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翻译
《庄子》内篇 ●齐物论是一篇很难理解的文言文?下面就有小编来讲解一下这部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庄子》内篇 ●齐物论原文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①,仰天而嘘②,荅焉似丧其耦③。颜成子游立侍乎前④,曰:“何居乎⑤?形固可使如槁木⑥,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⑦?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⑧。”子綦曰:“偃⑨,不亦善乎,而问之也⑩?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11),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12)。”子綦曰:“夫大块噫气(13),其名为风,是唯无作(14),作则万窍怒呺(15),而独不闻之翏翏乎(16)?山林之畏佳(17),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18),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19)。激者(20),謞者(21),叱者,吸者,叫者,譹者(22),宎者(23),咬者(24),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25)。泠风则小和(26),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27)。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28)?”子游曰:“地簌则众窍是已(29),人簌则比竹是已(30),敢问天簌。”子綦曰:“夫吹万不同(31),而使其自己也(32),咸其自取(33),怒者其谁邪(34)?”
《庄子》内篇 ●齐物论译文:
楚国的子瑟先生住家在南城郭,人叫他南郭子綦。他出 身楚王族,是清高的学者,喜抽象的思考。那天他在炕 上坐着,双乎撑颊,两肘靠在炕桌边上,仰望窗外天空, 长声叹息。看他那萎靡状,似乎灵魂脱离了躯壳,忘却 了自身的存在。他的学生颜偃,又名子游,这时候在炕 前立正侍候,见他精神状态这般沮丧,便问:“出了啥 事哟?坐功要求身姿若枯树,老师怎么心态也若寒烬了 啊?今天你坐功同昨天规然不同了啊。”
子綦说:“聪明的偃,你问得好,有进步了。昨天我 坐忘外物的存在,今天我连自身的存在也坐忘了。你已 经看出来了吧?我是示范给你看的。坐功,有低阶段的 坐功,有高阶段的坐功。坐忘,有浅层次的坐忘,有深 层次的坐忘。这些差别,打个譬喻说吧,正如音响有三 种的不同:一种是人籁的音响,亦即人工吹籁萧发出的 音响;二种是地籁的音响,亦即除人工以外的大地上的 万物吹籁萧发出的音响;三种是天籁的音响,亦即自然 界的规律吹籁萧发出的音响。称听惯了人籁的音响,未 必有兴趣去听地籁的音响;你听见了地籁的音响,未必 能想到里面存在着天籁的音响啊。”
子游说:“敢请老师指点明白这三籁的模样。”
子綦说:“空间嗝气,人察觉了,说这是风。风,不 吹则罢,一吹,大地万物窍孔因灌满而打破沉默,一个 个拼命的吼叫起来。山间林木蔽袭,有那些腰身百围的 大树,树梢刮得哗啦啦响。你总不至于听而不闻吧。大 树身上有各式各样的洞穴,七窍八孔,像鼻子的,像嘴 巴的,像耳朵的,像卯眼的,像牲圈的,像碓舂的,像 洼凼的,像堰塘的,全被风灌满了,拼命吼叫,使人吃 惊。听呀,树上何来瀑水冲激?枝间何来响箭横飞?谁 躲在树冠内喝骂?谁藏在树背后吮吸?树东,谁在呼喊? 树西,谁在号哭?是谁在树根悄悄悲叹?是谁在树腰嘤 嘤哀啼?这一帮隐身的怪魅,仿佛在抬重物,前面唱嗨 嗨,后面唱嗬嗬。风小小声应,风大大声和。强风渐渐 弱,弱风渐渐止。大树的洞穴,那些七窍八孔,因气虚 而暗哑,不再拼命吼叫。洞穴当初吼叫时,树枝刮得摆 摆又摇摇,袅袅是轻轻摆,荡荡是狠狠摇。你总不至于 视而不见吧?”
子游说:“懂了。人籁是管乐器。地籁是万物的窍孔。 敢问天籁的模样。”
子綦说:“风吹万物,由于窍孔有各式各样的,发出 的音响也就有各质各色的。风不能想吹便吹,想强便强, 想弱便弱,窍孔也不能想吼叫便吼叫,想喑哑便喑哑,想 发出怎样的音响便发出怎样的音响。空间嗝气成风,风 吹窍孔成响,原是自然而然的事,没有谁在努力争取,纯 属自然界的规律起作用的结果。你总不会真的以为有谁 在那里拼命吼叫吧。所以,听见地籁的音响,你若能认 识到这是自然规律在起作用,灵耳便能听见那里面存在 着天籁的音响,亦即自然规律吹籁萧发出的音响了。”
大知之士,小知之士,亦如天籁之与地籁和人籁,各 有各的层次。
大知闲散,心宽气缓,灵活稳健,给人方便。
小知干练,眼珠直转,器窄量浅,整天盘算。
大知发言,平平淡淡,顾到两端,不怀成见。
小知发言,伶俐善辩,有板有限,终归片面。
再谈谈小知之士的其他表现。
可怜小知的他,由于盘算不已,夜夜不得安眠,做 些混乱的梦。一觉醒来,翻身下炕,启动四肢,挺起胸 膛,又去串联这个,打击那个,没有一天不挖空心息去 拼搏。按照形势的需要,调整拼搏的方式:或赤膊上阵, 直取对手;或缩头作龟,暂避敌锋;或潜入地下,阴谋 致胜。冒小险,小恐惧,怕听风声鹤唳。冒大险,大恐 慌,准备安排治丧。
一旦发起攻击,就像扣了弩机,飞镞不能退回去,因 为成败在此一举。
如果必须固守,就像赌了血咒,阵地死也不能丢,因 为胜利就在前头。
可怜小知的他,就这样日夜的自我戕贼,输掉自己 的青春与盛夏,瘦成寒秋的黄叶,枯成严冬的秃枝,他 在人生战场上的猛拼狠搏,好比溺水者的胡抓乱踹,谁 也没法挽救他呀。他尽量填满自己的贪欲,而且愈老愈 谗,肚子快撑破,肛门还上锁。他的心灵到了濒死状态, 准也没法唤回他的阳气了啊。
欣喜啦愤怒啦悲哀啦欢乐啦,忧虑啦愁叹啦留恋啦 委屈啦,浮躁啦放纵啦开朗啦伪装啦,这些人生百态,恰 似乐曲出自萧管的空虚处,又似菌菇生于林薮的潮湿处, 原是自然而然的事,也属于天籁的音响呢。天籁的音响 表现出来的种种状态,又是怎样的无穷无尽啊。人生百 态,在一个人身上,从某一态演变到下一态,从下一态 演变到又下一态,从又一态演变到再一态,这样一环扣 一环,也是怎样的无穷无尽啊。
白日去了黑夜来,黑夜去了白日来。白日黑夜在我 们眼前演循环戏,谁都看得见。但是,戏台上的万事万 物,明日会演变到什么状态,明夜会演变到什么状态,谁 都弄不明白。罢了,罢了,何必白费心思哟。早晚你会 悟到,戏台上的这些演变没有一件不是自然而然的啊。
自然而然的存在,不知其所以然而然的存在,这便 是大自然。大自然,万物之母也。仅就万物之一的人而 言。我们身上每一微粒,我们心中每一观念,无一不是 大自然赐予的。设若没有大自然的存在,哪来我们这些 人呢。所以说,大自然造我。但是,设若没有我们这些 人的存在,大自然到哪去取得造象材料,以显示其自体 的存在呢?所以说,我即大自然。
由此可见,大自然距离我很近吧。虽然很近。我还 是不了解大自然造我的详细具体操作过程。这个操作过 程,如此独特,如此复杂,如此深奥,如此神秘,使我 猜想恐怕有个造物真宰,悄悄冥冥的存在于宇宙。细想 此事,太奇怪了,他老人家造出我们,我们查不到他一 点征兆;他老人家言而有信,我们瞧不见他一闪鸿影;他 老人家事事躬亲,我们拿不到他在现场的一件物证。
我不知道大宇宙是否有造物真宰。且看看人体,这 小宇宙吧,是否有真君。人体,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上尿 道口一肛门一,共九窍,心一肝一脾一肺一肾二,共六 脏,骨块二百有余,以及其他器官,合作共存,实现生命。 各个器官,我该对哪个疏远,对哪个亲近?难道我不该 一视同仁的善待它们?请你回答我,你对自己的器官,是 偏爱哪一个,还是泛爱它们?说它们是一群男女佣人,没 有哪个是真君,可是谁做统领?难道佣人统领佣人?说 它们是轮流做真君,倒比较近情。举例说,走路腿为君, 打架拳为君,算帐脑为君,消食胃为君,膀胱胀得难受, 尿道也可为君。这些都是一时一事为君,轮流做的,哪 能算作真君。你能把尿道也算作真君,叫它来统领心肝 脾肺肾?心倒有些像真君,奈何人一睡眠,它便做了佣 人。人体小宇宙,有没有真君,我都不晓得,何况大宇 宙,有没有真宰,我怎能晓得。我所晓得的,只有大自 然,它是真存在。
这个问题,如果探求下去,也许能找到答案,也许 找不到答案。不论结局如何,都不会影响大自然造我这 一确凿事实。
人间原本无我。阴阳一旦结合,我被造成胚胎,便 想死也死不成了,必须活下去,等待将来死。长大投身 社会,我与外物互相砍杀,互相打消耗战,同时奔向生 命的终驿,如飞骑不停蹄,想下马不可能。这还不可悲 吗?一生拼命干,总是不成功。人累得枯萎了,还不晓 得以后怎样收场。这还不够惨吗?这就是人们所说的 “活着白受罪”啊。就这样,我身体衰老了,心也跟着衰 老了。这不是太惨了吗?人生世问,本来就是这样糊糊 涂涂的吗?抑或只有我一个人糊涂,而别人也有清清醒 醒的吗?你能告诉我,谁是清醒者,在被造成胚胎之前, 他已经知道会生到人间来了?在被投入社会之前,他已经 知道会大碰其壁钉?他是未来早知道吗?
人不要固执自己的成见。若把成见当作老师,跟着 成见走,那就不必去请教老师了。何必请教老师哟,自 己就能判断是非嘛。有些人就是这样认为的,包括大批 蠢货。还有些人更可笑、连起码的成见都尚未形成,也 居然能判断是非,评长论短。我佩服他们的勇气,且联 想起“今日启程到越国去,昨日平安抵达越国”一类笑 话。这些双料蠢货敢把虚无当作存在。虚无当作存在,神 人大禹都弄不憧,更不用提凡人的我了。
人说话不同于风吹窍孔,虽然同一原理发声。说话 人他有见解要发表,而风是无心的。说话人的见解,当 然,未必是定论,往往有争议,于是问题来了:能说他 有言吗?不能,因为他所言的既非定论,岂不白说,等 同无言。能说他无言吗?不能,因为他确实发表了见解, 见解即言,当然有言。有言乎?无言乎?很难说。
鸟已孵出卵壳,是雏。将孵出卵壳,是彀。彀在 壳内尖声叫:“妈妈,我太热了。妈妈,我太冷了。” 便是彀音。卵居中的彀叫热,卵靠边的彀叫冷,可见彀 音也未必有定论。虽未必有定论,各叫各的,但是叫热 叫冷叫得简洁明白,半点不含糊,那些未必是定论的发 言,请与彀音比较,是更简洁明白,还是含糊其词,且 大且空,不如彀音。
把一己的见解发表出来,是言。
把万物的规律总结出来,是道。 道是泛存的,哪有隐蔽的?分什么真道伪道,言是 公开的,哪有隐蔽的?分什么谁是谁非?
什么地方道不能去一,去了就不存在了?什么地方言 不能有,有了就不可以了?
不幸的是道确实隐蔽了,被小小的成绩隐蔽了。不 幸的是言确实隐蔽了,被大大的宣传隐蔽了。于是产生 儒墨两家的论战,互相指责,弄不清楚谁是谁非。他们 两家都把对方盯得很紧,针尖对麦芒。你否定的,我非 肯定不可,这是“是其所非”。你肯定的,我非否定不可, 这是“非其所是”。两家的战术完全一个样。你若有兴趣 用这套战术去对付他们,可以先把两家请来,向他们说: “儒先生,我认为你的见解是真理。墨先生,我认为你的 见解是真理。”然后让两家互相证伪。你利用儒家的肯定, 去驳倒墨家的否定,同时利用墨家的肯定,去驳倒儒家 的否定。这不是“是其所非”吗?你再利用儒家的否定, 去驳倒墨家的肯定,同时再利用墨家的否定,去驳倒儒 家的肯定。这不是“非其所是”吗?两家坚信天下有是 有非,当然,有是全属我,有非全归你。两家互相证伪 之后,儒墨所否定的全驳倒了,就没有否定了,也就是 无非了;儒墨所肯定的全驳倒了,就没有肯定了,也就 是无是了。最后你向他们宣布:“儒先生,墨先生,由于 拥护你们两家的真理,我终于找到结论了。那就是,天 下无是无非。请两位打道回府吧。”
任何一物,皆可做客,被称为彼,亦即那个。同样, 任何一物,皆可做主,被称为此,亦即这个。此与彼,主 与客,乃对立的统一。双方互相依存,不可缺一。万物 同做主,谁登门做客?万物伺做客,谁设宴做主?众人 同做彼,谁来做此呢?既然没有此,哪里还有彼?众人 同做此,谁去做彼呢?既然没有彼,哪里还有此?所以, 彼由此而生,此赖彼而存。彼此互相依存,就是这个意 思。
关于彼此啦死生啦这一类相对性概念,通常的说法 是:生一人的同时也就死一鬼,死一人的同时也就生一 鬼;宣布可以于这件事的同时也就宣布了不可以干那件 事,宣布不可以干这件事的同时也就宣布了可以干那件 事;有所肯定的同时也就有所否定,有所否定的同时也 就有所肯定。如此说来,生即死,死即生;可以即不可 以,不可以即可以;肯定即否定,否定即肯定。这样就 近乎概念游戏了,圣人之所以不采用这种说法,而任其 自然,也是因为考虑到天下本来无是无非呀。
对待某一问题,彼方肯定,点头说是,此方否定,摇 头说非。对待另一问题,此方否定,皱眉说非,彼方肯 定,拍手说是。彼有彼的那一套是非观,此有此的这一 套是非观。彼真是对的呢,还是不对?此真是不错呢,还 是错了?
要弄清楚以上问题,不妨设想有一只巨型的玉环,半 环翠绿,彼站其上,半环朱红,此站其上。彼此双方唇 刀舌箭,请你前去判断是非。你该站在何处,才不至于 偏袒他们任何一方亏?显然,绿半环上,红半环上,都站 不得,因为那里是他们的立场。你必须找一处中立区,不 挨误刀,不中误箭,又有利于掌握战局。那个理想位置 应该像门扉的枢轴那样,可以自由回旋无碍,又不被客 人的急掌拍开,也不被主人的飞腿踢闭。那个理想位置 就是环中,别无选择。可以不站任何一方立场,你悬浮 在圆环中央的虚空里,获得全方位的视域,便能对付无 限多的问题。
世界演变没有止境,不断有新肯定,不断有新否定, 是有无限多,非有无限多,是非问题有无限多。所以我 要说,最好的对策是置身环中,让彼此双方互相证伪吧。 互相证伪,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无是无非。
你可以竖起自己的手指,宣称此乃手指,由此证明 其他人的手指乃“非手指”。其他人也可以竖起自己的 “非手指”,宣称此乃手指,由此证明你的手指才真是 “非手指”。这样你能胜过他吗?你可以拿出自己的筹码, 宣称此乃筹码,由此证明其他人的筹码乃“非筹码”。其 他人也可以拿出自己的“非筹码”,宣称此乃筹码,由此 证明你的筹码才真是“非筹码”。这样你能胜过他吗?要 知道,大自然的万物,每个有生命的都可以被当作手指 呀,每个无生命的都可以被当作筹码呀。
任何东西,你想肯定,都能从中找出可肯定的正面; 你想否定,都能从中找出可否定的负面。道理因实践而 形成,万物因命名而确定。那东西为什么是那样?不为 什么,本来就是那样。这东西为什么不那样?不为什么, 本来就不那样。万物自有其存在的形态,万物自有其存 在的理由。没有任何东西没有存在的形态,没有任何东 西没有存在的理由。举例说吧,小草细茎,高堂巨柱,丑 陋麻风女,西施大美人,还有那些与众不同的吹牛大王 啦变脸奸雄啦,狡徒骗子啦妖精怪物啦,各有各存在的 形态,各有各存在的理由。以道的观点看,这些东西完 全合乎客观规律;其品类纷繁不一,但都自得自在,则 一;其状况虽参差不齐,但都合理合道,则齐。万物不 一,可以一视之嘛;万物不齐,可以齐观之嘛。这便是 齐物了。
物与物之间,没有这个毁,哪来那个成。你看檀树, 砍了锯了刨了凿了,做成车了。树说:“我毁了。”车说: “我成了。”树见自己毁了,不见车成。车见自己成了,不 见树毁。以道的观点看,成毁既然相通,便是同一回事, 其实无成无毁。唯有达观的智士才懂得是非相通,原是 同一回事,而不采用树与车的片面之词,纠缠于成与毁 的争论,白费精神。
达观的智士皈依于常识。常识管用,一用就通。一 通就有所得,他就算得道了。所谓得道,并非占领真理, 只是刚刚触及,心有所得罢了。他不可能用道去捞什么, 仅仅顺道而行罢了。
万物变迁,自自然然而有规律在焉,我们终归不知 其然,那就是道。
蠢才不懂是非原是同一回事,白费精神坚持片面这 词,使我联想到朝三暮四的笑话。话说老翁饲养猕猴,早 晚两餐供应橡子。某晨,老翁宣布说:“从今天起,早晨 三升橡子,晚上四升橡子。”群猴愤怒,声称准备绝食抗 议。老翁又说:“好吧好吧,改成早晨四升,晚上三升。” 群猴欢呼胜利,愉快进餐。朝四暮三,朝三暮四,其间 并无是非得失,原是同一回事。群猴不懂,愤怒啦愉快 啦白费精神罢了。猕猴也是只顾早餐不顾晚餐,坚持片 面的观点啊。
奈何人间这类蠢才大多,圣人没有那样多的精力去 破除他们片面的是非观,所以只好飘然悬浮巨型圆环之 中,脱离是非,等同是非,让站在圆环上的双方,各持 各的片面是非,去互相证伪吧。
古代不少智士,冥想世界本源,各7,混混茫茫。这已 达到冥思的极限了,到顶点了,不可能超越了。又有只 想到宇宙诞生为止,说那时候万物有了,人也有了,但 是尚未发生认识活动,主体与客体谁也分不清,日子过 得蒙蒙昧昧。还有的只想到人与其他动物分道扬镳为 止,说那时候人已开始认识世界,能区别主观与客观,能 划分万物了,但是尚未想到这里面有什么谁好谁坏啦谁 长谁短啦谁是谁非啦的问题。最后,这不是哪个智士想 出来的,而是历史事实摆在那里,人类社会臻进文明,是 非问题爆发出来,到处吵得一塌糊涂。是非成为社会性 的严重问题,人就不肯顺道而行,道就被亏损了。道的 亏损,如日月的亏食,被阻影遮住,使人间晦暗。亏损 了道,成全了蒙蔽,使人心糊涂。本想弄清是非,结果 竟是这样。
真有成全与亏损吗?真无成全与亏损吗?有成全与 亏损,那是昭文先生弹琴的结果。手挥五弦,成全的是 乐曲,亏损的是乐音。无成全与亏损,那是昭文先生不 弹琴的结果,自不用说。
乐师昭文印琴艺,盲人师旷的杖枝,智士惠施的辩 才,堪称三绝,久负盛名,近年载入书籍。他们三逞 能扬己,恃才做物,不但不肯迎合时尚,倒去纠正业友, 改造听众,总之热衷于他人之伪。那些人不可能认识 到自己有伪,他三位硬要去证。结果如何呢?倒让我 想起了超级辩才公孙龙。他老先生名满天下,由于发明 一项公式:1块石英石= 1块坚+1块白+1块古。他热 衷于演说这项公式,用来证明他人之伪。结果证而不明, 使人脑袋发昏。老先生自己到死不醒悟,还坚信自己在 逻辑学方面有伟大发明。回头再说昭文先生,弦上弹完 一生,琴艺传给儿子。儿子向老子一样,逞能恃才,总 想证他人的琴艺之伪。结果还是一辈子白弹了,没几个 弟子习昭氏琴艺。这也算有成就,庄周我也敢说有成就 了。但是,这样高超的琴艺啊,还不算有成就,世界与 我就休想有任何成就了。所以部些心怀是非成见,嘴开 酒器龙头,滔滔不绝,狠证他人之伪的先生们,被圣人 察觉了,就得除掉,例如除掉昭氏父子那样,用悠悠的 岁月悄悄的除掉。所以达观的智士,不去纠正谁,不去 改造谁,闭嘴不开酒器龙头,一心皈依起码常识,用无 为去证明证伪爱好者之伪。
八、扯不清的是非长短
现在我也滔滔不绝大发议论,不管我的论点怎样,同 别人的论点是一路货色吗,还是并非一路货色,我都会 陷入尴尬的处境。这是因为,不管论点是否-路货色,仅 就大发议论而言,我与别人没有两样,没有两样也就是 一路货色了啊。明明晓得一议论就尴尬,奈何道理不讲 不明,还得在这里聒噪呀。真是遗憾,不得已啊。
拿宇宙来说吧,宇宙诞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更早 些呢,尚水诞生。更更早些呢,尚水尚未诞生。你该注 意到,时间往前推,乃是无限的。又拿万物来说,最初 是存在。存在以前,是虚无。虚无以前,是尚未虚无。尚 未虚无以前,是尚未尚未虚无。你看,也是无限的。忽 然从尚未虚无飞跃到虚无,谁知道是真有虚无,还是连 虚无也没有。现在我已经发了一通议论,我的论点已经 是存在了,而问题也跟着来了:能说这是真有存在吗?不 能,因为我的沦点未必是定论,既非定论,岂不白说。等 同没有论点,亦即没有存在;能说这是真无存在吗?不 能,因为我确实提出了论点,既已提出,论点便是存在, 亦即真有存在。有存在乎?无存在乎?很难说。那么说 正题吧。秋季兽类换新毛,毛端是毫,毫尖便是所谓秋 毫之未,小到极点了。但也可以说,大到极点了,如果 与物质基本粒子相比较的话。齐国的泰山,大到极点了。 但也可以说,小到极点了,如果与宇宙相比较的话。 幼婴死于褪褓中的便是所谓殇子,太短命了。但也可以 说,太长寿了,如果与细菌相比较的话。彭祖学仙,活 上千岁,太长寿了。但也可以说,太短命了,如果与日 月相比较的话。可见大小寿夭,不过就万物存在的形态 比较而言罢了,根本是相对的。大自然造万物也造我,万 物与我即大自然,所以大自然与我共同存在着,万物存 在的形态虽然不同,但是存在的理由却是相同的,都源 于大自然的规律,所以万物与我同体同根同道,统而成 一。既然统而成一了,还谈什么是非长短呢?既然谈了 统而成一,还能说我没有发议论吗?万物与我统而成一, 我持有这个观点。请你注意,这里从无产生了一。我把 这个观点语言化,变成议论,这里的一就变成二了。我 再把这个议论讲给你听,亦即加一个你,这里的二就变 成三了,你再讲给别人听,三变成四,有人赞成,四变 成五。有人反对,五变成六。有人记录整理成篇,六就 变成七了。照这样变下去,从无到有,从一有到七有,从 七有可以变到万有,从万有还将变到无限有,推历数的 天文学家都要喊头疼了,何况凡夫俗子如你如我者呀。你 看,刚讲给你听呢,无就变成三了。再变下去,便是七, 是万,是无限。何况万物已经是万有了,再去一一议论 是非长短,真不晓得会变到那里去。莫要再议论吧,还 是一视是非,齐观长短,顺道而行为妙。
道,总结万物规律,从来没有分野。
言,发表一己见解,从来没有定论。
由于发言者多有议论癖,自然归纳出一套发言术。请 允许我端出来吗。
第一,有左东的亦即阳刚泼辣的,有右西的亦即阴 柔婉约的。这是就发言的风格而言。
第二,有说理务虚的,有说事务实的。这是就发言 的内容而言。
第三,有纵向分析的,有横向比较的。这是就发言 的章法而言。
第四,有并肩竞赛的,有对面争吵的。这是就发言 的方式而言。
以上四品八种,凑成一套简明的发言术。
左东右西,前南后北,上天下地,叫作六合,像一 个六面的立方盒,盒内蕃息万物与人,都归圣人照看。六 合以外,另有存在,圣人持保留的态度,不予理论。六 合以内,众生存在,圣人持诱导的态度,不予批评,历 代君王治理天下,成败得失写入史书,圣人持批评的态 度,不予比较乙。
纵向分析,由表入里,眼光深刻,不过有些问题,例 如六合以外,实际情况不明,圣人不好分析。横向比较 由此及彼,视野广博。不过有些问题,例如历代得失,具 体情况不同,圣人不好比较。为什么说圣人不好分析比 较?须知圣人异于一般智士。圣人明理悟道,心胸宽敞, 容得下是非啦长短啦一类问题,并不急于搞个水落石出。 何况有些问题,如前面所说的,确实不好分析比较,一 般智士发起言来滔滔不绝,滥用章法,意在表演给对方 看罢了。所以我还要说,分析和比较这两种章法,有些 场合没法使用。
《庄子》内篇 ●齐物论题解
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
全文大体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怒者其谁邪”,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生动地描写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第二部分至“吾独且奈何哉”,推进一步描述社会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心态,并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第三部分至“此之谓以明”,说明是非之争并没有价值。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从这一意义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那么区别是与非就没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第四部分至“此之谓葆光”,进一步指出大道并不曾有过区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因而是非无别,容藏于一体。第五部分至“而况利害之端乎”,从忘物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确定是非区别的必要。第六部分至“故寓诸无竟”,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余下为第七部分,通过两个寓言故事表明“无所凭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
“齐物”与“齐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篇文充满辩证的观点,但也经常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须得细加体会和分析。
齐物论翻译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