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毛概论文参考_毛概论文
相关话题
《毛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课程,它汇集了丰富的思想性内容和严谨的政治性内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17毛概论文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2017毛概论文参考篇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摘要〕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和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统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一元化指导,多元化并存”、“守望崇高,关注平凡”、“继承与扬弃并重,吸收与借鉴并举”、“德法并行,标本兼顾”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本原则,构建高校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观并存的校园文化格局,确保校园文化既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又具备多样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彰显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魅力,培育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主流文化观念。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校园文化;基本原则
在经济体制转轨、政治体制变革的社会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发展强烈地撞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使原有的价值评判标准面临新考验和新挑战。面对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科学指导,才能从根本上统领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作为新时期共同的思想指导和价值基础,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社会价值观的内在依据,又是引领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的根本,对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起着重要统领作用。基于对社会文化建设的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四方面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即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精神动力、思想源泉和道德基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统领功能,必须通过综合思考、系统论证和精心设计,遵从文化发展和价值观引导的基本规律,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细化和贯彻落实。
一、坚持“一元化指导、多元化并存”的原则,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条件下,国际互动日益加深、国内利益结构深刻调整导致社会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必然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各类文化携带多元的价值观念涌入高校校园。交织着历史性和时代性、本土化与外域化、传统性与现代性的高校校园文化,形成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足鼎力的文化格局。深刻的社会变迁和观念嬗变反映在高校校园文化方面,也必然呈现出思想观念的复杂性,精神信仰的多样性和价值取向的多元性等特点。面对既丰富多样又杂乱无序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必须既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元化统领,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科学指南;又要坚持使多元化的文化观念和谐并存,确保校园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不受影响,才能既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科学的思想指导,又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拓展宽阔的文化视野,奠定厚重的文化平台。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统领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紧紧抓住这个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可以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站在社会文化前沿,“代表了人们的最高精神需求;表达了时代的最新价值走向;融汇了世界的多种文化精髓;凸显了独具的民族文化特色”〔1〕,并借此通过弘扬健康、积极的主流文化,遏制媚俗的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化,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品味,把多元的价值取向整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减少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积极应对西方社会思潮的挑战,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引领、统摄、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念,通过倡导积极有益的文化观念,支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改造消极落后的价值观念,抵制腐朽的文化思潮。
2.坚持多元并存格局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拥有良好的文化生态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根本指导地位,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元化的统领,以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科学的思想指南和正确的立场。只有以“一元化”为“度”来构建校园文化的价值观,才能占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掌握引领校园文化发展的主动权,趋利避害,为我所用。指导思想的一元性并不否定或排斥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单向的一元化思想指导可以有效整合取向各异或冲突的各类文化观念,但是,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观念形态,坚持一元化导向的同时,必须充分尊重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承认各类文化之间的交融性、共生性,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在多样性发展中保持“多元并存”的基本格局,以利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以使高校校园文化在多元文化共生共长的环境中储备丰富的文化资源,创建良好的文化发展平台。
在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下,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多元并存”的格局,不仅是多元文化和合、共生、交融与升华的必经途径和方式,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现代化、全球化和时代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校园文化的必然要求。任何一种文化只要不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只要是对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有利的,都应允许其存在。如果以一元化指导为借口,压制和排斥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不但行不通,而且会适得其反。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引领,必须确保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化格局与价值导向一元化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守望崇高、关注平凡”的原则,构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动力系统
面对纷繁复杂的校园文化格局,要协调有序地确保校园文化建设,除了在科学的思想指导下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还必须以崇高的社会理想激发高校师生蓬勃向上的精、气、神,形成强有力的文化价值观念选择的激励系统,内在地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方向和奋斗目标。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下,校园文化建设要区别性对待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构成,遵循“守望崇高、关注平凡”的文化建设原则,既要关注主导文化的先进性、高雅性和卓越性,坚守主导文化高远的价值导向,充分发挥主导文化的激励功能,又要关注大众文化的普适性、通俗性特征,充分利用大众文化关注平凡的价值取向。师生在进行价值追求和选择过程中,既要接受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约束和规范,又要考虑到自己合理合法的价值诉求和生活愿景,充分实现共同价值目标与个体价值目标的有机统一,以使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深深植根于高校校园,并内化为师生的言行举止,成为自然的价值追求。
1.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方向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守望崇高”,就是要将崇高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置于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中,使其获得持久的前行动力和高远的发展空间。纵观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作为中华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矢志不渝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各族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支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作为新时期昂扬向上的精神旗帜,是引领、激励人们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也必然是校园文化建设不竭的动力源泉。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其“高势位”的精神指引和“高品位”的价值定位,必然成为高扬于校园文化建设阵地的鲜明旗帜,成为引领高校师生坚守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价值引擎。因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旦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高校师生就能获得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精神纽带,就能够在坚信崇高中抛弃低俗,在守望未来中着眼现实,在追求卓越中淡出平庸,在追逐完美中宽容瑕疵,从而也就能够科学地看待各类文化矛盾,合理地化解各类文化的价值冲突。
2.关注文化的大众性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拥有良好的文化土壤
作为引领社会文化思潮的重要亚文化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的构成成分日趋复杂和多元。当今校园文化构成中既有高远优雅的精英文化,又有现实通俗的大众文化;既有展现主流价值导向的先进文化,又有丰富多样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各类非主流文化因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以高远的文化价值目标激励高校师生追求卓越和崇高,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文化发展的主旋律,同时还应该结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尊重文化发展的特性和规律,兼顾各类文化的大众性、普适性和平凡性,将高校校园文化高远的目标追求还源于现实的、大众的文化土壤,使文化建设和发展获得宽广的空间和厚重的积淀,充分弥合高雅与通俗、卓越与平凡之间的裂痕。这样既可以使现实中复杂的校园文化构成获得有力的价值引领,避免各类文化在冲突中消蚀积极的价值追求,而过分张扬低级庸俗的文化个性;又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崇高的价值目标能够植根于现实的文化沃土之中,使高远的价值追求在实现三个贴近(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获得现实的文化载体、传承模式和发展动力。
三、坚持“继承与扬弃并重,吸收与借鉴并举”的原则,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资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开放的体系,是不断吸收各种思想养分来丰富发展的体系,既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成果密切联系,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秉承“继承与扬弃并重,吸收与借鉴并举”原则,坚持吸收与借鉴的统一,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要求,既注重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借鉴外来文明的优秀成果;既在扬弃中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在借鉴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在广泛吸收与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扬弃使各类优秀文化观念在高校校园内完成新的优化组合,在文化融合中实现文化价值观念的和谐发展,孕育出校园文化创新性的主流价值观。
1.依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奠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价值基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合理内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宝贵的价值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资源。任何民族的价值观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于对民族传统美德的历史性继承。因此,任何一种价值观的发展都不能脱离民族的传统根基和文化土壤。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既丰富又全面的伦理道德思想是我国道德文明最深厚的历史基础,也是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宝贵的价值资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又要植根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本着继承和扬弃相结合、改造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民族文化传统加以分析利用。在创新的前提下,把优秀文化价值传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平、公正机制及社会主义功利价值观结合起来,吸取合理的成分。坚持在批判性继承基础上,去粗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
2.借助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创设校园文化建设的外部价值平台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在社会发展中就应该积极吸收和借鉴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本着“洋为中用”的原则,把外来文明中的精华吸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来。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应是封闭的,而应是开放的,对世界各国文化思想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应认真吸收。〔2〕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以开放的姿态,站在文化传承的前沿阵地,把外来文明的优秀成果加以借鉴和吸收。诸如,西方文明中崇尚科学、求实、创新、竞争、进取、自由、平等、博爱、守时,讲求效率、重视法制、尊重人格、恪守社会公德等道德要求,完全值得高校认真借鉴,并加以合理的吸收和改造利用。
四、坚持“德法并行,标本兼顾”的原则,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规则
高校校园内有两大力量在规范和约束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一是道德意识,一是法制观念。道德意识是从思想本源上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并以自律的方式,对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具有“本源”上的调节和控制功能;法制观念是从行为表现的优劣中进行直接的价值评定,并以他律的方式,通过对人的行为表象进行强制性的纠偏和矫正,实现对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的警示性调节和规范。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下,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围绕培养人、教育人的中心任务,坚持“德法并行,标本兼顾”的基本原则,肩负起道德素养的提升与法治观念的养成两大重要任务,把道德观培养和法制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从“治本”的角度,强化校园道德规范意识,在校园文化中融入道德意识教育、道德情感感化和道德文化熏陶,使师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怀,自觉地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从“治标”的角度,在对道德意识进行延伸、深化和强化的基础上,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引入法制观念,建设起颇具特色的校园法制文化,强化法制力量维护道德秩序和行为规则的特殊作用。
1.以荣辱观教育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道德准则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涵盖了人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等方面,既有先进性的思想引导,又有广泛性的道德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引领文化思潮和凝聚社会共识的道德旗帜,为高校师生的道德选择和行为取向,提供了基础指导和评判准则。因此,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对校园文化的引导力和以德化人的感召力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强大作用,将其基本要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能为和谐校园树立高尚的道德标尺,能理性抵制校园中消极颓废意识和庸俗低级思想的影响。
2.以校园法制观引导保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秩序意识
构建积极健康和和谐有序的高校校园,必须将校园法制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法治”意识和法制观念纳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系统之中。只有将法制观念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才能强有力地保障校园内高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为良好的道德意识提供有序的生长环境。所谓校园法制文化,就是用文化的形式在高校校园展现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容和要求,目的是让师生知法、懂法、守法,共创文明、和谐、平安的高校校园。校园法制文化建设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实践,反映了新时期学校管理及运作方式的基本特征。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要从“依法治校”的角度,对教师、学生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制观念,增强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学法、知法、护法、用法,共同建设文明的校园。在校园内形成讲求规则意识,维护公平正义,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并把法治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广大师生良好的“守法”意识,以及“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道德观念。
五、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机制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3〕。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倡导高校校园高雅文化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鼓励高校校园文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通过文化创新实现多元文化的和合发展,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在统领文化发展中得到充实、丰富和完善。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引领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
高校校园文化核心精神是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内在规定性作用的观念体系的集合体,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主要体现一所大学所独有的文化精神和气韵,是大学精神内核的彰显及核心价值观的体现。高等院校是思想的发祥地,文化的传播地,人才的培养地,更是社会意识形态争夺的主阵地。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在纷繁复杂的文化格局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反映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基于它的先进性而具有明确的主导性。因此,一旦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就能在文化的核心精神中注入科学的指导思想、崇高的社会理想,使文化核心精神获得有效牵引。
2.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开放性培育校园文化的创新性观念
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功能,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兼容性和开放性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具有稳定性,但其体系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具有与时俱进的开放性。我们既要向历史的和现实的不同文化敞开,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的、有益的思想文化成果,又要向时代和社会实践开放,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源泉,关注新实践、新课题、新经验,进行新创造、新思考、新概括,不断汲取新的精神滋养,始终做到与时俱进。面对多样性的校园文化,既不狭隘地排斥异类,也不盲目地全盘吸收,而是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进行选择和取舍,使各类文化观念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下得到有效的价值整合,规范和引领各类文化有序共存、和谐共生,以促进校园文化在共生中繁荣,在和合中发展,最终形成既有思想共识,又具个性特征的创新性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朱希祥.当代文化的哲学阐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4.
〔2〕闾彬.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几个原则〔J〕.湖北社会科学,2007,(6):41.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2017毛概论文参考_毛概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