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毛笔书法入门临摹
楷书是书法字体之一,从古至今,成为人们学习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学习楷书,对学习其它字体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楷书毛笔书法,希望你们喜欢。
楷书毛笔书法欣赏
楷书毛笔书法图片1
楷书毛笔书法图片2
楷书毛笔书法图片3
楷书毛笔书法图片4
楷书毛笔书法图片5
楷书毛笔书法入门临摹注意
1、读帖的重要性与方法,眼睛看得到,才能谈到手的表现。这种读帖的方法也能打通临帖与创作的途径,图像转换为图识。
读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曾经有位老师跟我说,他的老师非常狠,一天只准他写十个字。导致他常常要看一天帖之后才敢下笔写。只有十个字的机会,却让他在读帖时心里写上一千遍。老实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黄宾虹说,画夺造化。“夺”字最难,要得神才能夺。要把帖上的神夺下来,全靠眼睛。
大家可以去看看《纪昌学箭》的故事,这个故事和临帖有很大的关系,什么时候你能看见字中黑白变化的玄机,挤让间如武林高手在桌上过招,出桌者败且死,那么出手必不会差太多了。所以,手上功夫容易掌握,古人说,写字不费百日功。眼睛里的功夫练起来比较难。要练的帖一定要去复印十页以上,放在所有能看到的地方,床头、沙发、包里、桌上……你跟它的视觉接触次数越多,思考越多,写的时候才不会慌乱。而且家里到处都放它,经常能看到它时时能看到它,容易提高。
2、选贴问题:推荐三条线,仅供大家参考:
1、魏晋书法(钟王小楷)——张猛龙——龙门里面的始平公——欧阳询——文征明。以挺拔、俊秀、方正为规律的书写线,有棱有角。
2、魏晋书法(钟王小楷),张黑女——董美人——禇遂良——祝允明、王宠。以内敛、内涵、蕴质、趣味为其特点,右下斜,粗细变化很大,以扁平为主。
3、魏碑:元怀----元祥----石门铭。以元怀打基础,元祥是龙门二十品里最舒展的,石门铭笔法更活,结构更开阔。
唐代楷书字帖柳公权《教弟子言》
笔法总论
取法乎上得其中,不如说取法乎源,它的源头是什么呢,就是魏晋,唐以前的自然书写的状态。
一、笔锋状态:束毫、铺毫
二、笔锋运动方式:平动、提按、绞转
三、笔有五种动态:
1、立锋,束毫,毛笔立起来,笔尖顶牢纸面书写,像跳芭蕾舞一样。书贵瘦硬方通神,得神。如《礼器碑》。
2、蹲锋,铺毫,毛笔下压,笔腹也下压。势大力沉,得势。如《张迁碑》。未、过,两种不好的状态,要取势。
3、行字诀,得气。毛笔一落,不停地在行,所有的笔画都能贯通,行进过程中,无起无收,行气如虹,得气。如《石门铭》,大气盘旋。
4、卧字诀,得韵。卧毫,卧毫纸上,一笑红尘,轻轻一侧,一笔塑形,如王羲之行书、赵之谦的篆书,董其昌等人,书写时手不用力,只是和毛笔配合书写,得韵。如《曹全碑》。
5、跳字诀,得情。在提按跳动之间使人的情感表达,这是今法,有了跳荡。宋代以来的传统以此为准。
线条绞转,可以通过捻管把笔锋绞起来,这是一种技术,是由人施加一个动作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毛笔的运行依靠毛笔的性能自然绞起来,毛笔在走这样一个路线的过程之中自然就绞起来了,而不是认为施加了很多动作。
四、中锋问题
“令笔心常在点画中 行”中的“笔心”指笔锋、笔尖。有些书家对侧锋存有偏见,其结症是在侧锋与偏锋的区别和判断上。偏锋与侧锋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侧锋与中锋一样,也是笔法技巧中优良的技巧,偏锋则是败笔。侧锋的线形、线质具有丰富的造型和表现力,并具有多方面的审美素质,它可以充分表达和烘托作品的风格与气息。偏锋的锋变则有着典型的病笔形态,锋尖与副毫(笔肚)各在一侧运行,其线形必然呈一侧平滑,另一侧锯齿状,线形、线质十分拙劣。侧锋与偏锋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凡圆笔者,主要是以中锋来刻画的;凡方笔者,主要是以侧锋来刻画的。
以横为例:入笔侧锋切锋而入,随即翻锋右行,收笔切锋回收。入笔切锋是用笔尖和笔肚刻画笔画首端的方笔笔形,翻锋是为了由侧锋变为中锋,收笔切收是用笔肚副毫刻画末端的棱角。在折笔处的方与圆要看折笔的程度,直折之笔为方笔,弧折之笔为圆笔。
毫无疑问,中锋用笔在笔法技巧中是占主导地位,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任何人在运笔时,是很难做到绝对地笔笔中锋的,都是中侧间互的。故而才有“取险”、“取妍”之说。
运动形态分为平动、绞转、提按。提按属于今法,所以基本不讲。而篆书几乎都是平动的,《石门颂》《石门铭》都有绞转,赵之谦的收笔有一点绞转,《始平公》的中段加绞转。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五、线条的锤炼
如何训练好线条。用篆书,它是裸线,犹如发音的基本训练,中锋基础练习的最佳教材当然是《峄山刻石》,掌握中锋的同时还能兼顾造型能力。在这里面有几个诀,可以让大家体验:训练好线条的方法:束毫、直管、腕挺、平动、收手。要点是提。如锥画沙,颜真卿《述张长史书法十二意》:遇见沙平地静,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包含提起来的意思,秀、干净、美,不是拿一盆干沙子使劲放里划。
六、楷书的基础结构:左右结构:紧左疏右,如话。上下结构:紧上疏下,如集。左中右:树,紧左宽中舒右。上中下:蓝,紧上宽中舒下。全包:不能包成四方的、严实的。
七、“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是一条具体的用笔方法。它首先是由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提出来的。原意指写竖笔和横笔时的用笔方法。行书中不在乎偏锋的多少,而在于任何情况下,笔锋始终往中锋上调。笔笔留力,笔笔蓄势。
“无垂不缩”指写竖画时,笔画末端都要“缩”笔,即“回锋”收笔。不仅垂露竖如此,也包括悬针竖。悬针竖虽露锋出笔,但在提笔收锋时,也要有一个向上空回动作,以保持空回之势。使其笔锋虽露而笔力却不浮;
“无往不收”指写横画时,在笔画末端要有一个向左“回锋”收笔的动作,使起笔、收笔得以前后呼应。使得笔画圆润、有力。
这条用笔方法同样适用于汉字所有的点画。特别是对于像撇、捺、挑等露锋出笔的点画,也应保持空回之势。这样能使写出来的点画更加稳健、厚实。
懂得“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我们才会理解古人欲左先右欲下先上的含义。古人的使转笔法,都是逆向行笔。在行草书法作品中,我们会看的很清楚。古人竖画结尾处向右上方行笔,而是从左侧绕一个圈出来,才向右行笔。我的理解是这样写的字会有很有弹性,这是蓄势发力的一种办法。
横画向下走笔时,都是向上翻笔转个圈,蓄势发力,才向下行笔,或许这也是调整笔锋的最好方法,如果不这样就会出现薄弱的毛病,使转正确,你的书法就会有弹性。饱满和充实。而且要随绞随散。
楷书毛笔书法入门临摹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