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05 14:28

新闻是人在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属 社会 存在范畴;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新闻专业学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新闻专业学术论文篇一

好新闻、大新闻与新闻价值的量化

摘要:

传统新闻价值观一旦被现代新闻价值理论所代替,为评选好新闻、大新闻找到一条量化途径,对化解新闻评选中的争议提供了最公正的方法。评选好新闻或大新闻,实际是确定新闻价值量的大小及其社会效果的优劣,摈弃评选者的主观判断就成为关键因素。概括地说,新闻价值决定新闻的社会效果,依据新闻价值判断其社会效果,是鉴别好新闻、大新闻的根本立足点。这一逻辑形成的新闻量化研究,打开了科学分析新闻质量的思路。

价值与效果构成好新闻的基本素质

以往的新闻理论将新闻价值称之为“构成新闻的标准”或“构成新闻的要素总和”,以接近性、趣味性、显著性、重要性等作为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也作为确定新闻好坏的识别尺度。这种新闻价值说谈的并不是价值问题,而是指什么样的事实可以构成新闻,即具有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的事实才能成为新闻,用这套价值标准来鉴别新闻的优劣显然是一种错位。

新闻价值着眼的不仅是新闻事实,更主要是指受众从新闻中获益的客观效果。也就是说,新闻价值是以受众为评价主体的,构成满足受众需要的一种关系范畴。正如马克思对价值作出的定义那样:“‘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表示物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新闻价值含有接受者所追求的“获益性”,从严格意义上讲,是新闻满足受众和社会需要的效用。我们把前一种新闻价值说称作传统新闻价值,后一种新闻价值理论称为现代新闻价值。现代新闻价值效用类型中的知晓价值、激励或启迪价值、实益价值、娱乐价值,都是判断好新闻的标签。

由于受众需要及需要的取向不同,存在着善与恶、美与丑、好与坏的区别。新闻价值当然是指受众健康的、合理的,而不是恶的和丑的需要,这就不能单一地以受众需要来确定,还必须从整个社会需要,即以社会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进步需要来考虑。这3种需要表现为社会的积极效用,同受众的需要相统一,才能体现出新闻的真正价值。

可见,新闻价值决不是报道者的主观价值,而是接受者的客观价值,表现为满足受众和社会需要的双重效用。多数接受者对新闻广泛作出的评价,是新闻价值的真实体现,所以,对新闻价值只有在其传播后才能作出判断。这时,新闻价值已转化为社会效果,体现为社会的影响力。评选好新闻既要重视其价值,更要重视它的社会效果,这是“好新闻”与“大新闻”的基本素质。报道者可以对新闻价值事先作出估量,越是优秀、成熟的记者对新闻预期价值的判断也越准确,越贴近它的实际效果,并以最好的表现形式提高其传播效果。而评选好新闻与大新闻则是在新闻报道之后,由新闻产生的社会效果提供判断的依据,广大受众最有作出判断的资格。

好新闻与大新闻的标准

每年,各种媒体不仅评选好新闻,而且有世界影响力的媒体往往在年终还要评选多种“十大新闻”。好新闻与大新闻有何区别?如何确定好新闻与大新闻的标准?这类问题并没有引起新闻界或新闻学术界的认真研究。

实际上,判断新闻的优劣有多种指标,是对新闻质量综合要素的全面把握。其中,新闻给受众提供值得知晓的内容,消除大范围内公众的未知性,是最基础性的指标。一条新闻给受众提供值得知悉的东西越多,改变人们对现实与过去的印象越深刻,越是一条好新闻。许多人知道的消息,似曾相识事件的报道,都远离好新闻的品质。新闻包含全新的内容,是公众未知的个性化事件,是确定好新闻的第一个标准。

某条新闻对公众有害或有利,往往引起人们凝重的思考。引起受众的沉思是好新闻的第二个标准,表现为新闻的启迪性、激励性价值。新闻激发受众对事件的思索,自觉认识它同生活的关系,从中获取经验或教训,从而调整自己的思想,正是一种舆论引导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好新闻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

途径,对受众发挥思想导向作用,是新闻报道的最高价值。

许多新闻还能使受众获得实际利益,改变受众的生活.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应对困难的能力,甚至使他们的消费方式更加经济。政策报道、经济报道、民生新闻、经验报道都可能使全民或多数受众的生活发生变化,获得实际好处。这种实益价值引起受众对许多新闻的期待。当公众在广播电视联播前等待有关政府重大政策的报道,最能说明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往往来自新闻的获益价值,这是判断好新闻第三个标准。

好新闻散发出强烈的感受性,由新闻内容和表现形式构成巨大的感染力,这是评价好新闻的第四个标准。这个价值可用可受性(对于报刊新闻,过去称为可读性)的概念来表述。新闻是一种思想创造物,作为记者把握世界、反映事态的忠实记录,具有特定的思想与美学意义。新闻让人产生震惊或感奋既来自事件本身,又来自新闻作品的生动再现。一件令人吃惊的事件,完全可能由拙劣的记者写得不那么“吃惊”,使感受性消失得一干二净。结构美、语言美、图像美及其事象的鲜活使受众得到一种隽永的回味,流动洋溢周身的愉悦,这种美学价值在许多新闻中,即使在政治新闻中也可能表现得十分得体。

新闻内容的好坏,即它报道的是负面事实还是正面事实,不是衡量新闻优劣的标准。美国的“9·11”事件对人类是最大的坏事,但对它的报道则被评为普利策新闻奖。新闻的好坏不是指新闻事实的利弊,而是指它是否生动纪录了一桩不平凡的事件,引起社会轰动,让受众铭刻在心。新闻的社会反响强烈,必然是重大事件,在社会生活中留有深深的迹痕。因此,评选好新闻更为重要的标准是以社会反响来判断,即考察其社会效果的影响力。这既是好新闻的标准,也是大新闻的标准。

以上5条标准除第三条标准外,同时具备其余4条标准才能构成好新闻的特质,而第五条标准又是大新闻的基本要素。一条重大新闻对任何人都有认识上的需求,产生全方位的社会震撼,由事件的社会深度和思想悍烈所激发的强烈反响,其意蕴越大、越丰富,也越难概括。凡引起全国或全世界轰动的新闻,再现导致社会深刻变动的事件,称为大新闻,包括全国大新闻和世界大新闻。鉴别大新闻偏重于事件的巨变、震撼、全局性或惨烈性。大新闻引起各家媒体的高度关注,往往由众多媒体踊跃报道成就的,它不是独家新闻。

新闻作品如果不是“一次性快餐”,在它面世后其价值并不很快损耗,它将长期充满生命力,这是历史标志性新闻。人类登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开放特区。等等,这类具有永久意义的事件的报道,作为文化积淀物保存下来,岁月涤荡,风吹雨打,在受众中长期不会消失。由于它深刻再现了时代的巨变和人民的苦乐,代表着一段生活、一个事变、一种情感、一次突如其来的转折,读着它,仿佛站在新生活基点上听一位老人的叙说,历史余音袅袅不绝。这种深刻的历史价值,永载史册,是大新闻的主要标准。媒体报道的事件不管多么重要,报道后如泥牛入海,无声无息,就不是一条好新闻,更不是一条大新闻。

评定好新闻的价值量化

一条新闻的受阅人数是新闻价值大小的尺度,也是新闻效果的直接标志。新闻的社会价值不可能由社会确定,虽然它最终由社会实践来检验,但它只能由受众的认识来直接把握。一条新闻有很大价值,受众就会需要它,愿意接受它,巨量受众将推动它大范围传播,受众量无形成为新闻价值量的转换形式。正如徐宝璜所说:“新闻之价值者,即注意人数多寡与注意程度深浅之问题也。”显然,新闻价值的大小,完全可由受众的人数来检验。

这就得出一个自然而然的结论:没有被受众阅读的新闻,没有价值;受众收受面的大小构成新闻的不同价值量。按照这一原理,人们找到一条确认新闻优劣的量化标准,而且这一标准是客观的。受众规模以及受众的判断一旦能够计量,就能标示新闻满足受众和社会需要的程度和新闻影响力的大小。

过去评选好新闻,习惯运用定性的方法,请来若干专家或名记者分析新闻的内容,多数赞成的新闻就评为一等或二、三等。评选者既缺乏可靠的材料,又忽视必要的量化数据,往往以自己的观点论是非。评选者有时依据一两个“典型反响”作为投票的理由,却忽略了价值低的新闻也可能拥有产生“反响”的少量受众,把一般新闻误认为好新闻。缺乏量化支持的个别案例无法避免诡辩,有时恰恰能为诡辩提供孤证,使好新闻评选误入歧路。

新闻不是一般文章,不能依据内容好坏论优劣。新闻和真理不是一回事,它只是一桩事件的报道或对其作出的解释,而且力求客观。那么,最坏的事件报道可能是一条最好的新闻,就看记者报道得是否震撼而蕴涵思想教益。评选好新闻实际是评定新闻的社会影响,看它抓住了多少受众,是否引导公众的思考,而不是评价它表达观点的正确程度。一篇新闻内容再好,充满美丽的言辞,受众一旦寥若晨星,不过是“四大皆空”。任何一条真正的新闻(谣言除外),最有生命力的象征就是“不胫而走”,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而不是个别人的“反响”或对其内容夸夸其谈的肯定。内容好的新闻,涉及公众的利害,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深思,必然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而那些大量陈旧的好事件、好观点的报道,空话、套话连篇,往往和新闻的价值量相背离。

为了消除定性的虚假性,评定好新闻只能以定量为基础,对定性内容作出定量分析,以定量体现定性。这样,把参评新闻分为几种不同类型,比如划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珍闻奇闻等,对其价值量做出统计,受众的数量多,受众倾向的指数高,就可确定为好新闻。这需要提供参评新闻的媒体提出受众调查的指数和新闻被转载的次数。这种数据无法取得,或对其操作的真伪不好确认,就组织一个由少量专家、记者及一般受众构成的(例如30位)模拟受众群,在固定时间内(比如两天内)阅读或视听参评新闻的文本,填写新闻价值评定表。评定表中多种感受项得出的受众量和影响力的综合分数最高的新闻,就是某一类最好的新闻,并以得分高低依次评出好新闻的不同等级。以分取稿体现了优化选择,以适度公平解决了好新闻评选中的歧见,无疑具有推广价值。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新闻专业学术论文

新闻专业学术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