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干部培训工作会议讲话

发布时间:2016-11-06 18:26

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民政干部培训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民政干部培训工作会议讲话范文(一):

同志们:

今天上午召开了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会议就全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特别是会上县长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作了重要讲话,为认真贯彻落实李县长的讲话精神,把全年的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今天下午召开这次业务培训会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刚才两位分管局长和业务股室就具体的业务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要讲学习。要认真学习贯彻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领会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充分认识到当前民政事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理解广大群众对获得公平的机会、实现全面发展的迫切愿望。同时要不断加强民政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要在工作和业余时间多学习了解关于民政工作的政策法规,及时掌握最新的政策动向。要向有工作经验的同志学习,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学习。同时要和局机关各股室交流互动,工作上相互沟通,思想上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二要讲工作。乡镇民政所作为乡镇事业单位,面临的事务繁杂,我能够体会到这一点。但我们要始终把民政工作摆在第一位,把民政对象摆在第一位,要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要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好各项民政业务,做到业务为主、统筹兼顾,讲政治、讲大局,既要顾及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军,更要保障业务工作的落实。在这一点上丝毫不能马虎,不得拿任何理由来推脱局里布置的任何业务工作。因为这就是我们的岗位,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三要讲奉献。乡镇是民政离人民群众最近的服务平台,条件差、人手少、任务重、工作苦。民政所长天天直接同群众打交道,可以说,在现阶段,没有哪一个部门,像民政部门这样,服务着那么多不同层次的工作对象;也没有哪一种工作,像民政工作这样,集中了那么多种类的困难群众。大凡群众有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民政。当前民政工作新事多、急事多、难事多,民政工作业务庞杂、点多面广,所有工作都要落实到基层。面对这样的现,民政所长必须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作为基层民政干部,没有爱心和恒心,没有奉献精神,就做不好民政工作。基层民政干部身在基层,要把心放在基层,发扬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淡泊名利、爱岗敬业,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实事、满腔热情为百姓做好事、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把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民政所长虽然苦、累、忙,但要始终充满激情去干事业,充分体现民政干部的崇高思想境界。面对特定的服务对象,我们必须深怀爱民之心,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竭尽全力帮其排忧解难,使民政人真正成为他们的知心人和贴心人,真正体现民政工作的社会价值。

四要动真情。民政工作情系民生。做民政工作的人,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对困难群众一定要有感情。从某种角度讲,民政部门就是困难群众的贴心部门,民政干部就是困难群众的贴心人。民政工作对向是最可爱的人和最可怜的人,是最需要帮助救助的困难群众、弱势群体。作为基层民政干部一是在职业感情上,要深怀爱民之心,把民政工作对象的事情看得最重,尊重、理解、关心他们,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帮他们所需,替他们分忧解愁。二是在职业责任上,要恪守为民之责,强化为民宗旨,突出解困、服务、维权职责,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三是在职业操守上,要善谋为民之利,秉持公道、公正、公平、公开,忠于职守,勤勉尽责,诚心诚意帮助群众处理问题、解决困难。四是在职业精神上,要甘做“孺子牛”,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关于具体的业务工作,刚才各个部门负责人都讲得很详细,希望大家回去后一定要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克服各种困难,全面完成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民政干部培训工作会议讲话范文(二):

同志们:

两天的全省民政信访工作培训会即将圆满结束。这次培训会安排传达了民政部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四位同志就当前民政信访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辅导,七个单位从不同角度交流了开展民政信访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书面印发了部分单位的交流材料,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本次会议既是传达学习中央关于信访工作一系列文件精神的培训会议,也是研究部署当前全省民政信访工作的一次动员会议,更是落实依法逐级走访和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的推进会。下面,我就做好下一阶段的民政信访工作,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落实依法逐级走访和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依法逐级走访和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的重要意义

本次培训会,为什么要重点讲依法逐级走访和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一方面基于当前民政信访总体形势考虑;另一方面,基于落实好民政部会议精神,尽快将此项工作在我省全面推开。

(一)抓好依法逐级走访和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是规范信访秩序的具体抓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政信访维稳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兵惠民政策,各级民政部门也想方设法为困难群众特别是复退军人排忧解难,民政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向好。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阶段性、区域性信访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初信初访办结率低,一些业务部门对群众来信来访答复不及时、不规范,越级上访、重信重访、缠访闹访仍然是当前最主要、最关键的信访问题,也是民政信访工作的顽疾和瓶颈。去年4月国家信访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通过一年多的有效落实,较好的规范了信访秩序,信访量直线下降,今年5月30日,国家信访局又召开了“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部署会。6月17日省信访工作联席办召开了全省《依法逐级走访和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推进会。实践证明,抓好依法逐级走访和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就抓住了当前民政信访工作的“牛鼻子”,希望大家认真领会上级精神、借势发力,抓好本单位的工作推进和落实。

(二)抓好依法逐级走访和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是落实“三严三实”的实际行动。民政信访工作是折射民政工作的一面镜子,是接“地气”的工作,也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按照“了解社情民意、汇集意见建议、分析稳定风险、评估政策得失、排查矛盾隐患、解决合理诉求”的要求,积极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多措并举治理重信重访、化解信访积案,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近两年来,我们会同有关市、县,上下联动、积极协作,较好解决了久拖不决的一些信访积案,赢得了信访群众的好评。实践证明,只要思想认识到位、群众感情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把依法解决实际问题与思想教育、情理感化、困难帮扶有机结合起来,绝大多数重信重访和信访积案是可以得到化解的。“三严三实”教育落实到信访工作上,就是要严格以《信访条例》为遵循,规范信访工作行为,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三)抓好依法逐级走访和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是化解民政信访矛盾的主要途径。要抓好此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就必须树立法治思维理念,严格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要求,在法定途径下分类处理信访投诉,就是要求我们有权处理机关按照业务职能,依法履职处理信访投诉。近年来,各级对信访工作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花费了不少财力和物力,但信访问题始终没有较好的改善,一些越级访、重复访、缠访、闹访等信访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些信访群众“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的观念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扭转,这些问题的诱因是多方面的,但信访工作不规范、一些责任机关答复和解决问题不及时是一个关键因素。从对大量的重信重访案件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重信重访存在着历史的、政策的以及信访人自身的原因,但更多反映出一些部门和干部依法履职不到位、督促督办不到位,担当意识不够强,特别是有些基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方法单一,把相当多的精力用在稳控工作上,用在“关门办信接访”上,在规范信访办理、推动问题化解、加强督察督办、提供意见建议方面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逐级走访和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就是为了进一步厘清我们各级业务部门法定责任清单、厘清诉求清单,进一步规范信访人依法信访、理性信访、逐级信访,高效回应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二、扎实推进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

厘清诉求清单、职责清单、信访与其他法定途径界限,健全完善和细化制度,把信访事项引导到司法及其他法定救济途径上来、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是推进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压实各级抓好民政信访责任的关键。

(一)坚持“三个厘清”、夯实依法分类处理责任。一是厘清诉求清单。针对民政业务种类多、群众诉求庞杂且不加区分大量涌入信访领域的现状,我们依据民政部《关于推进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的实施意见》相关要求,结合近年来群众来信来访诉求所涉及民政业务规律,对具体投诉请求细化80条,重点涉及到我厅8个业务处室,并将细化的具体内容、有权处理责任主体单位打印成宣传册,下发厅相关业务处室、群众来信来访接待服务窗口和市、县(区)民政部门。二是厘清职责分工。明确各相关处室在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的职责分工,厅信访办主要负责信访投诉请求的受理、分类、转办、协办和督办,法规处主要负责信访投诉请求分类的审核和把关,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信访投诉请求的具体办理,并对回复内容和时效负责。这三方面既分工明确又密切配合。

三是厘清信访与其他法定途径界限。依据中办、国办《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和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相关要求,对群众来信来访诉求认真甄别、及时研判,逐一分类建立台账。对合理诉求转办到有权处理单位解决;对无理诉求做好政策解答工作;对缠访闹访重复访按照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向信访人送达不予受理告知书;对涉法涉诉问题及时引导信访人到政法机关反映问题,做到诉讼与信访分离。

(二)完善“三个机制”、畅通依法分类处理渠道。注重从健全完善和细化制度入手,坚持完善前端预判、前端协调、前端分流、前端明确责任。防止应当通过其它法定途径处理的事项进入信访渠道;防止推诿扯皮,使一些信访事项在机关部门转来转去、信访人重复访跑来跑去无回应;防止出了问题,问责无人承担责任等问题。一是进一步细化《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实施细则。去年省厅专门下发了《实施细则》,各单位要在省厅下发的实施细则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进一步将《实施细则》具体化,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重点对如何提高初信初访办结率,防止初访变成重复访和缠闹访;如何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减少越级上访;如何落实好诉访分离制度,从源头上治理“信访不信法”涉法涉诉问题进入信访渠道;如何运用信访事项书面“告知书”和“意见书”等相关问题,逐一进行细化,明确各级办理流程和具体职责。同时,省厅将与各市局建立疑难信访问题沟通处置机制,对情况复杂、不好把握的问题及时沟通,省厅难以把握的及时向民政部相关部门请示,确保分类处理准确、合理合法。各市县也要相应建立两级疑难信访问题沟通处置机制。二是完善《关于推进通过法定途径逐级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次培训会上省厅专门下发了《意见》,并将实施意见制作成了《宣传手册》,下发到乡、镇单位。《意见》对如何在法定途径下,逐级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进行了梳理和细化,明确诉求清单、责任清单和办理程序。省厅还建立了信访投诉请求分类处理研判机制,对一般信访投诉请求,由信访办先行甄别分析,再会商相关单位提出初步意见,分类处理;对比较复杂疑难的信访投诉请求,由法规处、信访办和相关处室共同研究分析,提出办理意见。各市县也要相应建立信访投诉请求分类处理研判机制。三是建立《依法行政回应群众诉求意见办法》。 为了贯彻落实好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夯实工作责任,进一步规范厅机关相关处室对群众通过来信来访等渠道反映的涉法、涉诉、涉纪、涉访事项处理的工作流程、主体责任、办理时限、问责方式等制定了《依法行政回应群众诉求意见办法》。《办法》坚持了“首问负责制”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从受理到交(督)办、从答复到落实、从回访到归档,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这个《办法》会后将发各单位,我在这里讲这个问题,目的就是要求各单位也要参照省厅《办法》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规定来。

(三)搞好“三个引导”、规范依法分类处理程序。一是把信访事项引导到民政法定业务办理途径上来。对应当通过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确认等法定途径申请申报办理民政业务的,按照法定职责或权力清单,引导通过相应途径办理;对检举控告违法行为,要求民政部门给予行政处罚的,引导通过行政处罚途径处理;举报干部违规违纪的,引导通过纪检监察途径处理;要求政府信息公开的,引导通过政府信息公开途径办理。二是把涉法涉诉及其他信访事项引导到司法及其他法定救济途径上来。对不服民政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引导信访人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途径处理;对其他属于政法机关管辖的,引导来访人通过司法程序或相应法定救济途径处理。引导通过上述法定途径处理信访投诉请求,主要是提示和引导信访人必须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申请(起诉、申诉等)主体、受理范围、程序和时限等条件下提出。三是把信访群众引导到依法逐级信访和理性走访上来。对如何解决好当前部分信访群众“信访不信法”、“缠访闹访”、“以访压法”和“越级上访”等不理性、不规范信访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对现行政策的宣传力度,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利用各服务窗口、接访接待场所,张贴宣传图、发放宣传手册,扩大群众对民政政策和信访相关政策的知晓率;另一方面要严把信访答复关和复查复核关,严格信访诉求甄别环节,严格落实给信访人受理和不受理书面告知书,引导信访群众理性、文明、合法表达诉求,有力规范信访秩序,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加大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力度,推动信访事项及时就地解决。

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源头在基层,处理好信访问题,贵在“及时”、重在“就地”、根本在于“规范”。做到了“及时”,群众就减少了等待的焦虑;做到了“就地”,群众就不会往上跑;做到了“规范”,群众就会明明白白接受处理结果,减少了上下之间奔波的理由和成本,越级访、重复访等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

(一)扎实做好初信初访办理工作。要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办理工作,严格执行首接首办责任制,下力气把好信访工作的“第一道关口”, 严格信访诉求甄别环节,防止将一些涉法涉诉问题导入信访渠道。对一些合理信访诉求,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给予解决;不符合政策的信访诉求,也要及时给予明确答复,并耐心做好政策解答工作,防止一些信访问题在部门之间转来转去,信访群众在机关之间跑来跑去,造成信访事项的“空转”,迫使信访群众越级上访,使一些小信访变成大信访,个访变成集访。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抓住问题解决最佳时机,督促职能部门依法按政策处理信访事项,把问题化解在初始阶段,提高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结率,防止“初转重”、“信转访”,最大限度地减少问题积累、矛盾上行。

(二)继续发挥好“三官一律”进社区化解调处信访矛盾的作用。这项工作在去年全省民政信访工作会上,宝鸡市民政局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做法,十一月份民政部工作组来我省对此项进行了调研,并给了充分的肯定和推广。实践证明,“三官一律”(即:警官、法官、监察官、律师)进社区,既有利于形成社区调解矛盾委员会、属地民政部门和“三官一律”三位一体的化解信访矛盾调处机制,又有利于及时把社区群众的初信初访诉求给予解答和化解,并规范信访事项受理程序和引导来访群众依法逐级走访。依托“三官一律”这样一个专业性强、信任度高的完整司法体系,与社区群众建立起平等的面对面交流平台,对群众反映的诉求能及时予以甄别,对诉讼和信访分离起到“第一关口”作用。“三官一律”进社区化解信访矛盾的作用是明显的,只要我们认识到位,善于借势借力搭建平台,主动作为,借梯上楼,“别人搭台我唱戏”,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方法,使活动开展起来、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成效。

(三)扎实推进网上信访工作。去年,国家信访局提出在全国建立网上信访信息综合平台,在应用范围上将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即纵向要延伸到省、市、县、乡、镇、街道,横向要联通到相关部门,实现来信、来访、来电、网上投诉等“信息网上录入、流程网上管理、活动网上督察、绩效网上考评”的信访工作新模式;在办理程序上,要把信访事项的受理、办理过程和结果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把评价权和监督权交给群众;从时间安排上,要求去年底前完成建设并运行。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省信访局也专题召开了全省工作部署会,明确了任务、时限和要求,昨天下午高怀岗主任又就我们民政部门如何具体落实作了解答。从目前了解掌握情况看,有些单位比较重视,落实的比较好,有的单位刚刚起步,还有的单位没有起步,差距比较大。网上位访是未来信访工作的发展方向,是信访群众信访主渠道。对此,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把网上受理办理信访事项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一项民心工程来推进,尽快完善设施设备建设,要指定专人负责、专人办理,要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搞好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办理效能,使之成为群众反映诉求的主渠道,政府了解民情的新窗口。

四、打牢推进落实工作的基础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依法逐级走访和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难度大、任务重,需要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密切配合、协调联动。从省信访局每月通报情况看,我省民政信访量始终排在全省信访工作的前位,信访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引起各级民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会后,各地要及时向局主要领导汇报,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抓在手上,落实好主要领导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信访工作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二)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愿做、会做、敢做、善做的信访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政信访工作的根本保证。客观上讲,基层民政部门没有编制专职信访干部,多数是兼职,但也有部分单位领导重视,抽调专门人员负责工作,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信访工作必须有人干。各单位要把信访工作作为培养干部、锻练干部的舞台,要把那些思想好、作风硬、能力强、业务精通、处事公道、敢于担当、善做群众工作的干部选定在岗位上,建立一支群众满意、领导放心、善做善成信访工作干部队伍。

(三)压实工作责任。总的看,各级民政部门对信访工作是重视的,也是积极负责的,对上级转交查办的信访案件、信件能认真查实,按时上报复查情况。但也有一些地方存在着有分工领导、有具体负责人员,工作没人抓落实的现象;有的对上级转查办的信访案件和信件不按要求查实回复,甚至不查不报,有些查办信件因回复不按时,受到国家信访局和民政部的批评;有的基层工作者面对来访群众,不敢理直气壮地讲政策、讲道理,害怕“引火烧身”,以“推”、“绕”、“躲”的方式解决群众来信来访,致使一些初访变成重访、个访变成集访。这些问题虽然是个别单位的问题,但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和解决,不但会影响本地区工作的开展,甚至会传染和影响到其他地区信访群体的稳定。因此,各市、县(区)负责民政信访工作的同志,要认真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在掌握情况、通报信息、协调指导、督促落实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在抓落实、抓协调、抓推动上下功夫。

借此机会,我还想讲一下抓好近期敏感节点的信访稳定工作。“7·28”“8·1”“9·3”等敏感时节即将来临,特别是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一些信访群体和挑头组织人员想借此时节,组织人员集访,通过给政府施压来解决利益诉求。本月8、9、10号连续三天,我省部分对越参战退役人员和其他涉军群体相互串联,组织赴省政府上访,并预谋在八一建军节前还要组织规模性集访。对此,各级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化解调处和防范工作,做到信息灵通、排查问题不留死角、化解矛盾及时有力、走访慰问及帮扶工作到位,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属地,把人员稳控在当地。

同志们,两天来的学习培训,给大家讲了不少,也安排了不少任务,“一分布置、九分落实”,讲的再多关键在于落实。民政信访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希望同志们按照中央关于信访工作一系列决策部署和民政部信访工作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紧紧围绕民政中心工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攻坚克难的决心,上下联动,狠抓落实,努力推动民政信访重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和新进展,为全省民政事业创新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环境。

民政干部培训工作会议讲话范文(三):

一、统一思想,与时俱进,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民生问题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推进民生工作,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民政事业的发展;落实民生政策,相当多的工作任务要依靠民政系统来完成。

(一)做好民政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政府职能逐步向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社会资源逐步向社会建设和民生领域倾斜。民政遵循的工作原则就是“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基本上是围绕着人展开方方面面工作的。因此,做好民政工作,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二)做好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民政工作除社会管理的职能外,更多地担负着改善民生的重任。党和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改革开放的成果让人民群众享受,社会公平的原则得以体现,这些都与民政系统的工作水平有直接的关系。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党和政府亲民、爱民、惠民、为民的执政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在相当多的范畴内,要通过民政系统扎实有效的工作来诠释。拿我市来讲,今年即将实施的十大民生工程,直接属于民政工作范畴的就有两项。目前我市有15万城乡低保对象,1.3万五保对象,2.7万重点优抚对象,平均每年需救济灾民在30万人次左右,再加上其他各类生活困难需救助人员,他们感受到的党和政府的温暖,不正是通过我们民政系统工作得以体验的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政工作就是民生工作,做好民政工作就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三)做好民政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民政工作的对象在基层,民政工作的根基在基层,民政工作的实效体现在基层。特别是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只有加强社区建设,强化社区自治功能,使社区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才能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才能保持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在农村,只有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化解农村各种矛盾,才能从制度上巩固党和国家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民政部门还承担着实施各项救助的职能,在促进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安定民心等方面,其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

(四)做好民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就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体制。在这方面民政工作具有独特优势。比如,通过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安定有序、自动化解各种矛盾的社会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加大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力度,可以促进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无私奉献、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的形成;通过大力培育发展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民政部门既功不可没,也责无旁贷。

二、抓住重点,整体推进,推动全市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民政工作涉及范围广,工作任务重,在繁重的任务中,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全面推进。

(一)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关系到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努力提高城乡低保水平。书记在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的讲话中指出:“要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改善民生的大事实事来抓,力争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使全省城乡居民低保水平、企事业单位职工收入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省政府要求和市政府安排,今年全市农村低保要扩大保障面,提高保障标准。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足额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对没有把低保资金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的,市级将不予扶持,对资金安排不到位而影响工作的要给予通报批评。二是做好灾民救助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救灾工作管理体制,明确责任,确保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市、县都要足额列支预算资金,并且根据灾情,随时增加投入,确保救灾资金需求。要加强救灾资金监督管理,确保不发生救灾款到位慢和被挪用挤占问题。在这一点上,一定要严肃纪律,谁贻误了救灾工作,就要追究谁的责任。要建立规范的救灾款物发放制度,做到公开、透明,确保救灾款物真正发到灾民手中。三是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使大病困难群众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四是加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力度。要全面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和“按标施保”。同时,要从加强敬老院建设和管理入手,努力提高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要加快进度,高质高效完成“两院”建设任务。用两年时间,完成“两院”建设任务,这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承诺,今年是最后的决战年,必须坚决完成。一是要加强领导。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经常过问,协调解决“两院”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参与实施。民政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当好参谋助手,狠抓落实,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财政部门要安排资金,支持“两院”建设。发改、国土、规划、建设等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两院”建设提供政策保障。二是要严格标准。要严格按照市政府制定的《实施方案》,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确保质量。三是要落实建设资金。各县(市、区)都要把“两院”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同时还可采取整合闲置资产、组织社会捐赠等形式筹集资金,确保“两院”资金的需求。四是要加强督导检查。各县(市、区)要把“两院”建设作为“头号工程”抓紧抓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民政局要对工程项目的规划、质量、进度、投入等方面加强督导检查,确保任务目标按期完成。

(三)提高双拥优抚安置保障水平,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关系到军政军民团结,关系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是民政部门的重要任务,要着力完善机制,狠抓政策落实。以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为契机,完善和创新拥军优属机制,深入开展科技、智力和社会拥军,为部队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鼎力支持部队建设。要落实优待抚恤政策,进一步完善补助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社会生活水平同步增长。落实配套资金,重点解决好“医疗难”问题。要深化退役士兵安置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安置方式,确保退役士兵的合法权益。大力推进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经济补助按时足额到位。要高度重视并稳妥做好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和复退军人稳定工作,一方面要严格按上级有关政策办事,另一方面要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确保社会稳定。

(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规范民主选举程序,健全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村民自治服务体系。城市社区建设,要进一步抓好社区组织和制度建设,着力解决基础设施薄弱、社区干部待遇偏低等问题。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为群众服务上,开展便民服务,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改进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

(五)不断加大力度,推进殡葬改革。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多年来,各级政府及民政部门做了不懈的努力,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一些地方,大操大办、偷埋偷葬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以罚代化”现象屡禁不绝。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查找原因,研究对策,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消灭火化盲区,尤其是要坚决整治“以罚代化”问题。宁可火化率降低一些,也绝不允许用“以罚代化”来提高虚假的火化率。要不断推进丧事文明简办,建好绿荫公墓,解决好骨灰存放处理问题,杜绝“二次装棺”,禁止丧事活动中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和大操大办现象。要增加对殡仪馆的投入,不断改善服务条件,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要加大对丧葬用品的管理,整顿殡葬市场,净化丧葬环境。

(六)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培育扶贫济困的社会氛围。慈善事业是一项乐善好施、济贫帮困的光彩事业,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去年,我市慈善总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市慈善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下一步,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健全慈善组织。各县(市、区)都要成立慈善协会,城市社区及广大农村也要有相应的慈善组织,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慈善组织网络。二是营造舆论氛围,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引导更多的社会公众和有识之士投身慈善事业。三是广辟善款财源,壮大慈善组织实力。四是要经常性地针对特困群众举办捐助惠民行动,为社会边缘群体及时便捷地提供人文关怀和生存救助,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社会温暖。

三、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全面提升民政事业整体水平提供有力保证

圆满完成的工作任务,需要做很多的事情,做方方面面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自身建设,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狠抓落实。

(一)要切实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民政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关心、重视和支持民政工作。要把民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及时研究解决民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民政事业的投入,加强民政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民政工作顺利开展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为民政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和物力保障。

(二)要突出抓好民政配套资金的落实。民政事业费的落实,关系到各项民政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目前我市民政事业费人均水平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特别是有些县(市、区)民政配套资金落实得不好,造成我市民政工作发展不平衡,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市民政工作的全面发展,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县(市、区)要把加大民政事业投入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体现以民为本,调整支出结构,切实保证民政配套资金的落实,尤其是要确保抚恤优待、救灾、低保资金的落实。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今年,市政府将把落实民政配套资金作为督查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省和市有资金的,县要有配套资金;属于各县负担的资金要切实落实,绝不允许在这个问题上打折扣。在配套资金及各项民政资金的使用上,必须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严禁挪用或占用,确保各项民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项目标的实现,确保我们的干部不犯错误,不出问题。

(三)打牢民政基层组织建设和工作基础。基层民政工作直接关系民政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所以,必须下大力加强基层民政建设,打牢民政根基。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基层民政建设,把基层民政建设纳入工作日程,摆上重要位置,要充分利用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协调解决基层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逐步解决基层工作条件差、服务设施简陋和办公经费不足等问题。要建立健全基层民政工作制度,通过自学、培训、考察等形式,不断提高基层民政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适应民政形势不断发展的需要。

民政干部培训工作会议讲话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