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石榴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03-28 08:46

《石榴》一文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石榴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语文石榴教学反思范文一

转眼间,一学期又结束了。这是我工作的地三年,第五个学期。这学期所教的课文,印象深刻的有《石榴》、《掌声》、《东方之珠》。《石榴》是校内阳光杯赛课时所教的课文,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现在,我就仅回顾我觉得这节课成功的地方:

一、课堂采用各种手段促进教学。

1、课堂上出示各种石榴的图片:石榴子的图,玛瑙图,石榴园的图,夏天石榴开花的图,秋天石榴果实的图,其中秋天的图片共有3张,一张是“青绿色”的,一张是“青中带黄,黄中带青”的,一张是“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的。其中图片“青绿色”和“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的网上搜不到,于是还请教了别人,用PHOTOSHOP制作了半天,所以,这也是我的重要收获之一。

2、出示了石榴的实物,让孩子们现场品尝。孩子们虽然吃过石榴,但那味道已有所遗忘。在课堂上,让他们品尝,就再次勾起他们对石榴味道的回忆。于是让他们说出石榴的味道就很容易了。也便于教学文章最后一段中的“取几粒放入口中,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同时,这一做法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当时后面有很多老师在听课,孩子们以前几乎没有老师听课的,所以他们在课堂上是非常紧张的。但是,当我让他们品尝石榴时,他们就显得非常积极了。于是课堂气氛就轻而易举的调节的很轻松愉快。

二、教学设计精心。

1、上课之前,钻研教材很长时间,再反复的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寻找教学设计的灵感。同时,也浏览网上很多篇不同的关于这一课的名师教案,结合本班同学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学习每篇教案中的精彩之处。

2、打破一般常规,不是按照课文的顺序教学,文章先教学课文的最后一段,让孩子们观察石榴,再品尝石榴,一下子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最后一段石榴子的样子和石榴的味道,再教学春天、夏天石榴树的样子。

3、过渡语优美自然。开头的导入是这样的,“上节课,我们到了枣庄驰名中外的石榴园逛了逛,我知道很多小朋友还意犹未尽,那现在我们再次走进石榴园,让大家看个过瘾,赏个尽兴,好吗?那我们出发吧!现在是秋天,正是石榴成熟的季节,老师随手摘了一个石榴,剥开了外皮,你看到了什么?”这样导入语言很动听,一下子就抓住了小学生的心。中间有石榴花到石榴果实的教学,我是这样过渡的,“是啊,美好的东西我们总想把它留住,可美丽的花是为孕育丰收的果实而开的,终于,当秋风吹起的时候,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的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这样的过渡既自然又优美,语言中还蕴涵着一定的哲理。石榴果实的教学完成之后,要过渡到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我是这样说的,“秋天的石榴园真是一派丰收的景象,赏不够也看不厌,让我们驻足回首,把这丰收的石榴园永远印在脑中,铭记于心。”这样煽情的文字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他是一种前奏,他是一种铺垫。最后,总结课文时,我是这样说的,“今天,我们跨越时间的界限,不仅欣赏了春、夏、秋石榴园的迷人风光,还品尝到了酸甜可口的石榴,真是不枉此行啊!枣庄的石榴园真是“驰名中外”、名副其实呀!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样的语言是对本堂课最好的总结。同时也呼应了第一堂课的教学,突出了石榴园的驰名中外,使整篇文章两课时的教学连成一个整体,让学生有了一个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

语文石榴教学反思范文二

《石榴》一文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与习作的范例。本次我进行了第二课时的上课——精读课文。我确定了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的新词,了解石榴树的枝叶、花朵以及果实的特点。通过品读,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美。(重点说拟人修辞手法)

2、学习课文,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习第四自然段品石榴的写法。

3、体会文中优美的词句,学习拟人句。

第一课时,我已经让学生学习了生字、词语,朗读了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并且讲读了第一自然段,理解了“驰名中外”这个词的意思(名气很大,国内外有名。)

第二课时,我从复习课文脉络入手,石榴园——石榴花——石榴果——品石榴,再按照段落一步步的学习、品读课文。

首先,阅读第二节,了解枝、叶、花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词语“抽出”“长出”“开出”“挂满”这些词语体会石榴树的的生长过程:抽枝——长叶——开花——结果,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填空练习,了解石榴树的生长过程。课文中有描写石榴花“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写出了花朵的形状特点以及花朵开得热闹的特点,但是再此教学过程我省略了,也没有着重强调比喻的修辞手法。

石榴果实从生到熟,外皮颜色发生了逐步的变化。我采用了让学生找一找、画一画的方法,找出颜色变化的词语,再点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最后出示桔子成熟过程中颜色变化的图片,让学生们填空,进行了一次扩展训练。

作者描写熟透了的石榴的形态,这一段话写得特别精彩,既形象又生动,因为作者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熟透了的石榴看作了一群石榴娃娃,成熟的石榴裂开了皮,写成了石榴娃娃笑得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让学生带者快乐的心情反复朗读,读出丰收的喜悦,读出石榴娃娃的调皮与欢乐,并让学生结合观察书上的插图,在朗读中了解石榴果实的外形特点,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彩。

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第四节,了解石榴子儿的形、色、味的特点。在理解“玛瑙般的子儿”时,我向学生介绍了玛瑙,对照图片让学生体会石榴子儿的形状特点。在理解“一颗颗紧偎在一起”时,通过观察图片、举例子理解“紧偎”,通过这段学习,理清段落顺序,先写作者看到的形状、颜色,再写品尝到的味道,为课后习题品尝一种水果奠定了写作基础。

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就考虑过课的类型,最后决定采用教师主讲,学生听、学的方法为主,考虑三年级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贫乏,所以教师讲授的内容较多,我过于主导,让学生发挥的机会比较少,一篇课文可以有许多种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一个人的思维有限,一堂课上下来也发现了设计上有一些缺陷,而且学生不太敢回答问题,希望日后能更改善。

语文石榴教学反思范文三

《石榴》这篇文章是咏物抒怀作文的很好的范文,它篇幅短小、结构清晰,尤其是描写的表达方式很值得模仿和借鉴。

我在教学的时候就把“描写”作为教学重点。

学生写作最大的也是最普遍的毛病就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这固然与生活经历单调、观察不细有关,我觉得关键的原因还是不会描写。

《石榴》2-6段描写石榴的特征,描写得很具体也很生动。我在教学中以《石榴》为范文指导学生掌握描写的方法。

1、描写要多角度。课文对石榴从枝叶、花朵、果实三个方面来描写石榴,其中描写花又从形状、颜色、光泽这些角度来写。学生在写作中往往对事物描写像蜻蜓点水一样,三言两语就没话了。掌握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就可以写得具体、全面、丰富、深刻了。

2、描写要有详略。多角度描写不注意详略就容易犯面面俱到,浅尝辄止的毛病。详略的安排是由写作目的、文章主题决定的。石榴的枝叶、花朵、果实三个方面,作者详写了“花朵”。这是因为作者赞美石榴——“夏季的心脏”,石榴花“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赞美石榴花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石榴花是最能体现石榴的精神品质的,也是作者写作目的的直接寄托。因此用3个段落详细描写。

3、描写要生动。生动地语言是描写成功的关键。郭沫若运用了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和许多准确、生动的词语来描写石榴,极具表现力。(不再举例)

教材课文文质兼美,也是作文教学的极好的范文,我们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从模仿课文开始,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石榴教学反思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