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创业故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出类拔萃之士,多在经历巨大的挫折和失败后才会拥有恢宏的气度和非凡的才干;成功的企业,必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才能拥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及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下面让小编来告诉你老板的创业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老板的创业故事:刘 群
摸着石头过河
1996年,刘群等8名技术出身的工程师创立了沈阳盛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联)。
转行做管理对刘群来说是一大难题,资金和信誉问题也对新生的盛联公司造成了困扰。
做技术的人对有规律性的事很敏感,他们发现当时系统集成公司的起步有一个定式:以贸易养技术,先积累资金、培养信誉,再进入行业市场。盛联按照这种办法从几台PC的小单贸易做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转做系统集成业务,并全力主攻行业客户。
“那时候我们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都没有客户资源和成功案例作为敲门砖,行业市场的开拓工作既艰辛又没有头绪。虽然每个人都卯足了劲,试图有所突破,但因为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大家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虽然网撒得很大,但收获却很小。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年,这是公司创业初期遇到的最大困难。”想起当时的辛酸,刘群至今还有些怅然。
公司创业初期管理制度还未健全,虽然盛联也借鉴了其他公司的管理制度,但因大家都忙于事务性工作而没有严格执行;等公司形成一定规模后再回过头来抓管理时,员工放纵惯了,已经不服管了。刘群说,如果公司在创业初期就能严格遵照商业流程制定管理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发展速度也会快一些。
“当时,公司连财务制度都比较混乱,在库存管理上,既没有出库单,也没有入库单,财务也不计账,谁卖出了什么产品、客户给没给钱都查不出来。有时觉得公司赚了很多钱,但年底一算账还亏损,”刘群笑着说:“那时简直乱成了一团”。
刘群很羡慕现在新成立的公司,老板在很多方面都不用操心,也无须担心会面临刘群创业时的棘手问题,很多小软件都可以帮助他们管理公司的日常业务,创业之路要轻松很多。
创业建议
如果再有一次创业的机会,刘群会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做深入的市场调研,找好公司的定位。“定位不准,一定会招致失败。只有既了解市场需求,又了解自己实力的公司才能发展起来。”
二是雇佣对目标行业有深刻了解的行业顾问,这样才能时刻把握住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三是收缩战线,重点突破。将公司的有限资源和优势兵力都集中在优势行业上。不能贪大求全,广而不精。
四是做好技术储备。把赢利的一部分用于对技术人员的培训,鼓励他们学习国外相关行业的先进技术,并应用到为客户服务的工作中。这样,公司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永远也不会落后。
“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创业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公司的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制度,这样才能确保公司健康地发展下去。” 刘群强调说。
刘群还提到,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机会的诱惑,如果把持不住就很容易上当。“盛联公司就曾在网络‘泡沫’时期,拿出部分资金投资教育网站,最后只剩下一台服务器。如果再有创业的机会,我会在投资方面非常慎重,考虑清楚后再行动。”
老板的创业故事:张 捷
按规矩“玩牌”
沈阳同舟科技经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舟公司)的发展模式在三好街绝对是个特例。
当其他公司还在为创业初期缺少资金、不知该做什么等一堆问题发愁的时候,张捷却早就盘算好要做联想商用电脑的分销商。手里有充足的资金、掌握着丰富的渠道资源,他的自信并非没有道理。可没想到,一进三好街,市场就给了张捷一个“下马威”。
张捷自恃同舟公司有资金、有现成的渠道、有可以马上投入工作的员工,分销商的资格肯定会手到擒来。于是他随便写了只有一页纸的分销申请交给联想,并没有按照签约分销商应有的商业流程严格执行。这种过度膨胀的自信让张捷失去了1999年成为联想分销商的机会,他只签到了普通的代理商。这个结果对张捷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他的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击,有一段时间甚至都支撑不下去了。
张捷花了很长时间调整并重新审视自己,撇开了那些不必要的自信,从头做起,严格按照商业流程经营、管理公司,他要证明公司的整体实力和他运作公司的能力。第一年,同舟公司代理联想商用电脑的营业额就达到7000多万元。第二年,同舟公司又向联想提出了分销的请求,这次,张捷写了厚厚的一份分销申请报告,并提供了必需的资料。从代理商晋升到分销商不是很容易,需要从资金、人员、做产品的年限、公司的发展方向、渠道对公司的评价以及利润状况等多方面进行考核,最后,张捷赢得了联想商用电脑的分销商资格。
同舟公司在做代理商期间,一些渠道伙伴由于目标利益没有达成,曾相继离开同舟的阵营,转做其他的渠道。当第二年同舟升作分销商、在利润上有了更大的空间时,这些老伙伴又都回来了,至今也没有离开同舟。
这一年,同舟公司顺利地完成了1亿元的合同额。
通过这件事,张捷认识到,做企业一定要严格按照商业流程走,同时不要忘了为合作伙伴带去利益。
还有一件影响同舟公司发展进程的大事就是人才储备。同舟公司发展到现在这种规模,许多事还要张捷亲历亲为,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中层管理干部的能力却无法充分发挥。“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中层干部的个人进步,也不利于公司的健康发展”。张捷意识到,做公司一定要责权利分明,建立流程型管理制度。“老板只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具体的操作放手让员工去执行,这样才能将员工培养成独挡一面的人才。”
创业建议
如果再创业,张捷觉得以下几件事特别重要:严格按商业流程运作公司,做一家正规的企业;先做人后做事,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保证合作伙伴的利益,维护好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重视人才储备,不要将家长式的作风带进公司,老板应该是一个好老师,教导员工如何高效地完成工作,而不能像“父母”那样,处处护着“孩子”。
老板的创业故事:赵祥伟
心里的两杆秤
沈阳北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蒙公司)老总赵祥伟进入三好街的过程颇具戏剧性。
1982年赵祥伟就在太原街开广告公司,是个自认还算成功的生意人。1996年年底的一天,赵祥伟和朋友闲聊时,谈起了当时正火的IT业。有个朋友认为,在太原街能把广告生意做好,到了三好街却不一定能混出个样来。赵祥伟听了很不服气,当场与朋友打赌,就这样,赵祥伟被“激”进了三好街。
刚开始面对三好街这个陌生的环境时,赵祥伟心里也没底。很多IT圈内的人都告诉他,现在的IT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想在竞争中获取丰厚的利润已不似以前那么容易,你进来的时机不是很好。
赵祥伟觉得,对于创业者来说,任何时候机会都是平等的,而且天底下做生意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做广告与卖电脑一样都是“卖”思想,不同的只是手法问题。
赵祥伟租了一个柜台,从销售散件开始做起。他对电脑知识一窍不通,对电脑配件一样也不认识。用户来选购配件产品的时候,他都要事先看一下贴在产品背面的标签,然后再给用户报价。站了一段时间的柜台之后,赵祥伟觉得这样销售不是办法,一个外行不可能在三好街干长久。于是,他集中3个月的时间,潜心学习电脑知识、组装电脑,琢磨如何经营一家电脑公司、如何才能在三好街立足。对电脑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对电脑公司的营销策略有所领悟之后,他又开始广泛地与圈内人交流、沟通,吸取别人做生意的经验和管理公司的思路。
赵祥伟看到,三好街有些公司无论是产品定位还是企业定位都很大气,但做好的却很少。他发现,这些商家常用的营销手段有3种,低价营销、策略营销和方案营销,而多数三好街的公司最喜欢、也只会低价营销。他还发现,虽然三好街的公司都在喊“为客户服务”,但真正把为客户服务当成公司头等大事认真对待的公司却很少。赵祥伟知道,*低价营销很少能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世界级的企业不是*低价,而是*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和市场。于是,他心中有了这样一杆秤:公司要长远发展,一不能*低价策略,二要真正为用户服务。
有一些从业者早就进入了三好街,占据一块地盘,或门市或柜台,做起了电脑散件生意。可七八年过去了,门市还是那个门市,运输工具还是以前的小摩托车。赵祥伟分析,公司做到这种地步的原因是“没有带着脑袋去经营企业,他们只顾眼前利益,什么赚钱快就销售什么,对产品回报率却算不清楚,所以尽管销售情况比较好,但没挣到什么利润,辛辛苦苦都是在替别人做业绩。”赵祥伟心中又有了一杆秤,做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持公司持续的发展。
北蒙公司的经营渐渐步入正轨,营业额及利润连连攀升,最终成为三好街上装机量最大的公司之一。赵祥伟并没有被成功的喜悦冲昏头脑,他心里还在琢磨,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小公司怎样才能做大。
创业建议
赵祥伟为那些想自己开创事业的人提出的建议是:1,不要总抛出大目标,应该将公司的各项业务尽量细化。2,做企业一定要经常运用逆向思维,有自己特色和风格的企业才会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3,与人为善,做生意其实就是做人,这是做生意的真谛。“人做好了,关系处到了,没有达不成的目标,公司也不愁做不大。”
老板的创业故事的评论条评论