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髡进谏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7-06-16 08:59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曾多次代表齐国出使其他诸侯国。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淳于髡进谏成功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淳于髡进谏成功的原因

齐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当他即位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士都很担心,几次想劝谏齐威王,可又怕弄不好,触怒了君主,轻则削职罢官,重则脑袋搬家,所以没有人敢出来劝谏。

其实齐威王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齐国有一只大鸟,栖在王宫的庭院里已经整整三年了。它既不飞又有鸣叫,大王您可知道这是一只什么鸟?”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

而他实在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对淳于髡说:“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淳于髡听了便笑着说:“多谢大王英明的指点。如今大臣们正等着大鸟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呢。”

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开始整顿国家。首先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淳于髡的趣闻

刁钻问题难亚圣

其实淳于髡打哑谜只是个人爱好,就像他喜欢和别人辩论。为此,儒家的亚圣孟子都受到过他的“刁难”。据说,至今临淄都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孟子遇见淳于髡,吓不死也发昏。 一次,孟子游历齐国,淳于髡知道后,便去拜访这位名人:“请问先生,男女之间授受不亲,是礼制所规定的吧?”

孟子是个老实人,便规规矩矩地回答:“淳于先生,你说的男女授受不亲当然是礼制规定的。”

淳于髡说:“假如你老婆掉水里了,兄弟我是救她还是不救呢?”

孟子很生气,心想这个淳于髡简直是胡说八道:“嫂嫂溺水了不去救,简直就是狼心狗肺!”可能孟子意识到自己说的话大失体统,慌忙补充道:“男女授受不亲,的确是礼。但救嫂子,是权宜之计啊。”

淳于髡讥讽孟子:“那现在天下黎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你为什么不伸出友爱之手呢?”

孟子说:“救天下黎民要授之以道。我老婆掉水里,可以拉一把。难道天下人还得挨个去拉吗?”

淳于髡明白人家孟子是圣人,他的作用是教化,而不是凡事都亲自去做。

就事论事责圣贤

孟子要离开齐国时,淳于髡问他,你身处三卿的高位,却下不能救济老百姓,上不能辅佐君王,所谓的“仁者”就这样跑了,对得起你的工资吗?

孟子将伯夷、伊尹和柳下惠扯了出来说道,我是臣子,不以贤事不肖,伯夷就是这样干的。周旋于汤、桀之间五次,那是伊尹。不厌恶污君,不推辞做小官,那是柳下惠。他们三个处事不同,但都是为了“仁”。君子只要心中“仁”就行了,又何必事事一致呢?

淳于髡很不屑,继续责问,鲁缪公的时候,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但鲁国不断失地。这样看来,所谓贤者对国家有什么用?

孟子说,虞不用百里奚而被灭亡,但到了秦缪公那里却成就了霸业。不用贤人就会灭亡,有了贤人却不会任用,他怎会不被削弱呢?

淳于髡随即否定了孟子自己标榜贤者的话:有本事的人必然展现出来,做事情不见功效的人,我还没看到过呢。所以根本没有贤者,如果有,我肯定认识他。

孟子说起孔子在鲁国做司寇的故事,孟子也知道那时孔子不被重用,在祭祀的时候,鲁君失礼,祭祀用的肉迟迟不上,于是孔子也故意无礼而去。孟子说,不知道的人以为孔子是为了几块熟肉闹情绪,其实孔子是被别人无礼对待。所以孔子愿意以微罪辞行,而不是苟且留下。

孟子似乎是说自己像孔子一样被无礼对待,因此离开齐国,但圣贤的行为,滑稽如淳于髡者又怎会明白呢?

学无所主

淳于髡博闻强志,“学无所主”,思想比较博杂。他重视周礼对人行为的规范作用,有学者考证记载古代礼仪制度的著作《王度记》即为淳于髡的著作(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他以饮酒讽谏齐王,表明他有类似道家的“极之而衰”的思想;他向宣王荐士,曾提出近于墨家的“物各有畴”的主张。作为“稷下之冠”,他和其他许多稷下先生一样,很难考定他的思想归属,因此曾有学者将其归入杂家。但是,淳于髡的思想并非没有自己的章法。从史料关于淳于髡讽谏国君、问难师友的记载来看,他是兼重礼法而更倾向于法治的。

首先,淳于髡主张治国理民一定要礼法兼重。在进言邹忌时,淳于髡提醒邹忌受相印、执国柄,必须把握全局而不偏失,处理政事必须合于礼法,并随即就修礼仪、明法度、整吏治、裁冗员等几方面向邹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淳于髡要求邹忌忠于君主,谨慎的维护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他以“傅合疏罅”作喻,要求邹忌不必拘泥成法,而要依附于万民;以狗皮不能补狐裘作喻,要求邹忌要慎选人才,勿杂小人;以“大车当常较,琴瑟需常调”作喻,要求邹忌认真制定法律并监督奸吏(《田完世家》)。

这实际上可以算是一个礼法并举的改革方案了。以上几点主张,和战国时期法家的主张精神是基本一致的,体现了淳于髡兼重礼法的思想特点。

从淳于髡与孟子辩论可以看出,他主张守礼有度而不拘泥。他认为,虽然“男女授受不亲”是“礼”,但是“嫂溺,也要援之以手”,由此引申到反对脱离社会实际,拘守一成不变的陈腐规定。在他看来,最大的“礼”,是现实的国计民生。民生凋敝,就要破除旧礼,实行改革,“援之以道”(《孟子·离娄上》)。淳于髡讲礼治,但又反对世袭制,他从齐国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出发,竭力主张“尊贤尚士”、富国强兵。他借狐裘与黄狗之皮为喻讽谏邹忌,以“物各有畴”的主张要求宣王重士,都是这种尚贤思想的反映。淳于髡认为维护封建的礼制、选贤使能是必要的,同时还必须实行法治,强化国家机器。因此,他要求邹忌“谨修法律以督践吏”,要求齐王“减吏省员,使无扰民”(《新序》)。总之,淳于髡社会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就是礼、法兼重而倾向法治。这一观点,曾影响了田骈、慎到、接子等稷下之学里的黄老学者,而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提出,也同淳于髡上述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

淳于髡以“酒极则乱”、“极之而衰”向齐威王讽谏,这实际上包含了矛盾对立转化的深刻哲理。在与孟子的一次辩难中,他曾提出“声无细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的观点,意思是说声音不管多么细小,没有细到听不见的;行动不管多么隐蔽,没有完全不露痕迹的,这已经包含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可知论的因素了。虽然淳于髡的可知论认识还没有达到高度概括的程度,但他将其灵活运用实践之中,察事审功,“承意观色”,却是难能可贵的。

据《礼记》卷四三《疏》引语所说,淳于髡著有《王度记》一书,又据《太平御览》卷七一八说,他还有《十酒说》一书,可惜均已亡佚。所以,今天我们只能从散见各处的史料,来了解这位稷下高士的风范了。

一生不仕

齐宣王即位之初,贪于酒色而不重视人才。当时魏国的梁惠王(前400-前319)在各国用重金厚礼招纳贤士,知名的学者邹衍(前324-前250,应当是邹忌?)、淳于髡、孟子(前372-前289)等人都到了魏国。淳于髡刚到了魏国时,在梁惠王的两次接见中都一言不发。 事后,梁惠王十分不解,有人对他说,淳于髡善于“承意观色”,之所以在接见时沉默不语,是因为发现惠王心神不定,一直在思考驾车打猎、音乐娱乐之类的事情。惠王听后,十分惊讶,坦然承认第一次接见时,恰好有人献上了一匹好马,第二次时,又有人进献舞伎,所以自己两次都心不在焉。惠王感叹淳于髡“诚圣人也”,再次接见了淳于髡,两人一连交谈了三天三夜而毫无倦意。梁惠王对淳于髡的才学十分佩服,想任他为卿相,淳于髡推辞不就。在魏国期间,虽然魏王对他礼遇优厚,但他不为所动,一直没有出仕做官。(《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以下只注篇名)

大胆进言

后来,淳于髡又离开魏国返回齐国。他认识到齐宣王喜好声色、贪于安逸而不重视人才,不利于齐国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便通过借古喻今,大胆地向齐宣王进言,希望他能重振稷下学宫,广纳贤才。开始,宣王表示自己并非不好士,而是国中无士,以此来搪塞淳于髡。淳于髡一天就向齐宣王推荐了七个人,在淳于髡等人的劝谏、督促下,齐宣王终于悟出“得士则昌,失士则亡”的道理,继承齐国先祖礼贤下士的优良传统,重新营造稷下学宫,以优厚的待遇招纳人才,齐国国势复盛,稷下学宫也再度繁荣了起来。

不惧楚王

有一次,齐王派淳于髡出使楚国,楚王看到他身材矮小,便鄙夷地戏谑道:“难道齐国就找不出一个像模像样的人了吗?而派了先生你来!先生有什么特长呢?”这次髡并未用隐语而是直截了当地说道:“我并没有什么特长,只有腰中七尺长剑,是用来斩杀无状之王的。”楚王惶恐地说道:“请先生息怒,我不过跟您开句玩笑罢了。”这个故事不由得使人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晏子使楚的故事。淳于髡生活的时代要比晏子晚一百多年,对这位齐国历史上的贤相,淳于髡十分佩服,也处处以他为榜样,两人一样都身材矮小、貌不惊人,然而出使外国,都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气度折服了傲慢无礼的楚君,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以礼搬救兵

齐威王八年(前394),楚国发兵大举进攻齐国。威王派淳于髡到赵国去请救兵,带上赠送的礼品黄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笑得系帽子的带子都断了。威王说:“先生是嫌所带的礼品少吗?”淳于髡说:“怎么敢呢?”威王说:“那是为什么呢?”淳于髡说:“刚才臣子从东方来,看见大路旁有人在祭祀神灵祈福消灾,拿着一只猪蹄,一盂酒,祷告说:‘易旱的高地粮食装满笼,易涝的低洼田粮食装满车,五谷茂盛丰收,多得装满了家。’我见他所拿的祭品微薄,而想要得到的却很多,所以在笑他呢。”于是齐威王把赠送赵国的礼品改为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淳于髡到了赵国,交涉十分顺利。赵王给他精兵十万,战车一千乘。楚国听到消息,连夜撤兵离去。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曾说:“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岂不亦伟哉!”高度评价了淳于髡在齐威王称霸中所作的贡献。

淳于髡献鹄

又有一次,齐王派淳于髡出使楚国,并特意带去一只鹄作为赠送楚王的礼物。谁知刚出城门,鹄就飞了。淳于髡托着空鸟笼,前去拜见楚王,说:“齐王派我来向大王献鹄,我从水上经过,不忍心鸟儿饥渴,就放它出来喝水,谁知它竟离开我飞走了。我想要刺腹或勒颈而死,又担心别人非议大王因为鸟兽的缘故致使士人自杀。鹄是羽毛类的东西,相似的很多,我想买一个相似的鸟儿来代替,可这是欺骗大王,我不愿做。想要逃到别的国家去,又痛心齐、楚两国君主之间的通使由此断绝。所以前来服罪,向大王叩头,请求责罚。”这一番话,说得十分巧妙。“不忍鹄的饥渴,让它出来喝水”,说明淳于髡的仁;“想要刺腹绞颈而死”,说明淳于髡的勇;“担心别人非议楚王”说明淳于髡的忠;“不愿另外买类似的鸟来代替”,说明淳于髡的信;“痛心齐、楚两国之间的通使断绝”,说明淳于髡的义;“服罪”、“领罚”,说明淳于髡的诚。仁、勇、忠、信、义、诚具备,谁还会治他的罪呢?结果楚王不但没有怪罪淳于髡,反而赞赏道:“很好啊,齐王竟有这样忠信的人。”并且用厚礼赏赐淳于髡,财物比献鹄还要多一倍。(《滑稽列传》)

淳于髡进谏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