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9 12:28

在高考复习备考过程中,出现了学习高原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什么学习高原现象?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克服高原现象?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吧!

什么学习高原现象

在高考复习备考过程中,有些同学在经历一段顺境后,又为自己树立一个新的目标,但满以为会更上一层楼,却发现自己的成绩不仅停滞不前,反而有退步的趋势。开始时,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于是更加刻苦,甚至夜以继日,但收效甚微,而且感到身体不适,力不从心;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失眠、厌食、乏力、头晕目眩等症状。学习效率大大减弱。我们通常把高考备高过程中,学生出现的这种不良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高原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考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与心态不尽相同,造成高考复习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考生要针对高原期的产生原因有的放矢地、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最常见有以下三种:

学习方法死板

有一些同学没有根据复习的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这样也会造成高原现象,在高考复习的不同阶段,复习内容不一样,学习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越是临近复习后期往往需要知识上的综合,要力求把知识融会贯通,这就需要加强分析综合能力的运用。有些考生用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用过去习惯性的思维去对待后一阶段的复习内容,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与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因此考生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复习内容和所要求的思维方法与策略,适当地对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和策略进行调整,就会走出高原期,学习成绩就会有新的提高。

也有些同学题做得过多也做得过乱,不仅做老师布置的卷子,而且买来很多卷子做,做得昏头转向,甚至越做心中越无数,造成学习成绩不能提高,复习效率降低,出现高原现象。对于这种情况,考生就要集中精力和时间做老师布置的卷子,精力集中,心平气和做老师布置的东西,就会逐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生理、心理疲劳

高三下学期的学习相当紧张,不少考生日以继夜,题海战术、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学越糊涂。疲劳和厌恶是降低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学习与其他活动一样,如果长时间持续进行,超过某种限度和强度时,或由于心理原因,会产生疲劳和厌恶感,表现为精神涣散、倦怠、厌恶、反应迟钝、情绪不安等,学习效率也就下降了。

意志品质薄弱

有的同学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考前的复习,范围广、容量大、时间长,缺乏新意,形式单调。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容易产生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的感觉,缺乏耐心,急于“求战”,很容易减弱学习的动机,甚至产生烦躁厌倦的情绪。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克服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不是学习极限

高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是还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限。

不少考生出现高原现象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影响心态,影响学习。有的考生误认为自己的脑子不行了,记不住,脑袋里一团浆糊,因此,失去了对高考的信心。有的考生由于高原期存在,情绪波动很大,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 这些反应往往是考生们对高原现象不了解,又不能正确对待与克服,所产生的负面的心态。其实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只有得到适当的处理和调节,高原期是很容易过去的。

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学生的学习学到一定程度时,会感觉到非常疲劳,学习动机就会下降许多,这时就需要我们坚持下去,就像烧开水,开始时,难以知道水温一直在升高,再坚持下去,总会有“开”的那一刻。高考的竞争不仅是文化知识的较量,同时也是意志力的较量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就要求学生培养坚韧意志坚持学习,在困难面前,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有顽强奋斗的品质,应具有攻关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勇气,和乐观向上的态度,相信自己能行,才能克服“高原现象”。

保持心理平衡

由于大多数同学不了解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再加上考试的临近,极易产生急躁、焦虑,结果影响复习的效率,耽误了学习成绩的继续提高。其实,学习的高原现象阶段是同学们学习过程必须经过的阶段之一,这一点对于中后水平的同学来说,尤其明显。同学们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不经历风雨,哪能风彩虹。

考生平时应适当地放松自己。劳逸结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注意脑力与体力的平衡,在一天的紧张复习后,要安排适当的体育运动,跑跑步,做做操,听音乐、看电影、上网等,使疲惫的身心松弛下来。但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此外,平时还应注意心理调节,排除干扰因素,消除急躁、急于求成、患得患失和忧虑的心情,增强自信心,沉着冷静,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了解一些心理规律和释放办法,怀着一颗平常心,轻装上阵,从容面对。

变换学习方法

高原期的学习方法转变是重中之重,越是临近复习后期往往需要知识上的综合,要力求把知识融会贯通,这就需要加强分析综合能力的运用。有些考生用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用过去习惯性的思维去对待后一阶段的复习内容,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与学习内容不相适应状况,这样也会造成高原现象。

因此专家建议,首先,在基本已达到复习目的的基础上,应适当重复、强化,以增加二分之一的量为佳。无节制的重复、强化也会造成枯燥无味,影响学习兴趣。如复习内容短,内容孤立,可一鼓作气,从头到尾采用“整体学习法”。如复习内容长,内在规律较明显,可逐步复习,各个击破,采用“部分学习法”。同时,进行“选择性遗忘”,即记重点遗忘枝节,记概念淡化典型,促使心境愉快,遗忘消极情绪。

其次,尽快把头脑中较为混乱的知识排序重新组合,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手段,使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化,这样就可以优化知识结构,避免在知识调用时出现混乱,人为造成“高原现象”。养成勤于思考、总结的复习习惯。复习时要善于用脑,积极思考更适合自己的套路,同时,把经验总结下来,以便掌握和把知识归纳。

规划学习生活,合理安排时间

要合理安排好时间。特别是早晨、中午、下午放学以后与晚上这四段时间,具体是早晨可用于早读,中午休息,下午整理消化当天复习内容,晚上系统复习为好。当然在晚上复习时也可有两三门学科交叉进行。上课要集中精力,专心听讲,眼耳手脑并用,积极思维。在听懂的基础上适当做些笔记,不懂的在课后向师生请教,及时补上。

另外每天的学习任务一定要适度。每天给自己安排的学习任务不可太重;不可把时间都用学习塞得满满的,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休息、锻炼、娱乐的时间,学习内容的安排也有讲究,科学的安排分配时间将事半功倍。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