的打印重复了传统的字母形式和手工制作的文档格式;报纸出现时参照了新闻信和新闻书的样式,直到19世纪以前都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对此,麦克卢汉著名的“后视镜”理论也有贴切的比喻。“我们透过后视镜看现在,我们倒退着步入未来”。他解释说:“我们面对一种全新的情况,我们往往依恋……不久前的客体。”在这个后视镜里,汽车成为“无马拉的马车”,收音机成为“无线电”,VCR、VCD、DVD成为“小电影”,“在线音频播放”叫做广播,“在线视频播放”叫做电视,因特网叫做图书馆,网上聊天室叫做咖啡厅。因此网络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变革和适应的连续性,不是突发的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
媒介形态的适应性生存。在媒介生态系统中,媒介形态亦会在竞争中发生进化。一方面自身的强势特征进一步增强,个性更加突出,如报纸对地方新闻和深度报道的强化;另一方面媒介的生态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媒介生态的变化而调整,以寻求更适合自己生存 发展的空隙。例如,报纸上网策略遏制了读者的流失,就充分显示了报纸在网络时代的适应和演进。其实报纸早在上个世纪与广播、电视的竞争中就在不断适应和演进,先是有了三四十年代解释性报道的兴起,突破广播层面擅长的告知“谁做了什么”;在与电视画面的竞争中,引入新的排版印刷技术,降低了制造成本,增加了色彩和图像的运用,从而一次次走出了媒介专家预言的“死亡阴影”。
媒介形态的共生性生存。共同生存是有机物出现以来的常规。在媒介生态系统中,一切形式的传播都紧紧交织,而不是独立存在。每当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出现、发展,它必然长期影响其他一切形式的发展,旧的媒介也会在竞争发展中蜕变出新的媒介,从而形成共同演进的局面。同时在媒介生态系统中进行优势互补的各种媒介,会形成一种竞合关系。不管是技术形态还是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媒介正走向汇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媒介形态之间的界限也在逐渐模糊。媒介形态的进化绝不只是一个单一的线性过程,这其中涉及相互的包容、渗透、转化及整合。建立传统媒体网站的利好消息,以及电子邮件、网上搜索及链接功能给媒体无意中带来的读者和线索,都体现了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这种共生与竞合关系。
说明了媒介形态变化的复杂性,传播的历史是“越来越多”的历史。新媒体通过增加媒介家族品种,通过与旧媒体的相互叠加、交叉,不断丰富媒介生态。在这一过程中,媒介不断地突出补偿性优势,不断地调整、整合,才能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也才能构成一个健康、充满生命力的媒介生态,不断满足受众新的需求。
传媒硕士学术论文篇二
网络传媒对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对策探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政治参与逐渐成为青年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网络技术的发展拓宽了青年政治参与的渠道,推动了青年的政治社会化,但也会不可避免地引发青年的非理性政治参与,使其出现政治参与失范,现实参政能力弱化等问
题。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制度规范、精神文化等方面来引导和解决青年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Influence of Network Media to Young People i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
LI Juan
(Marxism School,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youth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widened the youth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annels, promoted youth'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but it will inevitably cause youth irrationalit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lead to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isbehaving and so on. Therefore, we need to guide young people in the network and solve the problem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from the system of rules, the spirit and cultur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n China.
Key wordsnetwork media; young peopl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1 网络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现状
政治参与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手段,网络政治参与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网络时代背景下的青年政治参与,主要是指青年作为政治参与主体以网络为媒介,通过政治信息网上发布、网上选举、网上利益表达、网上评论、网上民意调查、网上信访等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并试图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
在我国,青年作为“科技哺育的一代”,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和政治素质,加之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网络信息技术,这些都为他们参与政治提供了诸多有效的途径。调查表明,在我国的网民群体中,25岁以下占51.2%,30岁以下占70.6%,18-24岁网民互联网普及率达43.4%。青年的网络政治参与,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现实政治表达的“贫困”状态,增强了政治信息的传导与反馈系统,日益影响着政治决策和高层思考。所以,研究网络时代背景下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的状况,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 网络传媒对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首先,网络拓宽了青年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手段,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实政治表达的“贫困”状态。我国传统政治参与度不高,信息失真时常发生。但在网络政治参与中,青年可以打破传统信息交流方式在时空上的限制,方便快捷地获取政治参与所需要的“海量”政治信息,扩大了青年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拓宽了青年参与政治的路径。
其次,网络政治参与推动了青年的政治社会化,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通过网络,青年可以对各种政治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政治意识和立场,促进青年的政治社会化。同时,青年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活动,体验了政治生活的意义,了解到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使其政治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最后,网络政治参与有助于政府部门加快解决有关舆论的焦点议题。青年利用网络渠道,增强了政治信息的传导和反馈功能,便于政府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网络群体中的青年能够理性的认识、分析国内外重要事件,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促进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2.2 消极影响
首先,信息甄别能力弱,易引发青年非理性政治参与。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网络信息容量的无限性和网络信息的可操作性,削弱了信息的客观性。青年由于其在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完全成熟,无法正确甄别多种信息,容易轻信偏言,导致网络政治参与中的非理性因素加大。
其次,政治参与自控能力差,易造成政治参与失范。网络因其不受时空的限制,造成了网民政治价值观的多元化。另外,网络政治活动审查力度较小,这就会使某些青年进行一些有悖政治参与原则和规范的活动,这不仅对党和国家的政治权威构成了威胁,也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形成造成了障碍。
第三,现实政治参与能力弱化,人际关系淡薄。网络政治参与大多是在“人机交流”中形成的,它代替了人与社会之间的“人际交流”。青年过分依赖网络技术,日益(下转第245页)(上接第231页)缺乏与现实社会的接触,会降低其在现实世界中获取政治思维的能力,也会影响现实中的政治参与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弱化青年的政治参与能力。
3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
网络媒体对社会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我们必须重视对青年思想、观念上的引导,为青年的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一个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3.1 加强青年对政治信息的辨别能力,引导网络政治参与的良性发展
当前,青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全方面、多层次的传递政治信息和参与政治事务。但纷繁杂芜的信息也会造成青年思想上的迷惘,判断上的失误,这就需要加强青年群体自身的信息鉴别能力。一方面,政府鼓励多种形式的网络平台,向他们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思想,使其对时事热点有准确的把握,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拓宽多样化的政治参与途径,提高青年政治参与的水平。青年通过网络政治参与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政治责任感,培养了他们对政治的信任,使其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能够更加理性地参与到政治中去,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创造美好前景。
3.2 加强网络参政的法制建设,创造健康的网络政治环境
青年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是自觉自愿的行为,我们应加强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规范,提高青年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防范盲动和不文明行为,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和网络观,这就需要做到“以法治网”。从立法的内容来看,网络立法要体现公民参与政治的自由与规范网络秩序两者的协调平衡,确保他们在网络中的言论自由不受限制。从立法体系看,要求形成一套完备的、操作性强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为包括青年在内的公民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保障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3.3 加强青年政治参与的心理调适,培养其对政治制度的认同感
政治参与的心理调适是指人们对政治参与过程和政治参与生活的一种感性的主观反映,表现为一定的政治参与动机、政治参与目的、政治参与心态等。青年对政治文明进程期望值很高,而现实政治发展的渐
进性却挫伤了青年的 政治参与热情,使他们对政治参
与产生冷漠感,这就需要调适青年政治参与的 心理,弱化 网络参政的高期望与现实低评价之间的矛盾,提高青年理性政治判断和理解能力。
3.4 提高青年政治参与的素质,发挥其网络舆论引导作用
政治参与者的素质,对政治参与方式、目的、性质和效果有着直接的 联系。要提高青年政治参与者的素质,首先应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塑造他们的政治义务感;其次,通过理性分析与探讨培养青年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提升其政治参与能力与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谷光伟,张敬超.论网络传媒对于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6).
[3]祝华新,胡江春,孙文涛.中国互联网舆情 报告.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改革内参,2008(3).
传媒硕士学术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