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养

发布时间:2017-06-08 19:21

作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需要凭借自己的丰富知识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素养,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养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须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尤其要勤奋。一个想提高自身修养的教师,不仅读教材,读教参,更重要的是博览群书。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博览群书,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现在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不是不想读书,而是没有时间去读书,大部分是靠以往的积累,也就是在吃老本,倘若以前积累得多,还好一些;可是,很多教师积累不多,所以,要想给学生们取之不断的文学源泉,通过阅读强化自身语文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常言说:如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现如今最恰如其分的说法是:教师必须是源头“活水”。也就是说,教师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更新速度,都要大大超过学生,尤其语文教师,需要更广、更深的知识积累。

教学实践中,虽然学生年龄小,但是他们在课堂中问题多。他们什么都问,什么都敢问。一个教师总是支支吾吾、或者和学生玩“踢球”,那是有失教师的职业德道的。一个教师若是死啃教材,不注重补充鲜活血液,连自己也会变得陈旧。一个教师始终要有求知的紧迫感。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课程怎么变,你必须是知识的拥有者。这样你才无愧于教师称号,无愧于学生。“知识用时方恨少”,这是不变的真理。所以,一个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这也是继续学习、继续教育的要求。

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知识,更多是语言表达。语文教师既要有运用课堂语言讲解的声音,也有面对教材书面语言朗读的声音……这都是语文的声音,语文教师的声音功效,反映出语文教师的基本语言素养。例如,语文教师朗读是否能做到声情并茂,是否有效传递出文章的情感,是否能为静止的文字赋予生命的活力,讲解是否能做到清楚地表情达意,在准确地用语言完成教学内容的流程中,能否同时使学生身心得以灌溉与滋养,都决定于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

身为语文老师,应当把每一节课当作自己语言素养修炼的课堂,课堂上的每一处的讲解语、小结语、提示语都要做精心准备,而且要将每一篇课文都当作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反复品读其中的滋味,熟读甚至成诵。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做到“低吟而体其味,诵读而达其情”,真切动情地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文本表达的特色,读出文本的价值,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而受感染,情感融合而生共鸣。优秀的教师都非常重视口语表达技巧。他们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探索语言运用的规律,努力追求语言的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可以说,他们教学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语言的运用。所以,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技巧。

此外,教师加强文学修养,更要能够欣赏语言,熟练驾驭语言,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文学的魅力,这才是更高要求。语文教师一旦有了文学的味道,情感与语言就是丰饶的土地,是充满诱惑的“吸铁石”,是花样迭出、永远令人期待而又充满惊喜的魔盒。教师语文素养达成的高度,是与善于表达及解读文本的能力相关的,通过自己情感的表达,不断地给所教的知识加温,渲染课堂气氛,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扬起学生思维的风帆,启迪学生的智慧,震撼学生的心灵。这样,学生就会情动而辞发,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与意,就能与作者的情感就能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做到水到渠成,意到情至。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素养

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光有全面的知识、流畅的语言、灵活的教学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敏捷的思维。灵敏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

所谓思维能力,就是指判断、推理,顿悟、应变等能力。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它有很大生成性。教学有预测,但又不能完全预测,尤其主张在“以学论教”“顺学而教”的前提下,给现代教学带来了挑战。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难设想会生发出什么情况,会遇到怎样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是很难驾驭课堂的。比如,语文教学经常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读书、研讨,这时,不同的孩子就会从不同层面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千奇百怪的,那么,教师就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哪些是值得探究的,哪些是没有必要作深入解释的。有问题,还要优化问题,敏捷的思维力才能把握好轻重缓急,才能抓住教学重点,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养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