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恶行 重伤应聘者

发布时间:2016-11-12 17:19

伤害一

招聘是幌子剽窃你作品

★数据支持: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23%的被访者遭遇过智力陷阱,也就是说他们的劳动成果被招聘方以招聘为由而顺利窃取。

★经典案例:北京市某职业技术学院广告专业毕业生刘涛,半年前在招聘会上看中一家广告公司。她挤进去一打听才知道,这家公司要求应聘者每人写一份不同产品的广告策划文案,包括服装、饮料、小家电等。招聘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对所有上交的作品进行比较,最终选两个人。

刘涛领到的是一种功能饮料在北京市场推广的策划案,内容包括广告语、户外宣传画、电视广告创意及市场推广活动的详细计划。刘涛用了一周时间交了自己的策划方案,但至今招聘方都没有宣布招聘结果。刘涛表示:“尽管怀疑人家骗取自己的点子,但如今工作不好找,要是策划案真被‘白用’了,也只好自认倒霉。”

★专家破案:智联招聘专家表示,智力陷阱则是指以考试为名无偿占有程序设计、广告设计、策划方案、文章翻译等。现在招聘过程中的骗取“智力”很常见。这种堂而皇之地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性质更为恶劣。而广大求职者要具备慧眼,多加小心。

★应对措施:杨律师告诉记者,在不能判断招聘单位真实意图,又想取得工作的情况下,需要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保护。

一、提交策划案等劳动成果时要准备两份,一份提交,一份自己留存,在留存份上要求招聘单位签字确认,以便将来能够证明劳动成果内容。

二、提交策划案时附上《版权申明》,并要求招聘单位签收。最好申明:“任何收存和保管本策划案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作者刘涛同意,不得使用本策划案或者将本策划案转借他人,亦不得随意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职场恶行 重伤应聘者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