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视野中人的和谐发展论文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期,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是人们有目共睹的,其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和个人化特征,使人们往往限于追求个人的利益得失,且偏重物质利益,轻精神追求,导致人的发展上的物化状态,限制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市场分工要求彼此交换来满足相互利益的本性,又强化了人的个体能力的单向度发展。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力取得的巨大进步,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个人的片面发展基础之上的。不扬弃片面性就不可能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视野中人的和谐发展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分析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视野中人的和谐发展全文如下:
摘要:关于人的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不停研究的一个大课题。人类的发展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社会中一切事物的发展都以人的发展为前提。经历了漫长的社会积累,人类的发展从古代社会走到现代社会,但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发展的矛盾问题,其中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能够实现这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在社会中继续发展下去的前提。
随着人类的逐渐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的矛盾也随之显露出来。马克思对人类的发展有一个较早的观点,即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阶段、资本主义阶段,再到共产主义阶段,是一个由自由到被束缚又到自由的发展阶段。然而这其中并没有包括社会主义阶段,恰恰我们的国家也正处于这一社会阶段。如果说发展需要有理论基础,那么当前我国的发展状况就需要自己来发现和创造理论基础,发现和创造并不等于完全零基础,是要吸取前人的先进经验。根据社会发展的现状,不断去改进、完善马克思的理论依据,并创造出符合我们国家发展道路的一套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现实的个人”理论是马克思提出的唯物史观理论的依据和基础,这体现出马克思对人的发展的思想深刻并丰富,他始终以人的发展为前提,来探讨社会现实的问题。“现实的个人”强调的是人与现实的关系,与社会自然界的关系,想要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实现个人与现实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周围现实存在的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理论有其丰富性和深刻性,同时在探讨人的和谐发展问题中,马克思的理论是很好的研究视野。
研究人的和谐发展这一课题,有利于解决当前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利于实现人的全方面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理论,有利于探究人与社会、自然甚至现实的关系,对其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人类和谐发展的历史考证
我国古代的社会发展以人为主,重视人的道德培养,形成文人辈出的古代社会。其中包括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教育家等等。由于古代社会的封建制度制约人的发展,导致其文人思想家更加崇尚人的个性发展,也同样提出了造福万代的和谐发展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过“美德乃是和谐”,“灵魂是一种和谐”等理念,即强调和谐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从古至今都对和谐有着不懈的追求。虽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过不和谐的事件发生,但总体的发展趋势还是以和谐为主,但插曲的教训就要求我们要吸取历史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将人的和谐发展进行完善,使其一直发展下去。
三、关于和谐发展的真正含义
(一)人的内涵
在马克思的观点中,人是指“现实的个人”,并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体,而是在现实社会中从事具体活动、物质生产的人,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却不被限制的人。因此,探讨人的发展问题一定要将其放在现实社会中去,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进行比较衡量。关于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也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样的,无论是人的含义还是人的本质,都离不开“现实”这两个字,也就是说人的发展形态,都体现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由此可见,人的发展离不开现实社会,人的本质即人的社会关系。
(二)和谐的内涵
和谐是一种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本身内部之间以及事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一种发展状态,是发展达到最佳状态的最好体现。这种状态能使事物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并得到周围环境以及周围事物的支持。体现在人身上,同样是这样,当人与人、社会、环境之间达到和谐发展,则会体现出社会的协调性、一致性,人类社会就会得到长期稳定的更好的发展,也会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保护与支持。
(三)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延时间顺序性持续发生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发展也是一个社会的运转流程概念。而社会离不开人,有人的发展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发展,由此可见,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互为前提的。
这样,人的和谐发展总体来说就是在现实中的人在影响其各方面发展状态和关系的条件下实现一种组合的优化以及协调的发展状态,这种发展状态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
四、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来看人的和谐发展
(一)从自然属性来看
从“现实的个人”这一理论观点来看,它与人的和谐发展是具有一致性的,因此其自然属性决定了它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从古至今,人类的生存发展就离不开自然,它存在的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具有自然属性,而人又是现实存在的,也就是说人依赖于自然的生存发展。人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有生命的动态的自然存在物,人的生存发展是依靠实践活动的探索去主动积极地适应自然并且改造自然。也正是因为人对自然的探索与改造,才与自然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过度的改造自然并不是好事,自然有其自身的发展的规律,人类应该在遵循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探索,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从社会属性来看
在自然界的生存发展前提下,人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国家,自己的领土,形成了各种生产活动,即社会。人是生存在社会上的人,社会是由人的群体构成的,只有人与人互相交流、彼此合作才能使其成为社会,因此,“现实的个人”理论的社会属性强调的是人不仅与人和谐发展,还要与社会和谐发展。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下的定义为“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代表着人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更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在社会中,人才能脱离原本自然赋予的野兽的本质,才能具有生存的意义。因此,人的和谐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从精神属性来看
人的和谐发展除了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外,还有人自身内部的和谐发展。就其内部而言,是要求其内在达到最充分、最全面、最自由的发展,其中包括智力、体力、思维能力等等。因此人的自身的和谐发展需要其从精神属性上出发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本质力量。
五、结语:
由上述分析得出,“现实的个人”理论思想为人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其要求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尤其是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失衡的问题,这些现象提醒人们应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并重新审视自然与人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关文章:
1.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论文
分析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视野中人的和谐发展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