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描述莲花的现代散文

发布时间:2017-06-18 21:38

莲花,蘸着些许清水,写出生命的瑰丽。远看,如瞎似雪;近看,似画如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新描述莲花的现代散文,供大家欣赏。

最新描述莲花的现代散文

最新描述莲花的现代散文:叙述莲花

时光清浅,用一生的时间遇见最美的你—书籍。与你相识,便注定了不凡;与你相知,便会携手一路欢歌……

将岁月交付时间,将书籍装进行囊。曾经,我在天鹅湖畔寻你,优雅的你踱着步。走进我的世界;曾经,我幻想着来到爱丽丝的梦幻仙境,你便是我眼中最美的仙子,与你交换着目光,心底荡漾着幸福的涟漪;曾经,我在小红帽必经的山坡等你,为小红帽的机智鼓掌,你为一颗童真的心加入丝丝对美的理解……发现你,便要与你永不分离。时光作证,我定与你且歌且行……

清丽淡雅,你是池塘中那朵盛放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被你的曼妙折服;超凡脱俗,你是“采菊东篱”的悠然,我为你的心境惊叹;血气方刚,你是“男儿不战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的豪迈,我为你的志向喝彩……

你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温婉,你也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潇洒;你爱“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绮丽,你亦爱“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大漠情……你多变,你也善变,无论你以任何姿态出现,都让我为之倾倒。你的陪伴,我的眷恋,一路欢歌,忘乎你我。

曾经的你,或天真烂漫,或诗情画意,如今的你,更多了几分成熟的风韵。是你,让我欣赏到林徽因的优雅、张爱玲的冷傲与三毛的放浪;是你,让我体会到金庸的侠气冲天,冰心的爱如流水与鲁迅的笔锋犀利;是你,让我明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探求海底两万里的世界,让我知道简爱的魅力、红与黑的错杂……

你更是那从烟雨中走出的丁香花般的女子,是天上的街市,是人间至美的四月天……你的风姿,萦绕我心,你的神韵,大放异彩。一路欢歌,歌唱你的风采,唱出我的成长,我的豪迈。

我与书籍,相伴相依,一路欢歌,一路收获。只因有你,我的作文一次次印成铅字,我的生活充满智慧,我的学习闪烁着乐趣。只因有你,人生不曾孤单。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你永远是我心中那颗凝结着生命的琥珀。

只愿与你,一路欢歌……

最新描述莲花的现代散文:莲花池

莲花池镶嵌在春城,与翠湖相去不远。池子虽然不大,但也清丽雅致,与翠湖相比,更显秀气玲珑。莲池中央,碧水一泓,亭台楼阁倒映,蓝天白云尽收,疏烟淡日,云水澄鲜,此即为龙池。若日暮临池,夕光浮动水面,粼粼波光,刺人眼目。池水四周,诸景环绕,相依成趣。

莲花池正门为一石坊门。石门由白石雕铸而成,看上去洁白清爽,夺人眼目。石门正面撰一对联曰:“秀水一泓,沉入明清几多旧事;和风万里,携求华夏无限生机。”此联尽叙历史沧桑,又将现实的欣欣向荣展出,达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石门背面亦有一联:“秀泽龙渊,荷塘月色,往事沉浮别生境界;帝王陵寝,美女妆台,传奇跌宕尽叙沦桑。”“秀泽龙渊,荷塘月色”写莲池美景,而“帝王陵寝,美女妆台”道历史典故。此联读来深厚苍凉,雄浑悲壮,令人沉吟良久。

龙池与石门之间是龙池耀金之景,引人入胜。明代日本诗僧机先对龙池耀金的美景有优美的描述:“行逢柳色烟深处,坐看桃花水涨时,映日金鳞鸣拨剌,含风翠浪动沦漪”。于池畔下观,此处游鱼翔集。各色鱼儿往来穿梭,相游从容,时有金鱼跃波而起,曳尾空中,似于游人嬉戏。在此观鱼,飘然有濠粱之想。

由石门入内,向左转,过小桥,可见长廊横拖池边。长廊入口立一轩,名为莲轩。莲轩侧柱抱一联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联从杨万里诗中截出,全诗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二句本写六月西湖的荷花胜景,借用于此,形容莲池莲花盛状也贴切之至。但近几年莲池内荷莲皆无,空余一潭碧水,不免令人遗憾。

长廊横陈于龙池南畔,东西蜿蜒,曲折如蛇。廊内不仅供游人往来观赏,同时也是乘凉娱乐的好场所。每值节日晨昏,常有人鼓乐其间,或弹琴吹箫,或咿咿呀呀,吸引游人蜂拥而至,热闹非常。长廊出口附一联:“青山远映秋云浦,红树疏含夕照明”,此联亦为截句而成,全诗为“十里长堤一掌平,野田溪草正纵横。青山远映秋云浦,红树疏含夕照明。细荇牵风云不定,落花随水去无声。幽人合是忘机者,传语沙鸥莫浪惊”这是明代诗人杨一清题咏昆明的诗,诗中所截之句可谓丽句清词,意境唯美,真可达到“一语之艳令人魂绝”的效果。

长廊前,碧玉妆成,杨柳垂丝。每株绿柳皆如亭亭少女,婀娜婆娑,摇曳于廊外池边。杨柳沿长廊而栽,终日翠叶遮天,浓荫蔽道,郁郁茵茵。长廊藏身其间,欲露不露,若现若隐,人于其间闲坐乘凉,清凉爽快。若值热闹时节,驻足画廊,眼观龙池烟柳,耳听绵绵雅乐,叫人赏用不完。

长廊西口有一亭,名樵亭,亭子小巧精致,古雅秀气。亭正侧嵌一联曰“莲叶脱衣摇翠羽,荷花呈露濯红心。”可谓亭如其联,联如其亭,对联也如亭子般秀丽雅致,意境似画,韵味如诗,叫人品读不尽。可惜如今此景已成空中莲叶,梦里荷花,早不复存,空令人惆怅叹惋。樵亭背侧亦藏一联,悠然临水,曰“依依杨柳一泓水,淡淡云烟万里山”真可谓“状景如在目前”,意境豁然,但较前联疏朗有过,精致不足。

龙池西畔横卧一山,叫商山,山上多植青松。大观楼长联“东镶神俊,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其中“北走蜿蜒”指的就是商山。商山虽无可观之景,但却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优美的故事传说,据说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朱由榔就是被吴三桂逼死并草草埋葬于商山,现今商山上还匍匐着永历皇帝的雕像,被称为“永历悲歌”,并因此而有商山梦痕的景致。而优美的传说则是指商山樵唱。

据说很久以前,商山上植被密集,樵树参天。一年四季,常有樵夫伐樵其间。樵夫们往来商山,常以樵歌互答,或劳作之余,以樵歌自娱,歌声悠扬飘渺,回荡山间,经久不绝。后人对此不断联想,并加以润色,描绘出了一幅恬静淡泊的田园画卷,表达了人们对田园樵歌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于是便有了商山樵唱的优美传说。虽然现在商山樵唱只能成为一种想象,但在闹市中,这种想象却充实着我们的心灵,洗礼着我们的灵魂。置身莲池,对商山樵唱的回味和遐想,会使我们感到惬意,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片时的宁静,既如此,又何乐而不为呢?

商山梦痕有很深的历史内涵。明朝末年,天下纷争,李自成义军攻陷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缢,明朝灭亡。在此之际,清兵活跃于北方,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因李自成部将掠走其爱妾陈圆圆,更有牛金星戕害其全家,因而“冲冠一怒”,放清兵入关,致使义军败退秦川。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明朝虽然灭亡,但其残余势力退守南方,成立南明政权,并招揽义军旧部,联合抗清。

桂王朱由榔便是南明政权的一支。一六四六年,朱由榔于广东肇庆称帝,年号永历,故称永历帝。一九五六年,着名抗清首领李定国迎永历帝入滇,并修建了永历皇宫。从此,滇中便成为南明政权中心,领导各地军民进行“反清复明”。

然而,明朝气数已尽,南明也不过在做无谓的挣扎,更其政权内部争权夺利,相互攻伐,南明日趋衰败腐朽,最后在清兵三路大军夹击下,不攻自破,败如山倒。永历帝朱由榔在明末名臣沐天波的陪同下,一路逃亡缅甸。天不佑朱,不久吴三桂率清军压境,逼缅交出永历帝。此时缅廷刚发生政变,新掌权的君主不开罪平西王,只得将永历皇帝乖乖交出,押解回滇。回滇后,吴三桂将朱由榔囚禁于五华山篦子坡金蝉寺,随后逼其自缢(一说是处以绞刑)。永历死后,其尸骨草草葬于莲花池西岸的商山脊上,一抔红土,腥风血雨,动魄惊心。每次彳亍于商山,观帝王雕像,叹永历悲歌,想商山梦痕,心情沉重不能自释。商山顶上,匍匐着永历帝的雕像。从雕像造型看,此雕像表现的是永历帝被逼死时的情状。其头发拖地,全身下伏,双手作挣扎之状,脸部现痛苦之情,衣衫不整,形态悲惨。此处便是永历悲歌所在。

历史的风云变化难测,曾经的九五至尊,却沦为阶下之囚,落得个任人鱼肉,被逼惨死的下场,怎不令人心生凄怆。回想昔日的帝王之尊,不过黄粱一梦;曾经的利禄功名,莫非是过眼烟云。任他是帝王将相,还是平夫俗子,所有的功过是非,成败风流,终归三尺红土,化为一曲悲歌,哀哉!

在商山脚下,龙池之滨,一亭屹然而立,西观冷泉,东临龙池,在莲池内最为显眼,此即为莲花亭。亭子高三层,亭中空心,置身中央,仰观亭顶,一朵红莲悠然绽放,栩栩如生。亭内外分别有八根柱子支撑亭身。每根柱子皆对应一角,故此亭又叫八角莲花亭。莲花亭每只角设有风铃一支。清风拂过,风铃发出叮叮响声,清脆悦耳。每值夏秋季节,池里荷花争相怒放,驻此观赏,“白鸟有心衔翠浪,红蕖无语浴青衣”的景致一览无遗,若在夜里,荷塘月色的景致更是尽收眼底。四面荷风的景致,令人心碎,故此亭又名四面荷风亭。

亭柱环抱一联,气势凌人,曰“一池碧水,四朝名胜,三度兴衰,帝王美女藩侯,演历史风云,凄风苦雨,悲欢离合,留下几多梦痕遐想;百亩荷塘,十处楼台,千年蹉跎,丽日商山安阜,展当今盛世,茂叶繁花,浓淡阴晴,翻飞无尽笑语欢声。”此联将历史传说故事和莲池风物美景尽揽其内,内容充实,气势跌宕,读来如饮百年佳酿,畅怀逸兴,爽不自禁。

莲花亭西面为冷泉,与龙池有小桥相隔,桥下则水流互通。传说很久以前,此处有泉眼,常年泉流不息,泉水清冽。人们饮用酿酒皆取水其中,饮用则甘甜可口,酿酒则十里飘香。冷泉不仅实用,还可供人观赏,娱情遣兴。若值夜里,明月朗朗,清泉潺潺,月照冷泉,冷泉印月,应有摩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但如今此泉已干涸枯竭,冷泉印月之景已不复见矣,悲夫!

龙池北面是安阜新韵所在,其间有一桥相隔,名沉香桥。据说沉香桥的由来与吴三桂爱妾陈圆圆沉桥有关。陈圆圆为当时苏州名妓,美容颜,善歌舞,淡雅闲韵,如孤莺在雾,观者为之倾倒。吴三桂对其一见倾心,慕为姬妾。天有不测风云,吴三桂奉崇祯之命驻守山海关其间,李自成义军揭竿而起,一举攻破京都,并将陈圆圆掳走。吴三桂得知此事,“冲冠一怒”,放清军入关,大败闯军。在战火中,吴三桂又重新觅得陈圆圆,军营团圆。之后圆圆一直追随吴三桂转战南北,不舍不离。大清建立后,清廷封吴为平西王,圆圆遂跟随吴三桂辗转入滇。

在昆明,吴三桂为圆圆筑安阜园作其寝室,并为其建妆台于安阜园前。吴三桂在滇期间,励精图治,虽功不可没,然而其野心不断膨胀,意欲独霸云南,觊觎天下,并于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举“兴明计虏”的旗号反清。天下刚平定,清廷岂容战乱再起,康熙帝遂发兵灭之。一代枭雄吴三桂终于玩火自焚,自取灭亡,兵败被杀,成王败寇,任人评说。陈圆圆得知吴三桂兵败的消息,亦无心留恋尘世,香消玉损,遂于桥上沉池而亡,故而有沉香桥之谓。昔日往事沉浮,已随流水,历史风云,如烟消散。独立池边,但睹桥思人,圆圆容颜依稀在眼,其风韵犹存于心,后人诗曰“花落苏台晚照红,晓莺啼彻彩云空,沧桑一段风流话,凭吊湘波惜玉容”。

过沉香桥,可达安阜园。因天灾人祸,安阜园旧迹已毁坏,现在所见安阜园为今人仿建复原而成,朱楼画栋,碧瓦琉璃,虽呈古典,却显新貌,故而有安阜新韵之说。安阜园左侧墙壁有一副圆圆石画像,画像中,圆圆带发修行,身着素淡,举止清雅,神情飘逸,但因长久风雨侵蚀,其面容已模糊不清,只余朦胧倩影,惹人无限遐想。

安阜园门庭撰有两联。其一为“千秋人物半帘梦;一色荷花百亩塘”,前句咏史,后句写景。在白亩荷花的映衬下,吴三桂、陈圆圆这样演绎历史风云和离合悲欢的千秋人物不过瞬息即逝,空留下一段佳话付与笑谈罢了,细细想来,真如梦幻一场。另一联为“云烟散矣,碧水红颜何妨醉眼;岁月流兮,世风国运能不关心”此联前句风流,后句大气,颇值一观。

安阜园之前便是妆台,据说这是陈圆圆的梳妆台,陈圆圆每天在此沐浴梳妆。现在妆台已是人去台空,只余陈迹。然而时光匆匆,虽往事沉浮,人物难再,却为后世留下了一段沧桑历史和风流佳话。妆台又叫妆楼,后靠安阜,前临小池,古朴清幽,典雅秀丽。妆楼倒映池中,形成倒影,人于池畔观之,水楼相衬,楼影相依,倒也玲珑别致,赏之不足。

妆楼前后各镶一联。前联曰“商山葬玉坟三尺;过客寻香泣数行”是为追忆吴陈风流韵事而作,哀愁之情流于字里,惋惜之意溢于行间,颇多感慨。后联曰“清水有声含晚籁,妆台无语立斜阳”此联有对妆楼美景的描写,不无历史沧桑的感慨,读来自然天成,意境优美,且韵味无穷,借静安之语论之,则“写景在人耳目,写情沁人心脾”,已臻至境。妆楼左侧上观,有假山一座。山上草木苍翠,花开四时不绝。山顶有亭翼然,名揽秀亭。亭柱抱一联曰“呼之欲出云千片,招不能来月一痕”,属对奇巧,意境朗然,虽简洁却难工。山上花草木石,云月亭柱,再添对联一副便是莲花池五华聚秀之景。五华聚秀外有桂树一片,桂树成对排列,俨然整齐,称作桂花树阵,每年逢秋,此处桂子溢香,香飘十里,令人陶醉留连。

每值旦暮,笔者常畅游其间,久之,不免心生感怀,遂赋诗记之,诗曰:莲池花草四时开,风卷残阳入尘埃。明清旧事沉湖底,无端思绪上心来。

最新描述莲花的现代散文:莲花呀莲花

莲花,一种多么美丽诗意的名字,一提起来,仿佛就进入了一种空灵,庄重、圣洁的意境和境界,哦,莲花是一种在浩淼的烟波上翩翩舞蹈出下凡仙子般曼妙仙姿的特别花朵,在天地辽阔中演绎出“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画朵,哦,岂止是阳光映照得莲花分外红润,其实莲花反过来映衬得大地更加葱茏苍翠、广袤开阔;映衬得天空更加明净而朴素、辽阔而旷远;映衬得,白云更加悠悠飘移洁白,阳光更加闪闪亮亮的芬芳,大地更加葱茏而广阔。莲呵,让天地为之动容。

感觉莲花,总是有一种翩翩然的端庄的诗意美,美丽而不娇艳,惹目而不招摇,妩媚而不轻浮,随风舞蹈而不露半分放浪,全身无处不在的是散发出来的那种洁身自好,不容亵渎的端庄圣洁美。走在灯红酒绿的大城市里,看多了浓艳繁华、贪恋富贵的女子、那样地在各种膨胀的欲望中沦落,甚至自我作贱,如果世间的女子都如莲花般高贵庄、重地绽放,我们还会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社会混乱吗?因此,总不免对乡村浩淼烟波上的莲花心驰神往,总想去池塘边、湖泊边,静静地伫立,静静地观赏莲花。

在那样的天高地阔中,烟波在阳光的闪闪亮亮中浩淼着,一层层的阔达碧绿的荷叶,漫无边际地铺展开去,仿佛只有把这样别有灵性灵动的绿意渲染到极致,沉吟感叹般地弹奏出绿的韵律,绿的抒情旋律,才能唤来,迎来一朵朵莲花,并伴奏它们的翩翩起舞。也唯有那样的荷叶之绿,才能映衬出莲花的高贵、庄重、圣洁之美。站在一望无际的荷花前,自己也仿佛化入了阳光,化入了天空的空灵空阔空茫无边中,生命如蓝天大地一样博大无边了,焕发出一种蔑视世间丑态丑恶的大气。

莲花呵,高贵、庄重、圣洁,却绝不冷艳,更不冷漠,反而有一种本色朴素的亲和感,让人去与之心心相印地亲近,喃喃低语地亲昵。其实,世上很少有花能如莲花般直入心灵,给人以心灵的抚摸擦拭,抚慰在尘世挣扎中的累累伤痕,擦拭掉心灵中的种种污浊的欲望和一团乱麻的纠结,让疲倦的灵魂轻轻地舒展如莲。难怪佛家中的佛、菩萨、罗汉、都坐在莲花座上,莲花才代表了高贵、庄严、圣洁的极致,难怪母亲小时候对我们说观音菩萨比世上的任何女子都美丽,观音菩萨也是站在或坐在莲花座上呀!那满塘满湖的莲花哟,想是那些一代代一世世在尘世中走过一遭,不忍再来世上受一点点轻薄作贱的女子而纷纷投胎转变为莲的么?

难怪有诗人说:“生当如莲花般高贵、庄重、圣洁之静美”。绽放到了极致,才能如此令佛、菩萨都神往敬重,才能在污浊的世间传经布道般唤醒芸芸众生的慧根,形成了莲花那美仑美奂,无法言说的超凡脱俗的气质、神韵、韵味,让人欲语还休,只能久久地、静静地伫立天地间,临水而望,永不厌倦,进入至乐至美至空至灵的境界。

最新描述莲花的现代散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